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池在哪一天被攻破,本都督都要用最后的炸药包,给敌人带去最大的伤害!具体做法,就是等城破的时候,使勇士抱着点燃的炸药包,冲到敌人最密集的地方,和敌人同归于尽!”

    几位将领听了,道:“反正都是要和敌人拼杀到死,这最后的死法,不仅新颖别致有意思,而且还能拉到最多的垫背的。我肯定要一个!”

    罗宪答应道:“好,放心,你们的我都给留着呢。现在,需要有人从如今的残兵败将中遴选出一个健全的小分队,进行短期的专门训练,好能够尽可能抱着炸药包跑到敌人最密集的地方去!你们谁愿意做这个事?”

    “我愿意!”

    几名将领都第一时间回答道。他们对于像雷神发威一样的炸药包也是充满好奇的。能够带领一支炸药小队,吸引力相当不小。

    几人都想接下这个差事,相互之间争起来。不过他们都很疲惫了,也没有力气争多久。不一会儿,一个之前对炸药包就比较好奇,多有研究的将领胜出。

    于是,这名将领就在残兵败将以及民夫中选出了三百人的小队,训练抱着点燃的炸药包冲向敌人的自杀方法。

    永安城中的民夫,一如既往的支持着守城大军。在极大的困境中,自发地拿出最后的东西来帮助军队。

    于是,在陆抗全力攻击一面城墙的第一天,依然守住了。

    直到陆抗第二天依旧红着眼睛全力攻击,永安城是城墙和大门才终于不堪重负,被敌人攻破了!

    无数吴兵,嗷嗷叫着登上城墙,或者从城门中快速进入。将领们倒是没有多大的兴趣,永安城抵抗了那么久,物资肯定用完了。城里剩下的东西,很少了,这些将领根本看不上眼。

    倒是陆抗,知道罗宪还没有逃跑或者死去,兴冲冲地带着亲卫兵冲了进去,要抓住罗宪,亲手把他杀死!

    罗宪没有躲藏起来,反而大明大亮的站在离城门处不远的一条大街上。身穿铠甲,后披战袍,手中拿着一杆大汉军旗。

    陆抗看到了,大喜,连忙跑过去。离得近了,对亲卫们说:“去把他给我抓过来!”

    罗宪大笑道:“陆抗啊,你不是想要我的命吗?自己来取啊!”

    说完,罗宪突然加速跑向陆抗!陆抗的亲卫连忙去阻拦。

    陆抗还以为罗宪想要找他单挑,不屑道:“吾乃东吴陆家家主,岂是你这一介武夫……”

    他还没有说完,忽然看到罗宪怀里面有一束火花在燃烧!

    蜀汉的炸药包,威力绝伦,东吴自然也是尽力打探了消息的。所以陆抗立马联想到了,这就是大汉那威力像雷神一样的神奇武器!

    陆抗二话不说,一扭头往后跑到了亲卫堆里藏好。他刚刚藏好,后面就传来了“嘭”的一声巨响!紧接着一股灼热的气浪突然涌来,虽然隔着好几个亲卫的身体,却依然让人难以忍受!

    紧随其后,就是他的亲卫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声嘶力竭、凄惨无比!

    “罗宪!你竟然想跟我同归于尽!”

    陆抗恼怒万分,躺在地上怒骂了起来,随后又疼的呻吟起来。

    虽然有亲卫做挡箭牌,但是陆抗还是受伤了。不过看他眼下又是怒骂,又是痛叫的样子,活蹦乱跳的,伤得也不重。

    然而还不等后面的亲卫扶他起来,突然从永安城的一些阴暗角落里,冲出来数百个人。每一个人身上都绑着燃烧的炸药包,或快速往前跑,或从高处往下跳,尽力跑到吴军最密集的地方。

    然后,

    “嘭!”

    一声巨响,汉军们拉到了足够多的垫背的,共同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的大军!”陆抗躺在地上,声嘶力竭地喊。攻破一个永安城,就浪费了如此多的兵力,已经让陆抗很心疼了。现在,几百个仅剩的汉军,居然至少杀死了几千个吴军,叫他如何不心痛?

    然而他再心痛,也并没有什么卵用。等后面幸存的亲卫过来把他扶起来,然后让军医为他看了,并包扎完之后,陆抗终于得到了吴军在进城之后的伤亡:被炸死了三千余人,另外还有两千多重伤,以及三千多轻伤的。

    陆抗先是愤怒万分,随后恐惧却渐渐升起:汉国的一个小小城池,一点神奇武器,就给自己的大军造成了如此大的伤亡。那么,汉军主力呢?

    陆抗不敢往下想下去,便出去巡视。这样的话,心情便会又好起来:总算是,把永安城拿下来了!

    另一边,在罗宪之前派出去的信使,八百里加急一路向西,把吴国大军全力入侵的消息告知每一个郡,让他们集合兵力,利用天险,进行抵抗。

    当陆抗打下永安城的时候,信使已经去过成都城,经过汉中郡,跑到了雍州!

