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连军长岳鹏举都挨过狄青的军杖。

    所以,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之下,老王和乔杉这两个人完全没有考虑到违抗军令的风险,只考虑了这一战怎么打才能取得最大战果。

    在他们看来,只要到时候赶着几千匹军马回去,团长大不了骂上几句,最多是关上几天禁闭,挨上几下军棍,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第二军之中,没有挨过军棍,关过禁闭,受过处分的军官那出去都没面子的。

    可是那功劳也是实打实的,而且到时候整个第二军都知道他们的大名了。

    想想其他连队的主官们羡慕的看着自己的眼神,老王和乔杉两人就觉得很爽。

第一百九十五章 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一个有意偷袭,一个全无防备,而且所谓的三千守军也并不满额,而且这其中还包括了喂养军马的马夫在内。

    而且这次的偷袭目的是那几千匹军马,而不是俘虏守军,因此注定了这是一场击溃战,并非歼灭战。

    二营一连的士兵冲在前面,子弹嗖嗖的飞出去,迎面过来的郑家军士兵一茬一茬的倒下。

    这些依然以冷兵器为主的守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劣势之中,只剩下了挨打的份。

    秦军的迫击炮跟随步兵前进,发现哪里稍微有聚集起来的敌人,炮弹就精准的落到那里,炸的守军鬼哭狼嚎,四散奔逃。

    而且最倒霉的是在第一轮的炮击当中,守军主将就被一枚飞溅的炮弹碎片给刺入了咽喉之中,群龙无首的守军更是难以组织起来。

    战斗的过程对于秦军很轻松,甚至比一场演习还要轻松。不到半个时辰,三千守军跑的没剩下多少了。

    当一连长老王站在军马场的大门口举目四望的时候,除了几十个正在喂马而没来及跑的马夫正在瑟瑟发抖之外,就再也看不到一个活着的敌人了。

    这让他竟然生出了一种天下无敌的寂寞感来。

    迫击炮连副连长乔杉带着警卫员赶了过来,望着马场中那一片片的战马,兴奋之色溢于言表,不断的搓着手道:“老王,老王,咱们这次发了。你看看,你看看这些军马,多好啊!等咱们回去了团长一定会给咱们记大功的。”

    老王这才从高手寂寞的感慨中回过神来,也去看那些军马。

    在刚才的战斗中,一些军马受惊了四处乱跑,此时一些士兵正在驱赶着。

    “又是一群怂货,根本不经打,还没开几枪就跑完了,真不知道郑芝龙那老小子咋好意思称霸一方的?就靠这些货吗?”

    看了看军马,老王又开始发起了天下无敌的感慨来,显然是这一仗没有打过瘾。

    乔杉没有理他的感慨,带着人去找那些没来得及跑的郑家军马夫去了。

    要想把这些军马弄回去,还得靠这些马夫帮忙。否则靠他们这一两百号人是玩不转的,这些军马可不是会像那些俘虏那样听话的。

    到天色将黑的时候,一连和迫击炮连的人在几十名马夫的帮助下,驱赶着两千多匹军马上路了。

    至于军马场,倒是也没有一把火给烧了。

    秦军打仗,现在很少搞烧杀抢掠那一套。东西可以抢,但是烧杀却是不必要的,因为在秦军眼中,这些地方迟早都是自己的地盘。

    既然都是自己的地盘,自己的财产,那就没有在自己的地盘上放火烧自己的房子的道理。

    二团本来就是快反部队,或者说叫龙骑兵(就是骑马的步兵,行军的时候骑马,作战的时候下马),再加上赶得也是军马,所以行进速度也不算慢。

    在天色彻底擦黑的时候,终于赶上了二团留下来的联络人员。

    联络兵看着浩浩荡荡来的一大群黑影,听着密集的马蹄声,当时吓了一跳,以为是郑家军的大队人马追了上来。

    “天王盖地虎!”

    “小鸡炖蘑菇!”

    口令对上了,联络人员才从道路两侧的树林里面现身。

    当听说殿后部队没有等到追兵就去抢了郑家军的军马场,抢回来两千多匹军马之后,联络班的士兵们一个个都是羡慕不已,都在埋怨为什么殿后的不是自己部队呢。

    二团这次的行动不仅挫败了郑家军偷袭温州的几乎,全歼了郑家军的唯一一支火器部队,并且在随后的报复行动之中收获无数,沉重的打击了郑芝龙逐渐膨胀起来的野心。

    这次秦军的报复行动让郑芝龙损失惨重,粮仓被劫,还损失了五百万两银子以及两千多匹军马,以及五六千人马。

    最严重的后果当然不是这些明面上的损失,而是这次的报复行动对于郑家军的士气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他们原本还以为凭借着郑家军有能力和朝廷掰腕子,可是却没想到秦军竟然如此难以对付,而且报复心还极强。

