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宪和陆抗两方人马都看到了赶来的大军。罗宪抹了一把眼睛,看清了旗帜,当场兴奋地哈哈大笑,心中如同突然涌入了蜂蜜一般,喊道:“儿郎们,坚持住!新兴王的援军已经到了!敌人顷刻间就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坚持住!胜利就在眼前!”

    陆抗为防汉军,则是派了最后的预备军来到西南方,想挡住刘寻军。同时命令大军暂时撤退,免得被两面夹击。

    但是!刘寻军好像铁了心要给他们一个教训似的。关云率领所有骑兵,以最快的速度一路向前冲锋!轻易撕开了陆抗预备军的阻挡,朝着陆抗军主力大军中杀去!

    紧随其后,大虎、大熊带领蛮兵在昨,张护雄、张瑛带领部分无当飞军在右,照着骑兵撕裂的缺口,猛打猛冲!

    以蛮兵、无当飞军的精锐,短短时间内就把预备军彻底杀散,朝着陆抗军主力杀了过去!一路掀起腥风血雨,似乎专为杀吴军而来!

    而刘寻,在武安家、刘锐、廖成等人的护拥下,带着亲卫军缓缓登场!不疾不徐,如同漫步。好像专门来展现自己的强大实力一般!

    的确,这勇猛的攻击,这傲娇的出场,就是刘寻故意安排的!

    刘寻是来和吴国联盟,共同对抗曹魏的,为何却如此高调地攻杀吴军?

    这种事看似在意料之外,其实却在情理之中!

    刘寻靠近永安城,看到吴军在大肆攻击永安城的时候,脸就一下子黑了下来!

    吴军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建立南汉的事,却仍然肆无忌惮地攻击永安城。只能说明,吴国压根儿就没把南汉放在眼里!压根儿就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认为南汉必亡,所以才想赶紧抢地盘!

    面对这样的吴国,如果刘寻再去忍让、再去低声下气地求和,只会让吴国认为南汉极弱,不屑于和他联盟!就算勉强接受了联盟,南汉也会处在非常弱势的一方!

    只有把东吴对永安的攻杀还回去,让他们看到南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让他们把南汉放在和东吴同样的地位上!只有不被轻视的南汉,只有双方平等的联盟,才是真正有用和能够互助联盟!

    至于吴国可能因此恼怒?君不见,当年刘备七十万大军伐吴的时候,攻城略地,吴国不照样想割地赔款、跪伏求和?

    当南汉不弱于东吴的时候,怒气就没了,道理就有用了。你打我永安城,活该被我反攻!双方实力相近,才能好好讲道理。

    毛主席说过,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所以,刘寻命令大军狠狠攻打吴军!以精锐生力军之勇猛,和罗宪两面夹击,把吴军杀的丢盔弃甲、血流成河!最终仓皇逃窜!直到惶惶如丧家之犬般逃了十余里,陆抗才收拢了败兵!

    陆抗看着被汉军杀的大败的军队,面色复杂,果然当晚就写了一封急奏,一路送达吴国大帝孙休那里去了。

    而刘寻则带领着大军,站在了永安城下。

    罗宪是认识刘寻的。连忙打开城门,跑到刘寻面前跪下,凄苦地道:“王上,您终于来了啊!”

    (本章完)

第80章 曹奂的谋算() 
看到跪在面前的罗宪,刘寻能理解他的凄苦,永安城实在是已经山穷水尽了!

    当然刘寻也佩服他守城的本事,这绝对是守城大师啊!还有他为官的本事,能让百姓如此拥护,也是大师啊!

    刘寻忙上前,躬身扶起罗宪,握着罗宪的沾着鲜血手道:“令则,辛苦你了。”

    说实话,刘寻毫不喜欢握中年男人的手。可是汉代就兴这个,好友啊、关系亲密的君臣啊,还喜欢“抵足而眠”!刘寻实在做不到抵足而眠,只好勉强握一下重臣的手,夸赞一句,然后就松开了,改为拍肩膀。

    罗宪果然感动道:“为国守土,乃是微臣的本分,虽死无憾!”

    刘寻拍着罗宪的肩膀道:“罗爱卿忠心为国,孤王心中是记着的。来,咱们进城叙话。”

    说着带领各臣子和两万出头的大军入内。

    刚入城,就看到了满目苍夷的城池内景。还有满身灰尘、蓬头垢面的百姓。

    百姓们看到终于等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大汉君王和援军,一个个脸上露出等来生还希望的喜悦笑容,纷纷上前迎接刘寻。

    刘寻对这些坚守城池的百姓也很喜欢,大声对他们说道:“诸位百姓,辛苦你们了!本王率大军来此,一定让大家过上安生的日子!”

    人群之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随后有两个胡子头发花白的、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在人群的簇拥下走了过来,到刘寻面前叩拜:“拜见王爷。”

    刘寻扶起他道:“老丈请起,不知老丈有何教诲?”

