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就是天意所在、民心所向,不可违逆的了。这样在后世就肯定不会有骂名了!

    不得不说司马孚作为历仕几代皇帝的老臣,果然是机智无双!帮助曹奂,既能尽自己的忠心,又能为司马家博取美名,还能化解曹氏和司马氏的矛盾,一箭三雕啊!

    我知道,把司马家的司马孚写成忠臣看起来很荒谬,也非常难写。但是,正史记载,的确如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搜搜,有明确记载的、大魏的最后忠臣就是司马孚了。而张节呢?在三国演义中有记载他为国捐躯,不过正史中没有。但也能用。最后曹魏末期忠臣实在太少,忠臣后代也要慢慢查。如果有知道这些的书友,征集大魏忠臣,及其后代。请加群讨论。在第四十一章作者都话里有群号码。

    同时,特别鸣谢书友支持牛牛的舵主大赏!感谢各位书友长期以来的推荐票支持和跟读支持!请继续支持,以及共同讨论和完善此书。

    (本章完)

第84章 姜维计中计() 
公元263年,即蜀汉景耀六年,天下乱象纷呈。

    而五月更是乱的可以。钟会杀邓艾,司马昭伐钟会,曹奂欲逃出洛阳,刘寻南汉政权保永安城、谋求和吴国联盟。

    就说这南汉使者,乃是蜀地青年才俊李密,还带了一名副使,乃南蛮小将孟狼。再加上几名护卫,便一路来到了陆抗大军处,亮出身份,要求见陆抗。

    因刘寻所带大军颇多,陆抗没把握攻下城池,便没有攻城。正在营帐里思索着永安城援军的事。

    突然卫兵来报,南汉政权的使者来访。

    陆抗对南汉是知道的,但一直没放在心上。昨日的永安精锐援军,极大可能就是南汉的。这让陆抗十分好奇,南汉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些精锐大军?

    因此陆抗对南汉使者也有不少好奇,连忙让卫兵带李密等人进来,同时招来军中几个将领作陪。

    李密进入陆抗帅帐,看见首位一个中老年的儒将,比较干瘦,虽然没有羽扇纶巾,但也带着文士冠。李密便拱手见礼道:“南汉新兴王属下,李密,见过陆将军、各位将军。”

    陆抗观察着李密,只见果然是剑眉星目、一脸英气的青年才俊。遂还礼道:“我乃吴国镇军大将军陆抗,使者不必客气。”

    见礼既毕,二人分主客做好。

    陆抗便问:“昨日永安援军,可是南汉大军?”

    李密答:“正是!只是,陆将军,吴国与我大汉同盟已久,为何你们却背盟攻我城池?实在是让人不耻啊!”

    陆抗点点头,暗道果然是南汉大军。

    然后又略显尴尬地说道:“非是我吴国背信弃义,只是听闻蜀国已降,吴帝怕永安落于魏人之手,这才想取而代之。不知使者所谓何来?”

    李密肃然道:“陛下虽然为了蜀中黎民百姓举国而降,但六皇子、新兴王英明神武,不愿大好河山落于曹魏之手,故此在南中建立南汉政权,继承大汉国统已久!汉、吴两家,累世同盟,共抗曹魏。还望陆将军能禀明吴主,你我双方仍为盟友,联手抗魏!”

    陆抗旁边的一名将领,听李密说是来谋求联合的,面露轻视之色,讥笑道:“昔日蜀汉全境尚不能保全。今日纵然新兴王于南中起兵,又岂能长久?!若是今日联盟,明日南汉便覆灭了,岂非徒令人笑话?”

    李密却毫不在意,道:“东吴立国,也算是久的了。昨日一战,陆将军见我南汉军容如何?!比之东吴军如何?除去来援永安的两万多精兵,我南汉尚有数万精锐镇守南中,又有南蛮全族十万大军相助,非但可以久守,即使复国,也未尝不可!”

    李密这话,说的吴国众将无话可说。三万东吴大军迟迟无法攻破三千蜀汉军防守的永安,这让每个吴人都倍感羞辱。

    何况,刘寻带军一来,还把他们的军队打了个抱头鼠窜!

    李密当众打了吴人的脸后,话锋一转,又问道:“吴国虽消息灵通,但是离蜀地和曹魏国都洛阳毕竟远了些,恐怕还不知道最新的消息。在下不妨就说与众位听听!”

    陆抗轻咳两声,为缓和尴尬,连忙接话道:“哦?愿闻其详。”

    李密便将钟会杀邓艾、自立为益州王、司马昭大军亲征钟会,胡烈为邓艾报仇、南汉借得十万南蛮兵,待司马昭讨伐钟会最激烈时,便出兵收复蜀地的事情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李密以手一指孟狼道:“空口无凭。此乃南蛮王族孟家之人,你可以相问。再说,昨日近两万蛮兵来永安,你们也都看见了。”

    陆抗等人听的暗暗心惊,甚至都有些应接不暇了。他们之前只了解到魏军灭蜀汉、南汉自立的消息。更新的消息还没有被斥候们报告回来。没想到,蜀地乃至洛阳的形式一日三变,眼下形势变得这般错乱复杂。南汉不但好像能保住,而且竟然还有一点复国的希望!

