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3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他才派出精锐人马从小道潜行过去,在后面堵住逃兵。

    到时候一前一后,逃兵便无路可去。

    负责从小道潜行过去堵路的那支三千人的国防军精锐部队,经历千辛万苦,小心翼翼,披荆斩棘,在损失了上百名士兵之后终于走到了小道的尽头。

    他们刚刚从小道上出来,找到了向导所说的那块峡谷,还没来得及布置阵地,就看见了大量的逃兵向他们奔窜过来。

    仓促之下,带队的少将师长也顾不了许多,命令部队就地寻找掩体,没有掩体的就排成防御阵型。

    步枪兵在前,掷弹兵在后,远处用火枪,近处用手榴弹。

    刚刚列好阵势,逃兵的前锋人马就已经冲到了近前。

    这些逃兵刚才被官军的炮火给吓破了胆子,这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却猛然又看到前面又出现了官军堵路,当时吓得魂飞魄散,一时间有些混乱,停滞不前。

    不过在经过短暂的停滞之后,这些逃兵意识到前面挡路的官军并不多,自己这方好歹有好几万人马,冲一下也行就冲过去了。

    这么一想,逃兵们又鼓起勇气呐喊着挥舞着刀枪向着官军冲了过来。

    这一段道路虽然谈不上有多狭窄凶险,但是却也算不上多宽敞。而且处在一处峡谷之中,两边都是高耸的峭壁,要想过去只能冲破官军的堵截才行。

    带队的少将师长沉着的望着冲过来的逃兵队伍,他从那些逃兵的眼中看到了侥幸和恐慌,手举着指挥刀,在逃兵的前锋冲到距离两百米左右的时候将指挥刀猛然向下一劈,喝道:“开火!”

    步枪兵的手中的火枪打响了,灼热的子弹喷薄而出,组成密集的弹雨向逃兵们射去。

    冲在最前面的逃兵们瞬间倒下一大片,可是这还不能阻止逃兵们冲过堵截逃出生天的欲望,他们继续呐喊着冲了过来。

    步枪兵不停的开火,逃兵们不断的倒下,路面上很快扑起了大量的尸体,然后又被后来者的脚步迅速淹没。

    当逃兵们冲到一百步的时候,步枪兵们终于开始了自由射击。因为逃兵太过密集,人数太多,随便一枪射出去都能射中目标。

    逃兵们冲到五十步左右的时候,早已经严阵以待的掷弹兵终于发威了。

    数百枚冒着烟的手榴弹滋滋响着在空中翻转着落入了密集的逃兵人群之中,戴起来一阵阵血雨腥风,断臂残肢四处横飞,密集的队列出现瞬间出现了很多空白。

    逃兵们的勇气在手榴弹恐怖巨大的杀伤力下终于降到了谷底,很多人发一声喊纷纷掉头向后跑去。

    逃兵们之后又组织起来冲锋了几次,但是每一次都被打的落花流水,留下一点尸体然后退回到了原地。

    不过在这几次当中,逃兵们也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他们不超过三百步那条线,官兵就不会攻击他们。

    这个发现让逃兵们松了一口气,很多人开始坐在原地歇息起来。

    只是此时,逃兵们的后面发生了一阵骚乱,官军又从后面追上来了。

第六十八章 七杀碑() 
官军前后夹击,数万溃兵无处可逃,在尝试着又冲击了几次,丢下了数百上千具尸体之后,终于彻底丧失了勇气。

    “投降免死,投降免死!”官军前后大声呼喝,声震峡谷。

    逃兵们面面相觑之后,终于有人丢下武器双手举过头顶走出来投降。

    “愿降!愿降!我等愿降!”

    有人带头,剩下的人很快效仿,数十人,数百人,成千上万的逃兵都开始扔下武器双手举起开始投降。

    混在溃兵之中的剑门关守将本来以为能够接着溃兵冲击之势逃得一命,没想到竟然落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心中暗暗着急。

    “将军,咱们无路可走了,不如也降了吧。”身旁护着他的亲兵统领低声劝道。

    “岂可轻易投降,若是我降了,我的家人一定会遭到株连的。谁不知道大西皇帝的狠辣残暴。”剑门关守将摇头迟疑道。

    “将军,这时候可不能犯糊涂啊。你想想就算你不投降,就算咱们能逃回去,到时候也是死路一条。剑门关一战是咱们跟官军打的第一仗,不到一个时辰城就被破了,您就算回去,张麻子也不会放过你的,到时候别说您全家要受株连,恐怕就连九族也会被张麻子诛杀的。”亲兵统领苦口婆心继续劝道。

