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孤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海孤狼-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通济号洗礼之前,按照惯例,他必须先致辞。

    “今天是通济号航母下水的日子,本来,我不该多话,这毕竟是一次秘密的下水礼,但近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又让我有些话不吐不快。

    从两年前李汉盛上校在柏林旅馆向陈部长林司长提及海军要建造航母开始,我们、从陈部长到最下面的赴德的海军学员,目标就只有一个,那便是打造一支航母舰队,使我们的祖国赢得抗战的胜利。这个目标从那时起就已定下,从未改变。如今,海军部被撤销了,海军也不复存在,可我们依然是这个目标。

    海军终究是国家的海军、是四万万同胞的海军,不保家卫国海军的重建又有何意义?这些人”陈季良转身看向身后的那些画像和照片,停顿良久才道:“有哪一个人是不是为国家牺牲的?捍卫国家,保护人民,克尽军人天职,与敌决一死战,这就海军的精神。我请列位秉承海军精神,恪尽职守以建设新海军。谢谢。”

    陈季良话语到此结束,他转身先向神龛敬香,而后才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向船艏,耀眼的灯光使得他身上的铜扣和佩剑闪亮,他沉稳的拿起两条红绸绑着的香槟酒瓶,并没有用多大力气,酒瓶在他的举手间撞向舰首,霎那间瓶身粉碎、香槟四溢。在全场的欢呼和掌声中,通济号缓缓滑向肯尼贝克河河面。

    没有汽笛和鞭炮,这艘八千吨的训练航母只在下水时激起硕大的浪花。一直注视着航母下水的陈季良此时才收回目光并看了一侧的林向欣一眼,两人双目短短相交而后又互相避开。

    通济号训练航母在巴斯缅铁造船厂下水,但她还要经过大约一个月左右的舾装才能使用。因为要规避某些法律问题,舰上并没有按安装任何武器,她仅仅是一艘有巨大甲板、隶属于新中防务公司的游艇。为了保证这艘‘游艇’的安全,她将回到五大湖地区交给旧金山飞行俱乐部使用,不过在此之前她将成为舰载机的测试平台。

    在欧战爆发的日子里,通济号训练航母的下水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她甚至还没有沙恩霍特号邮轮失踪的影响大,但这件事情早就过去了——悬挂青天白日旗的沙恩霍特号邮轮数日后于夏威夷檀外海出现,中国海军的欧阳绩上校对记者声称在海军宣布检查时,该船船长拒不停船并加速逃离,中国海军潜艇对其发动了训练鱼雷攻击,而后控制了该船。在出示德国海军部发给沙恩霍特号邮轮改道驶往日本横滨的电报后,欧阳绩又出示了邮轮的货运单,然后宣布依照国际法中国海军合法没收此船。

    在欧战爆发的大背景下,英法都对中国海军的英勇行动表示敬佩,而美国报纸则莫衷一是,有些人认为这样的行动是鲁曼的,因为被中国潜艇救起的那些乘客中,有一些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当然,他们没有说这些人是日本人。而德国政府驻美大使则强烈抨击这是野蛮的海盗行为,并要求美国政府拒绝这两艘邮轮进入美国。不过这是徒劳的,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等报纸借用国际法专家的观点认为中国海军俘获这两艘邮轮的行动完全合符国际法,中国海军则表示愿意接受海牙国际法庭的仲裁。

    其实并没有多少美国人对这两艘德国邮轮感兴趣,欧战的爆发让饱受经济萧条之苦的美国极为兴奋,股市在德国入侵波兰的当天就大涨,在英法对德国宣战之后更是暴涨到不可收拾,二十年前的记忆告诉每一个美国人:坏运气过去了,好日子就要来了。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在香港已近半月的黄百韬少将却对这些新闻只是一扫而过。他是受海军之邀前来香港与海军详谈的。他所知道的是海军将以华侨为兵源,在美国人的支持下重建海军陆战队,陆战队的规模最少是一个军,随着战争的扩大,她将最少扩编成三个军逾十万人。为此,海军需要一个最优秀的指挥官来训练和指挥这支部队。

    第六战区裁撤后黄百韬在大后方无所事事,周应聪和钟前功的游说让他怦然心动,可他也知道投身海军陆战队就等于在国府断了进阶之路,而海军现在说的是如此之好,到时候随便编一个借口说海军陆战队不再重建,他岂不是耽误一生,为此,他要求先见一见海军要员——他需要一个能说服他的保证。

    对他这种可有可无的‘降将’来说,来香港是很容易的,但周应聪和钟前功却不准离开重庆,于是他到了香港由曾国晟接待。曾国晟并不清楚他才行的目的,对黄百韬的问题也是一问三不知,只是好言挽留他耐心等待。从九月等到十月,正当他决定再等一个星期就告辞离开时,秋日的一个下午,李孔荣到了。

