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照原来的流程票,票拟之后的折子都要被送进宫中,然后由司礼监的几大秉笔太监,进行批红。

    所谓批红,就是在内阁送来的公文上面用朱砂写上意见,同意还是不同意。

    严格来说,司礼监的权力其实就是相当于替皇帝作为内廷秘书。

    经过司礼监批红的折子,如果皇帝看后没有问题,最后掌印太监才能加盖皇帝大印。这样整个流程就算走完了。

    现在这个流程当然变了,皇帝已经完全被锁入深宫之中,司礼监自然也就丧失了批红的权利。

    现在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内阁自己做主决断,事后报备摄政王府即可。

    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情内阁先做出初步建议,然后再把折子送到摄政王府,由江川最终批复。

    而江川在最终批复决断之前都会先让苏秦审阅一遍内阁送来的折子。

    把这个权力交给苏秦,是因为他知道苏秦是绝对忠诚,而且富有经验的。

    对他来讲,经过一年多的战场历练,对于战场上的事情,虽然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对于内政的处理,很多时候还是经验不足,所以他希望能够由苏秦先进行过目,对于内阁来的折子进行审阅。

    如果苏秦与内阁的意见一致,那么这件事情,江川很快就会做决定。如果两人的意见不一致,江川就会跟苏秦进行进一步商讨,最终做出决断。

    所以实际上来说等于苏秦现在就代替了司礼监的作用,甚至拥有了更大的权利。

    夏俊泽值班的文吏禀报摄政王府派人来的消息之时,他正好在批阅关于京城之中粮价飞涨而引起的骚乱的折子,顺天府尹叫苦不迭。

    因为江南被大顺军攻占,漕运堵塞,京城等于断了粮食补给。

    京城存量越来越少,商家为了多赚钱自然也动起了囤积居奇的心思,因此很多粮店都关门歇业了。

    买不到粮食的京城百姓自然不满,一些人开始闹事,甚至开始打砸粮店。顺天府这几天抓了不少人,大牢都快塞满了。

    自从大顺军占了江南之后,京城粮价早已经是节节飞涨,现在已经到存粮耗尽的时候。

    对于这件事情,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下令九城兵马司维持好街面上的秩序。要想彻底解决这件事情,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从外地调集大批粮食入境,如此才能平抑物价,安定民心,他正想为这件事情上报摄政王府。

    听到摄政王府派人来了,他急忙让人请进来王府使者,自己也出了值房去去迎接。

    中军大司马李翦,大步走入内阁执房。正好遇上了迎面匆匆出来的夏俊泽。

    夏俊泽看到来人竟是一员身材高大,面容冷肃的武将,心中不由得一惊,以为又是关于军中的事情,急忙上前问道。:“敢问将军高姓大名,殿下有何吩咐?”

    李翦将江川的手令递给夏俊泽沉声道:“首辅大人,具体的事情,殿下的手令上说的很清楚,您一看便知。末将来此之前,殿下亲口吩咐,希望内阁能够尽快拿出执行方案,然后报殿下批复。”

    夏俊泽看李翦说的如此郑重,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急忙打开手令快速的看完,看完之后,心情瞬间激动起来。

    对于袁崇焕之死以及周云逸之死,夏俊哲其实也是抱着非常大的同情之心。

    觉得这二人死得冤枉,尤其是袁崇焕,为大明帝国忠心耿耿,最终却遭流寇陷害,皇帝听信谗言,将他千刀万剐,凌迟处死,其死状之惨为大明有史以来绝无仅有。其死因之冤,实也是让人无比同情。

    他没想到江川刚刚摄政,就想着为袁崇焕和周云逸平冤昭雪。

    这让他既大感意外的同时,有个于江川的评价更高了一个层次。

    他更加深刻的感觉到。这位摄政王殿下不光在战场上百战百胜,而且对于治国,对争取人心都很有一套。从他的身上,他感到了一股是真正的英主之风,是一个值得跟随效力的主公。

    他知道此事一旦传开,必定朝野颂扬,对于摄政王个人的声望,会有着巨大的加持作用。而且对于稳定人心,更有着极大的意义。

    夏俊哲躬身正色道:“请将军回报摄政王殿下。臣一定将此事办妥,定然不会让殿下失望。”

第九十七章 倭寇的挑衅() 
    对冤屈而死的人平反,从程序上来讲,首先要掀翻法律对他们之前的判决。

    也就是说从证人证据供状判决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翻案。

    在法律程序上完成之后,最后要以摄政王的名义发布一道诏书,通晓天下。

    最后为了昭示摄政王以及朝廷的仁义愧疚,将会给两人家属一些适当的补偿。

    比如给其后人封爵或者物质补偿,或者赐予两家后人一些虚职虚衔等。

    如此一来,整个程序基本上就算完成了。

    夏俊泽对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视,急忙招集三法司及相关衙门的堂官进行商议,很快拟定出了一个章程,并且上报到了摄政王府。

