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川点头,转头对祁萱道:“你把这战报送到通政司和大明报社,让他们以这次大捷为核心话题,通告天下。”

    祁萱笑盈盈的接过战报,带着信使下去了。

第八十六章 人心所向() 
邸报主要是在朝廷和各级衙门之间流通,可以看做是古代版的《参考消息》,算是一种朝廷的内部刊物,基本上刊登的都是皇帝的各种诏书,朝代各种政策律令,甚至包括一些重要官员的任免通知,甚至国外藩国的进贡消息等等。

    邸报的主办发行单位就是通政司,这是通政司除了接受传送保存各级衙门和官员奏章之外的另外一大职能。

    而江川当政之后设立的《大明报》则相当于是商业报社,面向普通百姓发行,上面的内容就跟后世的报纸一样,五花八门,既有国家大事,也有奇闻异事,更有花边八卦新闻,甚至还有连载。

    当然更是少不了刊登各种广告。

    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大明报》现在是五天发行一期,基本上是周刊。虽然每份保证售价五分法币,但是在经过了最初的困境之后,很快就成了京城百姓每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无论是朝中的酒楼饭庄,还是茶馆茶楼,甚至勾栏瓦肆之中都少不了要摆上几分报纸让客人观看。当然,因为这时代的识字率实在低下,因此还诞生了读报人这样一种新兴职业,工作内容就是在人流聚集的各种消费场合为客人读报纸,然后赚取小费以及东家给的佣金。

    很多商家也从报纸的广告上尝到了甜头,因此更是对大明报趋之若鹜。

    可想而知,《大明报》社也是赚的盆满钵溢。

    虽然大明报并没有公开背景,但是京城百姓却都知道大明报具有官方背景,无人敢惹。

    曾经就有不开眼的见钱眼开的青皮混混上门去敲诈,本来以为只是几个不如意的读书人搞得小报社,结果没想到当天这些混混就进了锦衣卫的诏狱之中,第二天甚至全家都被株连,抄家的抄家,坐牢的坐牢,这些人以前干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被查了出来,几个家伙都被砍了脑袋。

    这下子京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看着不起眼的报社手眼通天,一些原本想打主意的人也赶紧死了心,一些还在观望的商人则是心中大定,财大气粗的甚至打算长期在上面做广告。

    大明报背后的背景当然就是摄政王府,江川让祁萱兼管着。

    祁萱也是有本事,找了一些一直不如意的读书人让他们做编辑,写稿子,然后以地底薪加奖金的方式,再结合江川告诉他的一些商业报纸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技巧,愣是搞得红红火火的,让大明报成了大明最受欢迎的印刷品,甚至就连很多官员都要每天让家人仆役购买一份。

    因此,蜀州大捷,张献忠伏诛,大西国覆灭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以后,京城百姓人人奔走相告,茶楼酒肆之中一连好多天的中心话题都是这次大捷的消息。

    话题先是从张献忠杀孽滔天,罪该万死,然后到国防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后又扯到了摄政王殿下功德无量,英明神武,比之之前的腐朽无能的姬家皇室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自然,但若是有心人就可以发现是有人在暗地里引导舆论。

    当然,这是在事实基础上进行的积极引导,结果也很明显,百姓对于江川,对于江川领导下的朝廷更是拥戴。

    在民意沸腾的基础上,胡宗宪这个总参大都督提议趁机搞一波国防动员,让山甲的京畿战区选拔部分部队搞了一次阅兵式,邀请部分百姓参观。

    江川乐见其成,因此欣然同意。

    这个消息在大明报上刊登出来之后,京城百姓议论纷纷,热情高涨,很多人都是跃跃欲试,想去现场一观国防军的英武之姿。

    虽然大家都知道国防军很厉害,但是没有几个人近距离接触过国防军。

    如果说之前的官军让百姓抵触厌恶的话,那么现在的官军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完全是有了一个大逆转。

    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已经是视参加国防军是顶顶荣耀的事情了,对于一般百姓家庭的子弟来说实在是一个出人头地的好通道。

    以至于现在家中有弟子参军的家庭走在大街上都能享受到别人艳羡的目光,这种羡慕可不是虚的,因为不光是一种荣耀,而是带着实实在在的各种实惠。

    这种逆转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读书人这个一直以来在现实和自我认知之间难以平衡的群体当中,已经开始有一些多年不得志的读书人开始报名加入军中。