    右边的一个老头说:“王爷,听说你在南边新建了大汉。可一定要坚守住啊!大汉的百姓,可都期盼着大汉能够复起呢!”

    左边的一个老丈说:“小老儿八个孙子,有六个战死在这永安城墙上,望王爷怜悯啊。”

    刘寻肃然道:“老丈放心,大汉历经两次复兴,五百年天下,绝不是说亡就亡的!本王必然效仿先祖光武帝、祖父昭烈帝,复兴大汉!至于为国战死的勇士,本王也一定会把抚恤全数送到家中!待天下太平,将由朝廷赡养孤寡老人!”

    众百姓面露激动之色。两位老人跪下问:“王爷此话当真?”

    刘寻大声道:“本王所言,绝无虚假!”

    百姓们忽然全部跪下,磕头叩恩道:“拜谢王爷。”

    这下子,他们更加忠心了,估计永远不会背叛蜀汉。

    只是身后众臣虽然也满意的点头,却也多了一丝苦笑:赡养孤寡老人,估计以后大汉朝廷的经济负担,又加重了一笔。不过好在还是以后,平定天下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完成呢。

    见完百姓,刘寻又去把大军安置好。然后跟臣子们在都督府议事。

    不过这次议事是非正式的。众人先去沐浴放松了一下,然后每人一个案桌上了酒菜。君臣一边相互认识、了解,一边聊些闲话。在讨论如今天下大势的时候,才趁机讨论了下一步的计划事宜。

    众人吃的酒肉,都是刘寻军带来的。永安城已经没有了。

    众人一边吃喝,一边听罗宪说:“这些天来,微臣的神经一直在紧绷着,吃不好睡不好。如今吴国大军退去,终于可以好好的吃喝一顿,睡个好觉了!”

    几名永安军的偏裨将领,在座位的末端,也是连连点头,大口吃喝桌子上的酒肉,根本不顾形象。

    刘寻呵呵笑道:“那么今日就尽管吃尽管喝,然后就好好休息去。防务便让本王带来的两万多精兵来吧。”

    罗宪笑着应诺。忽然问:“王上打败了吴军,不知道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刘寻答:“吴国先前和我大汉结盟共抗曹魏,现在急着抢地盘,都是担心自己力量弱小,独木难支,应对不了曹魏的进攻。如今既然占不了地盘,必然愿意和我南汉结盟,以共抗曹魏!所以,本王决定派人出使东吴,以图谋结盟之事。”

    罗宪身为经验丰富的大将,虽然也知道以斗争求和平的道理,闻言不住地点头。

    刘寻又道:“如今巴东郡有一些县城的宣布投降了曹魏,当然现在被钟会摘了桃子。我大军充足,这几天应该出征这几个县,收复整个巴东郡!这样,永安大军有一郡之力供养,也能自给自足。”

    罗宪喜道:“正该如此!这样,我南汉的实力也会强一点。”

    刘寻笑着点头,环视大厅中诸臣,道:“罗爱卿为孤王守住永安城两个月,孤王有两个礼物要送给他。”

    诸臣闻言抬起头来。李密道:“罗都督功勋卓著,得王上十分厚爱啊!恭喜恭喜。不知是何宝物?”

    刘寻命令亲卫:“把本王的陨星枪拿来!”

    不一会儿,亲卫取来一杆通体黝黑、却泛着点点星光的长枪。

    刘寻道:“此乃陨星枪,是用陨铁打造,长有九尺,既坚硬又柔软还锋利!乃是不可多得的宝枪!当初孤王逃离京都的时候,是父皇特意送给孤王的武器!可惜孤王武艺不堪入目,至今还没有拿它上阵杀过敌,可以说是宝物蒙尘。今见罗爱卿武艺高强,自己使用的长枪太差,都挥舞断了。便将这柄陨星枪送与罗爱卿吧!”

    罗宪闻言,既感动又大惊道:“王上,此乃陛下送的武器,微臣岂敢贪图?”

    刘寻笑道:“让你要,你就要着!宝物再好,用不好也没用。孤王武艺太差,宝枪还是跟着你罗宪才能散发出光芒啊!”

    罗宪听到刘寻说话的语气坚决,加上第一眼看到陨星枪,便喜欢上了,便也半推半就地道:“那么……微臣叩谢王上!臣必肝脑涂地,以报君王也!”

    刘寻点头,道:“这第二件礼物嘛。就是孤王在来的路上,遇到了钟会派遣过来,准备接收永安城的使者。孤王便帮你杀了那一路使者,不使罗爱卿为难也。”

    罗宪一听,就知道魏军自相残杀完毕,赢的人在接收地盘了。有刘禅给罗宪的那一封诏书,钟会就光明正大的派了使者过来。可惜运气不好,遇到了刘寻!而刘寻为免罗宪尴尬,觉得自己对不起刘禅诏书,就杀了他们!

