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枕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笑枕江山-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薇的想法似乎和自己不谋而合,边关节度使一级的人物自己一时之间不便动手,而杨家不大不小正是一个杀鸡敬猴的最佳的突破口。

    陆飞看了她一眼,只觉得周薇能看穿自己的内心,连一点非份之想都没有藏身之处,当下便坦然道:“倒是想过……只是还没想到一个万全之策,天下苦于战乱久矣,臣不想再起兵戈。”

    这是屁话,陆飞只是兵马实力不足,等到自己羽翼丰盛起来,为了铲除异已,就算是把天下打成一片白地也再所不惜,无大乱哪来的大治。

    周薇一偏头,似笑非笑的道:“哀家倒有一策,做好了便是一举两得,陆将军想听吗?”

    陆飞愣愣道:“请皇后示下!”

    周薇正正身形,合手于腰间,昂首挺胸道:“杨家的家眷都在汴梁,听皇城司的人说杨家的人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中。”

    陆飞点点,其实不光是皇城司,自己也派了大量的暗哨在监视那些该监视的人,杨家自然不例外。

    周薇继续道:“杨家有一女,年方十七,待字闺中,听说生得花容月貌,且性情温和,知书达礼,是个难得的奇女子。”

    陆飞还真不知道这事,忍不住转过头看白娘子,白娘子却白了他一眼道:“看我作甚,还不快谢皇后的赐婚之恩。”

    “呀?”陆飞失声,“赐婚?”

    周薇露出一个不否认的表情,反问道:“怎么,你不乐意?”

    “哦不!”陆飞苦笑,拱手道:“只是臣家中已有家室,杨家姑娘也是大家闺秀,怎能让她屈身,这,这不太好吧。”

    让大名鼎鼎的杨家大小姐与人为妾,对陆飞来说这哪里是好事,这不是祸事么,还怕杨家兄弟对自己的仇恨不够多么?

    周薇知他的心思,忙道:“陆将军不必急于回答,也不用担心会委屈了杨家姑娘,过两天哀家让人传她入宫,替看把把关,若真如坊间传言,那哀家就认她做义妹,而后再让她以本宫义妹的身份嫁给你,这不算委屈她吧,也给足了杨氏兄弟的台阶下。”

    陆飞一心佩服,这倒是个好计策,或可一试,反正自己招兵买马且要一段时间。

    “一切由皇后做主,臣谢皇后大恩!”

    周薇转回帘后入座,一挥宽袖,大大方方的端起一杯酒送往红唇着轻轻的泯了一口,举手投足之间尽展妖娆。

    周薇道:“杨氏兄弟久镇边关,与众朝臣和一些将领都无甚往来,雁门关又是边关重镇,朝廷不容有失,不动兵戈的招安杨家势在必行,陆杨两家若是联姻,自然可以打消杨家对我大唐新朝的敌意,若真如此,陆将军抱得美人归,大唐也安稳住了边关,一举两得,陆将军以为如何?”

    “皇后睿智,臣只是识些武夫之道。”

    咯咯!

    不知道为什么,周薇就是喜欢看他直爽粗犷的一面,真实,不做作。

    出了宫门,陆飞一边走一边寻思,今天的事真的个非常微妙的讯号,周薇好像并不甘心做一个被养在深宫里的花瓶,而且她心思缜密……

    正走着,陆飞突然问身后白娘子,道:“你说皇后就真的没有一点私心吗?”

    白娘子不屑一笑,道:“说不好,你不是一直说得到女人的身体才能真正得到她的心吗?你真的把她当成过皇后吗?”

    陆飞纳闷道:“我,我掩饰的不像吗?够低声下气了吧!”

    白娘子撇了他一眼道:“自欺欺人,也就你自己相信,这朝里朝内,哦不,天下谁不知道她周薇曾经是你的婢女,你越掩饰就越显得假,何苦呀。”

    陆飞‘呀’了声,喃喃道:“你说的好像也有几分道理,再等等吧,最后别给不满大唐的边将里落下口实。”

    白娘子也不多说,二人随即出了宫门来了朱雀大道上,陆飞抬头看看艳阳高悬的天空,眼前街面也是人声鼎沸,一番繁盛之态,陆飞只觉心情豁然开朗起来,遂对白娘子道:“那杨家小娘真有皇后说的那般出色吗?”

    白娘子倒不吃醋,咯咯笑道:“怎的?你动心了?”

    陆飞嘿嘿一笑,道:“用女人征服天下可比用刀剑来得轻松简单,不战而屈于之兵,我何乐而不为。”

    白娘子不屑的笑道:“你的心思是在那杨家小娘身上吧。”

    “皇后不是说了,一举两得,两不耽误,走。”

    白娘子打马跟上,并问道:“去哪?”

    “杨家!”