    这个守将其实也是投降过去的大明将领,在张献忠攻入蜀州的时候投降的早,得到了张献忠的赏识,让他继续做了剑门关守将。

    亲兵统领也是他原本的心腹手下,这一番话说的他心惊胆战。

    张献忠因为脸上长了好多黑痣,所以被人称为张麻子。再加上此人面皮蜡黄,心狠手辣,所有又有“黄虎”之称。

    当年张献忠攻入蜀州,攻打锦官城的时候收到了官军的抵抗,虽然最后攻下了城池,大量的官军也投降了。

    可是张献忠为了泄愤,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残暴,竟然让数万名投降的官军排成队,砍掉每人一只手掌,残暴之名一下子传遍蜀州。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是张献忠的第一次这么做了。而且砍掉每人一只手掌在张献忠看来已经算是自己大发慈悲了。

    之前的历次战斗中,他下令屠杀的官军俘虏不知道成千上万,两相比较之下只砍掉一只手掌真的算是慈悲了。

    张献忠的性格喜怒无常,上一秒还是喜颜笑开,下一秒便是雷霆暴雨。

    他跟李自成一样没有后代。李自成一辈子娶了两个老婆,邢夫人跟他的部将高杰私奔了。第二个高夫人好像也不太守妇道。

    两个老婆都没有给他生下一子半女来。

    张献忠虽然睡过的女人不少,但是大部分睡过几天之后就会心生厌弃,然后一刀砍了。

    张献忠这种喜怒无常的性格表现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嗜杀。最广为人之的就是他在锦官城外立下的那块著名的《七杀碑》:

    “天付万物以与人,人无一物以对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翻译成白话就是:“天生万物给人,人的所作所为却对不起上天。所以被杀也是活该,成了鬼也别怨我。”

    这句话反应在行动中,就是他随时对地都会借故杀人。没有理由也要寻找理由杀人。

    有一次他的义子兼心腹大将孙可望出征得胜归来,大西国的文官们按照明朝官场旧例出城远迎,进献贺礼,递“联名状”。

    张献忠知道后大怒,大怒的理由是这些人既然当了我的官,竟然还要按照故朝陋习,所以统统该死,竟然下令杖毙了两百多人。

    还有一次,因为一点小小过错,他竟然株连杀掉了三百多名文官。有人劝说都杀光了谁来做事,张献忠却说“文官还拍没人做吗?”

    这种事情比比皆是,数不胜数,而张献忠自己就以杀人恶魔自居,甚至说自己是在向黄巢学习。

    他杀女人,杀俘虏,杀文官,杀百姓,整个蜀州之地的人口从他进入蜀州之时到撤离,一千多万人口杀的只剩一两成。

    可以说在当时的明帝国,张献忠这三个字提起来是最让人恐惧的。

    李自成虽然也狠,杀人无数,但是也远远比不上张献忠的。

    用一句现代的的名词来说,张献忠就是典型的发社会反人类人格,人格缺陷相当严重,是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

    这种悲观不是对自己人生的悲观,而是对世界充满了悲观的看法。这样的人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话,无权无势,最多毁灭自己或者害死个别人。

    但是搁在张献忠这样的人身上,那就是天下百姓的一场浩劫。

    无故都要杀人,何况丢城失地这种大罪。

    剑门关守将一想到此处,顿时全身一个哆嗦,再也没有半点犹豫,立刻决定投降。

    主将都降了,其他人更是不在话下。不到半个时辰,数万名俘虏全部扔下武器举手投降。

    前后两路国防军士兵立刻将这些俘虏们分割安置起来,收走武器。

    当国防军带队的少将师长知道俘虏中竟然有剑门关守将的时候也是一喜,让人将他带了过来。

    “你就是剑门关守将?”少将师长打量一番问道。

    看着眼前这位身穿毛呢短款军装的官军将领,剑门关守将按下自己的好奇心,急忙道:“卑下正是剑门守将党智勇,原本是大明广宁城游击将军,当时张麻子势大,无奈降了他。如今朝廷大军到来,卑下愿弃暗投明,重归朝廷,望将军给卑下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没想到这厮以前竟然还是大明将领,少将师长略作思索后道:“你若能立下大功,我会向狄元帅求情,赦免你投降张贼之罪。”

    党智勇也有几分胆魄,急忙道:“将军,卑下愿意去广宁城劝降,那广宁守将乃是卑下好友,也是跟卑下一样因为一时权宜才降了张贼。张贼在蜀州倒行逆施,杀人无数,根本不得人心。城中官兵也多是蜀州本土百姓组成。卑下若去劝降,一定有把握说服他重归朝廷的。”

