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云安稳她道:“放心,为夫既然猜到了他可能心怀不轨,岂会没有准备?徐质,出来吧!”

    “嗯?”宋添及其心腹们纷纷惊疑不定地看向四周。

    果然,只见四周阴影处,缓缓走出了一队士兵,人数有一百多人,当先一名军侯带领他们,想来就是那徐质了。

    徐至大喊道:“宋添,你这混蛋还不束手就擒!”

    宋添脸色阴晴不定,突然大喝一声:“跑!”转身就向外跑去。

    关云恼怒宋添,大喝:“抓住他!”一边抱起宋婉,一边拔剑去追杀宋添。周围的士兵也开始向宋添的心腹们出手。

    宋添仓皇失措的往外跑,迎面有两个士兵拦住了他的路。但是宋添本身也会一点武艺,就跟那两个士兵打了起来。

    双方正打着,关云赶了上来,命令士兵保护住宋婉,自己冲上去砍宋添!关云武艺高强,仅仅两招就把宋添砍倒在地!

    关云凝视着宋添,缓缓道:“你胆敢背叛新兴王,还想玷污我妻子。本来该千刀万剐,但如今时间紧急,就让你死个痛快吧!”

    宋添眼睛里满是恐惧,大喊道:“不!”

    关云毫不理睬,一剑刺去,洞穿宋添心脏!

    那宋添胸膛里冒出鲜血来,嘴里挣扎着说着什么。却渐渐地失去生机,直到彻底死去。

    不一会儿,周围的战斗也都结束了。宋添的心腹不是死了就是投降了。

    关云当夜搜查、追杀知情不报的同伙,彻底肃清了反对势力。

    第二天,关云就任命了新的县令,带走了资中县的各种物资,以及募集来的士兵,当然还有爱妻宋婉离开了。

    关云军一路向南,去收服另外一个县城,犍为县。

    犍为县县令也算对蜀汉忠心。虽然没有一开始就献出城池,但是在关云苦口婆心的劝导和保证不会对他不利的情况下,还是开城门投降了。

    而关云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让他继续当犍为县的县令。只是拿走了全县的各种物资,并且招了两百多名兵员。

    这两百多名兵员是从原先的县兵中抽调一百多,同时新招募了好几十个。

    关云、魏续都完成了自己攻城略地的任务。中路军四千大军同样势如破竹,已然拿下了南安县和僰道城!

    南安县在去僰道城的路上,整个县里面不过有四百个县兵,还都是些没战斗力的。卻正带领四千大军围城,县令吓得瑟瑟发抖,出来问到底是哪一路大军,想让南安县干什么。

    当卻正表明这是新兴王的汉室正统大军,来接收城池以免被曹魏所得之后,县令也不知道是因为忠于汉室,还是因为看到卻正军队太多,肯定守不住现县城,反正是直接出城投降了。

    卻正安抚了那个县令几句,就带走物资等继续往南去僰道城了。

    到了僰道城外,因为大军走得急,冯全忠被杀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卻正让孟引拿着从冯全忠那里搜过来的令箭,假装要为冯全忠的军队带粮食,去骗开城门。

    结果郡守冯全忠虽然走了,郡丞却还在。那郡丞很是精明,问孟引为何不从前方的县城里调集粮食?按时间来说,现在已经该到了原京都城,为何非要从这里调集粮食?

    孟引大老粗一个,急的满头大汗就是回答不上来,被识破了。

    卻正只好报了大军名号,进行劝降,劝降不行就强攻。没想到郡丞反倒是个忠心蜀汉的,干脆利落地开城投降了!

    卻正大喜,一面全据僰道城,一面派人通知刘寻,好让他知道,他的大军已经得到犍为郡全郡了!

    (本章完)

第57章 遗臣心思() 
在刘寻热火朝天地给自己打地盘、扩实力的时候,外面其他人也没闲着。

    且说原蜀汉京都城,在邓艾占领了这座城市之后。原先那些暗中通敌卖国的大臣就光明正大地伏拜在邓艾脚下了。即使那些开始没有卖国的,看到蜀汉已然亡国,也毫无心理负担地以曹魏臣子自居,只盼着晋公司马昭在任命降臣的时候,能够得到个好职位。

    只有极少数忠臣,还心系汉室。

    本来,邓艾是个好将军,蜀汉降臣都是乖臣子,大家你情我愿,共同把益州纳入曹魏的领地,多愉快!

    可是他们没想到,有两个人对他们起了歹心,以至于让一片大好的形式彻底葬送!

    这两个人,跟刘寻没关系。一是晋公司马昭,二是拿着假节钺的镇西将军钟会!

    天下人都知道,曹魏皇帝现在虽然是曹奂,但是国家大权都在司马昭手里呢!司马昭才是曹魏事实上的皇帝!司马昭对邓艾起疑心,那是有原因的:

    邓艾占领京都城之后,既没有班师回朝,也没有离开往南打。而是做了两件事。先通过刘禅命令姜维在剑阁继续阻挡同为讨蜀大军的钟会大军,然后给司马昭一封信,建议封刘禅为扶风王!