    现在的刘寻,已经不是刚穿越过来那会儿,连看见杀人都害怕的刘寻了!现在杀几个人,说的跟玩儿似的。

    罗宪还能说什么呢?只好谢恩。

    刘寻哈哈大笑,和众臣子继续相聚。开始讨论派遣谁去东吴和收复巴东郡其余县城的事。

    多谢书友南宫傲雨和书友哭泣的小女孩的打赏,多谢各位书友的推荐票支持!今天三更,补前两天欠的一章。????

    (本章完)

第81章 最后的忠臣!() 
派去出使东吴的使者是李密。这不是他自己争取的,按照他的话说是:“诸位将军都各自立有战功,唯独密饱食终日、未有一功,请去出使!”

    他走的时候,刘寻告诉他,南汉现在的国力比东吴弱,但是千万不能委曲求全结下不平等的盟约。要不然南汉将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对于南汉军攻杀陆抗军,也要强硬地说是对他们攻击永安城的反击,就该攻杀!而吴国现在很怕自己抵挡不住魏国,急需盟友,和南汉的需求一致。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即使南汉实力较弱,也完全可以进行相互平等的盟约。

    另外,巴东郡除了治所永安,还有朐忍县、汉丰县、羊渠县、巫县、北井县五座县城。除了巫县离永安太近,还受罗宪控制外,其余四座县城都宣布投降曹魏了。虽然曹魏大军还没有打到这里。

    刘寻派关云、张护雄、刘锐、武安家四人各率一千兵马,打出南汉旗号,看能不能劝降他们。能劝降最好,不能劝降就攻打下来。

    魏国京城洛阳城。

    司马昭晋公府邸内,听闻钟会造反,本来就气的不轻的司马昭不久又接到了一份檄文。正是那《讨司马昭檄文》!里面言辞激烈的斥责了司马昭的罪行,号召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司马昭读着,脸气成了紫色,连手都不停地颤抖着。

    手抖了一会儿,司马昭猛然将手中檄文狠狠的拍在桌案之上,怒不可遏的喊道:“钟会小儿竟然造反了!比邓艾那厮还明目张胆!公然自封益州王不说,还假传郭太后遗诏,说什么要斩逆贼、兴魏室,真是岂有此理!难道忘了是我把他推上高位的了吗?!我一定要杀掉这个混蛋!”

    一旁的邵悌叹了一口气,果然不幸被自己言中了。当初他就曾劝阻司马昭说钟会很可能会造反,不要让他领兵征蜀。可那时满朝文武都反对伐蜀,只有钟会全力支持司马昭,认为是攻打西蜀的好时机。以至于那时司马昭很信任钟会,并没有听他的话。现在,果然……

    邵悌,字元伯,是司马昭的心腹谋臣,时任大魏西曹掾,其实只为司马昭服务。

    他有点不满当初司马昭不听他的话,但看到司马昭如此暴怒悔恨,想想司马昭给他的知遇之恩,还是开口道:“晋公,事已至此,还是跟群臣商量下怎么灭掉钟会吧。”

    司马昭便召集心腹。不过没等他召集,心腹们听说钟会造反,要讨伐司马昭,就自动过来找他商量办法了。

    其中有大魏尚书仆射裴秀、太尉王祥、司徒何曾、骠骑将军石苞等等。

    石苞看见司马昭杀意盎然,不由说道:“晋公可以把参与钟会谋反的诸将尽诛九族,以儆效尤!”

    司马昭微微点了点头,但是还是扭头看了看心腹谋臣邵悌,问:“元伯以为如何?”

    邵悌沉思片刻,看了一眼石苞,摇头道:“钟会一门死不足惜。可是诸将恐怕也是被他所逼,不得已暂时屈身于钟会,想来还是念着晋公的。不如将钟会一族与参与反叛的诸将亲属皆押往蜀中劝降。即便不能说服诸将倒戈,也能使钟会军心大乱。”

    司马昭深以为然地说道:“元伯所言极是!我应当趁钟会羽翼未丰,人心未附之时,先命诸将亲属扰乱他们的军心,然后亲率十万大军讨伐!”

    说到十万大军的时候,司马昭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因为讨伐西蜀时,他已经抽调了魏国十八万大军。而现在除去各城守军,以及抵御东吴和随时会作乱入侵的异族的军队,兵力已然捉襟见肘,难以再抽调多少后续援军了!

    但是司马昭却必须急急讨伐钟会,因为一旦钟会坐稳蜀中,凭借地利之险,他更加难以灭掉钟会!

    而且,那样的话,忠于魏室的臣子只怕也要出来兴风作浪了!

    事实上,司马昭亲率十万大军,在兵力上已经弱于钟会了。钟会还剩八万魏军,再加上各地蜀汉降兵,兵马总和已经不止十万了!

    但是好在他只要即刻亲率大军讨伐,钟会手中的降兵就很可能会再次倒戈!毕竟司马昭是他们原本真正的主人。所以司马昭才敢兵少反而去攻击重兵防守的蜀中。

    邵悌自然明白司马昭所想所虑,拱手道:“晋公英明!”

    司马昭见心腹谋臣也赞同自己的想法,心中高兴,当即下令道:“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