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川看了她一眼,笑了起来:“你是不是想多了,以为我对那位萧姑娘有意思?”

    白锦绣浅笑道:“那萧姑娘容貌不差,又有一身好武艺,而且心底善良,我要是你我都会看上她的。”

    江川笑了起来,走过去轻轻揪了揪她略带些婴儿肥的白嫩脸蛋道:“说的是真心话吗?要是你真这么想,那我可就去找萧老头提亲了。”

    白锦绣白了他一眼,打掉他那只作怪的大手嗔道:“那你去啊。说不定人家还是什么外国的落难公主什么的,跟你正好般配啊。”

    “我对公主什么的可没兴趣,我俘虏的公主可都不少呢,王府还有一个在当侍女呢。我只对那种喜欢一身白衣,一人一剑行走江湖,还会义正言辞的骂我是登徒子的侠女有兴趣呢。”江川一本正经的看着白锦绣道。

    白锦绣脸上大羞,心中却是十分受用,轻声啐道:“堂堂摄政王,不学好的,就会油嘴滑舌骗女孩子。”

    看着她娇羞的样子,江川也是心中大乐,正要再调笑两句,却听见们敲响了。

    “公子,有人将一封匿名信扔进了知府衙门。”是季彪的声音。

    “进来。”

    季彪推门而进,手中拿着一封信,交给江川。

    江川拆开信一看,信笺是普通的信笺,信封也是普通的信封,没有任何标记,是属于满大街的书坊都可以买到的那种。

    信笺上只写着一句话:“三日后,城外大运码头,调虎离山之计。”

    字也很普通,中规中矩,内容也看起来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江川盯着那一句话,目光闪动,片刻后微微一笑,心中了然。

第三十九章 大鱼上钩了() 
    江川将信递给白锦绣,笑着道:“看来鱼儿已经上钩了。而且还是一条大鱼。”

    白锦绣看完之后,沉吟道:“大运码头?那可是济州城外最大的一个码头,每天的货运量,客流量都非常的客观,可以说是大运河上很重要的一个中转站。码头周围也因此成了一座繁华的城镇,常住人口也有好几万呢。”

    “如果那人选择对大运码头动手,那他有这么大的实力吗?”白锦绣疑惑的道。

    “这就是问题所在。本以为那个秦牧是个小角色,现在看来倒是一条大鱼。如果不是这封匿名信的提醒,咱们还按照原来的方案布置,那到时候真的可能中了此人的调虎离山之计了。”江川点头沉声道。

    “那么这封匿名信又是谁送的?难道是那人内部出了问题?”白锦绣思索道。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那秦牧敢这么做,赌的就是官府没有足够的力量同时兼顾大运码头和济宁城两地。原本这么想也没错,在外人看来济宁城如今群龙无首,正是作乱的好时机。但是他并不知道我在这里,这是他最大的破绽之处。”江川自信的道。

    “没想到因为一个刺杀案竟然牵扯出了这么多的事情,真是出发之前怎么都没想到的。”白锦绣感叹道。

    “这天下目前远远称不上平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不知道有多少暗流涌动,咱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杀的人还很多。”江川吐出一口气沉声道。

    江川找来地图,在地图上看了片刻后,坐在桌前迅速的写了几封信,然后盖上自己的印章,用火漆封好口子之后立刻让人送了出去。

    信送出去没多久,许清朗又来了。

    “公子,那张献忠的细作招了。从他嘴里,我们得知还有一批细作继续潜伏在京城里。甚至很多人还是用化名潜伏在一些官员大臣府邸之中。”许清朗沉声向江川禀告道。

    “派人把他秘密押送京城,陈昭俊知道怎么做。”江川沉声吩咐道。

    许清朗领命,又禀告道:“公子,济州通判马邦德和那些捕快衙役都招了,这是案卷,您请过目。”

    说完呈上了一沓厚厚的口供。

    江川快速翻阅了一遍之后,越看越气,心中杀机迸发,怒气勃然道:“这些人抄家灭族死不足惜。暂时先押在牢中,等那秦牧到案之后再一同处置。”

    许清朗被江川忽然迸发出的气势吓了一跳,急忙领命而去。

    江川知道,自己虽然用强大武力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基本平定了天下,但是也只是表面上而已。

    大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统治,已经彻底的没落腐朽,给中州大陆这片土地造成了很多沉珂旧伤。

    不说别的,就说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流寇肆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跟在就在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上面。

