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遂昭告群臣,在宗庙举行大典,使人写下圣旨,造金册、金印,以备用。

    十月二十八日,刘寻及满朝文武在长安城外的太庙举行皇后册封大典。

    这里的太庙是西汉时期的太庙,不是蜀汉的太庙,那个在成都城呢。

    太庙里供奉着从刘邦时期的汉朝各位皇帝牌位。

    在文武百官的侍立下,郭紫驭先到太庙门口,接受刘寻的圣旨册封。

    一个太监开始念圣旨,内容是这样的:朕惟德协黄裳、王化必原于宫壸。芳流彤史、母仪用式于家邦。秉令范以承庥。锡鸿名而正位。咨尔皇贵妃郭氏,自始伴皇左右,系出结发。祥钟戚里。矢勤俭于兰掖。展诚孝于椒闱。慈著螽斯、鞠子洽均平之德。敬章翚翟、禔身表淑慎之型。夙著懿称。宜膺茂典。兹仰遵慈谕、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景命。善保厥躬。化被蘩苹、益表徽音之嗣。荣昭玺绂、永期繁祉之绥。钦哉。(借用清朝皇帝册封皇后的原文,没办法汉朝的原文搜不到。)

    郭紫驭听了,接过圣旨,叩头谢恩。

    然后,刘寻带着她入了太庙,祭拜过各位祖宗,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立郭紫驭为皇后的决定。当然他们也听不见。

    然后由内官给郭紫驭拿了刘寻赐下的金册、金印。出了太庙,接受百官参拜。

    百官在太庙前拜道:“参拜皇后娘娘。”

    郭紫驭让他们免礼,然后说了一番勉励的话,礼节就过去了。

    这样,大汉的皇后就有了。

    这之后,刘寻专心处理内政,四国之间,暂时安稳无事。

    一年后,孙香颖生下了一个女儿,刘寻赐名为刘嘉,赐封号为平阳公主。

    同时,雅泸月怀孕。

    再一年后,雅泸月生下一个男孩。刘寻赐名为刘漠,希望他以后能到中亚沙漠草原上当王。

    这个时候,已经是大汉开运五年了,刘寻当初穿越过来才二十四岁,如今已经三十岁了。

    两年之间,大汉做了很多事情。总的来说就是消化了新得到的地盘,并且增强了原先地盘的底蕴。刘寻用更加先进的治理方法,把整个大汉治理得更加富足繁华。

    红薯的种植已经全面推开,再加上更好的水稻,让大汉过得了比以前更多的粮食。粮食充足,加上大汉利于百姓的政策,让大汉的人口增长较大。现在,整个大汉已经有三百七十五人口了。

    这些发展出来的人口,除了刚生下来的婴孩儿之外,有变成大汉百姓的盗贼,有士族原先的仆奴,还有从被收服的异族那你解救回来的汉族百姓,以及从异族那里抢回来的年轻女子和苦力奴隶。

    两年前,刘寻亲自灭掉了三家最大的异族,其他的异族也是陆续的灭掉了。他们被极大的削弱后,就被赶到了很远的地区。他们在那里,因为环境更差,注定会更加弱,对汉族至少上百年的时间不会再有威胁了。

    商贸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除了老一套的蜀锦和矿盐,大汉因为新增加了地盘,能够和其他三个国家进行买卖的商品也更多了。再加上又没有大战,商贸本来就会自然恢复。

    而刘寻基本上废除了重农抑商的偏激政策。虽然不鼓励从商,但是对于商人的限制却大大的减小了。

    而且,经过魏国,汉、魏和欧洲的商路也打通了。这两年来,往返于欧洲和亚洲的商队明显增多。除了皇商,民间的商队也有不少。

    大汉朝廷收到的商税也就更多了。

    除了作为根基的农业,作为捞钱的商业,刘寻最重视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古人的智慧是很大的,尤其是刘寻对于工匠来说,极为优厚的条件,以及对于发明创造的极大奖励。让这两年以来,各种发明创造不断。

    虽然基本上都是农业社会的发明创造,但是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的农业文明也是有高低之别的。

    现在,大汉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竹简的使用。

    火药以及热武器的研制也有了更大的进步,原始大炮和突火枪已经被造了出来。

    突火枪威力还比较小,而且用起来很是麻烦,在战争中曾作为辅助来用。但是大炮对于攻城来说,绝对是个大杀器!

