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孤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海孤狼-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聿明一说调大炮来轰,陈似蓝脸顿时黑了,大楼里有新式电力丝织机、新式丝绸阔幅机数百台,大炮轰过去,那些机器怕全要坏了。

    “不过我倒有一个办法,”杜聿明再道:“这大楼是你家的,你自然知道知道里面的结构,你要是能帮我们打穿它,我军占领后,你自然可以把那些宝贝机器抢出来。”

    “打穿它?”陈似蓝想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急道:“在下愿意帮忙,愿意帮忙!”

    “那行。彭团副,马上让他画图,让坦克就近轰击,从大楼中间穿过去!”杜聿明依旧在用从李孔荣那里听来的知识作战,不过李孔荣说的是巷战穿墙,他现在坦克穿墙。

    时间已经是凌晨三点半,被堵在物华丝织公司大楼外的胡家骥已经准备好了敢死队,他倒不不再想着占领这栋大楼,他是想冲过去、冲过这栋大楼,至于冲过去后续的部队、补给弹药怎么输送,那已不是他要考虑的了。

    “同志们、弟兄们,倭寇就在江边!先总理、委员长教导我们,革命必须有牺牲,此刻就是牺牲的时候。现在我命令:不顾一切牺牲,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胡家骥正热血沸腾的动员,他面前两百条光着膀子的汉子听得恨不得现在就冲锋,不想一部聪达普摩托车过来,几经传递,他不得不转身问道:“真有办法?”

    “有办法!”传令兵扬了扬手上的草图,“咱们可以打进大楼去。”

    “好!”胡家骥大喜,“快!老子要亲自杀进去!”

    冲击变成了穿墙,而且还是坦克穿墙,若不是杜聿明亲自写的命令,胡家骥根本就不信,不过他好歹还是同意了。之前躲在墙角的56号车在车长徐会鼎的指挥下开始倒车,不过为避免重蹈53号车的覆辙,徐会鼎没敢在唐山路上开炮,他先在兆丰路上退了一段,然后冲进左侧民房,连续让士兵打穿几堵墙之后,这才让士兵扒开靠唐山路的墙。

    坦克就躲在民房里,透过墙上的大洞朝唐山路对面物华大楼外墙开炮。陈似蓝作为公司总办,自然知道这大楼哪里坚固哪里薄弱,现在坦克选的这个地段就是非承重墙地段,而且过去正好是大楼中间的走廊,直线开进不会碰到钢筋水泥柱。

    “砰”的一声,47mm坦克炮发射的一点五公斤榴弹脱膛而出,在对面大楼墙上炸开一个大洞,可谁也不看那个大洞,已经准备好的炮手继续开炮轰击,一时间硝烟滚滚、碎砖四溅。十发炮弹一口气打完,驾驶员也不等烟尘消散看看那个洞够不够大,便猛踩油门一鼓作气的冲了过去。‘轰’的一声,随着坦克的冲击,一堵墙都倒了下去。

    “掩护!掩护!!冲!快冲!!”在一边早就看得血热的胡家骥见坦克冲进大楼,当即命令机枪掩护敢死队冲锋。光着膀子的士兵发出‘啊呀呀’的冲杀声,他们一冲进大楼就扔燃烧。瓶和手榴弹,火光中日军措手不及,不是被花机关扫射,就是被毛瑟手枪打死。

    按照陈似蓝给出的地图,一队人顺着楼梯上楼清扫敌军,一队人跟着坦克往前突击,没走多远,坦克炮再次开火,坦克已经穿出到东熙华德路路上了。

    “痛快!”再见明月的胡家骥大笑,他也不是孬种,敢死队冲锋的时候他也带着两个卫士冲进了大楼,跟着坦克往前的他并没有遇到什么日军,身上毫发无伤。

    “再打,再开炮!”胡家骥笑完又指着前面东熙华德路那边的墙道,“我们就这么穿过去!”

    他这是穿墙穿上瘾了,好在坦克车长徐会鼎没疯,他一边命令坦克转向一边大声道:“报告长官,前面是煤气厂,不能穿了!”

    “煤气厂?”胡家骥摸不着头脑,可他料想装甲团不会弄错,要不然怎么这么顺利就从物华大楼里冲出来。

    东熙华德路到东百老汇路只有一百九十米,它的北面是煤气厂,而南面是南洋烟草公司。东百老汇路过去就码头区。煤气工厂不能穿,但南洋烟草公司是能穿的,是以兆丰路上没走多远,56号车就一头扎进了南洋烟草公司。进去就是公司的成品库,一箱一箱的香烟整齐码在那里,之后发生什么,胡家骥全然没看见。南洋烟草公司不像丝织公司一样有详细的平面图,可这毕竟不是水泥钢筋房,几分钟不到,开着大灯的坦克就破开最后一道墙,出现在东百老汇路上。