    短短几天时间内,郑芝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以说感觉到了真正的切身之痛,这让他对秦军产生了强烈的忌惮之意,打定主意没事的话绝对不去主动招惹秦军了。

    而因为这一次郑森的兵败,也让准备从海路试探牵制秦军的郑家战队也闻风退却了,任凭英国人再怎么怂恿鼓动都没用了。

    他郑芝龙虽然是在海上起家的,可是在如今的家产,家人等全部都在陆地上。他就算在海战中打赢了,可是在陆地上他依然不是秦军的对手。

    只要秦军不来打他,他就没有必要主动招惹秦军。

    而且当事后,郑芝龙从各个渠道得知秦军这一次出动的人马只有一千多人的一个团时,呆呆的坐在红木桌案后半晌不说话。

    这支军队太可怕了!这是郑芝龙的得出来的最终结论。

    总之,经过了这一次的事情之后,郑芝龙前所未有的老实起来,严厉约束部下不得越界滋事,生怕又惹来了秦军的报复。

    顺带着就连从北方来的行商们在东南区域的待遇也好了不少,这让这些行商们都莫名的感激以前只有腹诽的朝廷了。

    郑芝龙虽然消停了,可是在这次的事情当中另一个当事人,也是这次当中最丢脸的一个人—郑森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郑森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下定决心日后要一雪前耻。

    因此,他在经过再三请求之后,又搬出了自己老爹郑芝龙帮忙之后,以一个小兵的身份加入了英国雇佣军当中,与那些英国士兵一起训练,一起行动。

    这次的失败被他视为奇耻大辱,也让他真正直观的看到了与秦军的差距。而英国人是跟秦军交过手的,再加上英国人的作战经验丰富,所以成了郑森最合适的老师。

    英国人对这件事也乐见其成,最初的拒绝也不过是矜持而已。郑森的加入,让英国人更有信心将郑家绑上英国人的战车上。这对于日后大英帝国全面入侵中州大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 转轮手枪() 
    天气已经逐渐转凉,高大的银杏树上已经开始夹杂着几片黄叶。

    秋风乍起,一片黄叶结束了在树冠的短暂岁月,随着风飘落下来。

    “砰”的一生,黄叶被一颗呼啸而来的铅弹击得粉碎,在空中炸裂成无数片最终落在了地上。

    银杏树下面的演武场上,江川看了看被击碎的黄叶,目光看向手中的手枪,满意的点点头道:“精准度比起上一版好了不少。”

    他手中拿的这把手枪是枪炮铸造厂新生产的一款转轮手枪,仍然处于试验阶段。

    江川手中拿的这一把也是一把样枪而已。

    目前新军之中,装备给所有军官的手枪的大口径手枪,虽然威力还行,但是却也有很多的缺点:装弹量少,只有一发;精准度差,十米外基本上就看运气了;装弹慢,因为没有弹仓或者弹匣,只能从枪管里装填一颗子弹。

    人类早期的手枪基本上都是这种单发手枪,也就是装一发打一发子弹,这种手枪反应慢,火力弱,紧紧能作为自卫使用,并不能满足战场的需要。

    在大仲马的著名三个火枪手之中,法国火枪手一般要携带三到四把手枪,这样才能在近距离击毙数个人。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小岛上出门巡视的时候也要带两百手枪,两把步枪和一把战刀,以应对遇到多个敌人的情况。

    那个时候,装备了单发手枪的欧洲火枪兵,相对阿拉伯骑兵,或者非洲土著武装都没有太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应付灵活机动的骑兵时候更是如此。

    一旦骑兵冲到近距离。欧洲士兵也只能使用传统的冷兵器和刺刀对抗,伤亡惨重是必然的。

    这种情况的改变直到转轮手枪出现之后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这种采用转轮供弹的手枪在短时间内可以连续射击五到六发子弹。如果操作得当,可以同时对付数名敌人。

    因此,转轮手枪的出现让手枪这种武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说是手枪发展史上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以至于让当时的世界各国都极度推崇转轮手枪。

    转轮手枪除了供弹量大之外,另外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就是可靠性极强。基本不存在卡壳的现象,即使某颗子弹击发失败,射手只需要再扣动一次扳机,击发下一颗子弹就可以。

