《血海孤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海孤狼-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军或许能帮上忙。”何应钦突然插言道:“陈厚甫最近一直跟我申请布雷经费,说是海军要在杭州湾北部乍浦以及乍浦以东一带布雷,我当时见海军在江阴都要靠沉船堵塞江道,就让海军先行布雷,事后再申报军费”

    军政部下面有电雷学校,电雷学校在这三个月中表现出色,击沉日军大发艇数艘,阻止了日军登陆,这大大鼓舞了军民士气。在此情况下,水雷生产布置事宜自然全部交给了电雷学校。不敢何应钦是有名的何婆婆,海军宁海号破交也颇得舆论赞扬,他自然不会讲说说死,只需掐死军费,海军布雷之事自然不了了之。

    现在他将海军于杭州弯北部布雷之事说出来,一是证明自己有先见之明——毕竟这是他同意的,虽然没给钱;再则是他也清楚海军部有一个小金库,不管是多还是少,五百块一颗的水雷还是能布置几百颗的。

    “那就快叫陈厚甫来。”常凯申本来是偏向撤退的,可现在一听海军已经在乍浦以东布了水雷,又燃起了死守上海、静待九国公约会议调停的希望。

    十五分钟后,陈绍宽至。

    “卑职见过委员长、徐总长、何总长、白副总长、顾司令”一身海军上将常服的陈绍宽对着常凯申等人敬礼。他看似波澜不惊,可心里却惊涛骇浪,他已大致猜到是什么事情了。

    “厚甫坐下说罢。”常凯申微笑道,他感觉今天看陈绍宽最为顺眼。

    “是,委员长!”陈绍宽端正的做了下来,目不斜视,只瞻望领袖。

    “敬之兄说海军已经在乍浦金山卫一带布雷了?”常凯申几乎屏着呼吸发问,心提到了嗓子眼。

    “是,委员长。”陈绍宽长舒了一口气,恭敬答道。“海军参事处认为掌握制海权的日军可随处任意登陆,而上海周边除长江外,最适宜登陆的地方就是乍浦以东至金山卫一带。故海军三个月前便制定杭州湾北部之布雷计划,奈何经费紧张,目前只起了一个头。”

    “开了一个头,你开了哪个头?”听了半天没答案,常凯申有些急了,其他几人也看向陈绍宽。所谓开了一个头,就是只布置了一头,可到底布置了哪头,乍浦还是金山卫?

    “报告委员长,因为乍浦已经有炮台,机雷是从金山卫这头布起的”陈绍宽‘金山卫’三个字一出口,常凯申便激动的站了起来,而后又慢慢的坐下,他连声道:“好!很好!!”

    “只是经费不足,断断续续仅布置了十五海里。另外海军还调拨了四艘鱼雷艇于此地协防,日军若登陆,肯定”李孔荣很早就告知过陈绍宽日军很可能在上海战局无法打开局面时登陆金山卫,是以陈绍宽知道是时候交底了。而常凯申听他说不但布了十几海里的水雷,还安排了四艘鱼雷艇,顿时激动的坐立不安,海军这次真是救命啊!

    常凯申激动,徐永昌何应钦等人也长舒了口气,情况总算不是太险。倒是戴笠有些狐疑的看着陈绍宽一眼,他当然不相信海军能未卜先知,可真有这么巧吗?

    “事情保密吗?”激动完的常凯申忽然问道,淞沪会战让他明白日谍有多么猖獗,所以很不放心,担心日本人知道金山卫近岸有水雷。

    “绝对保密。水雷夜间用汽船通过水路运至金山,布雷也在夜间,两个多月才有这么一点成绩。临海的几个村子也被海军控制了,藏鱼雷艇的地方也是渔民帮忙找的。”陈绍宽道。

    “好。”常凯申终于满意了,他本想说战争胜利后一定要大力发展海军云云,可再想到这种承诺已经说过太多,当下只是微笑点头。

    常凯申这边满意,徐永昌、何应钦、白崇禧却还是不安,事情显然正向着他们不希望的那个方向划去。特别是何应钦,之前还以为海军只是布雷,没想到海军还安排了鱼雷艇。

    “陈部长,我想请教十五公里的雷区能有多宽?能否阻止日本军队登陆?还有,它都在杭州湾哪个位置?”副总参谋长白崇禧问道。说实话,他对水雷的作用毫无概念。

    “这”好在墙上挂着的就是上海地图,陈绍宽走到地图前,道:“雷区是从金山卫东面的漴缺开始的,此地早前曾是上海海关,后来沙滩外涨,遂移到上海县城。”

