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末家丁风气盛行,所谓家丁,其实就是各级将领用自己的私房钱豢养的私人军队。这些家丁不效忠皇帝,只对将领本人效忠。他们因为有将领个人的补贴,所以无论是装备,还是待遇上都比普通士兵好了很多倍,因此战斗力也得到了保证,可以说都是精锐。

    每次一有战事的时候,这些家丁既是将领的亲卫,也是这支军队的战斗核心。如果这些家丁溃败的话,那这支军队的命运基本上也就注定了失败。

    洪承畴身为总兵,自然也有自己的家丁,他今天带来的这百骑人马都是跟随他多年征战四方的家丁,所以也算是明军之中的精锐。

    但是洪承畈却有一种感觉:如果自己的家丁跟对面这支百人的骑兵真的打起来的话,最后失败的很有可能是自己这方。就算自己胜了,恐怕也是惨胜,根本活不了几个人。

    带兵多年的经验告诉洪承畈,一支军队的真正战斗力,不在于装备如何精良,军饷如何充足,而是这支军队是不是有强烈的战意。

    这一点,他的家丁也算是有,但是却比不上眼前这支骑兵人人眼中迸射出的犹如虎狼一般的那种眼神,那种眼神告诉自己,这支军队敢于撕碎一切挡在自己面前的敌人和障碍。

    这种感觉让洪承畴开始为自己这趟招安之行感觉到了担心,如此彪悍的一支虎狼之师,那么带领他们的那个姓江的家伙又会是怎样的难以对付呢?

    正在沉思的时候,远处几骑飞马奔驰过来,奔到跟前的时候,忽然齐齐勒马,所有战马全部人立而起,全部戛然而止,马上骑士也是人人稳如泰山,竟然没有丝毫错乱。

    这等骑术让洪承畴和其手下将士齐齐变色。

    为首一骑冷冷的扫视了一眼大明骑兵,高声道:“将军有令,明军使者入谷可以,但是必须交出兵器,蒙眼入谷,否则就请原路返回。

    此话一出,明军骑兵各个愤慨不已。他们也是精锐,跟着洪承畴征战南北,何曾被人要求过缴械,而且还要蒙眼,这根本就是在践踏他们的骄傲,所以一个个都大声叫嚣起来。

    “总兵大人,这些王八犊子太嚣张了,跟他们干一仗,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精锐。”

    “没错,总兵大人,这些人欺人太甚,不知天高地厚,不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他们真以为自己牛逼哄哄了。”

    “总兵大人,末将受不了这等屈辱,不如大杀一场,宰了这些王八蛋,然后回大同。”

    ……

    大明骑兵一个个愤怒的大喊大叫,摆出一副要拼命的架势,但是对面的江家军骑兵却一言不发,眼神冷酷的望着他们,好像在看一群死人一般。

    前来传令的那名江家军骑士就是军令官李翦,他冷眼看着叫嚣不止的一群明军,也不说话,等着洪承畴的决定。

    洪承畴听到缴械蒙眼这句话时,心中也是顿时涌起强烈的愤怒。他是堂堂的大明总兵,来到一个土匪窝子招安,竟然要被对方缴械,这要是传出去自己真的就没脸混了。

    不过很快他就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他知道,眼前的这支军队绝对不是什么普通的马贼,如果一时冲动的话,自己不仅完成不了督师大人的使命,而且还有可能连命都交代在这里。

    毕竟对方可是能让骄横的鞑子军队大败而归的猛人,现在是敌是友还说不清。但是自己如果一个冲动,下令动手,那真的就变成了敌人了。

    洪承畴到底不是一个容易冲动的人,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思考,想问题一向周密,而且冷静。这是他最让袁崇焕欣赏的地方,因此才能短短半年时间就从一个守备升到总兵,并且被袁崇焕倚为心腹。

    这也是这次袁崇焕能派他来的原因。若是换了性格急躁的曹变蛟,双方这时候肯定早都打起来了,说不定人都死的差不多了。

    洪承畴很快做出了决定,他深吸一口气,回头下令道:“听我命令,全部交出兵器,撕下战袍蒙眼。”

    身后明军将士急了,大呼道:“总兵大人,万万不可啊!”

    洪承畴厉声喝道:“速速执行,违令者军法从事!”

