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现在的生活已经距离普通人越来越遥远了,如果连这一点乐趣都没有了,那就过的未免有点太无趣了。

    三人回到王府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黑了。

    王府侧门前,近卫团团长季彪正等在那里,看见江川回来,急忙上前接过江川手中的东西。

    自有人将这些东西送到两女的房间去。两女也很自觉的告退。

    江川一边往里面走,一边看着季彪,问道:“是不是前线又有战报?”

    “殿下,狄将军派人送来八百里加急战报,我军已经占领了整个豫州,如今已经濒临潼关城下。而且,白山将军那边也有战报过来,西路军已经光复了整个榆林府,如今又在延安府连克六座城池,不日即可兵锋直指西安城了。”季彪跟在后面兴奋的道。

    “进展很快嘛。潼关一下,狄青和白山两面夹击,关门打狗之势已成,李自成这老小子这次真的无处可逃了。”江川闻言也是精神一振。

    回到书房之后,江川又将狄青和白山送来的战报细细看了一遍,心中大悦。

    李自成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了。

    估计不到一月的时间,在冬天到来之前就能基本平定了。

    而如今,一直龟缩在蜀州的张献忠依然没有任何出川的动静,好像是打定主意要利用蜀州的地形顽抗到底了。

    不过,如今黑冰台在蜀州那边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情报网,所以对张献忠的情况了解的也不是很多。

    而且冬天马上就要到来,蜀州山地连绵,道路崎岖难行,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冬天如果开始进攻蜀州的话,风险非常的大。而张献忠会据险而守,再加上天气严寒,道路结冰湿滑,到时候官军的武器优势就会被大大抵消,伤亡绝对小不了。

    所以江川略作思考之后,给狄青和白山各写了一封回信,要求他们用最快的时间对大顺军残余势力进行合围,一举歼灭李自成残部。

    歼灭之后,对于俘获的大顺军高层可押解进京。

    然后在陕州整军休养,彻底铲除大顺军在陕州的势力,为明年春天进攻蜀州做好准备。

    同时做好防止张献忠从剑阁出关袭扰汉中府的可能。

    而且大军的给养,包括冬衣和粮草以及武器弹药的补给都会尽快送过去。

    写完回信之后,江川加盖了印章,用火漆封上口之后立刻让人发了出去。

    这个时代没有电话电报,但是王府之中一直有专职的王命信使随时候命,人是锐士,马是良马,将会用最快的速度将王命传递到两人手中。

    而且在战报之中,狄青和白山两人也都提出了要求补充武器弹药的请求。

    两路大军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除了双方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差距之外,秦军新式的火枪火炮在其中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想想看,以往面对一座坚城,要么用人命往上堆,要么用比较原始的攻城武器来慢慢轰击。

    就算所谓的红衣大炮,那也是稀罕物,行动笨重不说,而且数量还很稀少。再加上火药的威力和精准度也都不如人意,所以攻克一座坚城也并不怎么容易。

    但是如今的秦军,再有了新式火炮之后,每次攻城的时候战术都变得简单粗暴。

    大军兵临城下,列开阵势之后先喊话要求守军投降。如果守将识相,立刻投降,那么一切好说。

    可是如果遇上不识相的,秦军也就不多费口舌,几十上百门野战炮摆开,轰他娘兮。

    秦军火炮数量多,火药威力又大,而且炮弹还管够,炮兵素质又高,所以打起炮来实在很阔气,那炮弹就像不要钱似的往城门城墙上砸。

    这样砸下去,再坚固的城墙也着不住。而且往往是城门还没塌,守军就被吓破了胆子,打起白旗要求投降了。

    打炮这件事是会上瘾的,有简单的办法,谁也不想用复杂的。

    所以,两路大军进展都很神速,但是炮弹消耗的速度更是惊人。

    若不是一路上沿途的城池都知道秦军凶猛,炮火无敌,如果不投降就要挨炮,大部分都会识趣的投降话,那么秦军随军携带的那些炮弹早就不够用了。

第二百三十章 大神李时珍() 
    给枪炮铸造厂下了订单之后,这次要补充给前线两路大军的武器弹药用不了几天很快就会补齐。

    在京城郊外,有一处巨大的秘密军需仓库,所有从基地之中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以及各种军备用品都被储存在这里。