    陈绍宽手中的木杆在金山卫东侧的一处海湾指了指,说的话却让人大吃一惊,没想到这地方以前曾是上海海关。木杆接着往左,他再道:“漴缺为最东,经戚家墩、金丝娘桥、全公亭,这一共是十五海里。不是雷区有十五海里,其实一些不便于登陆的地方未曾布雷,但这样的地方不多,只是少数。整个雷区的宽度大概在半海里,大部分都是锚雷,还有一些是飘雷,只不过这些飘雷要等到确定敌人登陆时才释放。还考虑到日军常用大发艇登陆,这些船吃水浅,所以一些锚雷设置成手动促发,只要有日船靠近,即可用电线发火。”

    漴缺到全公亭并不是整个海滩,从全公亭到乍浦还有十四公里左右距离。白崇禧起身走到地图前,问道:“那这一段没有水雷的海域怎么办?”

    “海军经费有限,雷区只能布置到全公亭,全公亭到乍浦虽有一万四千米,这三个月海军已经整修了乍浦炮台,先乍浦炮台装有四门203mm阿姆斯特朗炮、九门150mm克虏伯速射炮,这些火炮的射程在一万米出头,可大致封锁了这片没有布雷的区域。至于炮击区域与雷区两到三公里的空档,也是曹家潭附近,就只有交给那四艘鱼雷艇了。”

    提到乍浦炮台,陈绍宽说不出的苦涩,四门203mm阿姆斯特朗炮是海天、海圻两艘巡洋舰上的——海天舰当年沉的时大炮捞了起来,不想海圻在三十三年后也步了海圻的后尘;而九门150mm虏伯炮则是海容、海琛、海筹的主炮,在沉江之前拆下来的。除了以上火炮,布置在杭州湾北部防线的还有四门152mm阿姆斯特朗速射炮、两门150mm维克斯炮、六门日造三年式双联装140mm炮、十六门120mm阿姆斯特朗速射炮、二十四门105mm克虏伯速射炮,四门102mm维克斯炮。

    一点一点的,陈绍宽在地图上将各处炮台的位置都标注出来。乍浦炮台还好,金山卫一侧的炮台现暂时只有炮台,火炮基座也已安好,但因保密未装炮管。

    “海军哪来这么多炮?”白崇禧越听越糊涂,这恐怕有六七十门大炮了,而且口径全是100mm以上的,整个陆军也只有二十四门150mm炮而已。

    “这是第1舰队沉江前拆下的主炮副炮。”陈绍宽清冷的作答,言语中带着些悲壮。“日本人以为中国海军都沉了。是,船是沉了,可炮还在!只要他们敢从杭州湾北面登陆,那等着他们的将是整个舰队的大炮!”

范进上架() 
范进码完字、收了一堆推荐票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编,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

    胡编道:“我自倒运,把好几个推荐位给与你这丢脸的扑街,这几个月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你字数也够了、推荐也推不动了、扑街也扑定了,下个月就安慰上架吧,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母亲自和媳妇在厨下做饭。

    胡编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要写文,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管的作者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前辈,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那些没签约的、只会骂人不敢自己写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起点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

    胡编又道:“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你这丢脸的家伙开始写扑街文,这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

    说罢,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吃到日西时分,胡编吃的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胡编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第八十六章 破产() 
陈绍宽心中郁气和决心听的办公室诸人精神一振,一二八大家都说海军卖国,不想这一次海军真是豁出去要和日本人死拼。心中无比满意的常凯申正要说‘我很欣慰’云云,可犹在思考如何应对日军登陆攻势的白崇禧继续问道:“那请问陈部长,这条海防线能支撑多久?杭州湾北部海岸延长,其他海岸情况如何,日军有没有可能从其他海滩登陆的可能?”

    “这条海防线能支撑多久在于沿岸炮台能支撑多久,而炮台能支撑多久又要看其能不能抵御日本海军急降下轰炸机和舰炮重弹轰击。按海军部的初略估计,最少能坚守一个星期吧。”陈绍宽照实道,没有夸张也没有谦虚。

    一个星期之说让常凯申失望,却让徐永昌、何应钦等人喜出望外,不想陈绍宽又补充道:“不过这是考虑到日军从别处未设防地区登陆迂回作战的情况下。”说到此陈绍宽转身指着地图道:“根据海军部的测量查证,杭州湾北部这些海岸”

    陈绍宽面容严峻,对杭州湾北部登陆地点的探查海军部可是专门抽调了骨干,以确定最佳的布雷地点的,甚至还根据潮汐、历史水文资料研究过日军可能的登陆时间和登陆地点。若是平时,这种做法肯定值得称赞,可现在,不知‘内情’的陈绍宽等于在帮李孔荣的倒忙。