    “焕然兄,久仰久仰。”身着西装的李孔荣进门不需曾国晟介绍就笑着与他打招呼。这是个眉清目秀却带着严谨的军人,呢制军装虽然陈旧,可却笔挺,这是一种别样的整洁。

    “这位是”黄百韬上下打量李孔荣一眼,而后问向陪同他的曾国晟。他不认识李孔荣,也不觉得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位就是”曾国晟正要介绍,李孔荣抢先道:“我是海军的李汉盛,叛国者之一。”

    “你就是李汉盛?!”黄百韬握手之余再次打量李孔荣。他是北方口音,儿化音让李孔荣觉得亲切。

    “是,我就是李汉盛。让焕然兄久等了。”李孔荣说完反客为主的请他坐下,然后道,“因为一些事情的耽误,我来迟了,实在是抱歉。”黄百韬正要客气李孔荣却拦住了,他道:“都是军人,我就开门见山吧。海军舰队已在重建,但陆战队因为国府的一些举措,已经不复存在了,有舰队没有陆战队是不行的,所以在国内诸将中,我觉得唯有焕然兄可以担当此任。

    焕然兄三代为将实为将门虎子,军中的历练也是从棚长的位置一步步摸爬滚打上来的,我不觉得把陆战队交给焕然兄有什么不妥,陆战队也是陆军,虽然战场常常是海岛海湾。来之前听拱北兄说了一些东西,我猜焕然兄的担忧就只有一个:海军是不是真的能重建陆战队?。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说到这里李孔荣介指着一同前来却没有说话的洋人道,“这位是香港爱理思律师事务所的李戈曼律师,我让他起草了一份文件,即:海军在香港汇丰银行存入三十万美元保证金,并列出陆战队重建计划,三年内未达目标,这笔钱归焕然兄所有。我想对焕然兄这样的人才,十万美元一年不算亏待。”

    李孔荣保证让黄百韬目瞪口呆,可洋人律师却把银行存单和公证书都交到他手上,还递给他一支钢笔请他签字。黄百韬发愣之后把这些东西推开,他道:“汉盛兄能把兵舰从德国开回来,也是个非凡人物,为何要如此保证?”

    “口说无凭,我只能这样保证。”李孔荣对他的反应并不意味,“这是最快捷、最实在的办法。我现在能拿出来的就只有钱,我不是用这些钱砸焕然兄或者认为焕然兄看重钱财,我是想证明海军组建陆战队军费无忧,现在缺少的就是人才。再则是,海军懂陆军的人都在国内,被国府要求不得离岗,暂时出不来;在国外的又不懂陆军,除了这个办法我实在是没有其他办法了。反正我的目的就是请焕然兄信任,并一肩承担重建陆战队之重任。”

    李孔荣直截了当的说完,曾国晟又道:“焕然兄,你也知道汉盛现在情况,日本满大海找他、国府也在四处找他,他能来香港实出我之意外。你不在海军自然不知道海军的事情,实际上海军的重建全由汉盛一手策划,海军的军费也由汉盛一手筹措。以前我们担心海军没钱,但上个月之后,这已经不是问题了。

    海军肯定要重建陆战队,并将数年之内联合美国海军打到东京湾,这种趋势目前还不明显,可美国那边的态度极为明确,海军能在美国建造军舰、获取贷款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李孔荣不好说的事情由曾国晟来说,他点名李孔荣在海军中的身份并说明军费无忧,以求让黄百韬放心,然而黄百韬却道,“只是我一个人难以担此大任啊。”

    “那就招人。”李孔荣请洋人律师下去,开始正题。“只要是焕然兄觉得合格的军官,都可以招过来。我的设想是先办一个军官培训班,培训好足够的军官,明年年末我们再开始招兵,当然招兵的地方将在国外,对象会是华侨。那时候全军开始训练,一年后,也就是1941年年底开始作战,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一直打到日本人投降为止。”

    “仅仅是军官还是不够的”李孔荣大致勾画出建军大计,黄百韬却陷入自己对军队的思索中,一支军队军官是重要的,但缺少合格的低级军官和军士依旧缺乏战斗力。

    “那就从国内找人。”李孔荣接口道。“前期陆战队的规模是一个军三个师或者两个师,后期最好要编练三个军,华侨兵源如果不够,那就从国内招募,普通士兵月薪五美元起,伙食不计在内。还有个事情焕然兄应该知晓,海军与28军还有第10集团军在金山卫打过交道,大家有很深的交情。”

    “湘军?!”黄百韬目光闪了闪。第10集团军在淞沪会战时打的不错,他是有所耳闻的。

    “是,湘军。”李孔荣点头,“第28军现在浙西占据了天目山,第10集团军遍布浙江。海军可以用军火换军官,从他们那里抽调一些军官出来。原先的陆战队军官也会陆续的从国内过来,这两个月他们会陆续的来香港。为了掩护军官培训班,海军在香港买下了一间医院,到时候大家就以病号的身份上课吧,这样不引人注意。”