    对于读书人加入军中,也是有一些优待的,在选拔条件上也会宽松许多。毕竟现在军中的有文化人太少了,这对于一支军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短板,毕竟很多传令通讯作战计划拟定,沙盘的建造模拟等等都需要文化,可不是光靠一群大老粗就可以的。

    虽然目前加入军中的读书人还是少数,大多数的读书人对于参军还是不屑一顾的,但是这最少是一个很好的转变。

    参观国防军阅兵引起了京城百姓巨大的热情,很多人都在打听如何才能获得参观的名额,甚至都开始出现了倒卖假号牌的骗子和黄牛。

    在顺天府衙门和锦衣卫打击这些骗子和黄牛的同时,总参大都督府也宣布了参观大阅兵的条件。

    首先是那些京畿地区有子弟参军的家庭可以享受到一个名额。其次是那些京中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和代表可以参加。

    最后是从那些身家清白,没有过犯罪行为的百姓家中选取部分人参加。

    从公告上明显看出,这次的名额都是集中在中下层百姓身上,对于那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之类的提都没提,这让京城百姓更是议论纷纷,兴奋不已。

    虽然很多贵族官员颇有微词,但是江川毫不在意。这次国防阅兵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百姓进一步的拥军参军热情,利用这次阅兵在百姓心中更进一步营造出国防军威武之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伟大形象。

    毕竟组成军队的基石是百姓,而不是那些达官贵人,他们的感受无需顾及。

第八十七章 大移民() 
在大阅兵如火如荼筹备的时候,江川也发出了对于蜀州战后善后事宜的旨意。

    蜀州全境免除赋税三年;另外朝廷会逐年拨付款项帮助蜀州百姓重建家园;同时鼓励蜀州周边区域的百姓前往蜀州开荒,开荒所得土地为个人所得,依然享受三年免税的政策;另外,对于蜀州的幸存的读书人可以有官府出资到京城来参加科举考试;吏部优先选拔官员去蜀州任职,对于在蜀州任职的官员朝廷会有一定的补贴等。

    在朝廷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蜀州的优惠重建政策的同时,也呼吁鼓励各地的商贾前往蜀州经商贸易,并且在两年之中免除商税。若是为蜀州重建做出巨大贡献者,朝廷不仅会在大明报上进行公开表彰,通告天下,还会允许其家子弟参加科考。

    这最后一条一下子激起了热议,很多巨商大贾奔走相告,议论纷纷,心中都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要知道,在古代这种重农抑商的传统之下,就算穷的上无片瓦的农户子弟依然有参加科考的资格,不管能不能考上,有没有条件学习,但是最少资格一直是保留的。

    但是商贾子弟却是一直没有这种资格,无论你家中财产富可敌国也依然没有资格。

    所以,很多时候商人很富有,很奢侈,但是社会地位却依然很低。要想通过科举考试让自己的后代进入上层社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

    虽然也有一些其他的不正规途径可以让商人子弟获得参加科举的资格,譬如说将其子弟隐姓埋名寄养在有资格的人家中等,但是终归不是正道。而且一旦被查出来后果极其严重,甚至有可能抄家灭族。

    所以有钱的商人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让自己家中出现一位真正的官员,这几乎成了世世代代的巨商大贾们的执念和心病。

    如今朝廷忽然给了他们这个希望,他们自然欣喜若狂,对于去蜀州经商的事情来说立刻热衷起来。

    人生在世,绝大多数人追求的不过就是名利二字。这些商人们在“利”字上面已经得到满足了,自然就剩下一个“名”字了。还有什么名能比得上功名呢?

    所以商人们自然是趋之若鹜。

    商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户部和工部头疼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些富商大贾往往都有很强的运输力量,很多都拥有自家的物流体系。

    利用市场的商业力量来往蜀州输入各种急缺的物资,远比朝廷组织的运力要更有效率,更划算。

    而且朝廷还没有损失什么,只不过是几个科举名额,简直是一举数得。

    虽然朝中也有一些清流官员对于江川用科举名额来招商引资的事情不满,上书抨击,但是江川却嗤之以鼻,不予理睬。

    放开科举考试,让全民各个阶层都有资格参加,保持阶层流动的,是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一点江川早都想做了。只不过目前只是先开个口子,看看效果而已。

