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当武安家和刘锐看到僰道城危急,跟刘寻请命趁机冲杀胡烈军的时候,刘寻阻止了他们:“且稍安勿躁。命令战士们击鼓摇旗呐喊,让胡烈知道有大军来援卻正就行了。”

    众人不解,都问刘寻。刘寻道:“忘了孤王之前算定的?钟会和卫瓘必杀邓艾!我军现在用不着跟胡烈拼死拼活,只要坚守几日,邓艾身死的消息传到胡烈耳中,他就会反身找钟会拼命去了。到时候让魏军自相残杀,用不着咱们出力。”

    众将闻言,多有不信。只有李密道:“我在京都时,发现邓艾和钟会多有不合,且邓艾骄狂自大。钟会很可能攻击邓艾!”

    众将还是不信。刘寻道:“不要耽搁,快去击鼓呐喊!”

    武安家等将只好照做。

    胡烈那边,早就发现刘寻大军了。吃了一惊,怕刘寻军以生力军从后方偷袭,开始撤退。等到刘寻军击鼓呐喊时,撤退的更快了。而且列好军阵,准备好苦战。

    结果刘寻军雷声大没雨点,一个兵都没派出来,和胡烈遥遥对峙罢了。

    但是刘寻带着的两万蛮兵和六千无当飞军,让胡烈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一面回营寨防守,一面派人去通知已经不在人间的邓艾。

    刘寻大军安营扎寨,然后命令蛮将大虎和兴古都尉张护雄守卫营寨,自己带着其余众将去僰道城了。

    犍为郡守卻正,这些天吃不好,睡不好,和张通一起苦苦守卫僰道城。

    好在形式虽然危急,总算守住了城池。刘寻军刚到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现在见刘寻率领亲卫兵过来,连忙命人打开城门,放刘寻一行进来。

    至于胡烈,有城外两万多刘寻军看着,没敢异动。

    刘寻见到了卻正和张通。

    只见卻正一身太守官服,却沾满了尘土和鲜血,满脸风霜,变得黑瘦了许多。可见这些日子里吃的苦头。但是那一双眸子却比往日更加明亮,展现出内心的坚定与豪情。

    张通也是。昔日威武却不失儒雅的殿中都督此刻手持绷开了缺口的大刀,一身血污。威武更胜从前,却没有了儒雅,只剩下一身的铁血煞气!

    两人见到刘寻,脸上闪过激动的神色,快步上前,跪地大声叩拜道:“臣卻正(张通)拜见王上!”

    “好,好。”刘寻看到他们也是高兴,亲自上前扶起他们:“爱卿智勇双全、忠心奋战,孤王心中甚慰啊!只是,昔日风度翩翩的朝中大臣,却变成了满身血污的沙场老将喽!”

    张通二人哈哈大笑,道:“王上尚且从一翩翩佳公子变成了开创基业的雄壮帝王,我等臣子又岂会在意容貌?”

    的确,刘寻这些天来带军南北奔波,变得健壮了点,皮肤也黑了些。

    卻正不敢让刘寻站在外面太久,连忙恭请刘寻进入太守府。

    刘寻坐在主位上,开始听卻正等人报告这段时间犍为郡的事情。

    现在犍为郡只有郡治所僰道城还在南汉政权手里,连两侧的安广县和犍为郡也在数日前放弃。所有县兵和物资都挪到了僰道城。

    胡烈攻势猛烈,郡兵伤亡惨重。胡烈军死了近万人,僰道城郡兵占着城墙的优势,死了四千左右。

    因为刘寻和卻正是突然得到僰道城的,没有根基,得不到当地百姓的认同。所以在郡兵死伤超过两千的时候,城内军民士气就大跌,开城投降的声音时有响起。幸亏犍为郡郡丞忠心蜀汉,利用自己做了五六年郡丞的威望,多方劝慰和压制。再加上卻正和张通极为勤勉地奔波和查看,才坚持到了现在。却隐隐有崩溃的趋势,刘寻再不来,只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总之,卻正和张通来到从未主政过的犍为郡,靠着一群降兵,能维持到今天这样的局面。实在是艰难困苦,是用无数奔波劳累换来的!

    但是为了不给后方的刘寻增添压力,不到实在无法坚持的时候,卻正就不会向刘寻求援!

    好在,刘寻如今已经带领大军到来!僰道城、犍为郡守住了!

    刘寻还特意接见了犍为郡郡丞。乃是一个寒门出身的官员,名叫徐文博,字青云。年约四十有余,一脸坚毅干练之色。自幼好学、能力出众,甚有才名。从县丞做起,因政绩卓著,一路升迁至郡丞。却因为寒门出身,无论如何再也升不动了。因此当郡丞一当就是好多年。

    刘寻甚喜这徐文博,除了因为他忠心蜀汉,能力出众,还因为他是寒门出身。用徐文博,对刘寻以后推行科举制大有好处!因此刘寻便夸赞徐文博一番,并告诉他等自己回新兴王宫的时候,会带上他,提拔他成为南汉中央的官员!

