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现在的大汉不同。大汉已经失去了这中原区的统治,除了四川盆地这个好地方,就没别的好地方了。那南方虽然贫瘠一些,但也能增强国力,要总比不要好。

    然后就是统治力了,这一点也很重要。南方在古代不是战略重心,古代的战略重心在北方,防范游牧民族的侵略。所以国家不可能在南方投入或者长期维持重兵。

    而且,古代的交通和通讯那么差,中央朝廷里东南亚那么远,统治起来非常非常的费劲儿!连云贵高原都是天高皇帝远了,何况东南亚?官员从首都走到东南亚去赴任,估计要耗费一年的时间,都不一定够!

    但是大汉不同,它的首都不是不在洛阳、长安,而在天都城甚至滇城,本身就在很南方的地方了,离东南亚近的多,完全可以统治的过来啊!

    第三是路途难走。

    从华夏到东南亚有两条途径,一是水路,二是自云贵高原从陆路进入。

    水路就不用说了,古代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陆地国度,不太注重海运和水军的建立。古中国海运最兴旺的朝代主要有南宋和明。南宋海外贸易繁荣,海运自然兴旺,但是北方强邻的要挟是不断存在的,这就极大地分散了统治者的心机,更何况南宋文弱,一向都不具有开疆拓土的精神。

    明朝呢,搞了一个郑和下西洋,看似盛况绝后,但实践上没有什么本质性的意义,不断都是以倾国之力做着面子的赔本买卖,最后国力真实撑不住了,就放弃了。也即是说,明朝即使有强大的船队,但是也没有真正的海洋认识。更何况北方的要挟和沿海的倭寇使得明朝不得不关闭海关集中精神对付北方部族。

    当然,现在才是汉代。不过,吴国的造船技术还是不错的。吴国之前已经主动探索了台湾岛,后世成为了台湾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的最早原因!可见吴国航海力量还是有一些的。

    大汉和吴国联盟,搞到一些航海的船只和技术并不难。

    当然去东南亚还有陆路,只是也很困难。从云贵到东南亚一路都是高山峻岭、原始森林和急水,交通非常不便。刘寻从历史书上看到过,当年明成祖花了几十年攻打越南,最后还是放弃了,就是由于太远了。清朝打缅甸和大小金川也是费了好大的劲,照旧没有获得什么成果。

    华夏地域可以在数千年内总体维持统一在很大水平上得益于地形。从云贵青藏高原向东直至大海,长城以南直至大海,地形总体是低矮而平缓的,江南丘陵较多,但水系也比拟多。这样的地形便利于统治。

    然后是气候缘由,封建王朝的军事支柱是西北甲兵,不顺应高温高湿天气,也不顺应随之衍生的丛林战。南方古代多瘴气,人容易得病。要晓得在古代,一个传染性的感冒都能要了一群人的命,多可怕!

    但是,大汉的士兵本来就大多数益州人,本身也是在南部湿热环境里生活习惯了的。跟一统天下的大王朝士兵都是北方甲士的情况比起来,很有优势!

    最后是触及到中国南方地域的开发问题。古代南方开发的晚,四川、湖北、江苏等地两汉时期就开发完了。浙江是东晋才开发完了的,而湖南、福建直到南宋才开发完!广东到了明末才开发完,云贵广西到了乾隆时期开发完!可见中国十八内省消化的速度原本就不快。乾隆以后不久中国就被侵略了,哪有空侵略他人?假设西方殖民者再晚几百年,或许中国会对东南亚有一定的开发。

    当然,说着些就有些扯远了。主要是刘寻在追求为什么其他王朝没有往南侵略的原因而已。

    但是现在,偏安西南的大汉王朝,却很适合往南方开发!之前,刘禅没有去这么干,主要是从来没人这么干过,他也就心思没在这上面。一心想着往北打,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但是刘寻不同,他眼界更加开阔:既然暂时往北进发不了,那往南也是一个选择吗!为啥不去?

    (本章完)

第193章 联系() 
(尚未修改完毕,请明日早晨再看)

    再说黑林蛮和黑溪蛮会有冲突的原因,那也是历史悠久了。

    黑溪蛮沿着一条大河而居住,世世代代主要以捕鱼为生,黑林蛮住在大河两侧的森林里,主要以打猎为生。

    可是各种动物都是要喝水的。很多动物就跑去河边喝水——于是问题就来了。

    黑溪蛮认为,动物自己跑到河边,那就应该是属于我们的!因为它们已经跑出了森林,不是你们的地盘了!

    但是黑林蛮觉得,猎物是从山里跑出去的,当然属于他们!所以,你们黑溪蛮不准抢!

