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孤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海孤狼-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样失去制海权。

    兄弟我需要的先是人脉,这是最要的。海军要在美国开办实业、投资贸易、招标舰载飞机、扩大华侨航空学校、发行债券,这些都需要当地人脉的支持。再就是以后海军债券出来了,希望彭春兄能借用委员会的渠道宣传发行,华侨再怎么热情,也就只有十万人,他们能承销的债券是很有限的”

    与张彭春适当交底后他就离开了,走的时候他叮嘱李孔荣记得八点钟的欢迎晚宴。在他走后,李孔荣又一次整理自己要在美国干什么、需要哪些帮助。其实他最需要的是头面人物的支持,如此才不会被人吃掉。如果‘美国不参加日本侵略委员会’的主席顾临真像张彭春说的那么牛的话,这件事情就解决了。接下来只是具体事务,比如飞机和飞行员问题,造船厂以及航母改装问题,再比如实业问题、债券发行问题。

    这些都可以交给具体的负责人管理:舰载机如果陈文麟合格,可以交给陈文麟;造船厂和航母改装,就看从国内来的江南造船所所长马德骥几个了;实业问题交给新中防务的支秉渊——新中工程武汉失守后也应该撤出来了,不存在人手不够的问题;债券发行暂时没人,对,不光是债券发行,利用自己掌握的战争信息做短线的金融投机也能挣不少钱,实业投机也可以划在金融这一块,这样就需要一个精于金融、实业投资的团队为自己服务了。

    飞机、航母、实业、债券、投机,最后再加上对美游说,一共是六块工作。负责这六块工作的架子要在此次赴美这段时间里彻底搭起来,然后沉船挖掘要彻底跟上。只有输入足够的资金这几项工作才能顺畅完成,最后等遥遥无期的青霉素项目和存在诸多风险的海军债券项目收益接上沉船的资金链,整盘棋才能活。

    就是投机人才不好找!在纸上筹划了半天,李孔荣终于感觉除了要有为自己背书撑腰的美国头面人物外,自己还缺少金融人才。犹太人在华尔街确实有不少银行家,可犹太人能相信吗?还是华人可靠些吧,可华人有精通美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经纪人吗?

    *

    晚上的欢迎酒会设在纽约唐人街的中国戏院,这在曼哈顿南端下城。晚上的纽约虹灯闪亮、车水马龙,但到了唐人街又是另外一番风景:这里没有摩天大楼,有的只是飞檐斗拱、红颜绿瓦。酒会所在地中国戏院的门口立着一对石狮子,门边还挂着一幅不认得的草书对联,上边则是两排大红灯笼。李孔荣、周应聪几人下车的时候,站在大门外迎接的华侨一起鼓掌,这一次李孔荣穿的是海军大礼服,下车后就对这诸人敬礼。

    激烈的掌声中,李孔荣这才发现迎接的人里头多了一个美髯公,他带着些咳嗽和李孔荣握手,看着他身边的司徒丙鹤,李孔荣猜到了此人就是司徒美堂。除了司徒美堂,另一个人物也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就是美国医药援华会会长许肇堆博士,此人四十多岁,一开口就是闽南腔,他祖籍是福建晋江,自己生在菲律宾,之后一直在美国。抗战爆发后,他便组织发起成立了美国医药援华会,现在正与张彭春等人一起策划‘一碗饭’运动。

    简单的介绍之后,李孔荣等人便在总领事于焌吉和林保罗的陪同下入内。虽然人在纽约,可华人社会的欢迎酒会其实就是欢迎晚宴,吃永远是华人的主题,而这唐人街有一半的店铺是餐馆。这使得李孔荣暂时放下了讲演的心事——他不喜欢过多的和人叽哩呱啦没完没了,可眼下,要在美国打开局面,他又不得不和一些人叽里呱啦,毕竟他在美国要涉及的具体事务非常有限,他必须借助在座的一些人、在美国的一些人来完成自己的计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作为地主的林保罗端着酒杯跑到戏院大堂的戏台上开始说话,待场面热闹后,他又大声的邀请李孔荣和周应聪上台。大戏院内灯火通明,欢迎的华侨又近千人,李孔荣两人上台的时候,掌声雷鸣般响起。

    按照之前李孔荣和周应聪的商议,这一次是他来讲,可等他温吞水的讲完客套话后,底下的华侨却还要李孔荣讲。李孔荣此时不知道讲什么,有些话他怕说过头泄了机密,于是,这一次演讲最终变成了对答,而站起来的华侨似乎分不清海军和陆军,他们第一个提的问题居然是为什么国。军打不过日本仔?