    对此,熬了半辈子的徐文博自然是一脸感激,更加忠心了。

    当天晚上,刘寻便让人准备了丰盛的宴席,犒劳诸位文臣武将,让他们知道王上一直都没有忘记他们。

    当然,刘寻也没忘记安排足够的警戒军队,以免被胡烈钻了空子。

    各位书友们好呀。

    (本章完)

第78章 两件礼物() 
事实上,刘寻完全不用担心胡烈搞偷袭。因为胡烈在当天夜里就得到了邓艾被杀的消息!

    邓艾出事后,亲兵们想起了胡烈这位猛将和他手下的主力精兵。遂急忙来报,终于在今夜见到了胡烈。

    “钟会、田续,我必杀你二人为邓将军报仇!”胡烈跪地指天,泪湿发鬓,折箭为誓,要为邓艾报仇!

    为了不和刘寻大军交战,以免损失战力,胡烈命大军连夜后撤十里。然后休整一番,准备天明便出发,回去跟钟会拼命。

    刘寻不知道这事,跟群臣宴饮完毕,睡前还嘱咐人去看看警戒队认不认真。

    第二天,刘寻打了个哈欠起来,洗漱完毕,正在吃炖好的鸡蛋羹。这年头鸡蛋可不便宜,又没有养鸡场。就看见卻正和武安家等人神色激动地走进来,到刘寻面前就跪下,喊道:“王上圣明!”

    刘寻神色一动,猜到了什么,却装作不知问:“是啊是啊。本王只吃鸡蛋羹不吃煮鸡蛋,因为鸡蛋羹比较好消化,是不是很圣明?”

    卻正起来,苦笑道:“王上莫开玩笑,臣是说,胡烈大军果然退走了!臣也已经得到消息,钟会的确派人杀了邓艾,然后还赶走了卫瓘。假借郭太后遗诏,自立为益州王了!”

    刘寻惊讶道:“钟会造反成功了?这么说,我们的大将军姜维也没死,还活得好好的?”

    卻正点头道:“不错!跟王上预测的丝毫不差!王上神机秒算,比之诸葛武侯有过之而无不及!此乃我大汉之幸也!”

    刘寻笑笑。我比诸葛亮还神机妙算?嗯,谁让他诸葛亮没学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课呢?

    “好了。既然胡烈退去,就不会再阻碍我军了,你趁机去把整个犍为郡再次收复。”刘寻命令道。

    “是!”卻正和张通答应道。

    吃过早饭,刘寻再次召集群臣,对他们勉励一番,便准备离开去救援罗宪了。不过刘寻把孟引留了下来,让大熊和大虎一人分给他两千蛮兵,共集齐四千大军,在僰道城帮助卻正。

    毕竟胡烈虽然退走了,但是犍为郡和僰道城还是南汉政权的桥头堡,担任着防御的重任。

    随后刘寻便带军继续向北。谁让巴东郡、永安城在最东北方呢?

    有趣的是,胡烈军殿后的斥候发现了刘寻军,以为是追捕他们的,连忙报告给胡烈。胡烈一听,不想再跟刘寻军纠缠,命令大军加快速度行进。

    刘寻军都是蛮兵和无当飞军,都是精兵,因此渐渐也加快速度。胡烈得知,大怒道:“刘寻欺人太甚!真当我不敢回头一战吗?”

    于是胡烈恼怒地命令大军返身、结阵,专等刘寻军到来。

    刘寻到了之后,发现不对啊!这胡烈不去找钟会报仇,在这里等我干啥?

    刘寻命大军停下来,大声问道:“胡烈!你不去找钟会报仇,在这里干啥呢?反正你现在攻打我大汉也不会有功劳领了,回魏国的路都被钟会堵了!他不会放过你的。”

    胡烈怒道:“刘寻,你欺人太甚,为何一路追踪我?”

    刘寻莫名其妙:“本王哪里追踪你了?”

    随即反应过来,道:“哦哦,本王只是去永安都督罗宪处,这会儿同路而已。到下午就该分开了!你放心吧!”

    胡烈本暴怒,听到刘寻的解释,狐疑道:“此话当真?”

    刘寻骑在马上,笑道:“自然当真!现在你攻打本王有何好处?无!本王攻打你有何好处?无!相反,咱们现在有共同的敌人:钟会!所以咱们不能再自相残杀了,要不然,就会轻易的被钟会灭了。”

    胡烈哼道:“谁跟你是‘咱’?!”

    虽然他表面上不岔,但却并没有反对刘寻的说法。很显然是明白自己如今的处境。

    刘寻也是起了别样的心思: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眼下自己和胡烈这对昨天还打生打死的敌人完全可以结盟,共同抵抗钟会啊!虽然这看起来很滑稽不可思议,但眼下的形势就是这样,无论挑不挑明,都已成定局。

    刘寻呵呵笑道:“反正你现在也回不去魏国。咱们又都是要对付钟会,结盟岂不是很好?等打败了钟会,你是要归魏国,还是要在我蜀地做客,都是欢迎的。”

    刘寻这话说得更进一步。表面上是客气婉转,实际上的意思是:我看你根本不可能打败钟会,回魏国就别想了!你这支残军败将乃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连粮草都快没有了吧?不如投降我大汉,能给你同样的高位、保住你的大军,不会让你吃亏的!