    当然,最终的原因都是为了争夺食物。什么跑到河边喝水,就属于你的或者我的,全都是借口。大家都想多获得一些食物罢了。

    于是就因为食物的冲突。这两个蛮经常打架。

    平常都是小打小闹,很少死人。偶尔死人也就死一两个。但是,只要经过几年的和平期,两个蛮族年轻一代的人长出了一茬,那么就会发生大战!

    因为,一段和平时期,让年轻人长成了,孩子更多了,需要的粮食就更多了,大家就更加需要争夺那原本就不多的食物来源了!

    而且,新长成的青年人年轻气盛,都想把对方给彻底打败,然后独占所有!大战自然就爆发了。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恐怖的事实原因:因为经过一段和平时期,人数变得更多了,食物根本就不够吃了。所以,必须通过战斗,让一部分人去死!才能保证正常的族人数量,让剩下的人都能吃饱!

    骠骑将军石苞对司马炎道:“皇上,陇西大地不容有失,否则,魏蜀吴三国看到姜维轻轻松松就能从咱们晋国手里抢地盘,肯定会倾巢出动,四处对咱们晋国发起进攻!到时,咱们晋国的国力就要被大大的消耗了呀!”

    “所以,皇上,咱们,咱们还是现在退兵吧!退到陇西,先把姜维给打跑了再说。”

    司马炎冷冷地看着石苞,问:“我大晋国会耗损国力,难道魏蜀吴三国就不会耗损国力吗?石将军是觉得,我大晋比不过魏蜀吴三个偏僻小国吗?”

    “这……”石苞不说话了。但是心里面却把司马炎骂了个狗血淋头。骂这家伙不知道创业的艰难!

    他爷爷司马懿,他大伯司马师,他爹司马昭几代人的努力,才换来了这张皇位。他却不知道珍惜,就知道按照自己的喜好,灭这个灭那个的!

    唉,从小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大少啊!

    司徒何苗向皇上行礼,然后说道:“皇上,眼下我们还要继续对魏国的征讨吗?”

    司马炎皱紧了眉头,冷声道:“眼下看来,玉门关只怕是难以打下来了。不过,虽然这次灭不了夏侯奂,但是,那个烧我军粮草的杨泰却必须死!他现在一定已经回了这甘州城,朕一定要踏平这甘州城,把该死的杨泰碎尸万段!”

    群臣听了,既有些苦恼,又有些松了口气。打这甘州城,肯定是还要费一些时间,死去一些大军的,而司马炎只是为了杀杨泰出口气!这如何不让人苦恼?不过,好在只打着一座城池,应该是比较快的。

    司马炎下定了决心,再次大声喊道:“全军听令!出……”

    “报!八百里加急,拦路者死!”

    再一次的,司马炎连出击的击字都没说出来,就被另一个带着八百里加急消息的斥候打断了!

    那个斥候同样来到司马炎面前,翻身落马,道:“启禀皇上!长安城守将司马禄发来八百里加急!吴国大将带领两万大军,已经打下我国两个县城里!目前吴国大军正在围攻一座郡城。司马大人怕敌人还有后手,只命令城池在严防死守!特来询问皇上,下一步该怎么做?”

    长安城守将司马禄,是司马昭的堂叔辈了。他本人没有多大能耐,不过处事倒也稳重,对军旅也知道不少。因为司马家的人才一代不如一代,实在没有拔尖的人才。而长安城是大晋陪都,又重要无比。司马炎不放心交在其他人手里,就交给司马禄了。

    司马炎还嘱咐司马禄,说不让你做出多大成绩,只要能够稳重的守住城就可以了。司马禄倒是没有辜负他的希望,稳重的守住了城,但是其他的成绩就做不出来了……

    骠骑将军石苞对司马炎道:“皇上,陇西大地不容有失,否则,魏蜀吴三国看到姜维轻轻松松就能从咱们晋国手里抢地盘,肯定会倾巢出动,四处对咱们晋国发起进攻!到时,咱们晋国的国力就要被大大的消耗了呀!”

    “所以,皇上,咱们,咱们还是现在退兵吧!退到陇西,先把姜维给打跑了再说。”

    司马炎冷冷地看着石苞,问:“我大晋国会耗损国力,难道魏蜀吴三国就不会耗损国力吗?石将军是觉得,我大晋比不过魏蜀吴三个偏僻小国吗?”

    “这……”石苞不说话了。但是心里面却把司马炎骂了个狗血淋头。骂这家伙不知道创业的艰难!

    他爷爷司马懿,他大伯司马师,他爹司马昭几代人的努力,才换来了这张皇位。他却不知道珍惜,就知道按照自己的喜好,灭这个灭那个的!

    唉,从小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大少啊!

    司徒何苗向皇上行礼,然后说道:“皇上,眼下我们还要继续对魏国的征讨吗?”

