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带路党的指引下,大汉军很快很快占领了城内的府库,比如说粮仓,武器库等等。

    还有府衙、大都督府以及一座城门,其他的,因为汉军太少,根本就占领不过来。

    因为怕晋军守城军的残部在哪个汉军没注意的高官组织下,还能进攻大汉军,刘寻还带领了一小队精锐,在城里四处巡逻,看到哪里有军队集结,就把领头的杀死,其余的彻底杀散。

    这种情况下,城内非常乱,世家大族有的被自己的士兵们保护着偷偷逃跑,有的想要见刘寻,因为他们觉得雍州以后就要被大汉统治了,得赶紧表忠心才是。

    还有平民百姓等,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因为汉军太少,刘寻也没法管住这些。这里就可以看出大军的必要性了,一个人再强,哪怕能以一敌千敌万,去年一座城池都没法完善的治理。更别说治理一个国家了。

    这会儿,刘寻只是在等姜维等步兵主力。

    姜维的步兵,这会儿刚刚过了湄县的地盘,要想赶到长安,哪怕是马不停蹄的走,也要走到深夜才行。

    所以,要想姜维等步兵起作用,起码要到明天白天。

    好在,刘寻和骑兵们并没有经历长久的战争,所以精力还比较充足。就算是一夜不睡,那也不算什么。

    刘寻和汉军,就这样抖擞精神守在长安城里。

    等到三更半夜,斥候终于来报,姜维带着步兵来到了长安城外。

    刘寻派了一名偏将去迎接他,让他带领两万多步兵住在长安城里的军营里。好好休息,等明天了好干活。

    第二天,步兵们休息好了,吃饱了喝好了,就开始干活。

    虽然他们赶路两天很是辛苦,可毕竟没有经过艰苦的战斗,所以,对于军人来说,这点辛苦完全不算什么。

    步兵干活,可不是搬东西。他们首先走街串巷地把敌人残余的士兵抓住,当做俘虏。然后把长安城内大大小小的剩余的官员抓起来,愿意投降的就让他们投降,不愿意投降的就把他们全部杀掉。

    然后,在刘寻、郭紫驭和骑兵们的带领下,一个一个去踏平城中的士族府邸,消灭他们!

    (本章完)

第298章 抢光拿净!() 
    长安城里的士族跟并没有妨碍过刘寻行政。但是刘寻要抢劫啊!所以除了官府的粮仓武库等地方之外,士族就是最好的对象了。

    再说,刘寻觉得自己反正过不了两年就会收复雍州了,到时候这些士族就会给自己添麻烦了。那么,趁现在先把他们清理一遍也好。

    士族们已经逃走了一些,但是紧急逃跑,只能带些金银珠宝之类的,大宗的财务是带不走了。那些没逃走的,也不甘心被抢,自然就组织私兵起来反抗。

    而一边起来反抗,一边还觉得气愤不已:自东汉以来,谁敢在士族头上动土?汉末争霸,无论是哪个诸侯,在哪块地盘上去取得了胜利,也得对士族优容有加啊!这几百年来,除了黄巾军,谁对士族动过刀?

    你蜀汉,你刘寻,号称汉室正统,难道不应该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吗?为何要抢我们士族?!

    刘寻才不想跟他们多说什么,反正社会想进步,跟他们注定是死敌。所以,刘寻就对大军下达了命令:财物抢光,胆敢反抗的杀光,私兵仆奴全部俘虏光!

    没错,就是三光政策!

    既然是死敌,那自然能彻底消灭就彻底消灭了。

    至于士族的抵抗,有刘寻和郭紫驭这样的大杀器在,无论什么坞堡或者较大的私军规模,都是没有用的。而一旦坞堡被破或者私军被冲散,在姜维这当世第一野战指挥官和赵统等经年老将的攻击下,便能以最小的损耗获得最大的收获。

    事实上,长安城破了,就算没有刘寻和郭紫驭,那些私军也别想翻起浪花来。只是汉军的普通士兵会多伤亡一些。而刘寻对于士兵的性命,那是看的相当重要的!一个都不愿意多消耗。

    一个个世家府邸或者坞堡内,汉军横冲直撞,押解着收降的俘虏们,把世家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积累的粮食、金银财宝、军器、牛马牲畜、布匹药材等等东西搬出来,放在抢来的牛马车上,带走。

    在一旁的本来已经投降了的士族老妇人,眼见自己收藏的几箱子金银珠宝和最漂亮的蜀锦带走,气的浑身颤抖,不管不顾的破口大骂:“你们这些天杀的贼!强盗!还说什么大汉正统,连老妇人的收藏都不放过!你们怎么能活在世间啊?老天爷怎么没有一个雷劈下来把你们都劈死啊!我的老天爷啊!”