    众兵将无奈,只能执行,只听咣咣咣的武器扔在地上的声音连绵响起,然后便是布帛撕裂的声音。

    李翦看见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等他们准备好之后,一声令下,每一名江家军骑兵上前牵住一个明军战马,缓缓向前行去。

第二十一章 下马威() 
洪承畈一个人被带进了将军府,他的随从卫士全部被在另一个地方“招待”起来。

    虽然来之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从缴械蒙眼到现在的这种种“待遇”让洪承畴心中更加为自己此行的使命能否成功担心起来。

    前面带路的是军令官李翦,他带着洪承畴进入了第二进的院子之中,然后让他在一旁等待,自己上前去向院中小校场之中一位身着箭袖武士装正在张弓射箭的白衣人去禀报。

    洪承畴心中暗想,这位应该就是那个江川吧?不知道对方会用什么态度对待自己。

    只见那白衣人漫不经心点点头,挥手让李翦退下,继续从身后的箭壶之中抽出一根箭搭在手中那张漆黑如墨的复合弓上,然后对准了远处的靶子,稍微一瞄准,便松开了弓弦。

    箭矢离弦而出,笃的一声射中了远处的靶子。

    洪承畴目力极好,很清楚的看到了那支箭稳稳当当的刺进了靶子的红心,心中不禁有些骇然,这靶子至少在一百步左右,此人竟然能如此轻易的射中靶心,当真射术了得。

    只见那白衣人却看着那靶子摇摇头,似乎不是很满意,又向远处守在靶子旁边的士兵挥手示意。

    士兵会意,又将靶子往后移了一段,直到白衣人叫停才落定。

    洪承畴目测了一下,靶子最少都在一百三四十步之外了,这种距离下人眼看到的靶子都是一个碗口大小的点了,此人竟然要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射箭,若不是对自己的箭术极其自信,要么就是狂妄自大,故意在自己面前示威。

    洪承畴带兵多年,自然知道能在这种距离上靶的那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了。若是能够射中靶心,那就是绝对的神射手了。

    这种人在他的部下之中也不过两三人而已。

    他不相信眼前这个倨傲的白衣人会有如此本事,所以对自己遭受的怠慢也不以为意,而是好整以暇的观看了起来。

    白衣人抽出一根箭搭在弓弦上,对着远处的靶子稍微端详了一下之后毫不犹豫的撒手,箭矢激射而出,向着靶子呼啸而去。

    洪承畴的目光也追随着那箭,想看看此人到底能不能射中。

    又是“笃”的一声响,那支箭毫无意外的射中了靶子,并且高中靶心。

    洪承畴心中惊讶,没想到此人竟然真能射中。

    他继续看去,却见那白衣人继续抽出一支箭,然后再一次射出,那箭矢再次毫无意外的上靶,而且依然高中靶心。

    洪承畴看的心惊,他甚至能看到那箭杆尾部在颤抖个不停,可见箭矢承受了极大的力道。

    竟然能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连续两箭射中靶心,而且看起来还有余力,这真的刷新了洪承畴的认知。

    这种猛人在自己军中也就勉强能找出来一个罢了。

    却见那白衣人又放下弓,再次摇摇头,示意士兵将靶子搬得更远一些。

    士兵又将靶子往后搬,大概到了快一百七十步左右的时候,白衣人才示意落定。

    白衣人看的心惊不已,难道此人竟然要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射吗?这种距离,他在军中多年,也未曾见过有人能够做到的,即使勉强射中,也是运气使然。

    在这种距离上,靶子都变成了一个小圆点,不比一个茶杯大多少。甚至一些目力稍差的人看都看不清楚,怎么可能射的中。

    到了此刻,洪承畴已经认定此人是给自己施下马威,心中不由的冷笑起来,暗道恐怕你会弄巧成拙,自取其辱吧。

    他不动声色,继续冷艳观看。

    只见那白衣人先从箭壶之中抽出一支箭,然后搭上弓弦,对着远处端详比划了一下,却没有射出,又从箭壶之中再此抽出一支箭搭在了弓弦上,两箭并立,这才重新对准了靶子。

    这是要做什么?两箭同射吗?哼,真以为你自己是飞将军不成。一箭能够上靶都已经很厉害了,更何况两箭同射,这对于角度,力度,发箭时机都要求非常的高,洪承畴从未见过有人能在这种距离上两箭同出还能射中的。

    此时,他已经在心中将眼前白衣人当成了狂妄自大,喜欢卖弄之人了,嘴角露出冷笑,等着看此人的笑话。

    这种头脑简单,喜欢炫耀卖弄之辈,定然也不是什么才智之人,只要自己沉得住气,定然能够说服他归到督师大人麾下。以袁督师对自己的信任,到时候找些机会将此人的人马拆分,到时候他成了没毛的凤凰,还不是任人揉捏。

    如此一想,洪承畴心中大定,再看那白衣人已经有了一种轻视的目光了。

    但是很快,洪承畈就为自己的武断而感到无地自容了。

    那白衣人弓如满月,猛然一撒手,一支箭先行激射而出,瞬息之后,第二支箭才跟着射出。

    竟然是两星连珠箭?洪承畴猛然睁大眼睛。

    两支箭在空中刺破空气,一前一后如流星赶月一般的奔向了箭靶。

    先是“笃”的一声,那是第一支箭上靶的声音,洪承畴心中已然大惊。但是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却又听见了“呲”的一声,第二支箭也飞上了靶子。

    洪承畴疾走几步,运足目力向靶子看去,却发现上面只有一支箭,这是怎么回事,明明传来两次声音啊?