    这真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在近千双目光的注视中,李孔荣缓了一下才道:“我听说在纽约开洗衣店的同胞不少,国。军为什么打不过日本仔和洗衣新手做不过洗衣老手是一样的道理。

    再有就是打仗和洗衣服一个不同的地方是打仗的技术变的很快,洗衣服的新式洗法变的较慢。国。军不是不能打仗,国。军是不懂最新式洗衣法,也少有新式的洗衣机,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国。军士兵比日本仔更不怕死,很多士兵是抱着手榴弹和日本仔同归于尽的;夜战的时候分不清是敌是友,大家只能用手摸,摸到不对就用刀捅,很多时候你摸到了日本仔,日本仔也摸到了你,就看谁下手快,可下手再快也会受伤,国内战场上,受伤、受重伤等于等死。

    我可以很郑重的告诉诸位:我与88装甲军副军长、也就是指挥兰封大捷的第200师师长杜聿明中将是很好的朋友,去年大家一起去德国,他组建装甲师时我提供了很多意见,这些意见现在全部用在88军身上”

    李孔荣说出自己和杜聿明的关系只是想证明自己对国。军士兵的描述并非虚构,没到他还没有说完戏院猛然响起了剧烈的掌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他们真没到李孔荣和兰州大捷、歼灭日军六万余人的杜聿明中将有这么亲密的关系,并且参与组建88装甲军。

    李孔荣等掌声稍歇才挥手示意大家停下,可这掌声怎么也停不下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难以相信这是真的,可话居然从李孔荣嘴里说出来,那肯定是真的。

    终于,良久之后,有些疯狂的人群方才停了下来,李孔荣接着道:“从淞沪会战的开始,光亭兄就不断给我拍电报写信,虽然他电报里和信里讨论的只是装甲战术问题,可里面还是会提到战斗总结、士兵士气等等。他说装甲团——淞沪抗战的时候装甲师虽然在组建,可上阵的还是装甲团,他说装甲团的兵没有一个是孬种,他还说其他部队的士兵也是都是好样的。确实是有一些逃跑的败类,可这真的只是少数。

    说句很实在的话,日本是有严密户籍制度的,谁可以当兵谁不能当兵日本预备役机构很早就记录在案,谁去了前线、谁没去前线也记录在案,军曹、也就是班长、排长、连长,很多都会记录当天本部队的作战过程,国。军完全不是这样,谁是谁家的人只有同村人才清楚,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就上了战场。

    这样会造成什么差异?这样就会如果日本仔跑了,军队和政府立马知道是哪个县那个乡那个村的叫什么的人跑了,抓人也好,训斥他的父母让他父母在同村人面前抬不起头也好,反正是立竿见影,所以日本兵很少逃跑;国。军呢,连名字都没记,跑了都不知道叫什么,只要他没带枪走,抓到最多打一顿。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日本没有严密的户籍制度和兵役制度,日本仔打仗会不会跑?在失利的时候肯定会跑。什么为了天皇玉碎,说的好听,实际上日本仔死的时候全是不情不愿,他们是不得不死、为死而死,一死了之,金山卫投海的、往炮火里冲的日本仔,不都是这样吗?反过来看国。军,当逃兵最多是打一顿,敌人又是飞机又是大炮的狂轰滥炸,就这样才有极少数逃跑,他们已经很对得起这身军装了”(。)

第六十一章 态度() 
李孔荣在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头疼欲裂,昨天的晚宴他被众人灌了不少酒,但让他更头疼的事情还在后面,他大早上就被一阵喊声吵醒,起来吩咐侍者准备早餐时,先于他起床的周应聪、钟前功正奇怪的看着他。

    “我洗脸没洗干净?”看着周应聪直勾勾的目光,他不解的问。

    “不是!”周应聪遗憾的摇头,他‘唰’的一声拉开外面的窗帘,“你看吧,我的大天才,现在全纽约的华人和一半的记者都在外面!”

    “什么?!”李孔荣正在喝难喝的美国咖啡,窗帘一拉开,外面就是一阵掌声和更高昂的呼喊声。通过窗户,他看见了旅馆外街道上宛如集市般齐齐站满了人,黑压压一片阻塞了整条街道,他们鼓掌完就对着窗口的周应聪大力挥手,那些杂乱的喊声很快就统一:“李上校!李上校!李上校”

    华侨的热情昨天李孔荣就见识过了,可现在外面一眼望去最少有数千人,街道的拐角也全是人,他们忽然就出现在旅馆下面,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李孔荣极为惊讶,他怎么也想不通一晚上就聚集了这么多人。

    “怎么回事?”钟前功窃笑,周应聪却苦笑,他语重心长的道:“我的李大上校、汉盛大哥,你老人家就真想不起来你昨天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吗?”