    司马昭得到这两个消息,内心疑惑邓艾有自立的心思:钟会大军同样是讨蜀大军,你为什么要命令姜维挡住他呢?何况钟会有假节钺,名义上还是你的上级!

    假节钺,是暂借节钺的意思。假,这里是暂借的意思。节钺,是皇帝的仪仗。假节钺的引申义,就是皇帝暂时把自己的权威借给某位臣子,让这位臣子暂时在其他臣子地位之上,便于统一指挥。

    还有,你邓艾为什么会想封刘禅为扶风王呢?刘禅又不是你亲戚!一个亡国皇帝罢了。

    为了搞清楚情况,司马昭给邓艾提升了官职、进行了许多封赏,让他回国都复命。

    但是朝廷的使者过去,邓艾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尊朝廷号令,继续带兵驻守原蜀汉国都。

    消息传到曹魏国都洛阳,司马昭大惊!遂召集群臣议事,群臣认为邓艾想要造反,并且反态必露!需要立即进行遏制。

    贾充提议,加封钟会为司马,用来遏制邓艾。同时加封卫瓘为两军共同的监军,监视邓艾!

    司马是三公之一,地位远在邓艾之上,在实际权利上可以领导邓艾的军队。监军可以牵制主帅的权利,上达朝廷,下联系各级军官。

    曹魏朝廷暂时是管不了邓艾了。被加封为司马的钟会却看到了机会!

    要是邓艾乖乖听朝廷的话,那邓艾和朝廷合在一起,钟会不敢有异心。但如今邓艾跟朝廷闹僵,钟会官职还能管住邓艾,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把邓艾抓住,随意定个罪名押解到洛阳,甚至半途把他杀了!自己独自率领十八万伐蜀魏军,占有益州之地,到时候称王称霸,还不是随自己的意思?

    按说,司马昭派出来的这两路大军主将为啥这么坑,一个两个看起来都有异心呢?

    其实,这不过是一场偶然和必然的相遇。当初司马昭提议攻打蜀汉的时候,满朝文武全部反对。只有钟会一人,坚决彻底地支持司马昭,而且本身的能力也相当不错。司马昭引为知己,把最强的一路军交给他统率,并且名义上还能节制其他大军。

    可司马昭不知道的是,钟会不但是个才能不错的伐蜀积极分子,而且是个极大的忠臣!

    忠臣为啥有异心?因为钟会效忠的是魏国皇室,曹家!

    现在司马昭在魏国一手遮天,曹奂沦为傀儡皇帝,不少效忠曹氏的臣子或明或暗的帮着曹奂跟司马昭进行斗争,但是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

    钟会就是曹氏忠臣之一。但是他比较聪明,深深明白没有武力的斗争只是白白的牺牲。所以他装作是司马昭的追随者,在这次伐蜀大战中,坚定地跟司马昭站在同一立场上!获得了十万大军的军权!

    现在,邓艾跟司马昭闹僵,钟会看到了独率魏兵,割据益州,和司马昭对抗,为曹氏尽忠的好机会!

    所以他的真心要浮出水面了!

    邓艾呢?此人虽然没有自己当皇帝的心思,但是却想着成为名传千古的神将!能跟杀神白起、冠军侯霍去病、武神关羽等人并列的神将!

    所以他想立一个大大的功劳!他要独自打下蜀汉,而且对于霍戈、姜维等蜀汉遗臣要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所以他善待刘禅和蜀汉百姓,好博取名声。他拒绝现在就回洛阳听候封赏,他想挡住钟会,自己独吞战果!

    这就造成了眼下这种情况。

    钟会想进入蜀地抓邓艾,眼前有一大阻碍——在剑阁挡住他的原蜀汉大将军姜维。

    所以钟会想办法看能不能跟姜维和解,甚至让姜维向自己投降。毕竟你家皇帝都已经投降了,你还坚持个啥?

    而这个时候,姜维也正想着赶紧投降钟会呢!

    这是为何?难道姜维不忠心蜀汉吗?非也非也,正是因为姜维太忠心了,所以他才想着投降钟会!

    之前,邓艾刚接受了刘禅投降的时候,就让刘禅修书一封,命令姜维向自己投降。

    书信送到剑阁姜维手中,姜维却不愿意蜀汉就此亡国。他想到自己师尊诸葛亮六出祁山,只为匡扶汉室!现在师尊把匡扶汉室的重任交给自己了,自己怎么能半途而废呢?要么成功,要么就义!

    可是皇帝都投降了,咋办呢?

    姜维不愧是智谋之士,敏锐地看到了钟会和邓艾之间的矛盾。因此姜维生出一计:投降钟会,然后劝说钟会杀掉邓艾,占据益州,自己称王称帝!然后再借住剑阁大军和蜀汉旧臣、旧军突袭钟会!杀掉钟会后,再立刘禅为帝,延续蜀汉国祚!