    “你也太心急了吧,就这么直接去?也不怕吓着人小娘子。”

    陆飞恍然驻马,一愣道:“对对,杨家男人全上了战场,听说杨府里全是妇人,我这么去是有些冒失呀,想起来了,走,先回府。”

    上次大宋的延庆公主来找陆飞求购那所谓的什么武则天手书的心经,本来只是陆飞信口雌黄的一物,却没想到世间还真有此物,而且还就在杨府里,正好。

    想起心经,陆飞的眼前又不免浮现出那个温柔如水的延庆公主,也不知道她这些天过得怎么样,不过想想也猜得到,大宋亡了,她的父皇母后也双双死于非命,国仇家恨,相信陆飞已经成了她这辈子最不想看到的人之一。

    一阵胡思乱想,不知不觉间陆飞已经回到了府里,叫来巧娘给自己换了身便服,又在铜镜前看了看自己的模样,不知道为什么,他还真有些紧张,咋好像有些相亲的意思,虽然对方还不知道自己的想法。

    去杨府多带兵丁不行,陆飞只叫上了白娘子随行,二人信马游疆,走街串巷,悠闲得很,其实陆府离杨府并不远,绕过以前周薇住过的静园便是杨家,再往东去一条街就是驸马府,原大宋延庆公主和驸马都尉石保吉就住在那里。

    高头大马在杨家那对气势磅礴的一对石狮子前停了下来,武将的府邸就是不一样,光持这气势就让一般的小蟊贼不敢打主意。

    陆飞挺了挺胸,捋捋耳边的头发,又理了理胸前的襟口。

    白娘子哭笑不得的在一旁默默的看着他做这些琐事,也不打扰,反而就是这些举动让她看到了陆飞的另一面,再有权势的男人都有温情的一面。

    过了好半天,陆飞才对白娘子点点头,道:“行,叫门吧!”

    咚咚咚!

    杨家大门上的铜环响了起来。

第0143章 变故() 
等杨家的老仆人打开大门探出头四下张望之时,门外哪里还有陆飞和白娘子的身影,只有来来往往的行人。

    “谁这么无聊,敢到杨府来逗乐,哼!”杨家仆人一脸埋怨的嘟囔着关上门,刚转身却见杨家大奶奶李氏站在大厅前。

    “杨福,谁呀?”李氏一身得体的衣衫,看起来不过三十岁上下,人长得很标致,做为杨家的长媳,她很注重仪容。

    “回大奶奶,没人,许又是哪个泼皮,无法无天了,等二位郎君回府时定要好好教训他们一番。”

    杨家的男人常年在外,府里尽是女眷,个个模样也都是百里挑一的,再加上一个杨家三妹的艳名,自然是引得这汴梁街头的泼皮无赖等等汉子的垂涎,只是他们忌惮杨家的家势,不敢正大光明的行事,却时常在夜里或是无人时在杨家外面弄出一些动静,以满足他们那些不安好心的念头。

    陆飞临时变了想法,在杨家的仆人猜来,倒成了无赖。

    **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白娘子紧走几步,上前问陆飞:“门都敲了,咋又不进去了?你怕见那个杨家三妹?”

    陆飞摇头一笑,道:“不是怕,是不太合适,杨家兄弟在边关与辽人浴血奋战,我却在后方打他们妹妹的主意,这只是其一,其二,杨老令公早已亡故,父母不在,长兄弟为父,杨三妹的婚事怎么说也要先问问杨延昭的意思,免得日后落人口实,你说是不是?”

    白娘子咯咯直乐,抱剑在胸笑得香肩一抖一抖的,道:“我怎么觉得自从大闹汴梁之后,你这胆子却一天比一天小,瞻前顾后,你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陆飞吗?”

    陆飞倒不觉得,反问道:“当真?”

    “哼!”白娘子道:“我看你是官当得越大,心气就变得越小,与其说是谨慎,还不如说是进取心不足了。”

    陆飞叹惜一口,摇摇头苦笑道:“也许吧,以前我孤家寡人,死了不过多个一坟头,现在却是有着一堆人要照顾,就说你吧,我一倒台,你又会成会朝廷的通缉犯,那宫里的周皇后的下场可能比杜皇后还不如。”

    白娘子不置可否,只是静静的跟在他身后,陆飞已经不再是那个毛毛燥燥的愣头小子,知道替关心他的人考虑了,这不是进取心的缺失,而是一种让人感觉安全的稳重的成熟表现,白娘子如是想。

    **

    过了几日,大唐朝廷送外边关和各州县的诏令大多都有了回音,不出陆飞和政事堂的几位宰相所料,州府绝大多数都直接上书表示大唐代宋乃顺天意的大义之举,短短月余,原大宋拥有的四十二州之中已有三十七州的官员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的国土。