    军需仓库旁边就是京畿驻屯军的军营,日常最少有一个团负责看守这个军需仓库。

    狄青和白山的战报上还说有一批伤员将会不日送到京城来。

    冬天马上就要到来,虽然随军都有军医,但是军医的作用主要是急救,要想休养恢复自然还需要在后方。

    因此,在京畿驻屯军的营地附近也建立了一座军医院,命名为国防军总医院,占地面积颇大,日常也有一个连的部队在守卫。

    国防军总医院集中了所有江川从基地太医院之中招募到的太医以及一些军医,甚至还从民间招募了一些郎中补充了进去。

    包括护士在内,整个国防军总医院的医护人员总数将近两百人左右。

    虽然建立之初的目的为了救治在战斗中产生的军队伤员,但是最后江川索性将其建成了一所古代版的综合性三甲医院。

    当然,所有的科室也不可能如现代医院那样精细,那根本不现实。

    除了急诊之外,也就是分了一个妇科,儿科和内科。

    这是门诊的分科,住院部那边就很简单了,因为这年头又没有各种仪器,也不可能挂水,所以病人看病都是医生诊断,然后开药,回家去煎药就可以了。

    能住院的只能是那些军中的伤员,每日要换药检查伤口,擦洗身子等等。

    当然,为了区分一般郎中和太医,总医院也采取了后世的挂号制度:号分为普通郎中号和太医号。

    门诊大厅里设有分诊台,分诊台有一个大夫和几个护士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咨询和分诊,挂号服务。

    当然,军队伤员凭借士兵身份牌是可以免费治伤看病的。

    虽然一开始,国防军总医院的设立是为了军队,为了军人服务的。但是随着消息渐渐传开之后,一些百姓也跑来看热闹。

    一些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试了一下之后,感觉很是新奇。

    最重要的在这里看病很方便,而且无论是诊金还是药费都很便宜。

    而且还有很多医术高明的太医坐诊,一般人哪有让太医看病的资格啊。

    很多人本来也不是啥大病,但就是为了体验一下让太医看病的感觉,就愿意花上两毛钱法币挂一个太医号。

    所以,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前来看病的普通百姓越来越多了。

    就连一些京城的达官贵人也过来体验一下。

    本来医院所在地是京郊的一处荒地,但是医院建成之后,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多,竟然慢慢的成了一处繁华所在。

    医院周边一开始有那心思灵活的百姓搭个茶水棚子卖大碗茶,也能让前来看病的百姓歇歇脚。

    后来就慢慢出现了小吃摊子,车马行,甚至客栈,小食铺等等,很有形成一个新的集镇的趋势。

    因为距离军营较近,所以山甲将这件事报给江川,看怎么样处理这些。

    毕竟如果允许这些东西存在的话,会给那些细作探子等提供一个查探军营动静的环境,有泄密的可能性。

    江川经过思考之后,认为简单粗暴的取缔这些也不合适,毕竟这些东西存在说明有需求。

    与其直接取缔,还不如让它们光明正大的存在,不过则是要把这些东西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后,江川给出的处理决定是让黑冰台将这些周边产业全部掌握在手中,那些原有的店铺全部收购过来,将里面的人全部换成黑冰台的人。

    当然,大部分都是属于黑冰台招募的外围人员。

    这些人打理这些周边产业,既能创造一定的进项,又能顺便打听到不少消息,民生民情,甚至还有可能听到一些关于朝中权贵官员的消息。

    如此一来,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小镇子,虽然目前看起来还不是太大,但是去也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了。

    后来,江川干脆直接赐名“安民镇”,亲手书写的匾额就挂在小镇入口的那座高大的牌楼上面。

    那些伤员送回京城之后自然就在国防军总医院住院治疗了。

    想到这里,江川又顺手写了一个帖子,是写给国防军总医院的院长李时珍的。

    李时珍这位大神自然也是贤良祠之中召唤到的,花费了足足一万声望值。

    有这位大神,医院院长的位子自然是非他莫属。

    写帖子,是告诉李时珍,过几天有一批伤员要到,让医院提前做好接收准备。

    李时珍这位大神脾气比较古怪,平日里都是黑着一张脸,就是见了江川也是照样不苟言笑。

    江川以前看书,说是李时珍曾经看不过嘉靖皇帝的做派,直接辞了太医的职位,行走江湖,为民治病。

    据说他跟以刚直不阿文明后世的海瑞还是好友。

    能与海瑞这种宁折不弯性子的人做朋友的人,脾气可见一斑。

    不过江川也不介意,有本事的人有点个性也很正常。

    写完帖子之后,江川这才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伸了个懒腰,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轻微的脚步声从后面传来,冰凉柔软的手指搭上了他的太阳穴,轻轻的按摩起来。