    正在监督俘虏搬东西的一个汉军都伯道:“皇上有令,士族俘虏每个人只能留下自己的一部分衣服,少量的金银首饰,外加一些口粮,其余的,都要捐献给国家,无论愿不愿意!”

    他说完,老妇人气的继续大骂,直把这些汉军的十八代祖宗也骂了。她的那些投降了的儿孙,也跟着骂了起来,一时间,对汉军的骂声不绝于耳。

    一名汉军什长听的气愤不已,反驳道:“说我们是强盗,那你们这些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不事生产,只会奢侈享受,又哪里来的这许多财富?还不是从许多真正干活的百姓、仆奴身上搜刮出来的吗?你们一点一点的搜刮,完了还要欺压他们,岂不是比强盗更可恶的恶魔?现在我们抢过来,还给这些百姓,让仆奴脱离贱籍,才是真正的大汉正统呢!”

    之前那名都伯听了,提醒他到:“注意言辞。我们这不是抢,是让他们捐献!”

    什长连忙改口:“没错,是让他们捐献。然后朝廷再赐给百姓们。”

    老妇人和她的儿孙更是气愤,跳起来骂:“我们乃是高贵的士族,岂能去干低贱的活儿……你们这些粗鄙贱种……”

    汉军士兵大怒,跟他们对骂。一时间,除了搬东西的声音,反而到处都是对骂声了。

    干活的俘虏们面面相觑,只好继续干他们的活。

    一个汉军偏将听到声音,过来查看。在了解清楚了情况之后,这位偏将抽出随身携带的佩刀,骑马跑到那老妇人旁边,毫不犹豫的一刀砍下去。

    就见一颗人头飞了起来,鲜血喷涌,而骂声戛然而止!

    她的儿孙们听了一下,喝问道:“我们都已经投降了,凭什么还杀我们?你们不是说投降不杀吗?”

    那偏将也不答话,骑马跑过去,一挥刀把他也砍了,然后环视左右:“谁还有疑问吗?还有想骂人的吗?”

    众俘虏噤若寒蝉,再不敢说话。剩下的士族俘虏满眼怒意,也不敢出声了。

    这时,那偏将才冷笑道:“已经是俘虏了凭什么杀你们?有俘虏敢骂主人的吗?胆敢如此,就是造反!谁出声,就必须死!都是俘虏了,还认不清形式,真是安逸堕落的日子过久了!我大汉天威,就让你们醒醒脑子!”

    说完了,这偏将还命令道:“其他的俘虏都在搬东西,你们凭什么在这里看着?都给我去搬东西当苦力去!”

    一名士族小姐还想反驳,才说了:“我们是士族……”这半句话,偏将手中的刀就已经举起来了。吓得她只好闭嘴,去搬东西了。

    这样的一幕,在长安城内外各个士族府邸中都在发生。

    犹由于士族长期处在高位,所以即使被俘虏了,对大汉士兵进行喝骂的时候。士兵和低级军官们也不敢对他们如何。这是由于这个时代的人长期的生活地位和习惯决定。

    刘寻得知这一情况后,立马下令,把士族俘虏当做普通俘虏看待。投降了还敢喝骂士族,丫的谁才是主人啊?杀!

    胆敢要优待不要干活?还当自己地位特殊啊?都给我干活去!不干?杀!

    就这样,在整个长安城及周围的士族们的惨叫、哭喊、呻吟中,大汉军队把长安城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抢光了。

    这还不算,等抢来的东西统计好了,刘寻还要让大军和俘虏军把百姓组织起来,让俘虏和百姓们一起运东西。除了被抢光的士族,刘寻要把整个长安城的东西和人都搬空!

    当然,刘寻不抢普通百姓的东西。一来是他们的东西少,没什么油水。二来,他是要把这些人变成治下百姓的,不能苛刻对待。

    (本章完)

第299章 司马亮醒来后() 
    因为抢来的东西太多,军队里的后勤官员们,再加上长安城里投降的官吏们一起努力,在汉军和俘虏们的尽力配合下,直到深夜才大致统计完成,大概的分门别类放好。

    毕竟,长安城作为秦朝和西汉的都城,那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城!而且还是晋国对抗蜀汉的前线核心。无论是官府的物资储备,还是士族的数量和质量,都是非常多的。

    所以东西也非常多,要想详细清点一遍,只能等回到天都城了。

    当夜,刘寻命令大军先休息,明儿再干活。不过,睡觉的士兵都是带甲入睡,而且还有部分士兵警戒,等天明再补觉。毕竟是深入敌国,不得不小心。

    第二天,刘寻让大军、长安城投降官员和俘虏军一起,张贴告示,发动群众,让他们跟汉军一起回到蜀汉去。有百姓不愿意的,可以驱赶,但是不能杀人。

    谁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农民忍耐力是最好的,也是最温顺的。在大军的威胁下,百姓们只好收拾东西,跟军队一起走了。

