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东吴派鲁肃的儿子过来,也表达了愿意和大汉重结于好的态度!

    刘寻现在,经过这些天当王上的历练,也能品得出这些高层政治上的意味了。

    既然和东吴联盟毫无意外。刘寻表示明天就当着所有官员的面,封李密为巴东郡太守。然后自己就可以回建宁郡了,毕竟南中七郡不能长期没有君主镇守。

    李密又神神秘秘地报告说:“王上,我这里还有一件事。就是在东吴遇到了曹奂的使者!王上注意,是曹奂的使者,不是曹魏的使者!”

    刘寻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事儿了。笑道:“是曹奂打算出逃洛阳的事儿吧?”

    李密大惊道:“王上,您是怎么知道的?据那曹奂使者说,因为司马昭在汉中和钟会打仗,蜀中根本进不来。只好看看能不能先去东吴,然后再转道南汉了。不想去的早,不如去的巧,刚好遇到了臣下。所以,臣下就急急忙忙赶回来向王上报道了。”

    刘寻点点头,问:“那曹奂使者去东吴以及我大汉有什么事?”

    李密脸上露出古怪的神色,道:“为求援而来!”

    刘寻脸上也是错愕,失笑道:“魏蜀吴三国,祖上便开始结怨,相互之间攻打来攻打去。后来吴蜀联合共同抗击曹魏。如今大魏竟然想要在吴蜀两国这里寻求帮助了吗?”

    连火蛟也笑道:“看来魏室的忠臣太少,曹奂仅凭这一点利益关系,居然冒险要和吴蜀联合了!”

    李密点点头:“是啊。说起来有些好笑,也很在人的意料之外。但是仔细想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当今蜀汉被灭,南汉政权新立,为了自保肯定要抵抗司马昭集团。东吴担心一国挡不住司马昭势力的攻伐,也想寻求盟友。曹魏皇室更是跟司马氏势同水火!如此看来,打生打死几十年的魏蜀吴三国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联合起来,共抗司马氏势力啊!”

    这个结果,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刘寻问:“那么,曹奂的使者,你也带来了吗?”

    李密道:“带了一个副使,跟着鲁淑,也在驿站里住着。”

    刘寻点头,当下又叫了罗宪、关云等人,跟他们商量如何对待曹奂使者。

    不一会儿,几个人到齐了。听说了曹奂的做法,都啧啧称奇。

    不过大家讨论一阵,认为该帮还是要帮的。毕竟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现在魏蜀吴三国利益相同,自然要相互帮助。

    然后就是商讨如何帮助。

    火蛟首先表示,火蛟营在曹魏经营已久,还是能有点作为的。可以帮曹奂找到还忠心魏室的忠臣,之后再设法通知曹奂。

    罗宪倒是想到了一个人,道:“姜维大将军那里,有一员将领,叫夏侯霸。是曹奂的叔伯之辈,也是西乡侯张飞的小舅子。当初他因为反对是司马师失败,投奔了我大汉。如今倒是可以问一问他,愿不愿意回去助魏室中兴。”

    说起来夏侯霸这个人,就要掀一掀张飞的老底儿了。当初张飞在打仗途中,看到了一个青春靓丽貌美如花的小姑娘。就抢了人家做老婆。那年头兵荒马乱的,谁拳头大谁说的就是真理,小姑娘当然没有可能反抗,只能乖乖做了张飞的妻子。

    后来张飞才知道,这个女孩名字叫夏侯蓉,乃是夏侯渊的妹妹,也就是曹操的堂妹!

    这下子,魏国、蜀汉的皇帝还能攀上亲戚了。毕竟刘备和张飞也是兄弟。

    所以当初夏侯霸来投奔蜀汉的时候。刘禅还安慰他说,我娶了张飞的女儿做皇后,因此你还是我妻子的舅舅呢!所以来到了蜀汉就跟来到了家里一样,不要拘束。

    后来夏侯霸一直跟着姜维打仗,表现也相当不错。

    罗宪认为,夏侯霸当初投效蜀汉,就是因为不满司马氏欺辱曹氏皇族。现在曹奂想外出中兴曹魏,可以问问夏侯霸愿不愿意回去相助。

    刘寻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就同意了。等明天接见东吴、曹魏使者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

    (本章完)

第91章 造反的五门阀() 
当天夜间,刘寻和往常一样安稳地睡下了。睡到半夜,却突然被卫兵喊起来,说是火蛟营有重要消息汇报!

    来人是火蛟营在国内的一名金牌细作,代号火蛇一号。此人数日奔袭、亮出令牌连夜求见刘寻,肯定是发生了相当大的事!