    最迟,大汉朝廷在明天就可以知道这个消息。而刘寻,最初再过八天,就可以知道这个消息!

    (本章完)

第354章 刘寻的应对() 
    刘寻这些天,用兵如神,百战百胜,很是得意。

    区区十几天的时间,已经拿下了豫州绝大部分地区。

    可是就在今天,刘寻打算一举拿下晋国的重镇合肥时,忽然后方来了一队朝廷的信使,八百里加急!

    刘寻立刻接见了他们。

    信使一见到刘寻,不顾满身的疲劳,立刻跪在地上报告道:“皇上,吴国背信弃义,忽然全力进攻我国!益州危急!”

    “啥?!”

    刘寻震惊了。这打晋国打得好好的呢,忽然你跟我说盟国叛变,反过来在背后捅自己一刀了?

    信使再次扣头:“皇上,千真万确!朝廷众臣猜测不错,这会儿,永安城已经破了,罗都督已经殉国了!”

    刘寻镇定下来,仔细一想,也确实很有可能这样。自己尚且一个人吃独食,不打算给盟国点好处。盟国背信弃义不也是可以接受的事儿吗?而且,说好的一起打晋国,结果这么多天过去了,吴国不但没有对晋国出兵,连派个使者过来相互传递消息也没有。背信弃义的心思,之前已经暴露出来了。

    只是自己这些天打仗太顺了,连战连胜,高兴之下居然连这个都没有注意到。

    刘寻怒火万丈。又问了一些具体情况,更加恼怒,道:“朕现在就去灭了吴国去!胆敢进攻我大汉,还得了了?!”

    旁边的陈至问:“皇上,那对晋国的进攻怎么样?”

    刘寻道:“暂时退守。如今,大汉短时间内获取的地盘太多,官员来不及配置,余孽来不及清扫。而我大汉进攻的兵力又不多,朕走之后,只怕会有一些骚乱发生。所以,朕决定先放弃新打下来的豫州,仅仅保住原晋国司隶地区。朕打算让你担负起那里的防守,在朕消灭吴国之前,不要被晋、吴两国攻陷,你能做到吗?”

    陈至抱怨道:“皇上你也太小看我了。之前汜水关一战,晋国主力二十万大军尽数投降,现在晋国压根没有中军了。徐州、兖州以及河北四州虽然还有一些地方守卫部队,也是野战军。可是这仅剩的一点部队,晋国又要镇守地方,又要防御境内异族,又要当做种子培育新军,用的地方一大堆。晋国根本不可能再集合出大规模的军队来收复失地了!”

    “而吴国的主力十五万大军都在打益州,也没军队来打豫州了。所以,臣镇守新打下来的地方,压根就不用担心遇到晋、吴两国的主力。最多不过是一些当地士族的私兵,强盗土匪什么的作乱。而咱们大汉,可是先后有八万大军在这里镇守啊。晋、吴两国,根本不足为惧。”

    “所以,皇上,臣认为完全没必要暂时放弃豫州。即使同时镇守豫州和洛阳司隶,臣也绝对不会失守!甚至于可以继续进发,开疆扩土!”

    刘寻愣了一下,发现自己可能是因为炼成巫祖图典第二层以后,太不厉害了。所以对本国的凡人军队潜意识里十分看不上,以为他们很弱。

    可实际上,汉国大军同样是精锐,丝毫不比晋、吴两国的军队差啊!

    在晋国主力已经完蛋,吴国主力去了益州的情况下,陈至说的完全是对的!而且,如果大汉主动放弃豫州的话,还有可能让晋吴两国以及豫州的反对势力认为大汉势弱,以至于有可能升起不该有的心思!

    刘寻严肃地问道:“那么,你敢立军令状吗?”

    陈至立马道:“敢!皇上,要是在皇上打下吴国之前,臣丢了豫州或者洛阳,提头来见!”

    刘寻点点头:“好,那朕就不放弃豫州了。不过,两线作战毕竟是危险的,在朕征伐吴国的时候,你只要守卫好这个地方就行了。开疆拓土的话,还是不要做了。”

    陈至应诺。

    随后,刘寻一连下达了数个命令,让赵统守卫潼关。没有事情最好,要是陈至没有守好豫州等地,一定要守好潼关,不要让敌国进入了雍州。那是大汉的核心腹地,京城长安所在的地方。

