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江川看到这些东西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这倒是让黄锦心中忐忑不已。

    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东西看着都挺稀罕,其实真正没多少实际好处。不说别的,作为一个实权亲王,圣旨之中竟然都没有提到赐给江川府邸的事情。

    说白了皇帝给出的就是空头支票而已。

    不过在黄锦战战兢兢的说出了勤王的事情之后,江川倒是没有如他想象中那样发怒或者说推辞,而是很豪爽的说三日后大军就可出发入关勤王。

    江川的爽快让黄锦大感意外又欣喜若狂,急忙对江川千恩万谢。

第二百零四章 捷报频传() 
江川收到圣旨的第二天,胡宗宪也从盛京传来捷报。

    冉武带领的右军击破了满清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老城,斩杀满清一万余人。满清礼亲王代善在攻城的时候被炮火当场打死。

    这一仗,除了俘虏了大批满清贵族之外,还俘虏了满洲族人一万多人。

    与此同时,跨过鸭绿江的狄青带领的右军则跟匆匆赶来的满清朝鲜驻军大战一场。在江家军猛烈的炮火打击之下,多铎军很快溃败。

    多铎逃跑没多久,就被半路设伏的新罗军给擒杀,并且将人头送到了狄青军中。

    多铎之死让满清在朝鲜的残余势力全部土崩瓦解,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都派来使臣拜访狄青,并且呈上各国国王亲笔签名,用印的王书,想请狄青向大明皇帝表达他们愿意重返大明怀抱的愿望。

    狄青心中好笑,这三个小国消息如此闭塞,竟然还不知道大明皇帝已经自身难保了,还想着继续抱大明的大腿。

    狄青告诉他们,这辽东的鞑子是武安侯江川灭的,救了他们朝鲜三国的人是武安侯江川,而不是大明皇帝。所以要么宣誓效忠武安侯,要么等待大军兵临城下。

    三国的使臣听到狄青这么毫不客气充满威胁的话,一脸懵逼,拿着王书脸上的表情看起来有种想上吊的感觉,

    三国使臣回去将事情一说,三国的国王也傻了。三个国王派出人经过一番打听之后,终于才从大明经过海路来朝鲜经商的商人嘴里得知了大明真正的局势。

    了解了大明真正的局势之后,朝鲜三国国王也终于明白大明现在指望不上了,这才明白他们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新罗国的国王很快派出了特使来拜见狄青,然后经过一番商谈之后,特使带着狄青的意思回去了。

    被新罗抢了先的高句丽和百济两国国王一边大骂新罗国不要脸,一边也紧急派出了国王特使来见狄青。

    最终经过来往几次的商讨之后,朝鲜三国国王和狄青一起举行了会盟,由狄青代江川与三国签订了合约。

    合约的主要内容也很简单。

    第一项内容就是驻军。朝鲜半岛上由江家军派出军队驻扎进行保护,由三国按照国力,总共每年向江家军提供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和一百万单的粮草,并且负担驻军的其他开支。

    作为回报,如果有外敌入侵朝鲜半岛,江家军有义务保护三国的安全。

    在非战争时期,驻军的一切行动都由江家军自行决定,朝鲜三国没有任何权利干涉。如果江家军士兵触犯朝鲜三国法律,当地官府无权处理,需交由江家军自行处置。

    第二项主要内容就是开放各个通商口岸,从辽东去往朝鲜各国经商的商人商队要受到朝鲜各国当地官府的保护,并且商税征收不得超过一成的比例。如果这些商人触犯当地律法,也不得由朝鲜当地官府处置,而是要由驻军成立临时法庭审判并且进行处置。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这些商人都必须持有辽东市舶司开具的经商证明才可以享有以上待遇。

    第三项内容就是驻军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有优先收购朝鲜三国各种物资的权利,当地官府不得干涉。

    这些条款都是狄青提出来的,狄青很了解江川重视商人的想法,所以在合约之中第二条就提出了开放通商口岸的事情。

    至于第三项那就是以备不时之需,先写在条约上再说。

    为了以后方便添加补充条款,后面还加了一条“若有未尽事宜,由江家军提出之后再协同三国商定之后补充。”

    这份条约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就是一份标准的不平等条约,那是要引起国民百姓愤怒的。

    可是对于经历过满清野蛮压榨和蹂躏的朝鲜三国来说却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之前看到野蛮无敌的满清八旗被江家军摧枯拉朽一般的击溃,朝鲜三国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才知道世上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看着彪悍肃杀又冷酷森严的江家军,再回头看看自己国家那些软脚虾一样的军队,三国的国王对于狄青狮子大开口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准备着被好好压榨一番。