    可是不等洪承畈看清是怎么回事,却见那白衣人又抽出一支箭搭在了弓上,再一次的对准了箭靶。

    洪承畈还没反应过来,却见那白衣人忽然转身,将弓箭对准了自己,猛然一撒手,箭矢离弦而出,向着自己奔来。

    洪承畴几乎吓得亡魂皆冒,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难道我今日就要死在此地了吗?

    他甚至已经能够看清楚那支幽冷的箭矢在空中旋转着向自己面门飞来,心中大叫一声休矣,甚至都忘了闭上眼睛了。

    只是想象之中的箭矢入体的疼痛感却没有传来,而是自己的头盔却发出铛的一声脆响,向后飞了出去,然后他就感觉到了自己的束发玉冠也被射掉,整个头发瞬间披散了下来。

    “哈哈哈哈,袁督师手下大将果然有胆色,江川佩服。来人,上茶,个使者压惊。”那白衣人看到洪承畴披头散发的样子,扔下弓箭,纵声大笑道。

    洪承畴却是脸色发白,半晌说不出话来。

第二十二章 尴尬无比的大明总兵() 
洪承畈坐下端着茶杯的时候,苍白的脸色才缓了过来。

    他虽然带兵征战多年,但是也从未如刚才这般距离死亡如此之近。虽然他现在明白对方并没有想要真的杀他,只是给他一个下马威而已,但是却依然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惧。

    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权力,渴望那种运筹帷幄的感觉。但是就在刚才那一瞬,这一切都差点永远离他而去了。

    “洪总兵,刚才受惊了,请喝茶。”对面的白衣人对他爽朗一笑,举起茶杯示意道。

    洪承畴看着手中这个粗陋的白瓷茶杯,以及杯中那黄色的茶水,显然跟自己平日里的那官窑的青花瓷茶具无法相比,更加不是他日常喝惯的西湖龙井,一看都是那种大街上茶棚之中出售给那些民夫苦力所饮的,两文钱一大碗的那种最便宜的茶水,但是素来能隐忍,懂变通的他也只好强忍着喝了一口便匆匆放下。

    江川其实在听说袁崇焕派来的是洪承畴的时候就有了给这位一个下马威的想法。

    洪承畴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一位争议颇大的人物,原本是大明的股肱之臣,袁崇焕死了之后就是他主持辽东战事,官至蓟辽总督。

    后来在松锦之战大败之后被清军俘虏,最后经过皇太极的劝降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定鼎中原的急先锋,可以说为了满清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凭心而论,不论气节的话,这位的确是有本事的。当年在关内的时候任三边总督,带着人追着李自成到处跑。后来又到了辽东跟清军硬刚,差点打的清军招架不住。若不是清军偷袭了明军藏在笔架山的粮库,辽东的局势恐怕真的就要改写了。

    也许就没有了后来的满清入关,大明又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了。

    这位被俘之后,刚开始也是口口声声要做大明的忠臣烈士,皇太极一直派人劝降,也无动于衷。

    但是后来是皇太极的庄妃,也就是后世被许多清粉推崇的孝庄太后,被皇太极派去劝降之后回来说了一句话:“此人的气节是装出来的,用不了多久就会投降我大清。”

    果然没过几天,洪承畈就心甘情愿的降了清,人家也没对他用刑,是他自己“想通”了,不想给大明朝当忠臣烈士了。

    庄妃这句话的根据从何而来,却是因为她进去劝降的时候,正好看到房梁上掉下了一些土,落在了洪承畴的衣服上。而洪承畴急忙用手拍掉了这些土。

    庄妃的分析是一个口口声声喊着要为大明献身的人竟然还能如此爱惜自己的衣服和形象,显然这是一个喜欢享受的人,这种人一般都会比较惜命,所谓的气节那就是一个用来遮羞的幌子。

    后来的事情当然也证明了庄妃的判断是正确的。洪承畴的确是一个很会享受的人,而且自此之后对于大清主子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只可惜,他所效忠的大清并没有把他当成忠臣,后来乾隆的时候让人编了一本《贰臣传》,收录的全都是如洪承畴这般先在大明为臣,后来又给大清卖命的汉臣。而洪承畴因为对大清功劳卓著,还高居贰臣榜首。

    不知道这位在地底下知道了之后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年的选择。

    所以,看着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大汉奸此刻在这个时空坐在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