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有的人都在想这个问题。

    江川看着众人的目光神情,微微一笑,起身离开自己的那把虎皮交椅,走到身后那面巨大的大明舆图之前,拿起旁边的一根指挥棒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道:“诸位,你们以为的天下是不是只有大明这块土地?”

    下面的人都不说话,这表示大家都是默认了。

    江川微微一笑,继续用指挥棒向着地图上大明左侧的浩瀚大洋向西延伸然后停住虚点了几下问道:“诸位,有谁知道从大明越过浩瀚的海洋是哪里吗?

    这里有没有其他的大陆?

    这片大陆上还有没有其他的国家?

    有国家的话还有没有如大明这般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的国家?

    这些国家有没有大明强盛?

    他们的武器,操练,兵员素质,指挥体系,科技政治文化有没有大明先进璀璨?

    他们如果比大明更强盛的话会不会有入侵大明的野心?

    在这浩瀚的海洋上还有没有存在一些岛国?

    ……”

    所有人都无言以对,没有人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毕竟所有人都没有跨出过大明一步。

    他们看着江川,眼神之中带着期待,希望江川能给他们答案。

    江川却并不回答他们,反而把指挥棒又从大明东侧的浩瀚大洋上划过,又问起了同样的问题。

    依然没有没有人能够回答,毕竟阅历限制了大家的眼界。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普通人,相反其中的好几位都是在华夏文明史上长存不朽的先贤大能。

    只是因为时代的限制,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远远是比不上江川这个现代灵魂的。

    虽然这是个似是而非的世界,但是江川却依然坚信这个世界如同前世的地球一样大,甚至更大,大很多。

    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所处的这片大陆,依然还会有其他的大陆。在那些大陆上依然会存在堪比大明,甚至比大明更加强盛的文明,这一点他是坚信的。

    如果非要证据的话,那么他从万春楼救出的洋妞茉黛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

    虽然茉黛并没有跟江川说太多关于她的那个国度的事情,可是从一些细枝末节上江川还是得到了不少的信息。

    根据他的推断,茉黛来自的那个大陆上,最强大的帝国就是英吉利帝国。这个帝国的强盛程度堪比前世历史上殖民全球的英帝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说别的,就是在二十一世纪的那个世界,英国女王还是全球几十个国家名义上的元首。

    在江川穿越前的那一年,阿三国的一部人气爆棚的运动电影之中就有英联邦举行运动会的情节。光是参见这个运动会的国家就有七十多个。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七十多个国家历史上都是以英帝国为宗主国的。

    根据茉黛的说法,这个世界的英吉利帝国依然是有四处寻找开拓殖民地的习惯的,所以他们的眼界和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远远不是大明这片土地上的人能够相比的。

    根据茉黛所说,英吉利帝国在寻找开拓殖民地的过程当中曾经与其他几个大陆上好几个强盛的国家都发生过武装冲突。

    而那些所谓的武装冲突,双方出动的人数都在数万到十数万之间,而且战场上的主流武器就是火枪和火炮。

    这根本就是规模不小的战争了。

    而且据说有些国家的火枪已经实现了后装,而且射程非常的远,射击精度也很高,这让江川不由的想到了后装的线膛枪。

    这显然是对方的科技水平,最少是军工水工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别人已经用上了后装线膛枪,大明这片土地上最先进的火枪还是前装的燧发枪,这差距不可谓不大。

    一旦双方遇上,在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死伤惨重的绝对是自己这边。

    而且火枪都出现了后装线膛枪,那么火炮呢?想必也差不多了。

    所以,江川现在有了一种强烈的急迫感。如果不能保持武器的先进性,那么再勇敢的军队也是给别人去送菜的。

第二百一十一章 誓死追随,死不旋踵!() 


第二百一十二章 出征() 
所有人都在准备大军入关的事情,江川则在和刘基商议日后治理辽东的一些想法细则,同时还要接见那些大同来的商人代表们。

    刘基将那份礼单拿给江川的时候,又说了一番洞香春的异常,江川也感觉有些不太正常。

    不过他显然不觉得洞香春有什么图谋。他们生意做得再大,也不过只是一个商人而已。若想在自己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诸侯身上打主意,未免太过天真了些。

    江川不觉得洞香春的东家智商如此不在线,到底洞香春有何目的,叫来一问便知。

    可是没想到洞香春大同分店的掌柜却早已经告辞,只留下了一封信,说是洞香春东家留给江川的。

    江川带着好奇打开了封信,看完之后却更加疑惑不解了。

    因为信中只有一句话:“秦王殿下无须多问,日后有缘自会相见。”