    可是没想到最后条约出来之后,三国都很是诧异。

    条约的三条主要内容,除了第一条的驻军和提供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和一百万石粮草让三国国王稍微有点肉疼之外,剩下的两条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啥。

    驻军也不算啥,甚至对于三国来说隐隐还有种得其所哉的感觉。有了这么强悍的军队保护,还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安全感。如果再有如满清鞑子那样野蛮的敌人入侵,他们也不会不堪一击就俯首称臣了。

    至于驻军军营所在,在三国的交界处圈出一片土地作为驻军的军营,军营在江家军的监督之下由三国共同招募民夫来修建。

    同时,由三国在半个月之内交付第一批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以及二十万石的粮草以资军用。

    朝鲜半岛上的三国虽然也是一国,但是实在算不上多大。最大的高句丽方圆不过两千里,新罗方圆一千多里之地,百济不足一千里方圆。

    但是这三国的国土面积虽小,但是可耕作的肥沃土地还是不少的。尤其是三国的交界处有五大湖,这五大湖水域广阔,鱼虾无数,而且之间各有水道相连。

    这五大湖可以说是整个朝鲜半岛最富饶,景色最宜人的地方。而且大湖区周边土地富饶肥美,可以说是整个三国最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产粮区。

    所以五百万两银子对于三国来说虽然不少,但是也算不上过多,不会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

    当然,狄青之所以要求在五大湖这个三国交界之地驻军,也是有震慑朝鲜三国的意思在里面。只要他们以后不老实了,直接大军一动,三国的粮道就被切断了,等于一下子掐住了三国的脖子。

    条约签订之后,狄青又盖上了自己的将军大印,与三国交换了合约之后迅速派人带着三分合约回广宁将江川禀报。

    江川虽然授予他们在外有临敌专断之权,但是事后的及时报备却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百零五章 划算的殖民地政策() 
胡宗宪的捷报和狄青的捷报几乎同时到达广宁,而此时正好是江川收到圣旨的第二天。

    两份捷报的到来让江川大为欣喜,很快就给胡宗宪和狄青写信,对他们的战绩进行表彰和勉励,并且告诉他们将在外一切皆可自断,日后报备即可。

    这就是等于给了他们先斩后奏的权力,可以说是极大的信任了。

    当然,这些人都是江川从系统之中招来的贤良,根本不可能存在无法完全信任的问题。对于他们,江川可以付出全部的信任。

    只有对那些后来投诚过来的人,江川才会用起来有些顾虑。

    对于这两份捷报,江川的心情其实是有微妙的差异的。

    对于冉武大破赫图阿拉,击杀代善,抓了大量俘虏,江川是早有心理准备的。满清大势已去,剩下的那点人在士气如虹,彪悍肃杀的江家军面前根本是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的。

    但是对于狄青跟朝鲜三国签订的条约,江川很是有些意外,但是更多的却是眼前一亮。

    狄青不愧是真正的名将,他的眼光没有仅仅局限在战场上,而是延伸到了战场之外。他所签订的这三条内容都契合了江川的想法,也符合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

    朝鲜三国实力弱小,江家军要是要想直接攻灭,那可以说非常简单。只是攻灭之后的占领和治理那才是真正的麻烦的开始。

    江川目前虽然有了翰林院这种可以招募人才的单位,但是依然还有大量的人才缺口。并且这些人基本上都都是一般人才,没有大才统领镇守的话能发挥的效果也很一般。

    而江川目前文臣只有三人,武将也就是四五人而已,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去治理朝鲜。

    而且要治理的话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资,还得处处驻军。

    仅仅上面这些事情都够江川受的。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这种不平等条约来薅羊毛,既能有好处而且还不用自己喂羊,简直就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其实说白了朝鲜三国就是目前江川的殖民地,当然是比较初级的殖民地了。

    对于江川来说,这种模式是当前最合适的模式。

    以武力为震慑,让羊自己剪掉羊毛来进贡。而且羊毛剪的还没那么厉害,不至于引起羊的不满和反抗,只需要坐着收钱就好了,多么省事。

    而且就连驻军的军费和粮草都由殖民地提供,这是多么划算的事情。

    所以,江川在回信之中充分肯定了狄青的做法是正确而且具有长远眼光的,并且在三份合约上加盖了自己的秦王大印,让人给狄青送了回去。

    当狄青收到江川回信之后,得知了江川已经被大明皇帝敕封为秦王,节制辽东所有事宜之后,很快召见了朝鲜三国的特使,要求三国国王来见自己。

    三国国王战战兢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来了之后,从狄青口中得知了江川封王的消息,面面相觑,愣了一下后都开始庆幸自己识时务的早,抱上了这条大腿,否则真是免不了大兵压境之危了。