    他相信在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下,钟会忍受不了当皇帝的诱惑,一定会按照他的设想行事的!

    (本章完)

第58章 入主南中!() 
钟会和姜维虽然心思各异,但却一拍即合!

    姜维向钟会投降,钟会十分器重姜维。姜维怂恿钟会杀掉邓艾,在益州自立为王,钟会表明心意,说自己就想这样。

    两人“情投意合”,迅速结成了异姓兄弟。说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在正常的历史中,两个人的确在同一天被杀死,倒也遵循了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诺言。

    两人同床异梦,各怀鬼胎,不过眼下都需要灭掉邓艾掌控益州北部,暂时倒也能精诚合作。

    姜维还给刘禅去了一封信,大意是说你在京都城安心等着,等我设计杀了邓艾、钟会,就再次拥立你为皇帝!

    但是刘禅觉得吧,姜维成功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不愿意拿刘氏一大家子的命陪他玩火。因此回了一封信拒绝了他。但因为刘寻还在为复国而苦苦努力,所以刘禅让姜维去辅佐刘寻。

    其实姜维之前也接到了刘寻写给他的信。

    但是姜维认为,刘寻不过是个新兴王,名不够正言不够顺,辅佐起来太不容易。所以依然想努力一把,看能不能把刘禅扶上皇位,实在不能的话再去辅佐刘寻。

    所以钟会和姜维合并一处,让监军卫瓘当先锋,一块儿去原蜀汉京都城找抓邓艾去了。

    除了姜维,另外两个接到刘寻招揽信的人,罗宪和霍戈,也各有不同的表现。

    说到罗宪,不得不说说蜀汉的盟友——东吴派来的救蜀大军!

    当日东吴接到蜀汉来求救的使者,想着两国本是盟友,应该救援。但是救别人不比救自己,用不着着急也用不着费多大力气。所以东吴派了无名小将孙异带了几千名士兵,不急不缓的往蜀汉走。

    孙异行军不急不缓,还没走到两国交界线,刘禅就投降了,蜀汉就完蛋了!

    孙异一看要救援的对象都完蛋了,就派人到吴国都城建业,问吴帝孙休接下来该咋办。

    孙休一看蜀汉已经完蛋了,那还救个啥,赶紧趁乱过去抢点儿地盘增强自己国家实力吧!不过抢地盘十分重要,孙异能力不足。因此赶紧派了实力派大将陆抗前来,还带来了三万大军!

    而孙异则作为抢地盘的先锋军,继续前行。孙异来到两国交界处巴东郡永安城,遇到了永安都督罗宪的阻击。

    罗宪觉得,东吴身为蜀汉的盟友,在蜀汉危急的时候不但不来帮忙,反而落井下石,实在是从里到外坏透了,道德低下的让人不敢相信!所以坚决地阻击了孙异,说至始至终忠于蜀汉,刘禅投降了,他也跟着刘禅,绝不背叛!

    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刘寻的招揽信。看完信之后,忠于蜀汉的他倒是挺愿意跟随刘寻的。可眼下东吴大军正在攻击永安,要是不挡住可就要国土沦丧了呀!而且东吴还有后续的敌人要来呢!

    因此罗宪就给刘寻回了封信,大意是你要是有足够的军力,挡住东吴的侵犯,保住我国的国土,我就跟随你为复兴蜀汉做努力!要是连保住国土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复国也只是一个根本达不到的目标罢了!

    回了这封信之后,罗宪继续阻挡东吴大军。

    而霍戈那里,情况就比较复杂。

    因为霍戈是镇南将军、建宁太守,要镇守整个南中七郡,直接管理建宁郡。所以手下大军、将领颇多。接不接纳刘寻还得问一问手下人的意见。

    霍戈私下里找一些文官武将,隐晦地向他们提了一下,如果有皇子来到南中七郡,想要掌控南中七郡的地盘、军民,那他们会是个什么态度。

    结果大多数人都说不同意,因为皇子掌握了这一片的势力,也许是投降曹魏的时候,能多获点封赏而已。皇子得了封赏,他们这些臣子得的就少了。所以,这种皇子过来抢封赏的事儿,他们是不会同意的。

    只有少数的人说,生是蜀汉的臣,死是蜀汉的鬼,皇子要来,那就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他吧,应该的!

    霍戈又问,那如果有皇子想要在南中七郡继续对抗曹魏呢?这下子表示愿意的人多了一些。毕竟抵抗敌国跟抢夺投降后敌国的封赏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还有一些人,说完全听将军的。将军说投降曹魏,咱立马就放下兵器。将军说跟曹魏干到底,那就算没有皇室中人过来,也要跟他干到底!

    这下子霍戈心中有了计较,给刘寻回信一封,说等刘寻过去了,细细商讨,奉不奉他为主,到时候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