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匪原来是一家’!如今我军入驻,村民们应该是想着把我军侍候好了,我军就不会在他们村里抢劫。嗯,我军到现在都没有抢劫淫掠,估计村民们也比较感恩戴德。”

    刘寻怒道:“哪有这种道理?军队淫掠百姓就是正常,百姓进行自卫就是谋逆?”

    吴济道:“然而,事实上的情况就是如此。而且是整个天下大部分的军队都是如此!在我蜀汉,除了少数纪律严明的大将属下的军队,比如大将军姜维、镇南将军霍戈、永安都督罗宪等,其他的都是如此。”

    “据闻,大都督阎宇有一次带兵经过一座村庄,不仅自己享用了村长尚未出嫁的双胞胎女儿,更是让心腹们享用了整个村庄的大姑娘、小媳妇!村庄里的青年人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妻子、妹妹被侮辱,奋起反抗,结果整个村庄的人都被乱刀分尸!这个村庄里的女子直接被军队带走,充做军妓了!”

    “混账!”刘寻气的一拍桌子,骂道:“阎宇该死!匪军安敢如此!”

    吓得正在做饭的庄主一家子一个哆嗦,差点把饭盆都给打翻。

    吴济对着刘寻叹息道:“领兵大将基本都出自士族门阀,嫡系部队基本上是他们的私军部曲。一方面权重、势大,没人愿意为了几个百姓得罪他们。另一方面,这些士族门阀将领也要给自己的私军部曲多捞些好处,比如玩女人、抢劫物资等,私军才会更加的忠心于他们!这种情况由来已久,自东汉后期士族与皇族共天下,便渐渐出现这种情况了!”

    刘寻又恼怒又无奈。

    他知道,等五胡乱华的时候,整个大汉族都差一点被消灭!那时候,才是天下士族最奢侈享乐、普通百姓最悲催苦痛的时候。

    可是眼下自己实力太弱,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发展,等实力强大了,再去清除士族门阀这颗毒瘤了!

    突然一个少妇出现在刘寻等人面前。

    原来是庄主听到刘寻拍桌子的声音,以为自家哪里惹怒刘寻了。便派了自己的儿媳妇来给刘寻赔罪,也许有牺牲儿媳妇一个,保全大家的想法。

    这位少妇大概十八九岁,一脸菜色、身材瘦弱、头发有些蓬乱。她一脸害怕的走过来,跪在地上给刘寻等人磕头道:“各位大爷,我们动作太大,打扰各位大爷了。请各位大爷恕罪。”

    刘寻见她面有菜色,头发枯黄,肌肤泛着苍白,就知道是长期营养不良所致。眼见她跪在地上,请着饶恕他们完全没有的罪行,不由得十分心痛:这是一个怎样不公的世界,让她遭受到如此痛苦的生活的折磨?!

    这还是在三国末期,刘寻不敢想象,比这更加黑暗和没有人道的五胡乱华时期,百姓又将生活在什么样的炼狱之中呢?!

    刘寻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以为萤火可怜,可她在王府中能好吃好喝,养得白白嫩嫩。然后以为郭紫驭可怜,可她的父亲是大户人家的护卫统领,起码温饱有余,还能学些武艺。眼前的生机寥寥的少妇,才是底层人民的生活写照吗?

    刘寻过去一把将这位妇人扶起,温声道:“不是你们的错,莫要害怕。并且,你们做出来的所有食物,我军也都会付钱的。”

    “贱民不敢让大爷付钱。”妇人脸上露出惶恐,又要跪下。

    刘寻叹口气,扶着她没有让她跪下去,道:“放心!本王说的是真的!不会加害你们的,难道本王还有必要骗你们吗?”

    妇人闻言,大喜。嘴角弯弯,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又是想要跪下谢恩,被刘寻坚定地扶住。

    但是她的公公婆婆,却敏锐地捕捉到了“本王”两个字眼。于是立刻全家过来跪拜:“拜见王爷,不知王爷是?”

    武安家回答:“新兴王在此!”

    庄主一家子立刻再拜道:“拜见新兴王殿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寻大手一挥:“都起来吧。一切跟之前一样,莫要拘束!”

    反正无论暴不暴露身份,百姓还是那么的害怕。暴不暴露又如何?

    庄主一家子诚惶诚恐地起来,小心地继续做饭去了。

    刘恂问诸臣子:“不说匪军祸害百姓,就说百姓正常的生活。我蜀汉的百姓,生活都那么困苦吗?”

    卻正面露尴尬之色。

    吴济道:“微臣久在乡野,倒是知道的多些。除了士族以及他们宠信的高级仆奴,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不过他们生活虽然困苦,却还没有饿死人。倒也不算太悲惨。”

    刘寻气愤地说:“没有饿死就不悲惨了吗?你看看他们一个个营养不良的!”