    “支那坦克!支那人!!”汇山码头区,高墙上的日本人一边放枪一边大声疾呼。物华丝织大楼那边枪声还在持续,谁能想到支那坦克穿山甲一样居然从墙那边穿了出来。

    “快!快!打穿他,打穿他!”打了大半夜终于看到目标的胡家骥冲上了坦克,抓住徐会鼎大叫,他恨不得把他拽下来自己开炮。

    其实不等他叫,炮手也已经炮弹上膛了,扳机一拉,一发47mm榴弹就打了出去,‘轰’,围着码头的墙当即打出一个大洞、

    “再打!再打!”这下不光是胡家骥,连车长徐会鼎也急了。在他的催促下,五发炮弹打过,那扇墙全部轰烂。此时日军的机关枪打得坦克装甲叮叮作响,徐会鼎顾不了其他,他随即命令驾驶员往前开进,带着步兵,一鼓作气冲进了汇山码头。

    “打进去了!打进去了!”最先得知部队攻入汇山码头的是36师师长宋希濂,大喜中他倒忘了亲上前线的胡家骥,只一个劲夸胡家骥打得好。

    报捷的电话很快就打到江湾集团军司令部,挂完电话的史说中校汇报之后,张治中也是大喜。他马上命令道:“马上通知98师、87师、88师,告诉他们36师已经打进了汇山码头,他们再这么磨蹭汤都喝不到了!”

    *

    江湾第9集团军司令部大喜,而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全盘指挥上海战局的长谷清川清中将则满脸忧愁,他刚刚接到支那军攻入汇山码头的报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长谷清川问。

    “阁下,支那军使用了坦克。”汇报的是参谋长衫山六藏少将。

    “坦克?”身为海军的长谷川清并不认为坦克能取什么作用。

    “是,据说支那坦克是从墙里面穿过来的。”参谋长继续道。“阁下,我们”

    “不必担心。”枯坐半日,一直扶着指挥刀的长谷川清抬了一下手,打断了参谋长的话,他不以为然的道:“支那人可能忘记了,那里原本是码头!”

第六十九章 垮不了() 
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站在引水船上驶入黄浦江的周应聪中校便看见江中的出云号巡洋舰在齐射、看见日本飞机成群结队肆意的在天空上盘旋,还看见密集的日海军舰船在更远的江面一字排开对岸炮击

    此刻他眼前的上海滩是一片地狱——大火似乎在整个美租界燃烧,炽热而猛烈,黑烟漫漫,遮盖清晨本有的色彩。即便杨树浦的地标、105米高的美商发电站水泥大烟囱也不见了踪影,如果不看黄浦江右岸、他会以为这是陌生世界。

    “啊,上帝!周”看见黄浦江中漂浮的尸体,引水船上发出一阵惊呼。交战这么多日,这是黄浦江上第一次出现士兵尸体——中国。军队一直在内陆作战,而占据黄浦江沿岸的日军不可能任由士兵尸体漂浮在黄浦江上。

    引水员韩伯林对此目瞪口呆,听着耳边隆隆的炮声,这显然是冲到江边的中国。军队被日本海军舰炮轰击所致。即便现在,大口径炮弹也像火车一样轰隆隆从黑烟中穿过,最后落到地面,爆炸、巨响。黑烟中,这就好像被乌云遮盖的雷电,朦朦胧胧却振人心魂。

    周应聪是从南京赶过来的,铁路公路不但被陆军占据,还不时有飞机日本飞机轰炸,他只好乘坐英国商船,本来以为英国商船能进入上海,可此时黄浦江上炮声隆隆,商船担心挨炮不愿停靠,无奈中他只有让船长挂旗召唤港内的引水船。正因如此,他才看到眼前这悲惨的一幕,这里,似乎完全不属于这个世界!

    虽然相识,但周应聪中校并没有回答韩伯林的话,他心中想的是:如果能提前一年订购潜艇,黄浦江日本海军不一定进得来,最少在陆军没有失守前进不来。只是,历史没有如果,海军已经退守江阴要塞,而电雷学校的那些鱼雷快艇,他真想不到欧阳格也有保船的念头。

    为了自身的安全,引水船以最快速度驶向黄浦江的上游,在匆匆一瞥中,周应聪居然看到一辆坦克被炸飞在江边:炮塔已经开裂了,像一个坏掉的布鞋鞋面,炮管只剩下短短的一节,还无比弯曲,这大概就是昨天南京报纸所谓的汇山码头大捷吧。

    引水船在英租界码头停靠,周应聪打过电话后等了一会才见到来接他的曾国晟。他一开口便道:“部长问水雷的事情怎么样了?”