    江川看完之后,对于基本的章程表示同意,并且下令寻找袁崇焕的后人。让一旦找到务必第一时间带到自己面前。

    这件事情在有条不紊的快速进行。

    同时,夏俊泽将京城缺粮的事情,也禀告给了江川。

    夏俊泽神色焦急,他直言今日之京城,粮价已经达到。一斗十两银子之贵的地步。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即使如此,百姓们拿着银子也买不到粮食。如果再不想办法从外地调粮的话,恐怕京城会生起一场大乱。

    看着忧心重重的夏俊泽,江川则显得毫不担心,风轻云淡。

    面对摄政王的态度,夏俊泽大惑不解,不知道摄政王为何如此轻松,难道此前种种举动都只是沽名钓誉?

    江川看出来了他的心思,只是淡淡地告诉他不用担心。京城缺粮的事情他早已经知道了,并且已经在想办法了。

    不出数日,京城粮荒的问题就会大大缓解。而且不出一个月,整个京城的粮价就会掉到彻底恢复正常。

    夏俊泽疑惑不解,不知道摄政王将从何处调来大量的粮食,毕竟京城人口有百万之多,光是每日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今朝廷还能掌控的地方只有北直隶地区,以及秦王的辽东。青州虽然已经光复,可是被流寇荼毒,还需要时间恢复秩序,自然不可能提供粮食的。

    不过江川有意说,他也不好刨根问底,只能拭目以待了。

    缺粮这件事,对于别人来说可以说是天大的难事。但是对于拥有要塞基地的江川来说,这根本就是小事一桩。

    江川亲自安排的事情,朝廷的执行效率非常高。

    三天之后,朝廷就为袁崇焕,周云逸两人平反昭雪。摄政王府颁发王命诏书,不仅为二人恢复名誉,而且追封袁崇焕为太子太傅,且加封建安侯,谥号忠正。

    周元毅追封太子少傅,其家人全部免罪,其妻吕氏封为三品诰命夫人。

    朝廷当日没收之宅邸器物,家产全部返还,并补偿袁家白银万两,周家白银五千两。两家后人若有报销朝廷之心,可免试入太学读书。若愿从军,可直接加入亲王亲卫营效力。

    消息一出,京城沸腾。

    百姓议论纷纷,朝野之间都是一片赞颂之声。

    周云逸之子周德泽,现在在江川秦王府中养伤,虽然早就知道摄政王要为其父平反,但是听到消息成真,激动的泪流满面,不顾有伤在身,跑到江川面前磕头致谢,并说愿誓死效忠摄政王。