    虽然刘寻和郭紫驭等都能够轻松的打破城池。可是,人数毕竟只有几个,而且身份都是皇帝皇后的,不可能每座城池都自己亲身上。把原始大炮,普通的军队攻打城池也能够快速地拿下了。

    毕竟,现在的筑城方法,和明清时期比较,还是落后很多的。

    当然,在思想文化、知识传播和官员体系的方面,刘寻也没有落下。

    两年来,原先已经有的学堂进行了强化,另外还在别的地方新建了不少学堂,形成新的知识传播方式。大汉的学子,越来越多,士家垄断知识的时代,已经有了一些一去不复返的意味。

    由于大汉富足,文武并举,百姓们也更加的习惯学堂培养出来的学子,经过考核而获得官位。而不是士族子弟依靠私学和家世获得官位。所以,刘寻打算在这一年,正式进行第一场科举考试!

    (本章完)

第338章 第一次科举() 
    第一次科举,事先的宣传工作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要大量的做。

    几个月之前,刘寻就对下面散布消息说,要举行一次,规模大,层次多的学子考核,并且以成绩的好坏来分配大小官位。

    这种消息从朝堂传到京城,重庆城的总学府传到下面的各州,各郡、各县。

    一时间,所有的学子都沸腾了!他们辛辛苦苦的在这里学习,不就是为了考核能有个好成绩,然后当上官、光宗耀祖吗?

    但是考核一直都是次数少,规模也小,就是机会很少。如今朝廷要来一次超大规模的考核选拔,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大机会。

    由于之前的考核,无论是地点上、内容上、人数上,一直没有一个标准。所以对于这场考核的具体情况,众人也是议论纷纷。

    直到众人议论一个月之后,朝廷上面才有消息传下来,确定了这次考核选拔的各项内容。

    这次考核是一次超大型的考核,每一个县城都有名额。

    但是名额是有等级的,参加县一级的考试,仅仅是选拔出来认字比较多的,写文章比较通顺的,处理实际问题知道一些的。选拔出来这些起码基础不错的,允许他们参加郡一级的考试罢了。又不能得到考核合格的名额。

    当然,为了防止徇私舞弊,也是要费一番监督力度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学子还觉得不公平,那完全可以跑到别的县城,跟你绝对不可能有仇怨的县城去考。只要确实有这些知识就行了。

    随后是郡一级的考核。

    这一级别的考核严得多,之前的考核内容,大部分都会用上。但是这一级的考核虽然不再很基础,但是依然比较中规中矩。能够考上的人不说有多么出彩的表现,起码是一个合格的,效率还不错的吏员。

    郡一级的考核及格之后,会得到一个特别的荣耀称号——秀才。小吏、最低级的官员,大都在秀才里面选拔。

    一个郡,根据人数的多少和繁荣的程度,一次考核可以录取三名到十名秀才。

    当然,你要是觉得自己的才能远远不止一个秀才。可以继续参加州一级的考核。

    州一级的考核考的东西就很多了。这一级别的考试要求样样本领都要精通。至少大部分的本领可以达到优良的级别。同时,在某一个方面需要达到很优秀的级别。

    考核合格的人,都会得到一个更高级别的荣誉称号——举人。

    这样考核出来的人才,无论在哪一方面做事,都算得上是一名良才。而分配到他擅长的领域里,能算得上是一名大才,正是国家需要的官员水准。

    国家一般的官员,都会从举人里面选拔。

    如果成了举人之后,你还觉得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那就可以参加最后的全国性的考试。

    这一次的考试,是大汉天子刘寻亲自主持!

    这一次的考核,除了各个方面都要比举人更加优秀一截之外,对于自己擅长的方面以及相关的方面,都要达到极度优秀的地步。而最重要的是:符合刘寻的标准!

    刘寻的标准没有公开说出来,免得被人投其所好,故意装作是这个样子。

    这一级别的考核,如果通过了的话,就会得到一个最高级别的荣誉称号——进士!

    进士一开始做的官依然是级别一般的官,但是却都是在关键位置上的官!比如都是七品官,举人可能只是当某一个大人物的佐官,因为就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那以后升官了,既然是对更大的大人物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而难以独自掌权做主。

    而进士的七品官,那就是县令了。主政一方,号称百里侯。全方位锻炼在主官上的能力,独自掌握主要权力。以后如果升官的话,那就是郡守、刺史,最高直到尚书令!

    具体消息传下去之后,全国的学子都摩拳擦掌,准备考一个自己满意的名位。

    有的对秀才就满意了,说:“我们家八辈子贫农,本来连认个字儿都几乎不可能的。现在在学堂学了两年,刻苦努力之下觉得学的还可以。只要能够当个秀才,那起码就是县衙里的吏员,要是运气或者能力好,还能当个八九品的这。正式小官呢!已经算是光宗耀祖了。”

    也有的觉得秀才不行,至少得当个举人的:“我们家本来就是地主,家里面的人经常在县衙里当吏员,就是没有当过正式的官儿。我小时候也读过不少书,又在学堂里学了两年。只当个秀才,当正式官员的机会太小,而且都是最低级的。捞个举人,才能保证当个官儿!”