    吴济也尴尬了。而且他也不是很明白什么叫营养不良。

    关云却大大嘞嘞地道:“当然是很悲惨!不过王上复国之后,可以勤勉治理国家,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啊。那样他们不就生活好了吗?脸色也会变得红润起来。”

    刘寻当场无语。这复国的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呢,我想勤政爱民,也没有地盘给我努力啊……

    想不通啊,关羽那么冷漠高傲的一个人,怎么就有你这么一个没有眼色、不会拍马屁、说话不经过大脑的后代呢?

    好在不一会儿,饭菜便做好了。

    刘寻自离开京都一来,终于吃上了一顿热腾腾的宴席。虽然并没有山珍海味,却也是滋味醇美的农家菜。

    肉食的话,既有家畜也有野味,蒸、炖、烤各种做法都有。菜的话,有不少刘寻在现代根本没有见过的野菜,算是不少新品种,尝起来滋味很是鲜美。

    诸人毫不客气地吃起来。刘寻还让庄主一家子也坐下来吃,但是他们诚惶诚恐的说自己是卑贱小民,不敢与诸位大人同席。刘寻只好让御林军给他们些金银赏赐。

    吃过饭,刘寻与吴济等人商讨了一下明天的入城事宜。要是牛鞞县令是个忠心于蜀汉的,直接投效,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要是个想着投降曹魏的,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攻城。

    正商讨间,突然听见外面响起了一阵喧闹和相互打骂的声音。刘寻问:“啥声音?这会儿曹魏大军应该不可能追来呀?”

    (本章完)

第33章 跪谢、离去() 
陈至连忙派御林军前去查看。武安家不甘落后,直接自己起身跑外边儿探查去了。

    一会儿,御林军跑回来了,报告道:“王上,有一名偏将想要享用一个百姓家的女儿。那个百姓反抗,被打晕了。武统领正跟那个偏将对峙呢!”

    庄主一家听说了这事,脸色发白的看向刘寻。

    刘寻大怒:“我军之中,岂能有此害群之马?!走,随孤王前去看看!”

    娘的,老子不久前才跟庄主保证过自己的军队不扰民,转眼间发生了这事,简直是在打自己脸啊!

    也是,三千多降兵来自城防军和黄皓、张绍的私兵。即使之前剔除了几个最差的害群之马,现在应该还有一些染上恶习的军士在军队中。

    到了外面,只见在前面路口处,聚集了一堆人。有士卒,也有百姓。

    御林军喊着:“王上驾临!”把围观的人推向两边,给刘寻腾出来一条大道。

    只见里面躺着一个身上冒血的中年男子,一个大概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哭泣着跪在中年男子身旁,嘴里喊着“父亲”。两边是一个偏将和武安家对峙着。偏将身后有几个士兵,武安家身后有几个王府护卫。

    众人见刘寻到来,都跪拜道:“恭迎王爷大驾!”

    之前,庄主家的熊孩子就把刘寻的身份向全村人宣扬过了,一脸得意地喊:王爷住在俺们家!

    所以百姓自觉地和军队一起跪拜。

    武安家因为和刘寻亲近,一见刘寻,就抢先向刘寻禀报:“王上,这个曾大盖偏将不遵军令,想要强行占有那个女子!她爹不愿意,还被曾大盖偏将带人打晕了!属下请求王爷斩杀曾大盖!以肃军威!”

    刘寻恼怒地问曾大盖:“可有此事?”

    曾大盖辩解道:“冤枉啊,王上!我不过是想睡一睡他女儿,都说要给他钱了。可这个贱民居然就胆敢攻击官军,形同谋逆!我想是为了给王上清理叛逆啊!”

    刘寻大怒:“孤王早就下过军令,不许乱拿百姓家里的东西,不许淫掠百姓妻女,你没有接到军令吗?”

    曾大盖满不在乎道:“王上虽然有令,可他们不过是贱民而已!末将却是王上属下的偏将。这贱民还让他女儿出来给末将做饭,勾引末将……”

    这时那个中年男子从昏迷中醒来,急急辩解道:“王爷啊。草民是听说王爷您的军队大驾光临,而且与百姓秋毫无范,心中十分感激。这才让小女出来做饭犒劳大军!没想到这个军官就想强占了小女呀!请王爷给草民做主啊!”

    曾大盖恼怒地去踢去,骂道:“贱民!王上岂会惩罚自己的属下?”

    “住手!”刘寻喝到,“把曾大盖给我绑起来!”

    “是!”

    陈至和武安家一起动手,带着手下如狼似虎的就把曾大盖给绑了起来。曾大盖身后的几名士兵眼见刘寻动怒,都吓得缩在后面不敢动弹。

    刘寻对那个中年男子道:“放心。本王早就下令,绝不许大军扰民!但凡有淫掠百姓的士卒,本王也绝不会姑息!你且安心。”

    那中年男子连忙跪在地上磕头谢恩:“叩谢王爷,叩谢王爷!”