    少将师长正有此意,反正成不成好歹试一试。如果成了自然是好,不成也没有多少损失,一个小小的降将还翻不了天。

    他假装沉吟片刻后点头道:“既然如此,你就去试试。若是成了,记你大功一件。若是你有其他想法,那就自求多福。”

    党智勇急忙道:“卑下一心重归朝廷,绝对不敢有其他私心杂念,一定不负将军所望。”

    少将师长便给了他一匹马,又让他带上几个随从向广宁城去了。

第六十九章 张献忠的劣势() 
广宁城算是蜀州北面一座大城。

    此时的广宁城中大西军守军也有两万余人,守将叫做梅沙甲,在投降张献忠之前是广宁副将。

    张献忠攻打广宁,广宁主将战死,张献忠的残暴之名人人皆知,他担心自己坚守下去,不仅保不住城池,恐怕城破之后满城百姓的性命也都保不住了。

    所以最终下令投降。

    张献忠当时为了给其他人城池的明军将领树个榜样,接受了他的投降,不仅没杀他,而且还让他继续镇守广宁。

    当时在广宁认游击将军的党智勇也被任命为剑门关守将。

    张献忠此举并非是信任这些降将。相反,除了他手底下的那些嫡系人马之外,他谁也不相信。

    在明末群雄之中,张献忠能够脱颖而出,横行天下,最终据地开朝,最重要的就是他他出神入化的游击战术了。

    在张军之中,骑兵和步兵的比例是“马七步三”,主力部队人人有精骑或者配备双马,作战时来去如风,一日夜可以奔行数百里地。

    每到一处,在缴获战利品的时候最看中骡马等,其他的并不在意。

    张军拥有强大的骑兵,来去如风,行踪诡异,让官军追逐不暇。

    速度带来主动,而主动是取胜的关键。张献忠所部惯于“以走致敌。”

    张献忠一生当中不打防御战。在进入蜀州之前,他的战略原则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避免死守一隅,高速度的流动作战。

    他们没有固定不变的据点和进攻目标,从不死守一城。他们所进攻的地区,往往都是明军防备最虚弱的地方,所以才能经常性的避实就虚,节节取胜。

    相比之下,明军就要笨重的多。他们处于明处,每个据点都要驻兵固守,永远处于守势,战线拉得很长。

    他们被庞大的后勤所制约,被流寇拖着走,要围根本围不住,要追也追不上,经常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

    然后据地开国之后,形势完全变了。

    做了皇帝,就要派兵四处把手自己的帝国。不但要在边境上陈列重兵,每个城池里都要驻守兵力来镇压反对他的势力。

    作为四处流窜的流寇,他们聚集在一起时一股庞大的力量,声势浩大,无人能敌。

    但是一旦分散到各地,张献忠赫然发现他的军队就如一把米撒进了大海里,转眼不见了踪影。

    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可分,他只能在每府每县,象征性的驻扎上那么上千人。

    甚至有的县,只有县令一个人是他派去的。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蜀州有很多边远地区张献忠都是没有实际占领的。

    所以,他不得不使用明朝降将降兵来驻守那些较为边远的城池。

    因为他不相信这些投降过来的官军,所以他的主力人马全部都布置在他的大西国的京城—锦官城附近。

    他在骨子里依然是一个流寇,依然保持着那种随时打算逃跑开溜的想法。

    在这种想法支配下,他从来没有真正把蜀州当做自己的领地而精心治理,而是大规模的杀戮,抢掠,蹂躏,以至于让蜀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李自成建国称帝,给了张献忠一个很大的刺激,所以让他做出了进入蜀州建国称帝,与李自成分庭抗礼的决定。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也因此丧失了自己的优势。他的优势就在于高速的流动。一旦静止下来,由进攻转成防守,他的劣势就显露了出来。

    过去他主动,明军被动。而现在官军开始进攻,处处处于主动,而他则处于被动。

    在挺直流窜之后,他被迫打自己并不擅长的防御战。

    梅沙甲投降张献忠,那也是权宜之计,对于张献忠和大西国没有一丝一毫的忠诚。

    朝廷大军进入蜀州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心中早已经雀跃不已,立刻开始考虑重新回归朝廷的问题了。

    去年李自成拥兵几十万进攻京城的时候,梅沙甲心中哀叹悲伤,觉得大明朝这次是真的要完蛋了。

    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希望着朝廷能够派大军反攻蜀州的,可是随着袁崇焕的被杀,官军的节节败退,他心中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

    朝廷一旦灭亡,蜀州就会更长久的屈服在张献忠这个杀人恶魔的蹂躏践踏之下。

    一想到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同胞百姓还要遭受更长久的灾难,他就心中顿感一片绝望。

    只是天可怜见,不亡大明,横空出世了一个秦王江川,覆灭满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