    这样的话,如果南汉能够长存,东吴又无法攻破永安、抢占地盘。倒不如接着和新兴王同盟。不然两家真要对抗起来,自相残杀之下更加无法抵挡曹魏了!

    李密目光直视步协,郑重地说道:“还望陆将军以大局为重,劝说吴大帝仍能与南汉同盟,联手共抗曹魏!”

    想到吴帝孙休这些天日日忧惧,担心东吴一国抵挡不了曹魏。而南汉又有可能复国成功,陆抗终于开口说道:“吴蜀本就同盟,既然蜀汉势力尚存,那么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一场误会!我会立刻带部队暂时退到西陵,写亲笔书信劝陛下和南汉联盟。还请使者前去我国国都建业城,当面跟陛下说明。至于最终能否联手抗魏一事,还需陛下定夺。”

    李密也知道陆抗做不了主。不过,陆抗在吴国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再加上孙休也担心自己一国挡不住曹魏,成功的可能性可谓很大。

    因此当即道:“恭敬不如从命。密愿去建业,面见吴大帝。

    陆抗闻言心中微喜。反正刘寻大军到达永安城,吴军是攻不下来了。捞不着地盘,退一步弄到个盟友也不错的。

    “祝愿新兴王能早日光复蜀汉,我这就给陛下写书信!”陆抗起身,命人把李密一行人安排在军中住下,然后自己就思索着开始写信。

    毕竟军国大事,越早报告给吴帝越好。

    第二天,李密一行人就随着陆抗军,前去吴国都城建业城游说吴帝孙休去了。

    (本章完)

第85章 攻心战术() 
清晨的阳光照在饱受摧残的永安城上方。带来的不再是新的一天的征战,而是充满希望的战后恢复和一天的安宁。

    都督府的广场上,刘寻正拿着一根木杆、铁枪头的长枪习练武艺。

    前刺、横栏、甩尾等,只练了些基础的招式。在之前,他还练了些跑步、马步等增长体能的练习。一旁的廖成在指点:“王上,出枪呢,要走一条直线,手不要抖。我从小就被爷爷打着练武,这些基础招式滚瓜烂熟,不会出错的。”

    一旁的大虎在旁边看着。一边看一边傻笑道:“汉人的王,都喜欢弄那些多的要死的繁文缛节,身体却个顶个的弱!”

    刘寻不吭声,努力地练着。没办法,之前刘恂那个纨绔,骄奢无度,把身体都给弄亏空了。好在现在这具身子骨还挺年轻,好好补养外加锻炼还是能够补回来的。

    练完一炷香的枪法,刘寻大汗淋漓。冲了个凉,开始吃厨房精心准备的早餐。药膳、野鹿肉、虎骨汤等,都是补身体的好宝贝。现在这年头,老虎可不是保护动物,可以随意猎杀。

    刚吃过早饭。永安都督罗宪、参军杨宗、廖成等人带着好几个传令兵过来,要刘寻处理国家大事了。

    别看刘寻既不去攻打城池,也不亲去东吴出使。但他却是南汉的核心!无论在哪里,都决策着南汉的各项大事。

    比如下方有两个传令兵,分别是武安家和关云派来的。这两个家伙比较好运,到了县城之后,报出南汉名号。结果至今没等到曹魏使者的县令说考虑考虑,然而只考虑了半天就开城投降了。

    所以两人自己暂时坐镇县城,先派个人回来向刘寻报告详细情况。同时询问刘寻接下来咋办,是只收集城内物资呢,还是连招兵买马一块儿呢?是继续任命原县令做主呢,还是选任其他人呢等等。

    说起来关云这家伙,他自从在资中县获得了爱妻宋婉,尝到了男女云雨的甜头,便食髓知味,沉迷其中。刘寻去南中、去南蛮,他都没有主动跟随。而是在自己临时府邸里跟宋婉做些夫妻蜜事,乐在其中。直到刘寻要来永安,关云实在不好意思再闲着了,这才主动要求随军。

    还有李密派来的。告知刘寻陆抗答应劝吴帝孙休跟南汉联盟,自己去见吴帝去了,一定在王上面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及南中吴济和霍戈派来的。报告招贤馆招到了什么人啦,南中七郡各郡县、百姓对南汉的拥护程度啦,这一季用作军粮的水稻收成如何啦什么的。

    甚至还有火蛟营、火麟卫统领秘密派来的人,向刘寻报告这两个特务组织的收拢情况、目前的运转情况、对南中各士族的监察情况等等。

    所以,别看刘寻把南中甩给霍戈、吴济、陈至,把犍为甩给卻正,出使、攻城各派文武,自己跟没事人一样。但实际上南汉各处、各项事宜,都在刘寻掌控之中,都要刘寻决策!要不然,南汉政权还能成为一个整体吗?