    果不其然,刘寻急匆匆起来见了这个细作后,获得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越嶲郡士族爨家、孟家,联合朱提郡士族二李家以及云南郡董家,集结部曲,欲攻城陷府,占据三郡,脱离南汉控制!事态十分紧急!

    刘寻闻言大吃一惊!一时间脑中竟然有些混乱,想不通前因后果。

    还好,细作按照刘寻离开建宁时的要求,优先私下通知了吴济,在刘寻回去之前,建宁大局由吴济主持。并且吴济还给刘寻带来了一封长长的信,说了自己的看法。

    刘寻这些天已经跟部下好好学习汉代文字了,但是想流畅的看完一篇长长的信,还是很困难。刚好也要跟臣下商讨对策,便连夜将罗宪、李密、关云、张护雄、大熊大虎等人找来了。

    为什么要把大熊大虎找来?因为刘寻预感到,这次事件一定要采取铁血镇压!而南中霍戈的大军力量,一来不够强大,二来本身就是由南中本地人组成,跟那些士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怕也不好用。

    所以,调集大量南蛮大军攻杀这些士族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能毕功于一役!

    很快众臣子到来。他们都不是傻瓜,包括大熊和大虎,都知道刘寻能在半夜里把他们叫起来,肯定是发生了极其紧急重要的事儿!

    罗宪首先问:“王上,发生了何事?”

    刘寻一指火蛇一号,让他把情况快速说出来。同时把手中的长信交给李密,让他宣读。

    待火蛇一号说完,众人皆惊叹。但是罗宪、张护雄等在蜀汉长期当过官的人虽然惊叹,但却并不太过意外。

    随后李密宣读信件。有了吴济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刘寻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南中有的郡县里,士族门阀在当地占据统治地位、甚至驱赶当地太守、几大家族形成自治政权由来已久!

    这事儿如果要追根溯源,就要追溯到汉武帝那会儿的事了。

    当初汉武帝征服西南蛮夷之后,为了彻底占领那块地方。把中原的汉人往那里迁徙。迁徙者以屯田的官军和中原的游侠、罪犯、生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为主。

    到了南中之后,由于当地各种蛮夷比较多。汉族人自觉的抱团取暖,在一起生活、劳动,对外一致。这样,渐渐的以姓氏、血脉为联系,形成了一些士族门阀。

    这些士族门阀占有大量田地山林、奴仆佃户、矿产资源,跟当地蛮夷的渠帅、酋长通婚,形成利益联盟,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而这些士族门阀登上历史舞台是在西汉末年。当时王莽篡位,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南中这个地方偏僻,王莽朝廷连其他紧要的地方都顾不上了,对这个地方更是不管不顾。为了防止乱军在这里烧杀淫掠,当地大族联合起来,对南中的几个郡进行自治管理。没了太守、县令,取而代之的是各家族的族长、长老。

    后来刘寻建立东汉,把这里重新收回到朝廷的治下。但是当地门阀世家尾大不掉,跟朝廷派来的太守、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共同治理和占有当地郡县!

    后来诸葛亮随刘备入主蜀地。对士族门阀大力打压,才让他们收敛了一些。

    如今南汉政权力量弱小,根本不被这些门阀士族看在眼里。

    这一次门阀世家相互窜连,企图谋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看好南汉政权。认为要不了多久就会被灭掉。到时候南中还是得纳入曹魏的统治之下。如果他们把接纳南汉,跟南汉有了利益关联,那么等南汉灭亡的时候,他们的家族势力将受到极大的损害!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刘寻居然胆敢欺负到他们头上来了!胆敢在南中七郡清洗贪官污吏!不知道这是他们世家门阀该享有的上等人权力吗?胆敢去清查地亩、百姓人口!不知道门阀喜欢巧取豪夺把国家的地亩、人口等财产变成自己的吗?!

    于是,南中士族窜连起来,准备联合各家部曲,发动政变!顺利的话就把南汉灭了,然后看下一步的局势。如果司马昭打败了钟会,刚好前去投降、邀功。如果钟会意外的坚持下来了,那就在南中进行几大家族的联合自治,当一回土皇帝!反正这种事儿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即使不顺利,灭不了南汉,也能把自己家族所在的郡县给夺过来。先自治着,看司马昭啥时候打败钟会,好赶紧去投降、邀功。

    为什么这些门阀世家那么想投降司马昭?司马昭势力最大是一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利益问题!