    三国国王回去之后急忙写好了贺表,派遣特使,带着大量礼物在狄青派出的一队骑兵护送之下向广宁而来,祝贺江川获封王爵。

    而收到江川回信的胡宗宪,也派了一队人马押解着满清小皇帝福临和太后布木布泰等一大票满清贵族俘虏向广宁而来,为江川荣升王爵而献礼。

    与此同时,葫芦谷的第一批移民已经到达了辽阳和广宁两地。同时到达广宁的还有颜斋等一批将军府的下人和侍女们。

    这些人达到广宁之后,原本范四海的七进七出的大宅子成了江川真正的秦王府。上面的匾额也是由刘基亲自撰写的,金字黑底,气势磅礴。

    第一进宅院为下人们的住处,颜斋这个外管家也住在第一进的院落里。第二进宅院则是被开辟为秦王府的议事厅。

    两侧的厢房为负责王府安全的亲卫营的值守将士的临时休息之地。不用值守的时候他们是住在军营之中的。

    议事大厅之中按照江川的要求,并没有搞成那种传统的一把交椅高高在上,其他交椅在台阶下分列两侧从布局,而是放置了一个如现代社会那样的长方形会议桌,周围可以摆上三十二张椅子。

    其他椅子都一样,唯一最北边顶端的一把椅子稍微大一些,上面铺着虎皮,算是江川这个秦王的交椅。

    在会议桌的最北边,也就是江川那边虎皮交椅的后面挂着一幅巨大的木板,上面蒙着一张巨大的大明舆图。

    这张大明舆图其实是官方出版印刷的,是由大明工部监制发行,大明最大的书坊皇家书坊尹帅售卖的,很是详细完善。

    这个时代的印刷出版行业其实还是很发达的,各种尺寸的大明地图,全国版的,地方各省版的都有,都是由工部派人实际测量后绘制然后印刷的。

    当然,这份地图也是五十年前的那位眼光不凡的大明皇帝下令开始的,否则的话真正完善大明舆图恐怕只有皇宫和各个大衙门之中才有了。

    正是因为这些大明舆图的传播,才让更多的大明人了解了大明的疆域之大,也让很多人对大明的各州县的分部位置有了一个基本的印象。

    言归正传,这张地图也是江川从广宁知府衙门之中抄出来的,而且还是特制的那种超大版的,上面还有很多计划进军路线的标记,由此可见满清对于大明的狼子野心了。

    在议事大厅的两侧有五个休息室和无间书房,供参加会议的人临时休息和临时办公之用。

    第三进院落则是江川自己的办公场地,一个书房,一个办公室,一个临时休息室,还有一个可以容纳十个人开会的小型会议厅。同时在左右两侧的厢房还给刘基等所有的文臣武将准备了客房。

    第四进院落是江川的起居之地,旁边则有他的内管家兼秘书祁萱和几个贴身侍女的房间。

    第五进院子则是让其他侍女居住。

    范四海家的房子实在太多,江川饶是再充分利用,依然还有很多空置的房间。

    这些事情由内管家祁萱和外管家颜斋两个人一起带着人花了好几天时间才算按照江川的要求布置好,如此一来,江川这个秦王府才算是有点样子了。

第二百零六章 封王庆典() 
赫图阿拉老城被攻破之后,也就等于宣告满清实力彻底崩溃了。

    胡宗宪让冉武在盛京坐镇,继续甄别俘虏,抄没满清贵族财产府邸,搜捕残余漏网之鱼等善后工作,自己则带着一百多名亲卫秘密从盛京回到了广宁城。

    狄青也把事务暂时交给了副将署理,自己带着亲卫队赶回了广宁城。

    驻守盖州的山甲也赶了回来。

    刘基也暂时放下辽阳的事务,赶到了广宁城,由辽阳守备曹变蛟暂时负责城中事务。

    包括在大同的白锦绣以及大同总兵李永年和大同知府牧佐。

    他们都是奉江川的命令赶回来参加江川的封王庆典,同时参加江川封王之后的第一次战略讨论会议。

    胡宗宪派人押送过来的满清小皇帝和太后等一应满清贵族俘虏也已经到达了广宁,被秘密关押了起来。

    而狄青带亲卫队几乎和朝鲜三国派来的特使同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