    身为君王,刘寻没必要能冲锋陷阵,那是武将的本事。没必要能精熟郡县治理,那是文臣的本事。他只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做出对的决策,让国家发展地更好,自然就会坐稳君王大位,被天下臣民称颂为千古明君!而前瞻性的眼光,刘寻来自后世,自然是不缺的。

    当然,他还要有一点,那就是懂点人力资源管理,免得出现权臣。

    刘寻高坐主位,在巴东郡太守府各属官的协助下,对各种事情一一处理。

    命令关云和武安家暂时坐镇县城,查访各官员事迹,罢黜贪官污吏,任命才德兼备的官吏。

    在县城招兵一千,但是不编入大军,而是增强县城防务。从大军中抽出经验丰富的低级军官,新设辅县校尉,低县令半级,带领一千县兵,保卫县城。

    毕竟巴东郡孤悬南中之外,临着吴国和钟会的势力,不得不加强防务。另外也还要县兵防卫士族,不过这个不能公开说,要用到私下里的密令了。

    命令卻正集结大军,伺机和司马昭前后夹击钟会,收复失地。

    命令吴济和霍戈以强硬手段对付不支持南汉的官员和家族。若有反抗,以大军强行镇压!允许吴济拿着七色剑,去南蛮调兵。

    ……

    刘寻足足忙了一个多时辰,才把各自事宜安排好。不过好在晚上就没事儿了,毕竟南汉初立,事儿不算多。要是等统一全国了,那真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忙不完!只能设置各大朝廷机构,处理国事。

    随后数名巴东郡属官告退。刘寻才开始宣见火蛟营和火麟卫使者。

    火麟营统领火麟一直跟个影子一样,不显露于人前,但是一直在暗中做事。

    刘寻入主南中后,致力于收拢火麟卫、火蛟营全体为南汉服务,并且按刘寻要求,监察南中各大世家。

    这次来见刘寻的是一名银牌细作。对刘寻叩拜后,报告说两大机构已经全部收拢完毕,全部知晓效忠南汉新朝了。同时,探得南中士族这些日子相互之间走动颇多,跟一些官员多有联系,奴仆私军也频繁调动,似乎不太安分,想要搞什么事。

    火蛟营的统领火蛟也从魏国回来了,带来了大量第一手的消息,即将来亲自向刘寻报告,并接手火蛟营的具体率领。

    刘寻让火蛟营和火麟卫继续盯着各大士族,掌握这些人中重要人物的行踪,有什么情况第一时间汇报。

    然后,刘寻才算是真的闲下来。招来一支舞姬前来跳个舞,美人轻衫薄,也是相当养眼的。再招来一支歌姬,唱支小曲儿,招来两个都督府的婢女,揉肩捏腿,端茶喂果,还能摸摸这个、捏捏那个,惹来侍女心思联翩,幻想着能勾搭上刘寻,从此奴婢变王妃!

    一直让刘寻在现代羡慕不已的封建大地主生活,就这么美滋滋的过了起来。当然,刘寻虽然享受生活,但却对各方的势力洞若观火。正是身在宫廷中,能掌天下事!

    感谢书友Clara的打赏,以及各位书友的推荐票支持!

    (本章完)

第86章 夜喝姜维洗脚水!() 
在李密前去东吴的第四天,刘寻还在永安城待着。司马昭终于带领十万大军接近汉中,打的着钟会了。

    这预示着钟会本就不得安生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

    钟会自称王以来,先是整编了来源不一的各处兵马,然后去接收各处已经宣布投降曹魏,但是还没被他自己掌握在手中的城池。可是他还没干完这件事,胡烈红着眼睛上来要跟他拼命,为邓艾报仇!

    钟会当然看不上胡烈。可他的大业刚起步,连第一遍梳理都没来得及完成呢!胡烈就像搅屎棍一样,攻过来了!

    胡烈一路过去,见一座城池攻打一座。虽然攻打一阵就走,一座城池都没打下来,但是给钟会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等到胡烈到达钟会本人所在地——益州王都,也就是原蜀汉京都城的时候,非常生气的钟会调集各城池兵马,前后左右围攻胡烈大军!

    胡烈带人左冲右突,只朝着钟会处冲去,誓要斩杀钟会!奈何兵微将寡,不但没能杀得了钟会,反而自己的大军被杀散,险些连命都没保住。最终只能带着三千兵马,狼狈逃窜!

    钟会有大事要做,懒得费力气追捕丧家之犬一般胡烈。可还没等他做大事呢,那边司马昭的大军就接近了!

    司马昭大军开往汉中的时候,驻扎在乐城的贾充已经顺利的接管了城防。当然,匆匆从蜀地逃出来卫瓘一行残兵败将也被贾充收编,防守乐城。

    乐城,在汉中北部。是当初诸葛亮北伐、成功收复武都、阴平两郡之后,为了巩固后方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