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孤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海孤狼-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孔荣的讲话在笑声中开始。

    “首先我还是要强调科学是战争胜利的基础,在这里的每一位,你们从事的工作都非常重要,你们的科研成果正在通过瑞士的工厂、美国的工厂变成前线的战斗力。不过,这还需要重庆的配合,但重庆方面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很清楚。他敌视海军我并不担心,我真正担心的是重庆泄漏你们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技术和武器。这才是最致命的,比如火箭筒,一旦日本人掌握,那这种轻便的武器将会给前线士兵带来极大的杀伤,所以在支援国。军方面海军一向很谨慎,为的就是担心这里的科技提升日军战斗力。

    在我来欧洲的路上,我们最后一个港口也被日军占领封锁了。接下来如果法国战败,日军必然进驻法属安南,这等于说滇越铁路也将失去,并且,云南将从最后方变成最前线。虽然日军并不一定进攻,但后方已岌岌可危。就像我在香港时说的,如果日本选择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放弃北进而选择南下,那么马来亚、新加坡、缅甸、荷属东印度这些地方将会很快失守,等于说最后一条通道滇缅公路也没有了。

    这才是抗战最艰苦、最绝望的时候。虽然日本对进攻西南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忙着抢占殖民地、解放被英米鬼畜奴役的黄种人,但国内赖于维持战争的对外通道一失去,失去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资源,重庆就面临着崩溃的可能。反攻是绝对没有希望的,真正能打赢战争的只能是海军。我并不是要强调海军的重要性,我只是想说胜利的希望在海军,而海军也会竭尽全力的帮助重庆坚持抗战——为保住滇缅公路这条最后的对外通道,海军很有可能和日本在印度洋上进行一次海上决战。

    如果日本人很早就南下,如果正在建造的航母、战列舰没有全部下水入役,这将会是实力悬殊的决战,海军很可能会再一次全军覆没,但即便这样海军也得应战。我想,真的决战,我们获得胜利的唯一依靠就是格尽职守的官兵以及在座各位废寝忘食的科研成果”

    掌声先是很小,但很快就扫过一层大厅,所有人都在鼓掌。那些担心海军和重庆失和影响抗战的人甚至热泪盈眶,他们能感受到了李孔荣的决心。

    “感谢各位。”演讲并不长,也不想太长,只是他说完向诸人致谢后大家依旧期待他再说些什么,魏如见机说道:“诸位,汉盛一下飞机就随我去了伯尔尼,伯尔尼办完事回到苏黎世又马上来了这里,几百公里旅途劳顿,有什么话先休息再说吧。”

    为了在英国多呆一些日子,旅程确实比较赶。魏如说完李孔荣道:“没关系。诸位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都可以问,我也希望能和大家做一个面对面的沟通。”

    研究所的人都很想听李孔荣说话,可让他们问什么——他们毕竟不是记者,根本就不知道问什么。场面一时冷清,好半响才有个最角落的学生举手道:“汉盛大哥,如果日本人占了领缅甸,重庆能守得住吗?”

    字正腔圆的北京腔,李孔荣听的亲切。他笑了笑才道:“这就要看海上战争进行的如何了。现代战争对物资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德国总参谋部估计过:一个完整的重步兵师每日作战需消耗两百吨物资,装甲师大概在三百吨。日本师团虽然人多,但国。军部队没有多少重武器,所以进攻时他们每日所需的作战物资大概在一百吨到一百五十吨左右。

    除了东北沈阳兵工厂所能生产的一些武器弹药,其他大部分的作战物资都要从日本国内运来。平时日本的船是够的,但如果如果要在日本的东面、也就是南太平洋那些海岛上和英国皇家海军、和我们争夺岛屿,以巩固自己的东面屏障的的话,船够不够就很难说了。

    你要知道,日本人最为自豪的就是日本本土、也就是他们所谓的神州三岛从来没有被外敌入侵过,蒙古人驰骋欧亚大陆的时候,占领朝鲜后打算攻打日本,可数次登岛作战都因为各种原因失利。自豪什么就害怕什么,所以日本人很担心敌人从东面空袭东京甚至是登陆日本。为此他们要在太平洋的岛屿上修筑工事,而根据太平洋上的岛屿分布,最有可能打过来的就是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北面就是新几内亚,新几内亚北面就是马里亚纳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是一个十字路口,往北可以沿着硫磺岛、小笠原群岛、伊豆群岛直接通向横滨;而往南经过帛琉群岛可以通到菲律宾诸岛,菲律宾往北就是台湾、琉球,最后到日本九州。

