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玉玺。

    这一下子就让皇帝对江川生出了极大的好感和希望,所以才会有了廷议的事情。

    其实,在廷议之前,皇帝就已经有了打算。他只是想借着司礼监的口来说出他想说的话,来看看到底有多少人跳出来反对的。

    周廷儒,刘孔昭,钱谦益三个人的态度都在意料之中,首辅温体仁的态度也不难想象。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

    唯一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就是新晋的兵部尚书夏俊泽。

    他的直接和毫不掩饰让魏忠贤很是意外,但是一想到夏俊泽的上位是皇帝亲自点的将,他又有点明白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夏俊泽说的话其实也是皇帝自己想说的话。

    所以,夏俊泽这些搁在其他皇帝面前大逆不道的话在当今皇帝面前却最后什么事情都没有。

    没有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了。

    魏忠贤暗暗为自己的小心而庆幸,不过好歹也是完成了江川的交代,让他成功的获得了王爵。

    只是他忽然意识到了一点古怪之处:自古封王,都是按照封地所在而确定名号。江川如今身在辽东,又是从辽东起家发迹,可以说江川的一切都在辽东,可是皇帝竟然给他封了一个秦王。

    秦地如今是李自成的大本营,秦地所在的西安府已经成了李自成大顺国的京城了。

    把一个远在辽东的王封到了敌人所在的区域,这里面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周廷儒等人的话在皇帝心里还是起了作用了,皇帝对江川有了防范之心。

    想到这一点,魏忠贤脊背上有些发凉。他不知道江川在接到这道圣旨的时候到底会怎样想。

    只是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任何多余的话都不能多说,因为这是一个多疑的皇帝。

    魏忠贤收敛了心绪,恭敬的道:“陛下的旨意奴婢一一都记下了,这就去拟旨。”

    皇帝道:“且慢。再拟一道旨意。阁臣刘孔昭身为朝廷重臣,国难当头,不思报国,反而污蔑报国忠臣,其心可诛,令锦衣卫缉拿下狱,严加审讯。凡有为刘孔昭上书言情者,一律与其同罪。”

    魏忠贤身子抖了一下,知道皇帝终于要向东林党动手了,急忙道:“奴婢遵旨。”

第二百零二章 准备入关() 
朝廷的传旨钦差还没出发的时候,黑冰台的消息就已经过了山海关。钦差刚从北京出发的时候,黑冰台的消息已经摆在了身在广宁的江川面前。

    收到消息的时候,江川正在召集苏秦和白山议事。

    打开黑冰台的秘密铜管,抽出里面的纸条,江川很快看完之后,脸上浮现出了古怪的笑容。

    “主公,是不是京城那边有消息了?”苏秦见微知著,敏锐的问道。

    江川拿起纸条让一旁侍立的李翦递给苏秦道:“苏子和白山你们都看看。”

    苏秦接过,看完之后也是脸上现出古怪的笑容,然后摇摇头递给了白山。

    白山看完之后讶然道:“大明皇帝竟然封主公为秦王?这消息不会有误吧?主公的根基是在辽东,怎么会封主公为秦王,这太不合常理了吧?”

    苏秦道:“白山将军也看出来了。消息应该错不了,主公的黑冰台可是名不虚传的。只是这大明皇帝太过可笑,到了如今这个地步,竟然还想着算计主公,这样的人若是不当亡国之君那真是没天理了。”

    白山此时也明白过来,恍然道:“原来是大明皇帝打的是防范主公的主意,还真是个昏君。到了都要亡国的边缘了,还在玩这些小心思,看来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自作孽,不可活’,前面杀了袁崇焕,现在又对主公这样的大功臣如此玩心眼,真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苏秦道:“按照消息上面说,大明皇帝的钦差过几日应该就到广宁了,主公打算如何应对皇帝的勤王旨意?”

    江川淡淡一笑道:“虽然皇帝耍了点小心思,故意来恶心我,不过也关系不大。毕竟王爵到手了,总算按照咱们期望的结果来了。有了这个王爵,管他辽王也好,秦王也罢,总之对于咱们以后的战略布局都极有好处。

    而且皇帝命大同和山海关都受我节制,大同就不说了,事实上已经是咱们的地盘了。如今有了这道旨意,咱们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山海关了。祖大寿和吴三桂这舅舅外甥两个就算心中不服也没有办法了。

    勤王这件事非同小可,我想听听两位的看法。”

    白山道:“既然王爵已经到手,主公何须管那小心眼的皇帝死活。咱们占据辽东,坐山观虎斗,等到时机合适再入关逐鹿天下即可。”

    苏秦却是沉吟了一会道:“苏秦以为主公勤王是必须要去的,但是怎么勤王,勤王的尺度这个却是需要好好合计一番的。”