    吃过午饭后,百姓们在投降的长安城官吏、当地的宗老族老们的带领下,在俘虏军和汉军的监视下,动身走了。

    刘寻抢来的那些东西,自然是俘虏军和百姓们带着了。这些都是汉军要求的。而汉军自己呢?他们为了保持最佳的战斗力,不带东西。

    不过汉军承诺,会给带东西的人一些奖励。比如给百姓一些粮食,或者给一大家子一头牲畜。给私军俘虏废除贱籍,并且也可能发点粮食。

    这是刘寻在收买百姓和俘虏军。毕竟想让这些人心甘情愿地当大汉百姓,总得让他们获得点好处。

    大军出发后,因为带了许多的百姓和物资,走得很慢,一天只能走三十里。

    而且还得经过一次郿县,才能到斜谷,然后从那里回到汉中去。

    以大军的速度,到郿县的时候,司马亮等几人就该清醒了。刘寻就要趁这个时候,测一测司马亮能不能用。

    要是司马亮回到军营之后,二话不说就加强防卫、或者设置假身,用来抵挡和迷惑自己,然后就带军来狙击自己,那啥也别说了,再去一趟大晋军营,把他杀了!

    刘寻自信,司马亮加强防卫是没用的。如果设置假身,也就是让别人代替自己在中军大帐,替自己挡枪,自己在某个秘密角落里暗中指挥的话,那自己也能找到司马亮,杀了他!

    那真那样的话,也只能把剩余的、之前自己看中的将领也杀了,然后烧了大军的营寨和粮草,趁机用骑兵把他们冲散,然后俘虏了这些晋军了!

    可要是那样的话,不现在占领雍州就太可惜了。可是现在占领雍州,时机还没有成熟啊!

    相反,要是司马亮回军之后,避开汉军,让汉军顺利过去,那说明他还是可以用的。自然不用杀他。

    于是刘寻派了精锐斥候,携带着自己的任务,去打探情况并且向司马亮传达命令。

    再说司马亮那边,在刘寻大军从长安城那里出发的那天夜里,他们醒过来了。

    杨琦最先醒过来。他清醒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还活着啊,大汉天子看来并没有杀我,难道这是个梦?

    然而当他起身看到了破破烂烂快要倒了的茅草屋和外面皎洁的月光时,就知道这不是一个梦。

    他就要向外走去,然而才迈开腿,就被绊了一下。他连忙低头去看,发现地上既然还有三个人!他打开门,借着月光,才看清竟然是大都督司马亮和另外两个将领!

    一个不好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难道所有的将领都遭难了?

    答案当然是这样的。

    杨琦顾不得去想这种可怕的后果,赶紧去看看其他三人还活着没有。结果发现,其他三人呼吸和心跳都不错,都活着。

    他就想叫醒三人。结果自然死徒劳的。刘寻给他们下了昏睡四十八小时的禁制,就连一分钟也不会失效。

    无奈,杨琦只好等着。好在不久之后,三个人就陆续醒来。

    清醒之后,杨琦等三个将领都很心慌,不知道军营里面到底乱成什么样子了。只有司马亮心中有鬼,他是投降了刘寻的,但是他知道杨琦并没有投降。而另外两个人不知道投降了没有。因此,他得先搞明白情况。要是其他三人都没有投降,就他投降了,那就算他是大都督,也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说实话,这一点刘寻并没有想到。毕竟当夜也是挺慌乱的,很难把各种情况都想到。

    杨琦三人问司马亮该怎么办。司马亮说,咱们当然是要先回到军营里区,重新掌握了军队才行。不过呢,咱们都不在军营,也不知道军营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非常混乱。而且现在还是黑夜,黑灯瞎火的。所以咱们还是等天亮了再回去吧。

    杨琦三人自然同意。

    然后他们就聊起了自己遇到刺杀的那天晚上。司马亮身份最高,自然不用先讲。等他听完其他三人的叙述,才发现果然这三人都没有投降!

    司马亮心中苦笑,刘寻啊,你咋那么坑呢!

    三位将领讲完了,司马亮怕引起他们怀疑,也讲了。当然,司马亮是不会说实话的,他说自己也是宁死不降。

    就在这样的聊天打屁中,天色亮了。

    四个人出去,两天没吃饭了,都饿的厉害,但是山脚下也没有饭吃。他们只好沿着小路走到大路,辨别了一下方向,就往郿县走去。

    他们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走了不久,正饿得头昏眼花时,就遇到了一队斥候。

    这队斥候见到他们,大声喝问他们从哪里来,是什么人。

    四人表明了身份,斥候们立刻下马跪拜,并且说,他们就是被派出来,找大都督和几位将军的!

    司马亮四人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