    一封封喜报雪片般往汴梁送来,陆飞看到这些紧张的心也稍稍有些舒缓,只是悬着的心还是没有放下,因为还有数州和几位边关大将的顺表没有送来。

    这天,陆飞正在政事堂与薛居正和吕端等商议大唐的税收是不是仍按前朝的旧例实行,大唐初立,国库里除了耗子屎啥也没有,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大唐当家的几位宰执也变不出钱来,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政令不通,唐代宋的变故在地方上还没有完全缓过气来。

    陆飞是殿前司的人,本没有资格参与政事堂的商议,只是这大唐是他一手扶起来的,他的地位之重人人都清楚,个个只是心照不宣,政权、财权、军权人想都紧紧的握在手里就随他去吧,乱世之中,想要推陈出新,还真的要这种手握军权的人物在主政。

    正在商议间,忽然有人来报,说是江南传来消息,前朝亲王赵无佑已为前朝殉节,随同而去的还有其王府的家眷数十口,地方官府上书来问该如何处理前朝亲王的身后之事。

    整个政事堂里的几位宰执听到这个消息谁都默默无语,到底是前朝皇帝之子,多少有些念旧之情。

    陆飞看了看薛居正和吕端,心中欣喜道:“二位相公,大唐是礼仪之朝,对前朝旧人当以包容宽厚之策,今陈王薨世,你们看该如何料理呀。”

    陈王一死,去陆飞心中一大事,现在没人会打着陈王的旗号为前宋招魂了吧。

    二位宰执面面相觑,心道:还不是你暗中下的黑手。

    虽然他们心里对陆飞的手段很是喜欢,但也知道应该这么做,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呀。

    薛居正缓缓道:“陈王提领江南以来,多施贤政,让大战后的江南能快速安定,他功在天下,唐宋交替之际,匹夫无罪,怀壁其罪,薛某建议以亲王之礼厚葬吧。”

    陆飞没必要去计较一个死人的死身之名,当下也大方道:“薛相言之有理,我朝海纳百川,对这等忠义之人应该予以褒扬,那就请薛相公入宫秉明此事吧,就说我同意你的意见。”

    薛居正倒是没想到,但凡后来的王朝无一不是对前朝人或事都是一种极尽诬蔑的态度,方才好显得后朝的得位之正。

    “谢陆殿帅大度。”薛居正一时之间对陆飞也肃然起敬,年轻不大,心胸却是如此的宽广,难得,难得呀。

    又过了一会,几名书吏快速而来,抱着一堆文书之类的东西,一股脑的堆在陆飞和几位宰执面前。

    其中一文吏秉道:“边关诸将的复旨到了。”

    众人闻言都一齐睁大了眼睛盯着那一堆文书,放在最上面的赫然写着‘秦凤经略使田重进谨奏’。

    满屋中,人人都是忐忑不安,这些奏疏的出现即将会带来一个答案,大唐是否会安然无恙的从前宋手里接过政权。

    待众人一一将这些奏疏遍阅,所有人的眉头都拧得紧紧的,不是书上字不认识,而是这一堆奏疏怎么看都像是事先商量好的,竟然出奇的一致,尤其上每个人的疏里都有一句话:尊奉大唐李氏为天下之主,职部请求朝廷赐给便宜之权,永镇驻地,听调不听宣。

    陆飞一脸纳闷的看到薛居正和吕端,嘟囔道:“他们这到底是甚意思?何为听调不听宣?”

    薛居正自知天下祸事不远,无奈之下深深叹息一口,语言变得很缓,道:“简单些说就是这些人名义上是大唐的臣子,实际上却永远不进汴梁,朝廷可以调他们征战,却无权过往他们的管辖之地,而且他们的官位和权力用不着由朝廷赏罚……可能连他们的继任者朝廷都爱莫能为。”

    陆飞一听就火了,当即一下就将手里正看着的一份奏疏给扔到地上,喝道:“咋的,这是想割据为王呀,不行,唐末之后,天下大乱,民心渴望天下一统,他们这是想重回战国时代,此事我决不答应。”

    吕端苦笑着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清点着奏疏,而后才用一种有些悲观的语气道:“秦凤经略田重进,河东节度刘光义,河北节度符昭寿,永兴军节度慕容延昭,岭南镇守使郑恩,看看,个个都是跺跺脚天下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吕端的话并没有夸大的意思,可能说得还不够直白,这些人都是久镇一方的大将和重臣,大部分都是汴梁鞭长莫及的边关之地,而且更是个个手里都有着比朝廷都不弱的雄兵,换句话说,大唐这个小朝廷不知不觉间竟然被这些心有不甘的臣子们给包围起来了。

    不管这些人是不是事先约定好的,光是‘听调不听宣’的话就明显是在和新朝搞分庭抗礼,而且是直接以奏疏的名义送来,那就是说很快这消息就要传遍天下了,朝廷就是想瞒也瞒不住了,可能用不了多久,为大宋招魂的前朝遗老遗少就会蹦出来。

    薛居正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在他的想法里,有人不满新朝是肯定的,但那只会是个别现象,地方再怎么强大水也漫不过朝廷,这当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