    刘寻最终是要灭掉门阀、让国家独尊的。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行动,其他人也不知道,但是清查贪官污吏、清查人口、田亩、矿产,设立招贤馆等每一项都侵犯了门阀的部分利益。

    司马昭则恰恰相反。他大力拉拢和支持门阀世家,对底层百姓则是进行极度的欺辱和压榨。在原本的历史中,司马家族还造出了九品中正制。一个人品德和才干的评定、能担任官职的大小、能享有的地位和财富完全靠出身评定!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景象。这种情况下,门阀世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要全力支持的!

    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南中门阀世家想要造反,也就属于正常的情况了!

    对于造反者,大家的态度自然是打压!

    但是一番讨论之后,刘寻发现,罗宪、李密都是东汉末年土生土长的人,已经习惯了士族门阀把持各种财产和权利。再加上他们认为南汉现在弱小,需要世家支持,而且还要找准时机收复失地。所以建议仅仅大军出面,镇压一下,让他们同意支持南汉就行了。等他们同意了,继续让他们在当地做自己的土霸王!

    还给了一些理由,比如如果这些门阀世家支持南汉,将可以拿出来许多财产、兵员等。

    这些建议看似有道理,但刘寻认为,这只是饮鸩止渴、甚至是自掘坟墓的一种做法!

    因为刘寻知道门阀世家在之后几百年的危害有多大!因此,刘寻心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想法!那就是趁此机会,基本铲除南中的门阀世家!

    刘寻这么想,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他当了这么多天的王上,身处高位,也就看得高,看得远。他借助于来自后世的眼光、经验,结合这个时代的政治特点,知道眼下就是自己打翻身仗、实现心中梦想的最好机会!

    雟字,是个多音字。念法有:gui,xi,juan三种。越雟郡,古代郡一级的行政区域名称。

    爨字,念cuan。是古代一种姓氏。

    (本章完)

第92章 郡城沦陷!() 
为何现在是消灭南中门阀世家的最好时机?

    第一,现在是整个蜀地的门阀世家现在的力量最弱,影响最低的时候。

    之前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灭蜀汉,一路攻打而来,自然是让许多跟蜀汉朝廷联系紧密的士族吃了大亏,损失了很大的势力。当然大军沿途经过的士族,也有很多受到了影响。

    后来,钟会杀邓艾、跟卫瓘带领的大军自相残杀,京都附近的士族门阀都被牵涉进去,帮助其中一方。一场十几万大军的****,让京都附近的士族几乎耗尽元气,有的都被灭族了!尤其是当时支持卫瓘,想要打败钟会、去司马昭那里投降、邀功的,事后都被钟会夷灭三族!

    第二,现在是刘寻的南汉最弱、地盘最小的时候。

    不要惊讶。地盘越小,实力越弱,那么内部改革、改变自身构成也就越容易!要是刘寻复国成功了,那么任何一个对付士族的动作,都会遭到全蜀汉士族的抵抗。要是刘寻统一了天下,那么一个命令就会牵涉到全天下的士族。到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一个小小的动作,由于牵扯到全天下,牵扯的人、事、利益太多,也会极其难以完成!

    现在把造反的士族趁机彻底灭了。然后在南汉这初始的地盘上打造出全新的国家体制,等以后向外扩张了。靠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成熟的国家体制,所有被征服的地方都只能改变自己、融入南汉的国家体制!可以对天下士族以地域为区分,一点点鲸吞蚕食掉!

    第三,现在是南汉有最大的外力支持的时候。南汉虽弱,七万南蛮大军在南中现在算是一股极强的力量!足以支撑刘寻灭掉不听话的门阀世家,建立更好的国家体制。等以后,无论是南蛮的支持力度弱了,还是南汉的地盘扩大了,南蛮的外力支持都不会有那么大的作用了!

    第四,现在有着最好的借口。

    皇家虽然尊贵,但也不是想杀谁就杀谁的。尤其是实力强大的门阀世家。现在他们主动造反,这是全天下最大的罪名,没有之一!就算全灭了,也不会引起天下其他地方门阀世家的太过反感。顶多觉得刘寻比较暴虐,不会察觉到刘寻建立全新国家体制的最终意图。等以后,南汉稳定了,门阀世家不敢造反,只敢暗地里搞小动作,再想对付他们可就有千万个麻烦了!当然,要是南汉直接被门阀联军灭了,那也就谈不上以后了。

    再加上,刘寻来自后世,知道门阀世家对国家、对社会、对整个汉族有多大的危害。差点让整个汉族灭族!因此有着必灭门阀的心思!

    所以,刘寻对待这次门阀世家造反事件,绝对不会有一点姑息!绝不会听从罗宪温和手段的建议!而要趁着能借到大军的时机,必须一举铲除南汉的门阀世家!

    因此刘寻明面上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造反者非常痛恨,所以一定要一定要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打击!主犯从犯杀尽是正常,夷灭三族也很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