    大明太祖立国之初,为了打击破除前朝留下的土地兼并问题,彻底根除帝国动乱的祸根,大刀阔斧,高举屠刀不知道杀了多少豪绅地主,将他们手中的土地分给农民耕作。同时,打击限制小地主,拉拢普通农民。同时又设定了许多严格限制土地兼并买卖的律法。

    在重重打击之下,天下的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豪绅地主损失惨重,基本上被清理的差不多了。

    留下一些小地主也是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这种情势下,前朝遗留下来的土地兼并问题大大缓解,大明统治快速稳定,人口增加,收入暴涨,底层百姓人人称颂太祖盛名。

    但是太祖一死之后,即位的皇帝有没有太祖的功绩,也没有太祖的雄心。

    为了顺利即位,便需要争取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

    而这些世家大族在民间其实就是最大的地主。

    如此一来,太祖朝的很多律法就慢慢的形同虚设,土地兼并又开始越来越严重。

    而且一旦遇到天灾人祸,这种情况就会更加严重。

    为了活命的百姓只能把自家的土地卖给那些地主乡绅。

    就算朝廷有律法不许买卖土地,那些地主豪绅也可以想出土地挂靠的法子来钻律法的漏洞。

    如此一来,地主劣绅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多,那些失地农民最后要么沦为地主家的佃户,要么只能进城打工。

    而越是到王朝后期,这种土地兼并情况就越严重。

    江川现在已经基本平定了天下,但是却还顾不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这是个大工程,要做的工作很多,要杀的人绝对少不了。

    但是杀人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

    如果光杀人,问题得不到实质的解决,最后还是镜中花水中月空忙活一场而已。

    历朝历代为了抑制土地兼并采用了很多方法。

    历史上的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满清康熙年间的摊丁入亩等,都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采取的变法措施。

    这些措施在当时的确都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朝廷的财政收入也在短时间内暴涨,天下人口也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但是这些措施最终都无法实现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直到新中国城成立之后这个问题才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土地国有化,所有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任何个人不得私自买卖土地。个人只能对土地有承包权,有使用权,但是却没有所有权和买卖权。

    如此一来,历史上一直困扰历朝历代,成为历朝历代衰落乃至灭亡的看起来无解的问题基本就被终结了。

    这些东西,江川作为一个前世的文科生,当然都是明白的。只不过能不能在现有的背景下这么做,他还没有想好。

    就算做的话,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最适合,这些都是要好好斟酌的。

    毕竟社会大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

    脑子里正在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季彪忽然来报:“公子,那位萧冉姑娘来了,想要见您,说要向您当面表达感激之意。”

    江川楞了一下,点点头道:“让她在客厅候着,我这就过去。”

第四十章 行刑日() 
    江川来到客厅,萧冉急忙上前见礼。

    “多谢梅公子。”萧冉看着江川诚挚道。

    她已经去看过父母,看到父母一切安好,这才放心下来过来道谢。

    “举手之劳,萧姑娘无须客气。比起萧姑娘的救命之恩,这倒也算不上什么。”江川摇头笑道。

    让人上了茶水,两人落座,萧冉摇头,很认真地道:“梅公子言重了。我并非是救你,只是为了自救而已。梅公子显然是身份贵重之人,我若真的被那些杀手所胁迫刺杀了公子,事后也难逃一死。所以,公子不必客气,我不过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江川有些惊诧,深深的看了一眼眼前的红衣女子,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坦诚直率,倒是真有些意外。

    “姑娘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有大将风度,在下佩服。”江川诚心实意道。

    萧冉却是苦笑一声:“什么大将风度,不过也是流落江湖,颠沛流离的无家可归之人而已。若可以选择,我也想每日里读书嬉戏,自由自在,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儿,何须如现在这般要担心一日三餐是否有着落,还要随时提防那些不知道从何处射来的明枪暗箭。

    只是我从懂事起就跟着父母一起流落江湖,穿州过府,走遍天下,看惯了世态炎凉,人心险恶,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陪着我爹娘一起好好活下去而已。”