    当然,如果他一下子放开的话,肯定没有现在这样的效果了。物以稀为贵,一点一点跟挤牙膏似的放出诱饵,这些商人才会保持足够的活力和动力配合朝廷的大政方针。

    目前中州大陆上的人口分布,以江南人口最为稠密,中原次之,然后是东南,西北,辽东,蜀州等西南地区成了人口最稀薄的区域了。

    若是移民的话,一般原则是从人口稠密区往人口稀薄去移民。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运动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搞得强制性大移民活动。

    明朝初年,因为连年战乱,许多地方百姓非死即逃,导致了大量的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导致了有官无民的怪相。

    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战争过后,凤阳的人口锐减到每平方公里仅仅五个人,许多地方一眼望去都是荒草荆棘,走上几天路看不到一个人。

    翻开《明史》会发现这种现象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比比皆是。

    以繁荣著称的扬州,到龙凤三年(公元1357年)的时候,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洪武元年,徐达率师北伐,路过河北,发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洪武初年,济南知府陈修上奏“北方郡县,近城之地多荒芜”。河南卫辉府在洪武三年时,“土著不满百,井闾萧然”。

    直到洪武十五年,仍然有官员上奏时说:“中原为天下腹心,膏腴之地,因人力不至,久致荒芜。”

    因此朱元璋在圣旨中说:“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土辟,户口增,此中原之急务。”

    面对这种情况,朱元璋动用行政力量,组织了人类史上最大的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

    朱元璋一共组织移民1340万人,占全国当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在中国史,在人类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愧树。”在如今华北平原的的大部分地区,流传着大愧树的传说。这个听起来有点离奇的传说凸显了朱元璋移民的力度之大,措施之严密乃至严酷。

    心思缜密的朱元璋对移民组织得很成功。他居高临下,根据各地的人口密度,确定迁出地,迁入地,由各级官员组织护送,并且发给迁移人口一定量的种子,粮食和农具,以使他们在到达新地区之后能够迅速扎下根来,安居乐业。

    从历史作用来说,这次大移民活动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计划周密,组织有序,措施得力,可圈可点。

    但是从北迁移百姓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大迁移却是充满了悲苦和辛酸血泪。

    民间传说,当时为了防止人们在半路逃归,没登记一人,便在其脚小脚趾上割一道小口子,所以山西移民多为小趾重甲;一路上长绳捆绑,官兵用刀枪威逼着押解上路。

    因此人们都养成了背着手走路的习惯,连小便都要报告长官,由士兵解开手,才能方便。所以华北各地,都把上厕所叫做解手。

    朱元璋的风格一向强硬霸气,无论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一贯如此。这次的大移民是强制性的,谁搬谁不搬,搬多远,搬到哪里,都有官府一手划定。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照样得执行,老百姓一点发言权和知情权都没有。

    山西历来富庶,兵乱较少,所以人口在战乱中损失不多,因此成了最大的人口迁出地。如今华北,西北,甚至山东,安徽等地的百姓祖上很多都是来自山西。

    这样的强制性搬迁,必然会使得许多老弱病残幼的百姓倒在了迁徙途中。因此对于朝廷,对于历史来说是大好事,但是对于这些被强制搬迁的百姓们来说却是斑斑血泪经历。

    江川对这一段历史前世读书的时候是有所了解的。但是不过是作为一个久远的历史看客,心中只是哦了一声,发一声原来如此的感叹而已。

    但是如今他自己处在了当年朱元璋的位置上,再去看这件事的事情的时候,就有了很不一样的感受。

    想来想去,唯有佩服二字。

    能够做出这种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大迁徙,非朱元璋这样的铁血君主不可。

    不过江川虽然佩服,但是却也并不打算照搬朱元璋的办法。毕竟很多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

    他心中也有一个移民计划,但是却并非以强制性手段逼迫普通良善百姓离乡背井迁往他乡,而是更多的用政策优惠加上商业手段去吸引百姓迁移。

    这个过程肯定没有朱元璋那么做见效快,但是好处却也是不会让刚刚安定下来的民心再受到动荡。

    免税,开荒荒地可称为地主,科举选拔名额的区域倾斜,官府予以补贴和特殊照顾等等这些都是政策手段。

    而另外一点,江川则是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在战争中的俘虏们。这些俘虏既有满清鞑子,也有蒙古人,还有李自成张献忠手下的俘虏们,这些人数加起来也有近百万人口。

    虽然说其中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