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江川却知道,这只是表面上的平静。就跟当年秦始皇用强大的军力灭了六国,看起来一扫六合,创造了千古伟业。但是实际上六国的残余势力仍然存在,随时等待着伺机而动,推翻大秦帝国。

    最后的秦末大乱,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除了因为赵高篡位乱政这个主要原因,六国残余势力的颠覆也绝对不容忽视。

    最后灭了一把火烧了咸阳,杀了秦王子婴,灭了大秦的正是项羽这个楚国贵族之后。

    江川用短短两年时间初步平定了天下,看起来的确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不可匹敌,但是这些叶子并没有被完全烧毁,很多都被落叶扫到了各个角落里隐藏了起来。

    一旦再有大风吹起,他们很有可能就再次飘荡起伏,四处作乱了。

    江川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短短时间内将军队扩充到了百万之众,就是为了防备那些残渣余孽重新泛起作乱。

    但是供养军队是极其耗费金钱的。虽然有要塞基地作为根基,但是却也远远不足以供养如此庞大的军队。

    若非剿灭倭寇,又抄了许多权贵大臣的家,而且也有从大顺过缴获的一些钱,江川早都撑不住了,根本支撑不起如此众多的军队。

    而且他现在的军队还都是以热兵器为主了,虽然不用像以前冷兵器时代的军队一样要打造打量的盔甲,剩下了这一部分钱,但是在子弹和炮弹火药这些方面却是消耗巨大。

    冷兵器时代,刀枪剑戟这些都是可以重复使用多次利用的。就算是箭矢,每次射出去之后还可以回收许多,再次利用。

    但是炮弹和火枪子弹射出去却不能再重复利用了,而且这时候用的还不是后世的那种铜壳子弹,都是没有子弹壳的铅弹,根本没有再利用的可能。

    而且这种消耗在战场上其实还是小头,大头实在部队的日常训练之中。

    光是全国的军队每日训练消耗的弹药就是一个听了能吓死户部尚水的天文数字。

    况且因为战争的荼毒,很多地方在光复之后江川都下旨减免赋税,一般最少的都是一年,在陕州等原本大顺军的根据地情况更严重,赋税都免了三年。

    况且,再加上战后重建,盖房子,修路,各种基础设施的重新建造,处处都需要花钱。

    光是这些,就足以掏空江川攒下的那点家底了。

    若非是江川改革币值,发行法币,用强力铁血手段强行推进的话,恐怕朝廷早都破产了。

    如果真那样的话,刚平静下来的局势恐怕又会再起波澜了。

    而且,狄青的西南战区如今已经开始了对张献忠的攻击,粮草武器弹药后勤补给这些又是一大笔的钱。

    当了这一年时间的摄政王,江川感觉自己都老了好几岁,白头发都增加了不少了。

    他现在最怕见到的人就是户部尚书了。户部尚水每次一见面就是哭穷,要钱。

    所以听到季彪说漕帮的如此雄厚,而且在朝中还有大靠山的时候,想到的不是那个靠山是谁的问题,而是从中看到了一条捞钱的门路。

    朝廷虽然很穷,但是民间却有很多人很富有,而且富得流油。

    这漕帮几乎控制垄断了整个北方的水运货物甚至仓库存贮,要说没钱绝对是不可能的。

    当然,那些最下层的帮众肯定是没钱的,只能混个温饱。很多人加入漕帮那也是迫不得已的。

    加入漕帮还能混口饭吃,如果不加入的话根本都活不下去。

    下层的帮众没有钱,但是顶层的漕帮首脑却是绝对很富有的。当然,江川相信大头还是被所谓的朝中大靠山被拿走了。

    如果能把漕帮掌握在手里,那绝对能解决很大的问题了。

    看到江川沉思的样子,季彪也不敢打扰,专心看着周围,防范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

    片刻后,江川对季彪道:“记着这件事,回京城后提醒我。”

    季彪虽然不解,点点头表示明白。

    心里有了想法,这一路上江川就专门盯着那些插着漕帮小旗子的车队观察。

    这一看之下还真是看出了不少的名堂。

    除了那些赶车的汉子之外,在车队的前后方都有穿着统一短打衣衫的汉子前后护卫着。

    朝廷有规定民间不许使用弓弩等武器,但是却没有规定不能使用刀剑等轻武器。

    这些漕帮的护卫们人人腰间插着一柄款式一模一样的短刀。

    江川仔细观察了一番,他们胸前绣有一只金鹏鸟的图案。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腰带颜色各不相同。其中,褐色腰带的最多,然后是红色腰带的,每队之中有两三人。