    “殿下,夜已经深了,该就寝了。”祁萱轻声温柔的在身后道,手上却没有停。

    “腹中有些饥饿了,弄点吃的吧。不吃的话这晚上估计睡不着觉了。”江川依然闭着眼,有些倦怠的道。

    不过脑袋却往后一仰,轻轻的靠在了祁萱身上,柔软的触感很是惬意。

    祁萱俏脸一红,却也没有躲开,声音更加温柔:“厨房都准备好了,看殿下一直在忙,没敢过来打扰。我这就去端过来。”

    看着祁萱的曼妙的身姿在灯光下摇曳而去,江川感觉嘴唇有点发干,心中忽然升起了一种强烈的冲动。

    呼!

    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陈昭俊已经出发去了杭州,不知道白锦绣什么会回来。

    有些事情也是该有个明确态度的时候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殿下宣召() 
    日头高悬,微风,巍峨庞大的摄政王府犹如一尊巨兽一般出现在九十八名新科进士的眼前。

    王府正门口那一队身穿灰色短款军装,身姿挺拔,神情肃穆的卫兵更是让这巍峨的王府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王府正门大开,意味着对九十八名新科进士的尊重和欢迎,也意味着一种接纳。

    在新科进士的的队列最前面,则是身穿朝服的内阁首辅,礼部尚书,礼部尚书,理藩院理藩大臣等朝中大佬,一个个神情肃穆看着那洞开的王府大门。

    站在大佬们身后第一排的,身形消瘦的一甲进士柳永神情激动的望着眼前的王府,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他参加过三次科考,前两次全部都以名落孙山落幕。这让素来以胸中有锦绣乾坤,满腹才学自傲的他深受打击。

    这次有了后来游历天下的事情。

    两次落榜,让他满腔愤懑无处发泄,他不知道该恨谁,该去怪谁,想来想去最后只能怪自己运气实在太差。

    最后只能寄情山水聊以慰藉。

    不过后来他慢慢的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所在:自己心中所学,根本就不是朝廷那些保守迂腐的考官们要的。

    他们要看的依然是那按部就班的八股文,要听得依然是那陈旧落后一成不变的圣人之言。

    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些人看来根本就是离经叛道,所以才会两次落榜。

    想明白了这一点,让他更是沮丧不堪,难道心中平生所学就要被这腐朽陈旧的世道给淹没吗?

    这种沮丧让他越来越痛苦,才会有后来出关游历的事情发生。

    若非阴差阳错,苍天保佑,他此时早就成了关外的一堆无人认领的白骨了。

    后来自己已经一度绝望,觉得此生已经无望了,注定要潦倒一生。

    可是后来随着秦王江川带兵入关,天下大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李自成数次大战,连战连败,仓惶逃回陕州。秦王入京,清洗魏国公刘霖等大顺军的奸细,逼迫皇帝自锁深宫,掌握了朝廷大权。

    后来又有了一系列革新之举,桩桩件件都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不同凡响。

    风云激荡变幻,很多人惊慌失措,有人大骂秦王跋扈蛮横,毫无人臣之道,是祸国奸臣。

    有人暗中串联,四处散播流言,造谣污蔑,将各种脏水往秦王头上泼去,导致民心动荡,京城之中暗流涌动。

    对于这一切变化,柳永一开始也是和众人一样惊诧震撼的。不过后来他心中却是越来越惊喜的。

    他敏锐的发现,这个秦王殿下的做派实在是不拘一格,毫无当前朝廷那种颟顸迂腐,保守陈旧的习气。

    不说别的,就是建立新军,发行纸币,遣散宫女太监,在京城之中设立保洁,大力整治环境卫生这些事情,都已经足以证明了这位秦王殿下风格之大胆独到。

    这让本已经沮丧绝望的柳永看到了自己重获新生的希望。

    就在他发愁如何向秦王自荐的时候,朝廷发布了开恩科的布告,这让他眼前的路一下子明朗起来。

    更重要的是,这次恩科取士的方式和内容完全跟以往的科举不一样,完全抛弃了古板无用的八股文,也不考圣人之言,只考策论,实务和体能。

    这完全就是超越了时代的颠覆之举,让大批考生哀嚎埋怨的时候,却让如柳永这般心中真有丘壑的考生大喜过望。

    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他考中了。而且还是一甲进士。

    这让他兴奋的连续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