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信任吧”祁萱看着柳如是,微笑着轻声道。

    柳如是脸上一红,她的确这样想过。

    祁萱样貌不比自己差,而且又久在摄政王身边。况且两人都是年轻男女,祁萱又如此受信任,不发生点故事都说不过去。

    看她的样子,祁萱也知道自己猜对了,不以为意的笑了笑道“其实很多人都会这么想,或者说不这样想的人才会奇怪吧。”

    柳如是尴尬的笑了笑,等着祁萱的下文。

    “殿下年轻英武,又身居帝国之巅,外人都以为殿下身边必然是美女如云,夜夜笙歌。可是殿下身边的人却都知道,殿下并非那种贪恋女色之人。从辽东到京城,殿下对我始终以礼相待,从未有过非分之举。对于身边的其他女人,殿下也是同样的对待。而且,殿下至今没有纳妃,一直都是孑然一身。”祁萱说着这些,语气之中却好像有点惆怅。

    柳如是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显然祁萱的话让她很是惊诧和意外。

    “可是,祁姐姐,你,你难道不喜欢殿下吗”柳如是愣了一下之后低声问道。

    “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其实,我当年在辽东也是被殿下所救。若是没有殿下,我此刻早已经成为了一堆白骨了。这些话,我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你想听的话,我就说给你听。”

    祁萱叹了口气,拉着柳如是在后花园的石亭之中的石凳之中坐了下来,眼神望着天空,陷入了回忆的神情。

第二百二十二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 
    柳如是最终还是答应了住进王府,祁萱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了她听而已。

    柳如是虽然年轻,但是却很聪慧。她明白,若是摄政王殿下真的对自己有什么想法的话,她根本没有半点反抗的能力。

    是自己想多了,殿下他只是一番好意。

    派了一辆马车带着柳如是去将她的行李和丫鬟双儿接过来。安排完了之后,祁萱走进了江川的办公房之中。

    “殿下,柳姑娘答应了。”祁萱轻声道。

    “嗯。”江川坐在桌案后面看着手里的文件。

    “殿下,真的能帮柳姑娘找到兄长吗?”祁萱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

    江川抬头看了她一眼,起身道:“你跟我来。”,然后走向了西暖阁的小书房。

    祁萱跟着走了过去。

    江川从书房的书架上找到一本书,然后从书里面拿出几封信递给祁萱:“你看看这个。”

    祁萱好奇的接过信,一看到信封上的“小妹如是亲启”几个字的时候心中一跳,抬起头看向江川。

    “这些信和这些书,都是在辽东的时候从海东青手里缴获的。”江川沉声道。

    祁萱这才了然,打开信封快速的看完内容,神色也变得复杂起来。

    “殿下,这个柳永难道就是?”祁萱低声问道。

    “我后来让白牧拷问过海东青,他承认曾经劫杀过一股行商,里面就有一个书生。这些东西就是从那书生的行李中找到的。”

    祁萱沉默了一会才继续轻声道。

    “殿下,我知道你是怕柳姑娘一时接受不了,所以才没有直接告诉她这件事。可是这样瞒着她,终究更残忍一些。我想她找了这么久,虽然依然心中存有希望,但是应该也早都想过这种可能吧。”

    “你说的对,其实当时应该告诉她的。只是话到嘴边我却心软了。也许是我想多了,就像你说的,她兴许能平静的接受这个结果。乱世之中,死的人实在太多了,一个柳永又算的了什么。只是,我总觉得,这个世道已经够让人绝望了,活着,有点希望也许更好一些。”

    江川的话里有些惆怅,语气也有点落寞。

    祁萱从来没有见过眼前这个男人在自己面前说过这样的话,在她的印象中这个男人面对任何事情都表现的很冷静,很果断,就算当年在葫芦股处决那七百多名犯法的百姓时候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绪。

    祁萱原本以为自己在江川身边这么久了,已经很了解这位殿下了。可是今天她才发现,自己好像并不太了解这位殿下。

    人本就是复杂的,很多时候自己都不了解自己。

    很多人在事情没有发生的事情,侃侃而谈,认为自己到时候会怎样怎样,各种理性各种聪明。

    可是等到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却往往慌得一匹,根本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的睿智和镇定。