    萧冉不知道为何,在眼前这个年轻公子面前,自己竟然有了强烈的倾诉愿望,不知不觉之间就将心中的酸楚说了出来,就好像他是一个可以十分信任的大哥哥一样。

    要知道,在江湖之中颠沛流离了这许多年,虽然年幼,可是见惯了人间恶毒的她却早已经不会轻易相信别人了,面对任何外人都会保持着警惕之心。

    更遑论是对只有一面之缘的一个男子敞开心扉诉说心中苦楚了。

    她说完之后,才意识到不妥,不由的脸上一红,心中暗暗责怪自己太过随意了。

    江川心中虽然也略微有些意外,但是面上却是依然平静,静静的听她说完。

    看她神色慌张羞愧,也大概猜到了她此时的心思,安慰道:“姑娘不必觉得一时失言而心生自责。绝大多数人活着,每天一睁眼就要面临各种生存的压力,心中难免有各种心酸苦楚。这些心酸苦楚若是一直郁积在心,不与人倾诉,时日久了,要么伤心,要么伤身。姑娘今日愿意说出,自然是好事,也是对我的信任,无需自责。”

    萧冉一怔,随机面露感激之色道:“多谢公子宽慰。”

    江川虽然对他们一家的身份好奇,但是却也没有借机追问。又聊了几句之后,萧冉便告辞离去。

    …………

    三日时间很快过去,城中因为知府被抓要被斩首的事情很快发酵起来,城中百姓都知道了,到了这一日,很多人都跑来看热闹。

    刑场就设在菜市口这个历朝历代杀人斩首的圣地,中间搭起了一座高高的法台,上面行刑柱,断头台都已经设好,对面一座高台则是监斩官坐的地方。

    法场四周里圈被一群挎着腰刀的衙役捕快给围着,外圈则是被一群背着火枪的官兵围着,阻止着看热闹的人群。

    闻讯前来看热闹的百姓已经将法场四周围的水泄不通,喧闹异常。

    坐在对面监斩台上的是一名身着紫袍的四品官员,正是江川从济南城调来的官员。

    这种事情上,黑冰台不适合露面,为了演戏演全套,江川便从济南调来了一个按察使衙门的四品文官监斩。

    按照此时大明的地方官职,各省最高长官是布政使,统筹全省政务。另外设立提刑按察使衙门,主管司法刑律,主官是提刑按察使。

    另外还有都指挥使衙门,主官是都指挥使,管理当地驻军,比如各地的卫所兵就是由都指挥使衙门管理的。

    当然,在江川的改革下,都指挥使衙门虽然还没有正式撤销,但是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对于当地驻军的指挥权,当地驻军全部交给了战区。

    地方衙门若有剿匪的请求,便会通过都指挥使衙门联络战区,然后战区派兵配合当地官府剿匪。

    基本上都指挥使衙门已经沦为了一个地方衙门和战区之间的一个联络部门。

    而这次济宁知府衙门竟然出现了塌方式的**,知府被人冒充了三年之久,通判跟当地帮派沆瀣一气,衙门之中三分之一的人都被下了大牢。

    这种触目惊心的案子让青州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都是心惊肉跳,冷汗直流。

    最关键的是这起案子还是由黑冰台查出来的,虽然江川的身份目前还没表明,但是谁都清楚这么大的案子一定是瞒不住的。

    一个知府衙门一二把手全部都被拿下,要是严格追究起来,他们青州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都逃脱不了责任的。

    不说别的,一个失察之罪就足够他们头上的乌纱帽被拿掉的。

    再想想那位杀人无算的摄政王殿下,他们搞不好命都保不住了。

    所以,在接到黑冰台的联络信,要求派监斩官到济州城的时候,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两位大佬都恨不得亲自过来,好减轻一点自己的罪责。

    但是最终还是不敢轻易出济南,生怕江川问他们一个擅离职守的罪名,最后还是拍了一个提刑按察副使过来监斩。

    此时,一个被带着黑色头套,身穿囚衣的人犯被两名士兵押着送上了断头台,脖子上面插着一名写着“犯官王珂”的牌子。

    犯人垂着头,披头散发,被绑在了行刑柱上。

    身后是两名腆胸凸肚,身穿红衣,一脸冷漠扛着鬼头大刀的刽子手。

    犯人被押过来的时候,周围的百姓沸腾了起来,很多人大声的咒骂着,有人开始向人犯身上扔烂菜叶,臭鸡蛋,臭水果之类的。

    那些士兵虽然尽力阻止,但是等到了断头台上的时候,犯人已经是满身狼藉,鼻青脸肿,头发上沾染了许多腥臭的蛋液。

    人犯却是一声不吭,只是垂着头,就好像浑然不觉似的。

第四十一章 入毂() 
    而在距离法场不远处的一座酒楼的包厢的阳台上面,一个身影正在冷冷的注视着法场的动静,目光紧紧的盯着跪在行刑台上的囚犯。

    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