    江川眼前一亮,追问道:“还请先生说的仔细些。”

    白山也好奇的看向了苏秦。

    苏秦微微一笑,如此这般的说出了一番话。

    说完之后,江川拍案赞叹道:“先生此言大善,就这么办。”

    白山也是眼中带着钦佩之意道:“先生所言方略如此甚好,白山佩服。”

    苏秦微笑道:”苏秦不能上阵杀敌,只能摇唇鼓舌为主公效力了,主公可千万莫要谬赞了。”

    既然打定了主意,江川又与苏秦好白山商议了一下细节之后,又给两人都布置了任务,又是商议半晌后两人方才告辞离去。

    江川又去签押房给白锦绣写信,让她派人密切监视山海关祖大寿和吴三桂舅舅外甥两个的动静,同时也密切关注关内李自成的大顺军的进展。

    信写完之后找来黑莲使者让他迅速送去了大同。

    同时,江川又给依然坐镇盛京清剿残余满清鞑子的胡宗宪写了一封信,一来是询问那边的情况,二来在信中告诉胡宗宪自己这边打算近期派兵近期入关,让他那边要加快进度,用最快的速度稳定局面,保证后方稳定。

    另一方面,江川有给刘基写了一封信,让他组织人手准备从二龙谷基地迁徙人口充实辽阳,广宁的人口。

    整个辽东都是地广人稀,虽然地域极其广阔,但是人口密度却是相当的低,就算广宁和辽阳这样的辽东大城,比起关内的县城州城来说人口密度往往都在十分之一左右。

    其中的原因既有辽东开发的晚,人口本就稀少的因素,也有因为战乱死亡,被满清虐杀了大量人口的因素。

    其实,江川根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现在辽东的人口再增加十倍也会有足够的土地来耕种。

    只可惜,江川现在根本找不到这么多的人口来填充辽东各城。

    所以,他打算先把二龙谷的三万多人分批迁移到广宁和辽阳,盖州三地。二龙谷的三万多人口都算是江川的嫡系百姓,百姓基础很好。

    把这些人迁移过来,江川在这几座城的统治力度将会大大的提升,而且民心值也会迅速的上涨。

    把这些人和原住民杂居之后,就会进一步的影响到那些原住民对江川的观感,从而提升民心值。

    至于二龙谷,本来就是一个过渡的基地。以前弱小的时候,作为母基地还勉强够用。可是现在江川已经称霸辽东,二龙谷作为一个地势狭窄,耕地稀少的峡谷显然已经不够用了。

    所以这些百姓迁出来之后,江川是打算将二龙谷彻底的作为一个纯军事基地来使用。有了前期的建设,二龙谷作为一个军事基地是非常合格的。

    高耸坚固而且完善的要塞城防,完美的防御地形,山谷之中还有水源,建设好的兵营等,这些都可以让二龙谷变成一个适合长期屯兵的所在。

    既然二龙谷不能再承担母基地的角色,那就必须重新确立一个合适的城池来作为新的母基地。

    目前,掌握在江川手中的地盘,如果不算大同的话,就有四座,辽阳,广宁,盖州以及盛京。

    这四座城池当然说的都是些大一点的城池,至于那些小土城或者军寨之类都不上算。

    这四座城池里面,辽阳太小,不适合。盖州如今还没经过深入梳理和治理,所以也不适合。

    盛京当了这么多年的满清京城,虽然从政治意义上来说适合,但是在还没有彻底稳定之前也不适合。

    所以,江川只好暂时选择广宁当做暂时的行辕所在了。

第二百零三章 皇帝竟然要嫁妹妹给本王?() 
既然要从二龙谷迁徙人口,二龙谷的母基地作用也要失去,那么设在二龙谷的将军府也就没有必要了。

    江川又派人带着自己的命令回二龙谷找镇守二龙谷的白牧,让白牧将将军府的所有人全部送到广宁来。

    已经被江川处决的范四海的七进七出的大院子已经被官府抄没,那座全辽东最大的宅院就变成了官府的财产。

    在苏秦和刘基的建议下,认为江川继续把知府衙门当做行辕处理事务已经不太适合了。所以在权衡考虑之后,江川将行辕设在了范四海的宅子。

    一来这座宅子闲着,二来这座宅子很大,房间足够的多,规格也不错,适合江川日后当做王府。

    虽然胡宗宪也在写给江川的信中提过让江川去盛京,将行辕设在满清皇宫的意思。只是江川对于住在皇宫没有一点的兴趣,而且盛京距离关内太远,对自己即将进军关内的战略不太方便。