    “病号”黄百韬顿觉失笑,笑后又觉得海军想到周全,要不引起旁人注意,医院确实是一个不错地方,唯一遗憾的是不能开枪。

    “汉盛兄,这间医院能接收病号吗?”黄百韬道,“后方每次大战都有许多伤兵,这些伤兵因为缺医少药无人救治,大多都自生自灭。要是”

    “这个好,这个可以办。”李孔荣忽然喜形于色,“海军研发了一种新药,叫做盘尼西林,现在已经量产了。它的治愈效果比磺胺还好,就是”李孔荣笑了又笑,他高兴困扰已久的青霉素低价量产问题在欧战初期居然解决了,果然是哥斯拉有奇效,加上股市的收益,海军重建的前期资金基本无忧。“就是产量暂时有些问题,但海军正在尽一切努力扩建产能,明年年初就能足量供应。”。

    ,

第二十六章 深谈() 
李孔荣对陆军实际的战术知道的很浅,而黄百韬是北洋出身,不但有实际经验更见多识广。他认为国。军的问题除了火力贫弱、训练不足、遍吃空饷、主官缺乏斗志外,还有一大缺点就是机动不足。大多数时候日军即便携带炮团辎重也要比国。军的两条腿跑得快,抗战以来之所以没有大歼灭战,实则是因为日军兵力不足,即便如此,每每会战国。军都损失惨重并且国。军越打越弱,越弱就需要越多部队获得数量优势,部队越多辎重后勤更难保障,官兵吃都吃不饱哪有心思打仗。

    在他的描述中,国。军最好的选择不是和日军打大会战,最好是与日军进行团级以下的交战,凭借优势兵力、集中精锐力量和炮火进行反攻,还有就是学习八路军围点打援办法打伏击战。

    一个国。军将领居然会提及八路军的战法,这让李孔荣惊讶不已。他也不是没想过接触这支部队,但冥冥中他却感觉到一种威胁——直觉告诉他只要接触了八路军,那他来这个世界莫名其妙,离开这个世界也会莫名其妙。碰不得、不能提,他也就只好当没有这支军队了。

    “焕然兄怎么会注意八路的战法?”已经是第三天,李孔荣从进了黄百韬的寓所就没有出去过,两个人一直在谈了陆战队的事。总的原则是定下了,收拢国。军军官和老兵伤员作为陆战队的重建之基干。

    “是,八路军在北方,兄弟我也常关注北方。”黄百韬烟瘾不小,“日军善于机动、强于火力、精于训练,但如果能利用地形和战场态势——任何强军,行军未充分展开之际都是其最薄弱的时候,因而利用地形打伏击战极为重要,围点打援就是其中一例,但不是唯一一例。只要能剥夺日军原有建制和火力,形成轻步兵对抗之局面,我军以多打少,即可获得大胜。”

    李孔荣认知的陆军作战是炮兵作战,训练再好没有成万成万的炮弹砸过去那都要玩完,日军和国。军就正面对垒来说,差距最大的就是炮兵。炮兵如果不足,他所知道的补救之策则是手榴弹战术——想尽一切办法迫近,后以手榴弹猛轰之,趁敌兵被手榴弹炸晕之际果敢冲锋,这也算是小型的步炮协同了。但黄百韬的的办法却是剥掉敌人的炮兵乃至整个战斗体系,造成轻步兵之间的直接对抗,这未必就是肉搏战,应该算是伏击战、山地丛林战。

    想到丛林战,李孔荣道:“焕然兄觉得日军下一步将打哪里?”

    “下一步?”黄百韬想了想道,“蜀道艰难,陕西方向又有胡宗南几十万大军守着,日军想要入川不易。再说真要入川,武汉会战后就应该趁势追击,以此看日军并无入川之心。如此日本能做的也就是断绝我国外援而已,下一个他们很可能要打广西。”

    “呵呵”黄百韬大势也看得很清楚,李孔荣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下个月日军就会从海南出发,登陆钦州湾以切断桂越公路。”

    “下个月?”黄百韬怔了怔又缓缓点头。此时英法已对德国宣战,日本攻取桂越边境法国人也无可奈何。“那这样我们就剩下滇缅公路了。”

    “滇缅公路也不可长期倚仗。”李孔荣道,“按我的设想,海军陆战队的第一战就在缅甸。”

    “缅甸?汉盛兄是说日军会进攻南洋?”黄百韬大大的吃了一惊,他又道:“看来香港也要被日本占领了?”

    “那是自然。”李孔荣道,“不打南洋日本就没有石油橡胶、国内没有大米连吃饱都难。我预计他们进攻缅甸的时间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