    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在面临生死的问题上。

    基本上每一个人都设想过自己被查出绝症的时候会怎么面对。

    很多人都会很淡然的觉得自己不会把金钱和时间花费在毫无意义的治疗上,而是会用剩下的时间去游览名山大川,去做以前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尽力的去弥补人生的遗憾。

    可是当那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几乎绝大多数人都会哭喊着让医生救救自己,让家人不要放弃自己,甚至会在情绪最激烈的时候破口大骂,全然没有一点所谓的理性和乐观的风范。

    这就是人性,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在面对有些事情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江川本来是打算直接将这些书信交给柳如是的,可是却不知道为什么在开口的时候却临时改变了主意。

    也许是因为男人面对柔弱少女产生的奇怪保护心理,亦或者是因为她明媚的笑容。

    更或许是因为,她眼睛里因为心怀希望的闪烁的神采吧。

    江川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情绪当中,而是很快恢复了平日的平静,对祁萱道:“这些书信你先收着,以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告诉她吧。她在府中的事情你来安排就是。”

    祁萱点点头轻声道:“嗯,我知道了。”

    柳如是的事情对于江川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结果已经注定,剩下的就是找个合适的机会告诉她事情的真相。

    当然,让柳如是留在王府,他的有私心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住进来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多了彼此了解的机会。

    人是要靠近了才看的清楚。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这件事就暂时的抛在了脑后。

    江川都有点后悔入关了,自从入京之后每天都忙的要死,还不如在关外经营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美滋滋的,何必跑来当一个累死人的劳模呢?

    只是,这种念头也只是想想而已,人生没有如果。尤其是争霸天下这种事情,不进则退。

    你就算不想主动招惹别人,不代表别人不来招惹你啊。

    要想清净下来,那就得将所有视线以内有威胁的家伙全部干掉才可以清净一阵子。

    下午的时候,内阁送来了上次恩科取士的录取结果,并且请江川评选出前十名一甲进士。

    恩科考试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终于在九月初的时候如期举行。

    既然是恩科,那就是临时决定的,在很多程序方面都做了简化。

    并且因此如今的局势,能来参加的士子也注定不会太多。

    这次的考试依然有礼部负责组织,但是在出题形式和题目选择上都是经过了江川的同意。

    并且对于考试资格也是没有太多限制,只要是大明境内的读书人都可以来参加,甚至不限功名档次,不论你是秀才还是举人或者是进士都可以参加。

    虽然这个规定在朝中掀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进士出身的官员大呼自己与秀才举人同朝为官实在是耻辱,但是江川却依然不为所动,强力推行这一规定。

    他考试考得可不是四书五经,看谁经义做的好,谁八股文写的好。而是看这个人对天下大势的洞察和判断能力,对实务的认知和分析能力,甚至包括算学能方面的基本常识的掌握。

    这些东西才是为政基本的素质和要求。

    考察的目的不一样,自然报名资格和考试方式也就不一样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恩科取士() 
    因此,朝廷恩科取士的皇榜一经公布,便在京城内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一时之间,京城之中读书人往来不绝,各个客栈酒楼都是人头攒动,都在议论这次恩科取士的事情。

    虽然因为战乱,能够来参加恩科的读书人会较从前少上很多,但是毕竟这个世界文化昌盛,读书人的基数本来就大,所以在最终在经过两个月的报名期后,最终确定参加考试的读书人也有一千多人。

    这个人数报上来的时候,江川也觉得有些超出意外了。

    考试的试题是江川提议,内阁编写,江川最终审核定下来的。

    这次恩科考试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策论考试:题目分成两道大题。第一道大题是对于当今天下局势的看法,包括对各个势力的分析和判断,包括优势劣势等等。当然,分析的对象不包括江川代表的朝廷。

    这道题考察的目的自然是考生对于天下大势的关心和了解程度,以及思想的倾向性判断。

    第二道题则是一个具体的实务题。以天下如今的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为题,让考生分析原因,然后站在施政者的角度来提出解决办法。