    七天之后,风尘仆仆的传旨钦差终于到了广宁。

    派来传旨的竟然是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黄锦,掌印太监魏忠贤最信任的人。

    黄锦在魏忠贤的叮嘱之下,自从出了京城之后一路低调疾行,扮作寻常商旅昼行夜伏,丝毫不敢打出钦差依仗,生怕半路被乱兵或者山贼给劫掠了。

    如今朝廷已经威严扫地,城池不断沦陷,整个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地盘已经就只剩下京畿之地了。

    所以导致了盗贼蜂起,乱兵四出,这些钦差要是敢打出钦差旗号绝对会招来一波又一波的劫匪的。

    饶是如此,这一路上也遭遇了三四波的山贼劫匪。若不是随同护送的十几名锦衣卫高手出手,这些钦差估计都没有命活着到广宁了。

    当然,出了山海关之后就再也没有遇到劫匪乱兵了。而且到了大同城,亮出旗号之后,大同总兵李永年就派了一队人马护送钦差到广宁。其中还有白锦绣派的一些黑冰台的人手。

    黄锦见到江川之后,虽然很是惊讶他的年轻,但是却丝毫不敢摆出自己钦差的架子。

    黄锦心中很是清楚,他这次来不是为了传旨的,其实是为了找江川救命的。救大明朝的命,救皇帝的命,也救他们这些依靠皇帝生存的阉人的命。

    所以见到江川之后他一直很恭敬,那份恭敬甚至不输于他对皇帝的样子。

    宣旨的时候,江川以有甲胄在身不方便没有下跪,黄锦也没有敢提。倒是黄锦身后从京城跟来的锦衣卫横眉竖目,脸色很不好看。

    但是在看到两边站着的虎视眈眈,全身散发着凶悍肃杀气息的那些江川亲卫之后,一个个都把到嘴巴的呵斥都吞了回去,按照绣春刀的手也松了一些。

    倒是黄锦被这些锦衣卫的表现个吓了一跳,生怕这些家伙的鲁莽激怒了眼前这位杀伐果断,目前大明唯一的救星秦王殿下而让自己也跟着掉了脑袋,气得宣完旨后将这几个锦衣卫每人赏了几个大嘴巴子,自己手都给打肿了。

    而且打完之后还命令这些锦衣卫向江川请罪。

    黄锦作为首席秉笔太监,这东厂和锦衣卫都是他直接管理的。可以说他就是这些锦衣卫的顶头上司,打他们一顿都是轻的,就算杀了他们也是没问题的。

    这些锦衣卫被黄锦一顿大嘴巴子都抽的顿时清醒了过来,一个个吓得跪在地上向江川磕头求饶。

    江川虽然如今位高权重,这些称为天子亲军的锦衣卫在他眼中也是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根本没有追究什么,让黄锦大大松了一口气。

    圣旨的内容跟黑冰台送来的消息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皇帝竟然还给江川赏赐了一万两银票,而且还在圣旨中说要把自己的亲妹妹永宁公主嫁给江川。

    这个消息把江川吓了一跳,最后一问黄锦,才知道这个嫁妹妹的主意是皇帝后来临时加上去的,大概是心血来潮的产物。

    江川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被这道旨意给雷的有些发懵,半晌没有说话。直到黄锦轻声提醒之后才回过神来接了旨意。

    他也想明白了,这是大明皇帝想用一个公主来进一步拉拢自己,一方面显示自己龙恩浩荡,一方面想借公主拴住自己。

    不过皇帝想嫁妹子那是他的想法,娶不娶皇帝的妹子那就是自己的自由了。如今自己只是名义上大明臣子,只要自己不愿意,谁都别想勉强自己。

    所以江川最后还是大大方方的接了圣旨,让捏着一把汗的黄锦大大松了一口气。

    宣完旨意之后,黄锦又急忙恭敬的送上随同圣旨一起送来的皇帝赐给江川的朝服和常服,皮弁服等总计十八套衣服,这些都是根据亲王的待遇让皇宫的尚衣监临时赶制出来的。

    尤其是那亲王朝服上的用金丝修成的四爪金龙简直栩栩如生,威武不凡,好像随时要破空腾飞一般。

    亲王的袍服图案跟皇帝的龙袍图案最大的区别就是皇帝的衣服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亲王的上面是四爪金龙。

    除了这些衣服之外,还有秦王金印。三尺见方的大金印上面刻着“秦王之印”四个篆体大字,看起来规格样式只比缴获的满清皇帝的玉玺小了一圈而已。

    除了这些东西,还有秦王日常所用的依仗等物,如金瓜,王旗,团扇等物,一切依仗用品应有尽有。

    这些东西其实大内府库之中存货不少,直接找出来用就可以。只有王旗需要重新赶制。

    总之,光是伴随王爵身份一起赐给的物品都拉了足足三辆大车。

    不过,江川看到这些东西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这倒是让黄锦心中忐忑不已。

    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东西看着都挺稀罕,其实真正没多少实际好处。不说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