    曾大盖有点懵逼:将军不应该都是护着自己手下的吗?不应该给手下谋好处的吗?至于不扰民的军令,难道不是用来掩人耳目的吗?

    随后曾大盖开始大声叫屈:“王上,我是您属下的军官呀!而他们不过是一户贱民!王上您怎么能为了他们而惩罚我呢?这让我们这些属下何其伤心啊!”

    刘寻眉头大皱!好你个曾大盖,居然胆敢把本王和军队对立起来,煽动军队和本王对抗?!

    刘寻大喝道:“来人!曾大盖不遵军令,目无王法,擅自强占村民妻女、打伤百姓。即刻斩首!以儆效尤!”

    曾大盖吓坏了!其他士兵也是大吃一惊!他们以为刘寻顶多给曾大盖一些惩罚,没想到居然要砍他的头!

    曾大盖反应过来,看到御林军正在把他往树上绑,准备砍头。惊恐之下破口大骂:“刘恂你个混蛋!说什么带领我们复国,人人都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现在还没过两天就把我给杀了!我看你根本就是想坑死我们!再说你也没本事能复国!跟着你不过是去送死罢了!兄弟们快逃啊……呜……咳……”

    却是陈至听他越说越离谱,煽动大军,动摇军心,一刀朝他脸上拍去。拍的牙齿掉落,满嘴鲜血,再也说不出话来。

    但是围观的军队中,却出现了小小的骚乱,似乎正对曾大盖的话讨论着真假。

    刘寻连忙转身,鼓足气力,对着军士们道:“诸位军士,孤王先前所承诺的,一定会不打折扣的完成!如今是曾大盖自己不遵守军令,且不知悔改,才会遭到如此惩罚!各位只要遵守军令,尽心尽力,孤王绝对不会胡乱惩罚!也不会轻易放弃在场的每一个人!至于复国大业,南有镇南将军霍戈,东有永安都督罗宪,北有大将军姜维。诸位只要团结一心,共举大业,定然能够成功!”

    与此同时,陈至派遣御林军,跟张通、卻正等人去近处安抚士卒。因为本来就只是小小的一点骚乱,所以大军很快稳定了下来。

    毕竟,这个时代小兵跟将军的地位、尊卑相差极大,何况是王爷!曾大盖又不遵军令在先,众军也觉得惩罚正常。至于能否成就大业,说句实话,这年头当兵,大多是浑浑噩噩,能吃饱饭便好。无论在哪方势力、哪个部队作战,死得最多的不还是小兵?最没有前途的不还是小兵?如今能有个建功立业的盼头,总比前途一片黑暗要好……

    众军既然安稳,刘寻便继续下达他的命令:“即刻斩首!”

    “是!”

    “让俺来斩!”

    一声大喊,武安家从斜刺里冲过来,挥舞着大刀,一刀就把曾大盖的头砍了下来!

    鲜血喷溅的到处都是。武安家毫不在意,对陈至嘿嘿笑道:“王上又没说非让你来斩首!是俺先阻止这个曾大盖的!”

    陈至:“……”

    刘寻别过脸去。现在虽然对血腥场面有了些抵抗力,还是有点觉得不舒服。不过嘴里却还是笑着夸奖武安家:“砍的不赖!看来你的刀法很好呀!”

    武安家笑道:“不是,王上,俺的锤法才好嘞!只是平常挥舞着大锤显得太笨重,没有拿刀方便。”

    刘寻感觉血腥味渐浓,想着赶紧离开,也没注意武安家说啥。只是吩咐给那个被打伤的男子一些金银,作为医药费和补偿金。

    然后又对着村民们说一些大军绝对不会再扰民的保证,得到了村民们的再一次下跪和感恩后,就回去了。

    (本章完)

第34章 跌宕、起伏() 
回到庄主家,刘寻再次对诸将领三令五申,要求大军不得打扰百姓。若是百姓给大军做饭的,就给予金银补偿。

    当初出来的时候,王府的金银都被搬空。皇宫和国库里的金银财宝,也是拿了相当不少。反正投降后,那些都是曹魏的了,刘禅没有一点儿不舍得,只怕刘寻拿的不够多。

    另外,由于曾大盖的事,刘寻觉得这些降兵在他们原先将领的带领下,肯定有不少人沾染了恶习。要是不想办法对他们控制更严格一些,恐怕还会有人再犯。

    于是就问吴济怎么办。

    吴济向刘寻建议道:“王上,御林军都是十分忠心的精兵小将。不如让御林军进入大军,充当各处低级军官,从上到下牢牢的控制住这支军队!”

    刘寻自然同意。

    正想要陈至、张通等自行去办。突然想起了后世赫赫有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是******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残余部队逃到三湾村后,有感于共产党以前没有自己的军队和对军队指挥不灵活,导致数次失败。于是对军队进行了一次大改编。

    正是三湾改编,让军队的组织系统更加严密与合理。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