    所以日本真的南下,肯定会抢夺新几内亚附近那些无人的岛屿,会在上面建设机场和防御工事,这就需要大量的商船。如果发生在这片海域的战斗是我们获胜,那么日本的商船队将损失惨重,失去商船队想要进攻重庆是不可能了;但如果是日本海军获胜,他们的商船队得到了极大的保存,这些商船调回东亚后,肯定可以支撑陆军攻入大西南。

    所以说全世界是一个互相联动的系统,即便是中日之间的战争。我们必须占在日本人的角度,想日本人之所想,而不是单纯的考虑我们自己。总的来说,就像马汉在他引以成名的海权论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上所说的:‘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获得了强大海权的国家,不但拥有利用海洋、控制海洋的巨大能力,它还能凭借这一能力,争夺海上霸权,主宰全人类的命运。’

    日本人是否会进攻重庆以及重庆取决于南太平洋海战是否胜利,而国。军是否能挡住日本人进攻以及是否能反攻也取决于我们与日本联合舰队在印度洋上决战的结果。我的回答就是这样,谢谢。”

    本不想多说,但一说起海上决战,李孔荣就有些滔滔不绝,而正是这种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回答又再次激起大家的掌声,他们对战争的理解因为李孔荣的回答又深了一层。

    “德国如果真战胜了法国,他能最终胜利吗?”又是一个大而泛之的问题。

    “这必须看美国和苏联。”李孔荣道。“如果德国击败了法国,那他就占领整个西欧大陆。如果希特勒继续深化和苏联的盟友关系,德国是很难被击败的,哪怕美国像上一次那样参战。”

    “汉盛,苏联真的会和德国签约吗?”站在最前排的严济慈问了一句。“这是不是有人在故意污蔑?”

    “当然不是。”李孔荣看了他一眼。“希特勒吞并波兰不可能不和史大林有所协商,德军和苏军的动作是有默契的。如果没有这种默契,苏军最多是前出边境,但现在双方是以那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一线作为分界,以东属于苏联,以西属于德国。

    我们必须知道苏德之间在意识形态上互相仇视的,上一次大战双方又是敌人,德国入侵波兰前英法代表还去过莫斯科,两支大军都进入波兰并且遭遇,怎么可能会没有冲突呢?没有,你看不到任何冲突,也看不到任何有关冲突的报道。唯一的解释就是德国在入侵波兰前就和苏联达成了共同瓜分波兰的协议。

    这也是希特勒下定决心入侵波兰的前提条件之一。因为上一次大战德国是东西两线作战的,如果德军入侵波兰,而后遭遇也进入波兰的苏军,两军因为冲突而交战,那么德国又将面临二十年前的情况,东西都是敌人。希特勒是上一次大战的老兵,他也很狡猾,他肯定是要先稳住自己东线,不然不会轻易开战。”

    “可他是希特勒啊”严济慈忽然打断道,他明显是听信了苏联方面的宣传。

    “即便是希特勒,他也要吸取上一大战的教训。”李孔荣毫不为意的微笑。“如果东线不能稳固他不可能贸然发动战争然后再次形成上一次大战那样的僵局。德意志第三帝国比德意志第二帝国虚弱的多,他现在凭借是军事技术上的领先而非国力的雄厚。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怀疑的话,可以看下个月的报纸。苏德之间不仅仅是瓜分波兰,波罗的海诸国也肯定在苏德的谈判桌上确定了归属。芬兰明显是划在苏联这边的,所以很快苏联就会像入侵波兰一样入侵芬兰。”

    李孔荣一说苏联还会入侵芬兰,严济慈的脸色就变得很难看了。在一些人的影响下,他对人类有史以来最科学、最民主的国家苏联抱有极大好感,苏联在他看来是完全正义的,但现在完全正义的苏联却和法西斯德国结盟瓜分了波兰以及波罗的海国家,这是他难以接受的。

    “李长官:我们什么时候胜利啊?”又是一个老问题。

    “我记得我在纽约的时候说过,离我们获得抗战胜利还有两千天。”李孔荣笑道。“我一般不计日子,你可以找一找我是哪天说这话的,倒计时就可以了。”

    “诸位”见还有人想问,魏如举着手说话了。“今天就问到这里吧,汉盛在包马要呆好几天,我们有什么问题改天再问、改天再问,先让他休息、先休息。”

    孩子已经在徐佩佩怀里睡着了,魏如不得不出来说话。大家虽然还想听李孔荣谈论战争,可最终还是鼓起了掌,欢送李孔荣等人去寓所休息。

    ,

第八十五章 包马2() 
“sir,假如我们站在火车站台上,如果一列火车鸣笛接近站台,我们会觉得汽笛的声音逐渐尖锐,而火车逐渐站台时声音有慢慢低沉。火车的汽笛从尖锐到低沉的变化,实际上是声音进入人耳的声波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产生是因为火车与耳朵的接近或远离的运动。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多普勒效应。”