    周云逸养女邓小金,更是对江川感激不尽,伺候江川更是尽心尽力,略去不表。

    不过袁家的情况却大不一样。

    当日袁崇焕受冤而死,死状极惨。其家人悉数遭到连累。有人被杀,有人被发配充军,更有许多人散乱而逃,不知踪迹。

    江川也下令各地官府寻找袁氏后人,一旦找到,要切实优待,送往京城。

    通过这件事情。江川摄政王仁义之名,在京城百姓朝野之中快速传播,引来无数赞颂之声。

    很多人想到摄政王如此仁义,则反过来咒骂如今被深锁宫中的皇帝残暴无德。

    而是另外一件事情,则让摄政王的威望达到了一个顶峰。

    京城粮荒日久,民怨沸腾,九城兵马司天天出动数千人马维持秩序,眼看就要弹压不住,京城每日都发生好几起百姓冲击粮铺之事。

    眼看就要酿成一场大乱,顺天府以及朝廷各大衙门,甚至包括内阁,都急得团团转,可是却无一人有良策。

    就在众人焦急不堪之时,秦王不知从何处调来的第一批粮食进入京城。

    这批粮食一入京,就被迅速的投入到市场当中,以每斗粮食一两银子平价售卖出去,立刻引起百姓哄抢。

    好在在军队的维持秩序之下,倒没有发生踩踏事件。

    外粮一入京城,粮价立刻下跌。

    但是很多商家依然是持观望态度,没有立刻放开粮价售卖。

    在他们想来,朝廷不可能调来太多粮食,最多只是能缓解眼前燃眉之急而已,杯水车薪,并不能根本平息京城粮荒。

    岂料在随后的几天,每天都有大批的粮食运入京中,然后迅速的被投入到市场当中去。

    京城百姓奔走相告,人人都能买到粮食,而且价格极低,一时之间。京城百姓对于摄政王江川的爱戴达到了一个顶峰。

    与此相对的是各家囤积居奇的粮商开始发慌,囤积起来的粮食就会卖不出去了。如今天气渐渐热了起来,雨水渐多。一旦存储不好,粮食很容易发霉,那时候就是血本无归了。

    于是这些粮商一咬牙,一跺脚,急忙开店售卖,并且下调价格,与朝廷官粮一个价格

    只可惜,江川打定主意要让这些奸商彻底倒霉,他们一调价,江川离开下令粮食价格减半,半两银子一斗。

    江川有要塞基地兜底,根本不怕亏本直说,他的粮食都是从基地之中兑换而来,虽然要缴纳百分之一的手续费,可是这些钱跟卖粮赚来的钱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随着调入京中的粮食越来越多,京城的粮荒在以极快的速度缓解,京城百姓的情绪很快安定了下来。

    那些粮商之前用几倍于时价的价格囤囤积了大量粮食,就等着在关键时期发一笔横财。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横空出世的摄政王却有天大的本事,竟然可以在短短时间内调到海量的粮食,以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速度平抑了粮荒问题。

    这些粮商就算此时吐血大甩卖,也是损失惨重。别说收回老本了,不把裤子赔掉都算不错了。

    可是官粮却依然在降价,这让他们一边咒骂,一边咬牙继续降价跟随。

    只可惜京城的百姓恨透了这些奸商,再加上现在官粮供应非常的充足,所以根本没有几个人上门买粮。

    就算偶尔有不知情的人来买粮,还有好心人会在这些粮店门口劝他不要在此买粮,然后带着人去官府开的粮店去买,气得那些粮商更是吐血。可是他们却也不敢动粗,因为九成兵马司的兵丁就在门口转悠,那些搅和他们生意的人不管,但是只要他们敢动手,这才兵丁就会立刻过来收拾他们。

    这些粮商叫苦不迭,但是却毫无办法。

    但是让他们更痛苦的是,在粮价彻底稳定之后,官府随即以囤积居奇扰乱京城秩序之罪,将他们的粮铺查封。并且将东家与掌柜的都带到了衙门收监问审。

    如此一来,京城百姓人人举手称快,大呼摄政王万岁,甚至很多人在家中为摄政王江川立下生祠,日日焚香祷告。

    江川得知此事,哭笑不得,不过心知百姓善意也便由他去了。

    江川在京城收揽人心,稳定内政,平抑物价的时候。

    秦军在青州的战事也进入了尾声。济南府光复之后,接下来兖州府、莱州府、登州府以及东昌府,大名府等府州县,纷纷光复。

    大顺军余孽犹如积雪遇烈阳一般,纷纷逃跑,各州纷纷光复。秦军力量快速扩充到整个青州。

    胡宗宪如今被江川任命为青州总督,全权署理青州以及江南战事,以及光复之后的秩序重建等事务。

    胡宗宪正准备雄心勃勃的派遣大军继续南下,向中原以及江南地区进发的时候。一股意外的势力却进入了秦军的视线之中。

    五月十日,一股倭寇乘船从海上袭击了青州威海卫,残杀威海卫军民总计一千四百多人余人,掳走妇女将近千人,将整个威海卫抢掠一空,然后付之一炬,最后大摇大摆的离去。

    消息传到青州总督府,胡宗宪顿时大怒。他一方面向京城摄政王府禀告,另一方面整顿军备,派人联络黑冰台,收集倭寇信息,准备剿灭这一支倭寇,为威海威死难的百姓报仇。

    消息传到了京城,江川震怒。他虽然早就预料到倭寇会趁着自己与李自成交战之时浑水摸鱼,但是没想到倭寇的袭击却来的如此猝不及防,如此的残暴毫无人性。

    而且倭寇如此的嚣张,显然不光是为了单纯的劫掠,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挑衅和试探。

    如果他不能迅速的扑灭这股倭寇,并且十倍百倍的奉还的话,这种袭击以后会越来越多的,到时候才会让他焦头烂额的,好不容易稳定的青州就会再次动荡起来。

第九十八章 惨不忍睹() 
    对于倭寇袭击威海卫之事,江川大为恼火。

    他不知道一直在查找倭寇的踪迹的为什么黑冰台没有事先察觉这次的袭击。

    当然,他也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倭寇的巢穴在海上,而白锦绣他们的人手不足,又才行动开始没有多久,所以指望他们能够事先预知显然也不现实。

    但是他知道,如果这一次不能狠狠的把倭寇的气焰打击下去,并且十倍甚至百倍的让他们付出代价的话,那倭寇的袭击将会更加的频繁和猖獗。

    所以在与苏秦商议之后,他立即给胡宗宪下令,让他暂停向江南进军,而将倭寇作为当前的首要作战目标。

    同时,江川派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