    “昨天晚上?”李孔荣莫名其妙,“昨天晚上不是你演讲的吗?我、我就说了国。军士兵极为英勇,日本士兵以死为解脱啊”

    “这是之前,之后你又说了些什么?”周应聪大力摇头,再在追问。

    “之后?”李孔荣拍了一下头,他道:“之后不是大家给我敬酒,我不得不喝吗?你们知道我不能喝酒,也不帮我拦着,昨天晚上是谁抬我回来的?我衣服”李孔荣此时才发现自己穿的是一套旅馆提供的睡衣,“我衣服是谁帮我换的?”

    “哈哈”钟前功终于忍不住大笑,周应聪也由苦笑转为嬉笑,“反正不是我们帮你换的,你想想昨天晚上谁最亲近你吧,是人家帮你换的?”

    “人家?!”李孔荣怪叫一句,他瞬间想起那个什么李霞卿来,昨天晚上她似乎和他说过不少话的,后来、后来

    “你就别想了,你还是先和同胞们打声招呼,让他们回去吧。你看这条街堵的,这都没人敢住了,旅馆老板马上要把我们赶出去。”周应聪拉开窗户,把李孔荣拉了过来。

    “我”李孔荣此时穿的睡衣,他一出现下面的喊声就停了停,人**头接耳之后‘李上校’的喊声更大,人群前面还闪了一片镁光灯。他只好挥了挥手又退了下来。

    “怎么来了这么多华侨?!”此时李孔荣才发现下面绝不止几千人,上万那是肯定有的,整条大街都塞满了,他还看见了身着警察制服的nypd以及一排警车,正是他们的存在人群才没有涌入旅馆。

    “你才知道啊!”周应聪叹了一句。“你昨天晚上喝多了就开始说话,什么装甲师啊、闪电战的,我还真没想到杜聿明是听了你的主意才组建88装甲军。汉盛啊,到底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他叹罢又拿出两份报纸扔过来,“你看看吧,你昨天晚上到底说了些什么。”

    报纸都是华文报纸,三份头版全是他的照片,上面的标题很长很吓人。‘中华第一智囊,十六万日寇因之丧命’、‘不出世之军事奇才,指点编练世界第一强军’、‘四十天即战败,法国陆军实则不堪一击’‘两千天日本投降,吾国之胜利即全世界之胜利’、‘英吉利黯然谢幕,美利坚制霸全球’

    李孔荣越看额头的汗越多,正当他想在地上找条缝时,门外一阵推攘声,在两个白衣唐装华人的阻拦下,亨利卢斯红着脸、歪着西装的从门缝里探出了头,他看到李孔荣就像得救,猛的大叫一声,“李”

    没想到门外还有人站岗,在李孔荣的招呼下,亨利卢斯从唐装大汉在阻拦下进到了客厅,他擦着汗道:“李,你必须接受时代杂志的专访,我们昨天说好要合作的”

    卢斯惦记着专访,李孔荣却着急换衣服出门看望华侨,利索的将昨晚带着酒味的海军大礼服穿上,李孔荣道:“是的,我们会好好合作,但我现在先要会见我的同胞。”

    李孔荣说完就请卢斯在客厅稍坐,卢斯当然坐不住,他和李孔荣周应聪一起出门。出了旅馆,外面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好在警察和洪门兄弟险险拦住。即便这样,也只有最前的华侨能看到自己,想到这亲切无比的同胞。李孔荣在钟前功的协助下破开人群,走向街边的一辆凯迪拉克轿车,他最终站到了轿车的车顶。

    “我亲爱的同胞们、我多苦多难的同胞们、我的兄弟姐妹们: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我只想说:有你们、有千千万万和你们一样热爱祖国的国民,我们必将胜利!日本必将投降!台湾必将回归!!”

    ‘哗’,人群看见李孔荣站在轿车上便安静了下来,他说的是国语,在场的华侨未必能完全听懂,但在一些能听懂人的‘翻译’下,人群迟钝了一会才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他在所有人仅仅期盼将日寇赶出中国、收回东北的时候,却喊了一句‘台湾必将回归’,这句话想导火线一样彻底引燃了人们的热情,他们欢喜的跳跃起来、互相拥抱。

    “请不要哀叹、更不要埋怨,我亲爱的同胞们,请你们谨记: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

    从晚清到现在、近百年来,中国从未如此坚决的抵御外辱,以前,我们从来都是割地求和、从来都是卑躬屈膝,可现在,我们要和日本人死斗到底!

    从辛亥到现在,二十七年来,中国从未如此紧密的团结一心,以前,我们从来都是你争我夺、常常内战不止,可现在,不论你是哪里人、不论你贫富贵贱,只要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不但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多灾多难的同胞们,请你们谨记:战争是老天的裁决,只有胜利,中国才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任何一个国家诞生的必然。美国如果在独立战争中战败,那么直到今天他依然是英国的殖民地;拿破仑如果在马仑哥战役中战败,那今天的法国依然是波旁王朝。

    战争就是国家的分娩。中华民国从成立就没有割断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