    至于进士,就只有寥寥一些学得非常好的人才敢想了。毕竟,当进士最重要的是达到刘寻的要求。而刘寻到底最后有什么要求,还没公布出来呢。

    大汉开运五年十月十五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举开始了。

    在各个县,找一块干净宽敞的地儿,大了一些当作考场的木棚子,派了一些衙役来保护,便开始考试了。

    考完试,姓名会被暂时糊住,然后由两位考官改卷。这两位考官,一位是本县的县令,或者是学识渊博的人担任,另一位由郡里面派遣。

    总分为一百分,每个人的成绩是两个考官给的分的平均分。只要能达到八十分,就算过。

    最终,虽然要求不是很严格,可是大量学堂的建立毕竟时间还短。所以平均每一个县只有六七个过了。

    这样的话,一般的郡,应该是十个人争抢一个秀才的名额。算上之前已经被淘汰的,可以说是已经比较精英了。

    过了的学子,只能是欢天喜地十分高兴。同时也比较不安,担心自己在郡里面能不能够考得上秀才。没过的自然很是沮丧。当然,同时也不用再担心自己下一场会考的怎么样了。

    综合而言,竟然还是考过的最高兴,要不然大家也就不用考了。

    不过,无论他们高兴还是不高兴,郡一级的考试都不是在今年了,而是在明年的春天。

    学子们趁着这段时间,再复习一下。

    (本章完)

第339章 再进华夏王城秘境() 
    大汉朝廷定下的,来年春天二月二号才会进行郡级考试,现在才到十月多。

    中间还有三个多月,而大汉的环境也比较安稳,内部繁荣,边境有保障,也不需要刘寻再费多大的心思了。

    刘寻就有些想念华夏王城,毕竟,自己的超凡本领就是在那里学的。而且,自己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此厉害,却仅仅只是学会了巫祖图典第一层。

    如果自己把巫祖图典再学他几层,简直可以以一敌十万大军了!到时候出关,随便带些大军就可以消灭其他的国家了!

    刘寻安排好了朝廷里的各种事儿,让吴济、郭紫驭和姜维共同监国,向朝廷各官员交待好了自己的取向,并且下了命令,自己不回来,国家不许主动挑起对外的战争。一旦其他国家趁机来打,却要坚决的打回去。若有必要,可以使用炸药,或者让掌握了七色剑的妃子们出战。

    安排好这些之后,刘寻就带了一队只有三百多人的御林军,前去华夏王城入口处了。

    华夏王城的入口并不确定,上一次在滇城郊区出现,纯属偶然。而只有至少掌握了巫祖图典第一层,才能够主动的进入华夏王城秘境。

    刘寻带着这一队御林军来到了秦岭的巅峰,然后让他们在那里安营扎寨,作用只有一个:等着自己回来。

    其实,这几百人只是皇帝的仪仗队而已。身为皇帝,出行不能太掉价。

    然后,刘寻就运起巫祖图典,用尊麒王剑在上方劈了一道凝聚不散的剑光,然后又在下方劈了一道剑光,随后,按照图典的传承,劈出了一道道不灭的剑光。

    一连劈出了三百六十道剑光,刘寻额头冒汗,也是挺累的。这时候,剑光布满天空,凝而不散,如流星、似彩霞,令人眼花缭乱,把三百多御林军的眼睛都看傻了。

    刘寻放下剑,左手凝聚出一团耀眼的灵力,猛然挥出,打在一道剑光上。那剑光发出一道光线,又连接到了旁边的一道剑光上。这道剑光再次连接其他的剑光。

    转瞬之间,所有的剑光连成一片,组成一个光芒闪耀的传送阵。刘寻走入其中,传送阵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刺得人睁不开眼睛。而后忽然消失不见,原来是一瞬间把刘寻传送到了不知道在虚空何处的华夏王城秘境里了!

    刘寻睁开眼睛,入眼处全是比一人还高的野草,绵延不尽荒凉无比。远处还有几十个人都合抱不过来的超级大树。左边的草丛里,还隐藏着一只像牛犊那样大小的超级兔子!

    这里正是华夏王城秘境!

    刘寻感应了一下王城中心的位置,入了城,再次看到了一座座放着各种宝物的民房。

    刘寻找到了当初的军营,并且找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