    在原历史中,抗战时期,海军的第一枚水雷于1937年9月制造,用的还是从欧洲回来的孔大小姐让管家给的三百磅炸药,这枚水雷9月28晚上由轮机兵王宜升、陈兰藩从租界英国造船厂送入黄浦江(曾国晟和周应聪等以民族大义说服了看厂的华籍守门人,让他们从造船厂潜入黄浦江)。

    与传说中的版本不同,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制造这枚水雷的曾国晟设计时经验不足,居然忘了计算电缆的重量,于是轮机兵推到江中就推不动了。既然推不动,于是索性炸响,完全不是传说中的什么水鬼被日军发现、探照灯大作、不得不引爆之类。水雷是海军兵器中很小的事情,李孔荣自然不关注这种小事,然而抗战的中国海军却全在水雷上栽跟头——

    淞沪会战开始一个多月后,陈绍宽才发现海军没有一颗水雷!这种事情就好像国。军弹药库里没有手榴弹、饭馆只提供菜肴不卖米饭一样稀奇,可这正是海军当时的现状。在9月28号所用的海丙式电发水雷制造之前,海军部确实没有一颗水雷,而在德国与潜艇一起订造的水雷和鱼雷还未到货便被取消,电雷学校也只采购了两百四十枚鱼雷,并无水雷。

    进口水雷每具大约四千国币,不知是认为这个价钱太贵,还是感觉这么低技术含量的兵器不须外购,海军部与电雷学校都未有半点准备。丙式电发水雷之后,海军部方大力研究水雷,最后才有性能稳定的海庚式水雷。陈绍宽对此呜呼哀叹、痛心疾首:若有水雷,江阴根本就不需要用军舰和商船阻塞,仅需六百具水雷便可;如有水雷,9月28大可以炸伤甚至炸沉毫无防备的出云号。

    海军教训在此,电雷学校那边则赔上了欧阳格的命。志大才疏、气盛好贪的欧阳格当然不会将小小水雷放在眼里。江阴要塞有闽系沉船堵塞,武汉门户马当要塞则有电雷学校水雷保护,只是电雷学校毕竟根子薄,虽然制造了一批水雷,可这个水雷区居然被日军舰队轻易突破。监督马当防务的徐祖善当即往上参了一本,顾祝同亦称‘电雷学校对江面设置、对野战军作战、完全不能支援’'注32'。

    ‘贻误军机、经手款项事实不明’,这是常凯申亲自批的条子,欧阳格差一点就被当场毙。好在cc系主任求情,这才暂留一命。大家都以为过几年欧阳格就会出来,毕竟党国培养一个干部、一个高级干部不容易,谁料天要灭曹,1940年中忽然传闻欧阳格之妻张镜秋在美国存有十三万美元巨款,虽有元老吴稚晖数次求情告老,辩称这是张镜秋的嫁妆,可欧阳格还是枪决了。

    正在法租界枫林桥前海道测量局旧址的周应聪和曾国晟,当然不知道小小水雷的在另一段历史中引发的故事,他们甚至都还没有顾得上水雷——周应聪脑子里还是之前所看到的日本军舰炮击国。军的惨状。他虽是闽系、虽然最在乎闽系的利益,可作为海军,他看到江中的国。军尸体真是无言以对。

    “没有制海权,打的太惨了。”周应聪叼着一根烟,根本就不是在抽,而是让烟默默的烧着。

    “制海权谈何容易!”曾国晟叹了一句,他也看了上海的报纸——攻进汇山码头的国。军士兵大多都被日舰舰炮打死,尸骨无存。“我们还是先造好水雷吧。长江要水雷、高昌庙一带要水雷、还有那里,也要水雷。”

    “之前不是说设计不成熟吗?”周应聪这才想起自己来上海的事情之一就是督促曾国晟速造水雷。不与日舰交战的情况下,水雷忽然间成为海军第一利器。

    “已经改过了。”曾国晟笑道,“现在是海丁,之前那个是海乙、海丙。这些水雷放出去肯定能让登陆的日军麻烦透顶。”

    “能用就好。”周应聪忽然压低了声音,道:“那数量购吗?上面拨的钱款有限,部长就担心数量不够啊。还有运输问题怎么解决?上千枚水雷要运到那边,这可是几百吨重的东西。”

    水雷的事情完全由曾国晟负责,作为陈绍宽的亲信,他知道的东西也不少。见周应聪问,他道:“再怎么省,一枚也得四百块,一千枚就是四十万。半海里宽、十海里长,这就要一千八百枚,七十二万块。只是这水雷不需耐久,真真假假参合其中,六十万足以。现在就看部里拨多少钱下来了。”说到这里曾国晟道:“电雷学校也在造水雷吗?”

    在军政部的规划中,电雷学校自然是要造水雷的,这也是海军水雷研发滞后的一个诱因。如果海军部和电雷学校都向军政部申请制造水雷,结果很有可能是经费都拨给电雷学校,毕竟,欧阳格还是常凯申的红人。

    “部长正在争取。”周应聪有些严肃,“不过绍盛也能想到一些办法。”

    “绍盛?”曾国晟这一两个月听到李孔荣的字比一辈子听到的还多,现在整个海军部似乎都在围着他转。“他能有什么办法?”

    “绍盛能弄到一些钱。”周应聪道,“加上他抵押房子的钱,大概有四十万。部里再”

    “五十万?”曾国晟大吃一惊,“他他他拿来这么多钱?难道是”

    “不,不是。”周应聪摇头,“和潜艇没关系,他说这是孔副院长那边的门路。他现在负责两个差事,钱可以先挪用过来,等那天军政部补拨过来,还要再还回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