    包马西面十公里外的普费菲克湖,一架由波音314四发水上飞机改装的预警机静静的停在岸边,一个圆盘式的天线安装于飞机机背,乍看上去这和后世的预警机并无什么差别。以这架飞机为背景,波兰籍犹太人诺伯特维纳担心李孔荣不懂新式雷达,因此一开始就解释其原理。他的多此一举让无线电研究所的孟昭英、任之恭等人偷笑多普勒雷达正是应李孔荣计划书里提及的那些要求而开发的,现在维纳却向李孔荣科普多普勒雷达的原理。

    维纳以及一干华洋数学家不知道中国人笑什么,李孔荣却毫不在意的点头,仿佛他真就是一个技术门外汉,需要维纳来帮他科普雷达原理。

    “与此类似,无线电探测器每隔一定时间间隔(一般是几十毫秒)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对空搜索时,如果遇到活动目标,一般情况下这个目标会存在与雷达接近或者远离的运动,因此从活动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频率与发射泼的频率会发生变化,两者的差值成为多普勒频率,它与两倍的目标径向速度成正比,与雷达波长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目标是接近雷达的,则多普勒频率为正,反之则为负”

    花费了大概十五分钟,维诺教授解释了新式雷达的原理,之后他开始描述当下所存在的问题。“就如我刚才所说的,多普勒频率是目标移动中对电磁波的反射差值。差值是前后电磁波频率的对比,所以,为了对比,我们必须存储前一次的”

    “就我所知,全世界并没有电磁波存储器。”说到了关键处,李孔荣终于忍不住插言。

    “”维纳本以为李孔荣只是个海军军官什么也不懂,被他这么一问忽然有些发愣,他停了一秒钟才道:“是的,暂时没有电磁波存储器,但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维纳转头看了李郁荣一眼,后者微笑。“主要是采用延迟的办法声波的传递速度只有三百四十三米每秒,而光的传播速度为三十万公里每秒,如果将脉冲反射电磁波转化成声波型号,延时就实现了。具体的做法是用一根镍丝为介质,一个回波就是一个雷达脉冲,根据脉冲幅度的强弱,电磁波信号转化为超声波音频信号,而后根据间隔决定镍丝的长度,在既定的时间和第二次回波做对比。”

    “很了不起的发明。”李孔荣抚掌微笑。他懂得多普勒雷达原理(多次缴纳超速驾驶罚款所致),却不知在没有晶体管的时代是否能实现他的构想,没想到研究室的办法如此简单:只需一根镍丝。

    “sir,如果无线电探测器是放置在地面,那么我想我们已经接近了绝大部分问题,可无线电探测器是装在几千米的飞机上。飞机本身是运动的,回波和探测器存在相对速度,目标与杂波各自的两次回波相减之后都不再是零。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进行补偿。

    而飞机和机背上的无线电探测器天线是三百六十度旋转的,接收装置能收到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多个目标的反射波,所以必须增加频道,也就是增加多普勒滤波器的数量。在地面也许是需一个滤波器,一根主延时线、两根预备延时线,在飞机上则必须使用滤波器组,很可能需要高达一千根的主副延时线,如果不这样处理,探测器能接收的频率会很狭小,操作员也没有办法判断目标的方向和速率。延时线并不是一个问题,但处理这些延时线上的回波信号是一个大问题。”

    说道这里维纳深深吸了口气,他再道:“这已经不是我能解决的了,这个问题我想最好还是由约翰冯诺伊曼教授来解答比较好。”

    不少洋教授洋数学家加入了计算机研究室,而无线电研究室和计算机研究室是一起负责机载无线电项目的。在李孔荣的任务书中,预警雷达不是单纯的脉冲反射雷达,而是能探测出目标速度和方向的多普勒雷达这对预警机极为重要,预警机因为不断发出脉冲雷达波,它的位置在敌方的无线电测向仪中是完全暴露的,如果对方派出飞机攻击,以预警机一两百公里的探测距离,也就是十多分钟的事情。

    如果不能预知敌机的方向和速度,预警机一旦探测到飞机都要选择关机,因为这很可能是敌机循着脉冲波前来攻击。或者,预警机空中巡逻时派出数架战斗机护航。在交战海域,预警机升空警戒的时间肯定超过十二个小时,十二个小时都要派出战斗机护航绝对会削减航母对敌打击力量,更会消耗舰队为数不多的航空燃油,所以李孔荣要求预警机雷达务必能判明敌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