    面对如此莫名其妙的一句话,江川一头雾水。不过出征事宜诸多,他想不明白也就不多想了,只是叫来白锦绣让她派人继续重点调查这个洞香春。

    他忙着处理各种事务,却没有注意到白锦绣虽然嘴上应承了,可是神情却是有些复杂,看着他又有些欲言又止。

    正好这时候又有人来跟江川汇报其他事情,所以白锦绣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

    三天时间很快一晃而过,大军出征的日子终于到了。

    本次出征大军总计十三万,这里面包括后来江川又通过要塞基地重新招募的士兵。

    现在江川麾下包括嫡系人马和守备军,仆从军等总计将近三十万人马之多。

    其中嫡系兵力有十五万之多,这里面包括了要塞基地招募的还有从明军之中改编的过来的人马。

    守备军则包括当地招募的汉民士兵,也包括李永年原本麾下的四万明军士兵。这些人野战不行,但是守个城还是不成问题的,这部分兵力也有七万之多了。

    毕竟现在鞑子已经覆灭,整个辽东有分量的敌人已经找不到了,所以这些人马镇守各地城池还是够用的。

    剩下的七万仆从军就是投降江川的蒙古各部和朝鲜三国派出的兵马组成的联合军,这些人四万划归在镇东将军冉武的麾下,用来作为牵制蒙古和朝鲜三国的力量,若有战事还能充当一下马前卒和炮灰的角色。

    这次江川出征带了十三万大军,除了十万嫡系人马,剩下的三万就是蒙古兵和朝鲜兵组成的仆从军。

    他留给冉武五万嫡系人马镇守辽东,同时统领七万守备军和四万仆从军。

    这些人马已经将江川现在在要塞基地之中的剩余人口数额给占用完了。而且雇佣兵营地之中雇佣的人数也因为达到了三万人马而达到了一个上限。

    根据系统提示,要想继续突破这个数值限制,那就必须等基地升级到工业时代之后才可以。

    虽然有点小遗憾,可是江川觉得就算自己出征只有十三万人马,照样也可以打的李自成和张献忠落荒而逃。

    入关时十三万,等到几个月后,说不定就是二十万,三十万,甚至五十万一百万了。

    这十三万只是本钱而已,有了本钱,利润就会源源不断的到来。

    只要有这十万核心嫡系人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员到来的。

    出征的日子到了,江川昨夜虽然处理公务睡得很晚,但是一大早就醒了。

    醒了之后在祁萱的服侍下穿衣洗漱,吃过早饭,就开始顶盔掼甲的披挂起来。

    江川在从二龙谷赶来的白牧的帮助下穿好山文甲之后,对着一面一人高的玻璃镜子端详了一下自己的形象,甚感满意的点了点头,正准备招呼白牧出门的时候,就听见了祁萱的声音:

    “王爷,您这就是要出发了吗?”

    江川抬起头一看,一身青色纱裙的祁萱走了过来,手中挽着一个包袱。

    “是,马上就走,三军已经集结完毕,就等我了。”江川点点头道。

    “王爷,这个包袱里是一些换洗衣服,还有您平常喜欢翻看的几本书以及路上给您准备的一些干粮。”祁萱话是对着江川说的,手中包袱却是递给了江川身旁的白牧。

    白牧接过包袱笑道:“祁姑娘,你放心,我会照顾好王爷的。”

    祁萱笑了笑,心中却想你一个糙汉子会照顾人吗?好好的英俊王爷说不定等再见面时已经满脸憔悴,胡子拉碴了。

    “我知道了,你和颜斋两个好好配合,打理好府中之事。若有事情难以决断,就以你为主。约束好府中之人,若有违法乱纪者必以军法处置。”

    江川看出来了祁萱脸上的不舍,也不说破,说了也没什么意义,只是叮嘱了一些必要之话。

    江川虽然不在府中了,可是王府却也有一个亲卫营的千人队日夜守护,由一名千夫长亲领,所以寻常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江川要顾及的只有约束府中之人不要在自己不在之时,欺压良善,祸害百姓,败坏自己名声。

    毕竟现在府中的这些下人和侍女都是普通人,其中大部分人还都是江川从海东青手中救出来的受害者。

    可是人总是会变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很多人的思想也就变了,所以江川不得不提前打预防针。

    祁萱默默的听着,待江川说完之后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又欲言又止,半晌才说了一句话:“王爷,早日回来。”

    江川笑笑,伸出宽厚的大手在祁萱脑袋上揉了揉,转身大踏步的向外走去,白牧提着包袱紧紧跟上。

    祁萱看着江川越来越远的背影,紧紧的咬着嘴唇,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啪嗒一声摔碎在了地面的青砖上。

    江川带着白牧走到王府大门外的时候,守候在门外的亲卫千夫长上前见礼。

    江川忽然想起一事,叮嘱道:“看好鞑子小皇帝和太后,不许任何人知道他们的身份。只要他们不动逃跑的心思,就不用多管。若是敢逃,格杀勿论。”

    千夫长沉声道:“末将遵命!”