    “从杭州弯新仓到澉浦段,这是绝不适合登陆的;海盐到乍浦段,虽然可以登陆,但因为海滩狭窄,即便登陆,也不会超过一个师团,且海盐只有东西走向的沪杭公路,境内并无其他北上的公路铁路,日军所登陆这个师团难以往纵深发展。而漴缺往东,也就是拓林以东到南汇这一段,这里海域暗礁浅滩极多,岸上也无通往内陆的公路,即便登陆也兵力也应该在一个师团以下。

    全公亭到漴缺这段海域就不同了,这里距杭州湾窄口较远,潮流为北岸贴岸流和金山深水槽潮流所控制,属于非半日浅滩型潮流,昼夜之间有两高两低潮汐现象。虽然此处海岸坡度平缓,水浅涂深,岸边还有护岸璧、鱼栅等障碍,运输船队需在距岸三四海里的地方选定泊地,但如果趁半夜涨潮时运入士兵,天亮后发起进攻,就能避免登陆不易的情况。日海军对我国沿海水文资料早有研究,这一点不可能不清楚。

    再则是全公亭到漴缺段有三条公路一条铁路,便于日军大军往纵深推进,且我军在这一段只有第62师一个师的兵力驻守,海军又只修筑乍浦炮台,日本若要登陆,假设情报未走漏,肯定会选择在这十五海里的地区登陆而不是其他地方。

    说到坚守时间,海军其实有不少担心的地方,但最担心的就是日军从其他海域登陆后迂回包抄岸上炮台。近百年来,岸上炮台之所以失守,绝大多数是被敌军侧翼迂回,所以海军只能保证坚守一个星期。”

    根据杭州湾北部海滩的情况,陈绍宽几乎指出了岸防要点,这听的常凯申几个人有喜有忧。常凯申喜的是海军早作了准备,忧的是明天日军就要登陆,再布置已经来不及了。而徐永昌等人忧的是日军登陆撤退不及难免被围,喜的则是时间上来不及,常凯申只能选择放弃上海,依靠海军抢出来的一个星期时间让国。军撤退至吴福线、锡澄线逐次抵抗。

    “据可靠情报,日军明日就要登陆了!”白崇禧深深的呼了口气,“海军务必要坚守一个星期以上,好使陆军平稳撤退到吴福线。”

    “明天就要登陆?!”陈绍宽大吃一惊,他看向常凯申等人,很不相信。

    “是,情报显示,倭寇明天登陆。”常凯申无奈的摸了摸光头,想着该如何布置国撤退。

    “不可能!”陈绍宽大力的摇头。“日军不可能明天登陆。”

    “什么不可能?”常凯申死死盯着陈绍宽,心中又燃起些希望。“厚甫你说。”

    “海军花了几万国币买沙糖、买胶鞋、买香烟,还答应战后炮台上的木头钢筋沙石都不要了,这已经把金山卫附近的农民全收买了,陆战队士兵也四处便装监视陌生人员,还抓了几个自己人”陈绍宽不好意思的看了看戴笠,陆战队抓的其实是忠义救**别动队,这是戴笠的部下。“海军可以保证日军并不清楚金山卫沿海布雷之事。既然消息未曾走漏,日军为何不等到初三日天文大潮时半夜登陆呢?”

    “初三日天文大潮?”常凯申追问道,“初三是哪天?”

    “报告委员长,初三是11月5日。这是最近数月潮汐最大的一天。金山卫海岸水浅涂深,潮水越大越利于登陆。且涨潮时间是在半夜两点,日军肯定是一点前开始定锚装船,两点开始上陆,先期登陆之部队夜间于浅滩处等待,天亮后再发起进攻,这是金山卫登陆作战的最佳办法。如果布雷之事没有走漏风声,我想不出日军还有其他什么理由明天登陆。”

    “真是这样?”常凯申眼神发直、全身僵硬,宛如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只要海军布雷之事没有走漏风声,日本人要登陆肯定是这样。”海军的专业能力不容怀疑,陈绍宽当即就顶上了。

    “校长,情报上只是说预计明日登陆,不是说明日一定登陆,对方也不在登陆舰队里啊。”明白常凯申心思的戴笠也插了一句,顿时让徐永昌、何应钦、顾祝同三人拉下了脸。

    “白副总长,如果倭寇11月5号凌晨登陆,三天时间,我军有哪些部队可以增援金山卫。”想通此节的常凯申无比庆幸的摸了摸光头,手心里全是汗。

    “报告委员长:28军的62、63两个师、枫泾的第79师、松江的第55师,浦东的第56师可调动。只是”白崇禧沉吟了一下道:“只是这几个师装备极为落后,火炮、重机枪严重不足,战斗力贫弱,恐怕难以抵挡日军攻势。是否能先命令左翼军收缩防线,暂且撤退,同时抽调几个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