    这就是婉转的表达招揽了。

    胡烈听了,眼中精光一闪,但是却冷哼道:“本将要去找钟会报仇。新兴王如果不是故意追踪本将的话,那么就此别过吧!”

    说完,对着刘寻拱拱手,转身带着大军就走了。似乎毫不担心刘寻会在后面偷袭他。

    刘寻听了胡烈的回话,却是高兴。

    别看胡烈在冷哼,可是他对自己的话一句都没有反驳。这说明他在内心是大致认同的,只是找钟会报仇在即,而且昨天才打生打死,现在就答应被招揽,面子上也太挂不住。所以现在不予正面回答。

    但是他转身就走,丝毫不防范刘寻,就是在给刘寻释放一个信号:万一走投无路了,还是可以被你招揽的。

    刘寻没想到在路上还有了这么一个不大不小的收获,心情高兴,连去永安的步伐都轻松多了。

    经过十多天的跋涉,刘寻军终于到达了巴东郡!

    巴东郡东北角,就是郡治所永安城。在那里,永安都督罗宪靠着三千精兵和城里一万多居民,已经抵抗吴国的侵略大军将近两个月了!

    城中大军伤亡达到八九成、粮食消耗殆尽、药品全部用光!

    罗宪发动百姓上城墙守城,拆掉城里的房屋当滚木擂石、抓捕野鼠野狗和杀马充饥、百姓也已经死伤过半——永安城,已经到了比僰道城困难十倍的地步!

    唯一比较好的,就是民心。罗宪做永安都督,非常得当地百姓支持。即使到了这种穷途末路的地步,百姓们也没有民心动摇,更没有提要投降!在这一点上,永安城又比僰道城好了十倍不止!

    而如今,罗宪苦苦坚持着,期盼着两方人马的到来——只要任何一方到来,就好了!!

    (本章完)

第79章 司马昭的谋算() 
为何吴国大军会如此猛烈地攻打永安?因为吴国朝堂压根儿不认为刘寻能成什么事!

    作为蜀汉六皇子,也算个重要人物。吴国有他的详细资料。资料表明:六皇子刘恂就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复国?呵呵!

    但他们不知道刘寻代替了刘恂,因此觉得蜀汉没救了,趁机赶紧捞一块地盘才是真的!

    所以孙异带领数千大军在前,陆抗带领三万精兵在后,前来抢地盘。没想到第一站永安城,遇到了罗宪这个死硬死硬的骨头!

    陆抗和孙异合兵一处,连日攻城,把永安城拖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然后,全力攻城!要在这一两日间,拿下永安城。

    那么罗宪期盼的两方大军是谁呢?一是刘寻军。他是蜀汉忠臣,跟随皇子图谋复国是很愿意的,何况刘寻还建立了南汉政权,倒也值得他追随一把。

    二是曹魏军。为何罗宪还希望曹魏军来?因为邓艾让刘禅给过他一封诏书,命令他投降曹魏。罗宪是个忠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君要臣降……他也只能顺刘禅而逆刘寻了!

    可惜,刘寻一直忙着保自己的南汉政权,没抽出空来。曹魏大军更是内乱一堆,忙着自相残杀,压根儿没空管他。

    就这样,罗宪伸直了脖子等啊等,哪一方的人都没等到……

    今天,吴军又大肆攻城了。罗宪撑着疲惫的身躯、连续三天都没来及洗的脸,带着少量的残兵败将和同样疲惫而看不到希望的百姓,登上城墙!他要守住这个城池!要是刘寻先来,他要为新政权守住巴东郡!要是魏军先到来,他要完成刘禅诏书里的命令!

    可是敌人太多了,太强了。城下的尸体堆积了一层,敌人还在往上冲!凝结在城墙上的鲜血变成了可怕的黑紫色,敌人还在王上冲!罗宪的长枪已经承受不了长久的战斗断裂了,敌人还在往上冲!

    罗宪挥舞着断枪,睁圆了因为沾染鲜血而看不清的眼睛,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敌人,心中悲哀地想:难道我罗宪既不能为新兴王效力,又不能为陛下尽忠,就要累死在这里吗?

    突然!永安城西南方,一支悍勇大军出现!

    这大军足有两万多人,尽是青壮男子。当先一面大旗迎风招展,上面一个大大的“汉”字清晰可见!旁边还有另一面旗帜,上面一个同样大小的“刘”字!

    刘?汉?!蜀汉已灭,能够打出如此旗号的,只可能那最近昭告天下的、新兴的南汉政权!

    罗宪和陆抗两方人马都看到了赶来的大军。罗宪抹了一把眼睛,看清了旗帜,当场兴奋地哈哈大笑,心中如同突然涌入了蜂蜜一般,喊道:“儿郎们,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