    第二部分则是算学基本知识和对中州地理人文知识的考察。

    这部分主要考核目的自然是判断考生的基本执政能力和人文常识,避免出现那种只会高谈阔论却连基本的生活常识或者人文常识都不知道的高分低能儿。

    第三部分则是体能测试。体能测试分为两块:第一块是耐力测试。简单的来说就是跑步。

    在一块制定的军营校场上跑圈,凡是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跑完规定的圈数的就算通过。

    江川虽然求才,但是却不想要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他要这些人是来干活的,不是让他们来享受富贵的。

    若是身体素质太差,肯定也不能要。

    第二块则是骑马射箭。这是一道选做题。可以考,也可以不考。若是能够通过的人则可以加分。

    在加分的诱惑下,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考。虽然大部分都表现的惨不忍睹,不是从马背上摔下来,要么就是连弓都拉不开。

    就算勉强骑上马,拉开弓,最后箭也射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一题其实考的是考生的尚武精神。

    而且这次的恩科取士并不限制录取名额,只要总分超过了及格线就会被录取。

    所以,在开考之前京城的考生们都是摩拳擦掌,兴奋不已。就连原本只有秀才功名根本没有资格上京赶考的人都有了机会,一下子读书人对于江川这个摄政王的好感度蹭蹭蹭的上涨了一大截。

    虽然朝廷之前也放出风来,告诉大家这次考试方式和内容会有很大变化,但是却也没有细说。

    很多熟读四书五经,经义娴熟,八股文熟练的士子还是充满自信和优越感,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再怎么变,也会在四书五经的框架之内。

    可是当考试一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傻眼了。

    光是第一道题就让他们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就算让他们翻书去找也根本找不到答案的。

    这些士子平日里一个个眼高于顶,对于李自成,张献忠都是一口一个流寇,满嘴的不屑,只知道流寇残暴,每到一地如蝗虫过境一般,却根本没有人去真正了解过流寇的起因,发展和当今的情况。

    就算知道一些,也多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甚至妖魔化后的消息。

    更别说还有南方的郑家势力了。

    这可不是后世的网络时代,真正的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个世界虽然印刷业很发达,但是因为战乱以及传播方式的落后,再加上读书人普遍的浮夸自傲的风气,没有几个人对于这些东西会去专门的了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那些原本一脸自信的士子们出来后个个都是一脸沮丧,垂头丧气的,不断的发着牢骚。

    等到第二部分考试出来之后,更是如丧考妣。

    因为算学在一般的读书人眼中都属于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很多人根本不屑去学。

    而地理常识和人文常识在一般书中介绍的也不多,很多都是要靠士子去游学才能获知。这一点就让那些只会安坐家中苦读经书,苦练八股的士子崩溃不已了。

    到了第三部分体能考试的时候,来参加的人已经不到最初的一半了。

    虽然这次恩科并没有采取淘汰制,所有人都有资格参加全部三场考试。但是很多人被前面两场打击的彻底失去了信心,后面一场就不愿意来参加了。

    等到第三场考试结束之后,所有前来考试的士子脸上挂着笑容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哭丧着脸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甚至还有些一瘸一拐往回走。

    那是从马上摔下来崴了脚或者摔断腿的。

    在这种情况下,最终的录取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试卷是由内阁和苏秦等几位江川钦点的大臣一起批阅的,采取交叉阅卷的方式,每份试卷最少有三位考官看过才最终确定成绩。

    即使这次江川和所有大臣都早有心理准备,毕竟是一次仓促准备的恩科,而且考试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果肯定不会太好。

    但是,尽管没有录取名额限制,录取线也定的相当低,但是最终被录取的士子也不到一百人。

    录取率可以说是不到十分之一,这还已经是考官们尽量手下留情了。

    看着这个数字,考官们都有些面面相觑,都在想着怎么跟摄政王交代。毕竟大张旗鼓的折腾了两三个月,最后就录到了这点人,大家都有点汗颜。

    不过,当内阁首辅夏俊泽带着忐忑将这份名单送到江川面前时,江川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失望,反倒有些意外的道:“这个数字已经超出本王的想象了。本王原本以为,能有五十人被录取都算是多了。”

    夏俊泽这才放下心来,看来摄政王殿下对于这次恩科的结果是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的。

    不过虽然人不多,但是还是要在这一百人当中分出个一二三等的,用术语说就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