    司马炎皱紧了眉头,冷声道:“眼下看来,玉门关只怕是难以打下来了。不过,虽然这次灭不了夏侯奂,但是,那个烧我军粮草的杨泰却必须死!他现在一定已经回了这甘州城,朕一定要踏平这甘州城,把该死的杨泰碎尸万段!”

    群臣听了,既有些苦恼,又有些松了口气。打这甘州城,肯定是还要费一些时间,死去一些大军的,而司马炎只是为了杀杨泰出口气!这如何不让人苦恼?不过,好在只打着一座城池,应该是比较快的。

    司马炎下定了决心,再次大声喊道:“全军听令!出……”

    “报!八百里加急,拦路者死!”

    再一次的,司马炎连出击的击字都没说出来,就被另一个带着八百里加急消息的斥候打断了!

    (本章完)

第194章 赐姓() 
汉族斥候虽然和黑溪蛮首领相见了,但接下来却发生了一个尴尬。

    因为黑溪蛮中居然没有能流利说出大汉官话的人!

    当大汉斥候向他们问好时,他们一脸懵逼地表示听不懂。当他们问大汉斥候的时候,汉人也听不懂她们的土话!

    只有一个年老的黑溪蛮,能够听懂一部分大汉官话,也能够断断絮絮的说上一些词语,但依然说不完整。

    这个老人,活的时间长,见识也多一些。但是,交流依然很困难。

    汉族斥候说:“大汉天子派我们过来,向各位黑溪蛮的兄弟们问好!”

    老年人只听懂了大汉天子和好两个词。于是她们也连忙表示出自己的态度:大汉天子好,大汉天子非常好!特别好!

    两位斥候听不懂他们在说啥,只好说:“大汉天子让我们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

    老年黑溪蛮只听懂了“好吃的”这个词,以为斥候饿了,在向他们要吃的。看在大汉王朝非常厉害的份儿上,他们连忙拿了许多鱼干过来,递给两位斥候。

    斥候一看,唉,这完全没法沟通啊!于是商量一下觉得算了,把带给他们的礼物放下,表达一下善意得了。等回国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个会说黑溪蛮土话的。找到了的话,再过来。

    于是两个人把背上的包袱解开,里面是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箱子。两人把箱子放在地上,打开盖子,漏出了里面白花花的盐。

    少数民族,可是比汉人更加缺盐的啊!

    两个斥候用手指蘸了一点点盐,放在嘴里吮了吮,然后露出一副好吃的表情。然后退后,转身走了,只潇洒地留下了两箱子盐。

    黑溪蛮首领不确定地看着那两箱盐,他没见过这么精细的盐,并不认识。不过,他看到汉人斥候都尝了尝,那应该是可以吃的。于是也用手指头蘸了点盐,放在嘴里尝了尝。

    哇!居然是盐!

    蛮族首领内心十分震惊,居然会有这么精细的盐!而且,汉人居然白白的就送给自己了?这是个什么情况?貌似,汉人朝廷那么强大,不会怕自己的吧?

    其他人看到首领震惊,也都纷纷过来尝一尝。然后,他们就一起震惊起来了……

    打入黑溪蛮,这个事儿是万奇和武安家一起负责的。他们听斥候的回报说,语言不通没法交流。于是就找了当地的官府,问当地太守,有没有会黑溪蛮土话的人?

    结果太守找了两天,也没找到会说这么偏僻土话的人。不过据太守估计,南蛮离黑溪蛮比较近,应该有会说黑溪土话的人。

    于是,万奇和武安家去到了南蛮,还带了一大堆盐,作为给南蛮王的礼物。

    南蛮王高兴的见到了他们。自从刘寻大胜,他们南蛮人不仅地位大大的提高了,而且以前非常缺盐的状态也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还有点忧虑的是,虽然精盐的价格变低了,也允许南蛮人买了,但南蛮人本来就没钱,因此只好给汉人打工,换取钱。

    南蛮王高兴地接受了礼物,然后发下命令,让族人找找,有没有跟黑溪蛮接触的比较多,会说他们那里的话的人。

    蛮王的命令经过一个个更低一级的头领传达下去后,很快,就掀起了寻找会黑溪蛮土话的人的行动。

    不一会儿,只有几个年龄较大的人被带了上来。他们以前跟黑溪蛮接触的比较多,会他们那边的话。

    万奇和武安家不会土话,也没法检测他们哪个人的土话说的好。因此只好把这几个人全都带走了。

    第二次到达黑溪蛮,斥候去的人数多了一些,万奇和武安家也去了。

    黑溪蛮很欢迎他们过去。按照他们的理解,给他们礼物,而且还是精盐,那肯定就是朋友啦!

    黑溪蛮的小孩子们更是热情。他们拿了不少菱角,还有干果给汉人们吃。

    万奇和武安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