    最后,转轮手枪的精准度很高,在近距离上基本上是指哪打哪,因此各国的警察都非常喜欢它。

    但是作为军用武器,转轮手枪的问题实在不少。军事作战中敌我双方火力强大,双方经常在远近不同的距离上持续性交火,军用手枪需要强大的杀伤力和较高的装弹量,而这正是转轮手枪的软肋所在。

    19世纪末,一支600人的美国骑兵遭遇了印第安人的伏击。由于美军当时没有携带马刀,唯一的武器就是转轮手枪。

    战斗中,美军的转轮手枪半分钟就打光了子弹,在颠簸的马背上装填子弹就需要几分钟。这个时间早就够印第安战士砍杀他们几个来回了。

    最终,美军阵亡了三百多人,幸存者也几乎是人人带伤。

    有了血的教训,美国人意识到转轮手枪的不足,开始研制可以连续单发射击的半自动手枪。这种手枪射速快,威力大,装弹量也大,除了可靠性外都比转轮手枪高出数筹。

    世界上第一款半自动手枪是由美国枪械界的大师级人物—约翰。摩西。勃朗宁研制的勃朗宁m1900型手枪。这种枪体积不大,可以藏在裤兜或者藏在腋下不被发现。

    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名刺客普林西普就是使用的这种手枪刺杀了斐迪南大公夫妇,最终使得欧洲在五年内丧失了九百多万条生命。

    后来,二十世纪初,美国军方公开招标下一代的大威力军用手枪。勃朗宁在m1900型手枪的基础上研发出了使用11。43毫米口径子弹的m1905型半自动手枪。

    由于这种手枪发射的是柯尔特公司的弹药,勃朗宁就通过柯尔特公司将样枪交给了美国军方进行测试。

    在经过长达四年的严格测试,m1905手枪在6000发子弹的连续射击中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即便是经过泥沙和污水的浸泡也无损性能。

    更让军方喜出望外的是,这种手枪使用11。43毫米口径的弹药,这种子弹只要一发命中目标,就能让敌人彻底失去战斗力,堪称“手枪中的大炮。”

    最终,这把手枪压到了其他五家公司的样枪,赢得了美国军方的订单。最终,美国军方将勃朗宁经过微调后手枪命名为柯尔特m1911型手枪。

    所以,江川一直希望能够给部队换装一种更可靠,装弹量更大,装弹速度更快的军用手枪。

    他最先想到的是上面说的这把柯尔特m19911半自动手枪,这把枪是一把享誉世界半个多世纪的名枪,在从一战到二战的各个战场上屡建奇功,为各国军人争先恐后的喜爱。

    m1911手枪无论是装弹量,还是精准度,亦或是杀伤力都很不错,能够满足江川需要,是江川最喜欢的一把二战名枪,也是很多男人心目中的那把手枪。

    而且从外形上,m1911的硬朗威武大气也很得人心,在可靠性上也表现的非常好。

    关于m1911在二战当中的故事非常多,可以说胜不胜数。总之,这把手枪在欧洲战场,在太平洋战场的故事跟在中国战场上的另一把抗日神器—毛瑟军用手枪(二十响的盒子炮)可以说是二战前后最负盛名的两把手枪了。

    只可惜,江川虽然钟情于m1911,甚至盒子炮也不错,但是基地的枪炮铸造厂却无法生产这两款手枪。

    最终,江川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转轮手枪。

    他今天用来试射的这边转轮手枪已经是枪炮铸造厂生产出来的第三把样枪了。

    前两版的样枪都存着一些较大的问题,比如说精准度不够,或者是装弹量太小等各种问题。

    经过江川不断的反馈试射之后,通过在兵工厂升级各项技术之后逐步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最终有了江川手中的这把样枪。

    在经过精度,有效射程和射速等多项测试之后,江川基本上对于这把枪是满意的。

    下一步就是要让军官们亲自来测试这把枪了。

    一旦测试通过,就要给枪炮铸造厂下订单,开始大量生产。

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一军的毕业考试() 
    “殿下,白牧军长到了。”

    看着江川试枪结束,笔直的等待在演武场边上的关豹上前报告道。

    看了看这个如今已经英武不凡的豹伢子,江川点点头道:“再去拿一些子弹和两百枪过来。”

    关豹转身去拿枪和子弹了,江川对于站在一边的白牧招招手道:“过来试试这把新枪。”

    白牧这次见面又比上次黑了一截,整个人显得更精瘦了。不过气质上却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他的气质给人的感觉是冷面肃杀的,但是现在因为职责的变化而增添了一些威严和笃定的感觉。

    白牧接过江川手里的转轮手枪,从关豹手中拿过一盒子弹拆开,将转轮甩在左侧开始装弹。

    这种手枪是单枪管,装弹六发。

    当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