    而每队当中只有一个系着黑色腰带的汉子,看起来是队中的首领。

    显而易见,这些腰带就是用来区分这些漕帮帮众等级的标志。

    倒是那些赶着大车的汉子身上的衣服是杂乱的,腰间也没有系着腰带。

    显然,这些有腰带的人才是漕帮的中坚力量,负责押运保护货物,维持秩序。

    “漕帮能成为天下第一大帮,果然是有些门道的。”江川自言自语道。

    “一个小小帮派而已,为什么公子看起来如此重视?”季彪心中讶异,但是却没说出来。

    江川却看出来他的意思,微微一笑道:“漕帮的历史很是悠久,甚至比得上一个王朝的历史。恐怕大明朝的历史都没有漕帮的历史久远。试想一下,这样历史久远的帮派,岂能没点底蕴和门道?”

    季彪看起来很惊讶,想了想道:“公子是对这漕帮有兴趣了?”

    江川笑而不语,他刚才在观察的过场当中,已经产生了一些成型的想法。

    这些想法虽然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现实,但是对他来说却并不困难。

    这些想法一旦实现的话,到时候不仅在财政上宽裕许多,而且朝廷的物流运输能力上也会提升很多。

    而且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朝廷也会多了一条收集信息的绝佳渠道。

    心中有了这些想法,江川再看漕帮的这群人就好像看着一堆堆金子一样目光炙热。

第六十四章 蠢蠢欲动的扶桑() 
江川回到京城的消息很快传开。

    他刚进入王府,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刘基,苏秦,夏俊泽等人就联袂而来。

    江川在自己的大书房接见了三位大臣。

    三人虽然都在内阁之中,但是分管的领域各不相同。每个人按照顺序将江川离京这段时间的发生的重要的事情向江川汇报了一番。

    江川一边听一边问,三人之间也互相补充,很快就将这段时间内的重要事情汇报了一遍。

    待到三人都说完之后,江川笑着点点头道:“这段时间本王不在京中,三位大人辛苦了。”

    三人笑道:“臣等不算辛苦,殿下在外奔波,沐风栉雨才算辛苦。看殿下精神抖擞,想来这一趟是收获满满啊。”

    江川哈哈一笑:“还算不虚此行。”

    三人一听,心中都是一喜,对视一眼,齐齐起身躬身道:“臣等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虽然对外宣称摄政王是去了辽东巡视,但是内阁的这三位是知道江川的真实去向的。

    江川在济宁城搞出那么大的动静他们也都清楚的很。

    所以一听江川这么说,就知道江川和白锦绣的婚事有了结果,所以心中都感到振奋。

    在封建世袭制的背景下,君主若是一直没有结婚,没有儿子,那绝对会造成人心浮动的,甚至引发动乱,动摇国本。

    这一点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三位都是熟知历史的老臣,自然明白这一点。

    之前他们就明里暗里各种进谏过,希望江川能够早日将婚事定下来,现在有了结果自然高兴。

    “殿下,既然已经有了结果,那就早日将大婚之日定下来,也好让天下臣民安心呢。”

    刘基和苏秦还没说什么,夏俊泽到时候先迫不及待的说话了。

    苏秦和刘基的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暗笑这位首辅大人也太心急了。

    两人也随后道:“殿下,首辅大人所言甚是,殿下趁早大婚也好。现在天下局势虽然基本平定,但是水面下面却是暗流涌动。殿下早日大婚,既能安定人心,也能给这些隐藏在水面下的野心家重重一击。大婚之后,很多事情进行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虽然两人没有说明白水面下面有哪些野心家,哪些事情会在大婚之后顺理成章,但是在做的心中都看的明白。

    江川没想到几位大臣竟然对自己大婚的事情这么关心,微微楞了一下之后点头道:“这件事本王会放在心上的。现在,说说蜀州那边的情况吧。”

    狄青率领西南战区的十几万人马已经开始对蜀州开始攻击,而且也不时的有战报送到京城王府。

    江川之前给狄青的命令就是让他全权决断前线的一切事物,除非是那种特别重大,狄青无法决断的事情江川才会接手决断。

    所以这些战报基本上都是汇报战况进展的。其中还有一些是请求弹药物资补给的。

    江川虽然打了两年仗了,但是他很清楚自己在指挥方面依然跟狄青这些名将差得远,所以干脆当个甩手掌柜的,不去学习常凯申委员长总喜欢插手前线部队的指挥权。

    “根据最近一次送来的战报,在半个月前,剑门关已经被我军攻下,狄青元帅兵分三路,快速向广元,达州,巴中三地进攻,算算日子,此时说不定已经光复了这三座城池。”