    让姜维带兵镇守雍州和凉州,胡烈为副将,防御魏国。

    虽然魏国这些年来,一直和大汉国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还是得防备一下的好。

    同时,让王训、向充等新兴将领守卫在剑阁等关卡,再做一道防御。

    做完这些,刘寻才心安。大汉国这些年国力上涨,应对得当的情况下,现在就算没有了自己的超级武力,也能够保住国土不失了。

    接下来,刘寻立刻启程,前往雍州长安朝廷,然后经由汉中郡到达益州腹地。

    刘寻此行,除了带领御林军一队精锐轻骑兵,满载炸药包和原始手雷外,其他的什么军队都不带。跟吴国主力的战斗,就依靠益州本土的守卫军了。

    毕竟,益州作为之前大汉的大本营,镇守的军队还是不少的。

    六日后,刘寻到达长安城。

    又八日后,刘寻到达成都城。

    成都城,由张通镇守。

    张通,是刘禅时期的殿中都督,刘寻时期的大汉前将军,地位仅在卫将军武安家之下。

    这时候,张通已经带着益州守军的主力前去阻挡陆抗去了。刘寻只好在蜀郡太守杜心那里询问益州战事的最新情报。

    刘寻得知,陆抗打破永安城之后,仅仅让之前日夜攻城的士兵休息了一天,就大军开拨,直接往成都这里打来了。

    他可能是仗着自己的兵多,军队武力强,想学刘寻,直捣黄龙。只要打下了成都城,益州东部所有郡县,只怕都不敢再抵抗了。到时候,除了少数死忠分子,只怕陆抗派一队使者过去,都能够收复这些郡县。

    面对这种情况,益州东部的各郡态度不一。有的郡县不在陆抗进兵正好经过的路上,觉得陆抗不来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打,倒是正好,自己安安稳稳的关闭了城门,不用再遭兵祸了。

    有的却觉得,自己身为大汉郡守,怎么能够放任敌人这样大摇大摆的进攻自己的国家呢?于是带了郡兵,召集青壮民夫,誓要跟陆抗决一死战!

    (本章完)

第355章 泗水对峙() 
    各郡太守反应不一,因着刘寻还没有设置州一级的州牧,所以在朝廷的命令到来之前,也没人能强迫他们聚集在一起抵抗陆抗。

    太守有守卫本土的责任。但陆抗从别的郡县经过,他们就没有主动抵抗的责任了。

    张通镇守成都城,统领着益州北部防御队伍的主力,自然是一得到敌人进攻的消息,立马就率领部队出发了。

    此刻,他已经整合了前来抵抗的各郡太守的兵马,和陆抗隔着泗水相抗了!

    陆抗一路直捣黄龙,大军两侧的城池可以不打,但是刚好处在进军路线上的关隘和城池却不得不打。

    大汉的军民百姓,原来因为生活的不断改善,对国家的忠诚度都提高了不少。基本上对敌人都是坚决抵抗,只是有抵抗到死也不投降和实在抵抗不住就投降的区别罢了。

    而陆抗军队人数虽然多,却没有刘寻这样的超级武力,因此经常被阻碍。哪怕他拿士兵的命去堆,依然每次都被阻挡两三天。

    所以他的行军速度就没法达到极快。

    张通一路向东,在泗水西侧,看到了正在攻打泗水东侧泗水县城的陆抗大军。

    张通知道,现在想救泗水县根本不可能。于是命令军队抓紧时间临河驻扎,建造防御工事,希望能把敌人堵在泗水东边。

    张通的军队不多,一共只有四万人。其中两万五千人是正规军,五千人是各郡郡守带来的郡兵,另外还有一万是临时征召的民兵青壮。

    四万人趁着敌人攻击泗水县的时候,连忙建造了阻止敌人渡河的防御工事。因为是临时建造的,防御力不怎么样。但总算有一点是一点。

    四万人对十万人,而且四万人还是正规军和民兵拼凑出来的,正面硬拼肯定不行。

    好在张通第一步的目标只是把敌人堵在河对岸。仗着有一条河阻拦,可以在敌人半渡的时候攻击,张通觉得还是可以做到的。

    把敌人堵住之后,无论是自己想妙计打败敌人,还是等着大后方霍戈、张护雄、马秉、胡烈、姜维乃至刘寻的亲自支援,汉国都可以渡过这次难关。

    陆抗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令人连夜建造浮桥。浮桥建造好之后,就立刻命令大军全面进攻!

    奈何,浮桥能够通过的兵力终究有限。就算是多造几座,也比不上平坦的大路。更何况张通这家伙,总是命令精锐士兵来破坏他们的浮桥。

    虽然陆抗在极力的保护,但令陆抗气愤的是,张通拥有少量的炸药包!每当张通发现某一座浮桥被保护得太过严密,士兵们无法冲过去破坏的时候。他就组织敢死队,让士兵们抱着炸药包,用自杀式的方法炸毁浮桥!

    所以这个仗,陆抗感觉自己打的是真憋屈!

    第一天,浮桥搭了四座,被毁了三座。

    第二天,搭了七座,被毁了五座。

    第三天,陆抗很生气,在上下游一连搭了十三座浮桥!结果,被炸了十座……

    第四天,第五天……

    陆抗还是没有渡过河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