    有亲卫牵过来江川那匹全身火红色毛发,没有一根杂毛的坐骑,江川轻盈的翻身上马,白牧带着一行亲卫急忙策马跟上。

    行了几步,身后的白牧不解地道:“主公,为何不杀了那个鞑子小皇帝和太后,反而还要养着他们?难道不怕日后再生出是非来?”

    “那么多的鞑子男人都被我杀了,我还会怕一对孤儿寡母吗?留着他们,是因为当初他们识时务主动投降并且献上了玉玺。杀人很容易,一刀两断。只是要让他们感受命运的轮转,不是一定要用死亡这种方式的。”江川在马上说道。

    白牧似懂非懂,想了一会,一抬眼江川的那匹火焰驹已经跑远了,急忙加速跟了上去。

第一章 山海关风云(一)() 
山海关,天下第一雄关,北扼辽东,东临大海,是辽东进入关内的必经之地,也是实实在在的咽喉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大明二百多年,历代皇帝都会下令修缮加固关墙城防,终于使得山海关成为了一座可以称得上固若金汤的雄关要塞。

    只是再坚固高大的关隘要塞,也需要人去守的。若是守关的人心中的关墙都已经塌了,那么再雄伟的关隘也形同虚设了。

    山海关内,总兵府,山海关总兵祖大寿正在忧心忡忡的看着挂在议事大厅之中那副巨大的大明舆图,上面代表着大顺军的黑色圆圈已经占了大半个大明了。

    如今李自成大顺军已经攻下了河间府,正在向着京畿之地进发。而大顺军的西路军也已经过了真定府,向着保定府进发了。

    整个大明北方已经只剩下了京师附近的几百里土地了。

    可以说整个京城周围已经无险可守了,京城已经如同一个柔弱的女子一样孑然一身暴露在了李自成这个糙汉子眼前了。

    “舅父,据探马回报,李自成已经派出了一支偏师向山海关方向而来,显然是想打我们的主意。”

    祖大寿身旁是一员英气勃勃的小将,正看着地图沉声说道。

    此人正是祖大寿的外甥,山海关守军前哨营副将吴三桂。

    “可知道贼寇来了多少人马?”祖大寿皱着眉头问道。

    “据几波探马回报的消息综合判断之后,贼寇至少有五万左右人马,领兵大将为李自成手下大将郝摇旗。根据他们的行进速度判断,最多两日就会到达这里。而他们的前锋骑兵一天便可到达关下。”吴三桂毫不犹豫的沉声道,显然对这些情报都是了然于胸的。

    “郝摇旗?这个人好像是李自成的义子,据说作战勇猛,是李自成的马前卒,其麾下多是李自成老营精锐人马。李自成派此人前来,显然对我山海关志在必得。”祖大寿沉吟了一下立刻想起了此人的资料。

    “舅父,如今咱们如何应对?”吴三桂的声音有些急切。

    “如何应对?如今咱们只有四万人马,其中还有一万关宁铁骑。这可是咱们两家最后的资本了,绝对不能随便消耗掉。你应该明白,这乱世之中,有了兵马才是王道。若无兵马护卫,在这乱世之中还不如一条狗。”祖大寿的声音有点低沉,带着一些沮丧之气。

    “可是舅父,咱们不能这么干等着流寇来攻啊。不如趁着流寇还未到达,我带关宁铁骑出去伏击这个郝摇旗,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也让他们不要小瞧了咱们关宁军。”吴三桂大声道。

    “不可。如今我们就剩下这点人马,不能消耗在这里。这四万人马都是以后我们两家重新兴盛的本钱。要对付郝摇旗这一支流寇,有一个人可以帮我们对付他。”祖大寿看着急切的吴三桂沉声道。

    吴三桂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舅父,你说的是刚被封了秦王的江川?”

    祖大寿点点头缓缓道:“除了他还能有谁。若说这大明朝还有一丝希望的话,那就只能应在他身上了。这个人如同妖孽一般横空出世,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