    江川将手中的战报放在桌上,面带笑意道。

    “以狄青元帅的能力,再加上我军的猛烈炮火,这三座城池基本上是唾手可得。张献忠在蜀州滥杀无辜,随意诛戮,不得人心,我军所到之处基本上不会遇到太过激烈的抵抗。”夏俊泽抚须笑道。

    “狄青元帅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我军的实力也是在那里摆着,唯一可虑的就是蜀州的道路地形。蜀州多山,很多道路根本就是在悬崖峭壁旁边挖出的一条小道,行走极为困难,稍不注意就会坠入深渊粉身碎骨。这一点会大大限制我军的进展速度。”

    刘基曾经游历天下,也去过蜀州,对那里的地形自然了解。

    江川点头赞同:“这一点狄青之前做过大量功课,找了很多当地的向导,这一点不用担心。狄青做事沉稳又不失果断,不会因为贪快吃亏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后勤物资补充,然后等着狄青的捷报即可。”

    这话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说完西南的蜀州,众人的话题又转移到了辽东和朝鲜。

    “根据理藩院收集的情报,包括辽东战区报过来的各种信息,可以判断出扶桑国蠢蠢欲动的局势越来越明显了,显然在不断印证殿下从济宁城得到的情报。”

    苏秦掌管理藩院,所以说到辽东和朝鲜局势的时候第一个开口。

    说完之后又拿出几张文件递给江川。

    江川大略的看了一下,基本上全都是理藩院收集的情报归纳报告。

    最近在朝鲜半岛上发现大量的扶桑人出现。他们往往以商人或者以浪人的身份出现在朝鲜半岛上,在三国之间流窜游荡,在朝廷三国的兵营,官府,粮仓等要地窥探徘徊。

    朝鲜三国的官府也发现这些人形迹可疑,派出过官兵捉拿这些人。

    这些人心狠手辣,行踪诡异,要么提前得到消息逃之夭夭,要么竟然聚集起来跟当地官兵厮杀。

    朝鲜三国的官兵因此死伤了不在少数。

    苏秦的判断是,这些人明显是扶桑国派来的细作眼线,甚至朝鲜三国的官府甚至朝廷当中也有人被扶桑国收买,给他们提供情报。

    而且这些人的活动越来越频繁,苏秦判断德川秀忠进犯朝鲜的时间越来越短了,建议朝廷早做安排。

    这些情报江川并不意外,在原本的历史上,日本国几次进攻朝鲜或者华夏,都会提前派出大量的间谍以各种名义进入华夏国土进行侦查,取得各种军事情报,甚至收买暗杀华夏官员或者将领。

    日本人的间谍绘制的军用地图甚至比起华夏政府军自己手中的地图都要精细许多,由此可见日本人的野心之大。

    日军在进入华夏之后取得地一系列重大胜利,这些日本间谍绝对是功不可没。

    在这个世界,扶桑国依然是同样的做派,这样的敌人就跟野狼一样,让人厌恶之余但是又不得不随时警惕。

第六十五章 废帝的理由() 
“德川秀忠刚刚统一扶桑国,就开始觊觎朝鲜,甚至连大明都想吞入口中,这厮还真是有些膨胀了,都不怕把自己撑死了。”

    夏俊泽听完骂道。

    “首辅大人说的不错,扶桑国人心不足蛇吞象,以弹丸小国还想吞并大国,真是不知所谓。况且,扶桑国如今表面上看起来统一了,但是地上各藩的大名手中权力还是不小,虽然目前暂时臣服,但是一旦战时不顺利,他们立刻会发生内讧的。”

    苏秦点头赞同道。

    刘基也道:“辽东是殿下发迹之地,又有冉武将军坐镇,扶桑国成不了气候。不过需要提防的是那些满清余孽蒙古各部会趁机作乱。”

    听了三位臣子的话,江川沉吟了片刻后道:“冉武那边本王早已经叮嘱过,对扶桑早有防备。苏卿,你们理藩院要及时和冉武那边互通情报,本王会对冉武下一道便宜行事的旨意,让他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率军进入朝鲜半岛,朝鲜三国上下一体全部受他节制。海军那边,让邓世昌也派一支舰队过去在海上提防扶桑入侵。

    一旦扶桑国敢进入朝鲜领海范围内,狄青和邓世昌两人便可随时发起攻击。另外,扶桑国既然派人到朝鲜进行窥探,咱们也要礼尚往来,选派一些人手进入扶桑国,进行情报打探,渗透,绑架,暗杀,甚至收买扶桑国地方大名,让德川秀忠尝一尝后院失火的感觉。这件事,苏卿,你下去和胡汝贞商量一下,拟一个章程出来。”

    胡宗宪现在是总参大都督,其实这些事情让他来主导最合适。

    不过胡宗宪现在不在京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