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装聋作哑。

    皇帝一番怒,就立刻集体下跪,一副臣惶恐臣该死的模样,搞得皇帝也是一肚子邪火,但是却无可奈何。

    他总不能把这些人也给推出去杀了啊,那到时候就算想骂人也找不到个对象了。

    眼瞅着李自成大顺军两路夹击,距离京城越来越近了,皇帝发怒骂娘的次数也呈直线上升。

    这一日,廷议,看完内阁送来的军情急递,全部都是坏消息,都是某地某城又陷落贼首的消息。

    皇帝扫了一眼,都没有心情继续看下去,愤怒的扔了一地,乾清宫东暖阁铺满名贵的波斯地毯的地面散落的全部都是奏章。

    皇帝愤怒的声音在乾清宫内外咆哮着:“废物,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我大明堂堂两京十三省。竟然无一个可调之兵,竟然无一个可用之将!朝廷养的就算是一群猪,一群羊,也不至于如此窝囊无能?满朝文武,各个道貌岸然,竟然无一人可以为朕分忧,简直该杀,各个该杀……”

    “你们一个个心里想的是什么,朕看的一清二楚。你们一个个嘴上说着忠君爱国,天天高呼万岁,可是你们心里都想着让李逆早日攻破京城,攻破朕的皇城。你们大不了可以脱掉这身官袍,转身投靠李逆,到时候还是高官显爵。可朕呢?哼,你们都要朕当这个亡国之君?好嘛,朕今天告诉你们,就是朕要当这个亡国之君,朕临死之前也要拉着你们给朕陪葬,给大明江山陪葬的!”

    “你们敢把自己的心肝肠肺都掏出来晾一晾,看一看吗,看看有没有变黑,看看心中还有没有朕这个大明皇帝,还有没有这座大明江山?你们敢吗?

    都不说话?朕知道你们不敢,因为你们的心肝肠肺都已经烂透了,黑透了!

    朕把话放在这里,你们要朕做亡国之君,朕就要你们做亡国之臣,朕说到做到……”

    皇帝姬思远的声音因为愤怒和激动都变得有些尖利失了声调,整个东暖阁跪了一地的人,一个个都是五体投地,低垂着头,没有一个人说话。

    气氛压抑沉默到了极点。没有人敢于在这个时候去触怒盛怒之中的皇帝。

    虽然皇帝这个时候已经看起来有点石乐志的感觉,说出来的话不像是一个皇帝该说的,反倒是一个打算跟人赌命的无赖混混说的话。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东暖阁中摆放的西洋自鸣钟的指针一点一点的咔咔的往前走动着,终于到了一个整点的位置。

    按照西洋的算法,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

    下面这些大臣们被皇帝从午饭后叫来一直骂到现在,一个个早都饥肠辘辘了,很多人年老体衰都快撑不住了,跪在地上的手脚都开始颤抖起来了。

    可是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去说话,甚至一丁点的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当当当……”西洋钟响了,一连响了九次。

    钟声把皇帝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这个时候皇帝也骂累了,缓缓的走到御榻前坐了下来,也不说话,只是靠在软垫上一言不发。

    下面跪着的一众大臣这个时候也都悄悄的松了一口气,但是还是不敢妄动。

    这个时候,忽然门口传来了一声因为激动而变得尖锐刺耳的声音:“皇上,辽东大捷,辽东大捷……”

    随着一连串的声音,一个穿着绯红色大太监服侍的人影跌跌撞撞的冲进了东暖阁之中,手中捧着一个大大的锦盒,上面还放着一封奏表。

    众人都被这个人的声音给吸引了过去,都齐齐扭头看去,就连皇帝都不例外。

    这个人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明福将江川() 
在关内明军节节败退,城池土地失陷的速度如诺米骨牌一样快,整个大明朝廷万马齐喑的时候,江川送来的辽东大捷的战报犹如一支强心针一般一下子让暴怒而开始绝望的大明皇帝重新有了希望。

    姬思远将手中的捷报看了一遍又一遍,手在颤抖,嘴唇在哆嗦,显然是到了分外激动的程度。

    他看看手中的捷报,又抬起头看着跪在自己面前满面泪水却又带着笑的魏忠贤,嘴巴张了张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几个月来,他就没听过一个真正的好消息,每次都是兵败城陷的坏消息。所以,眼前这份捷报虽然看得他心中激动,重新生起了希望,可是越是希望越大,就越怕失望。

    捷报上的江川这个名字他不陌生。

    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听过这个名字。

    那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散尽家财招募义军的义士,在辽东屡挫满清鞑子锐气。

    那一次,袁崇焕带兵去打他,他还为这个人说话,因此惹恼了父皇,被父皇严厉训斥了一番还禁足三日。

    那一次,他更恨上了袁崇焕,也记住了江川这个名字。

    这几个月过去了,他已经从太子变成了皇帝。他恨得袁崇焕也死了,死的无比惨烈,死在了他的手中。

    可是大明江山好像也随着袁崇焕的死而迅速的糜烂,糜烂到自己都快要当亡国之君的地步了。

    江川这个名字虽然偶尔想起,可是他却没有想过这个人还能指望上。毕竟他是在辽东跟鞑子作战。

    满清鞑子有多凶悍,去问问满朝文武看看有谁敢去关外领兵的?肯定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主动请缨。

    所以在姬思远的心中,只要这个人能够把鞑子挡在关外就已经很厉害了。毕竟朝廷前后耗费了无数钱粮,派遣了无数兵将,都只能将鞑子挡在关外。

    要想彻底的灭亡鞑子?还是算了吧,这种事朝廷很久以前也许想过,但是现在早已经不想了。

    江川一个小小的义军首领,他又能干得了什么呢?能将鞑子挡在关外以及很了不起了。

    虽然心中知道有这么一号人,可是姬思远并没有对他抱什么希望。

    毕竟在姬思远的心中,江川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义军首领,虽然有了官身,可是朝廷也没给他一兵一卒,一个辽南总兵的帽子,一个武安侯的空头爵位,又能顶的了什么呢?

    不过在关内一片糜烂,天天都是坏消息的情况下,辽东却再也没有传来任何关于鞑子的坏消息。

    没有坏消息,也就代表着没有好消息。江川那边没有奏章,锦衣卫也没有密报,就连大同总兵李永年那边也没有任何消息。

    好像整个辽东就是一片平静似得。

    关内的糜烂让皇帝也是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辽东这片原本也是属于大明的土地。

    其实在姬思远的心中,辽东早已经属于被放弃的地方。他根本没有想过能再取回来,只要鞑子能被挡在关外就已经满意了。

    可是没想到,今天他又看到了那个名字,那个当日让他眼前一亮的名字。

    这个人今天给他带来的消息更加的劲爆,也更加的让人难以置信!

    他竟然攻破了鞑子的盛京城,俘虏了鞑子的皇帝和太后!

    看着捷报上的字,姬思远眨了眨眼睛,他努力的摇摇头,看看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可是看了一遍又一遍,那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

    他抬起头,看向魏忠贤。

    魏忠贤了解这位主子,迎着皇帝的目光坚定的点了点头道带着满脸泪水笑着不迭的点头大声道:“主子,您没看错,这是真的,都是真的。满清鞑子的京城被破了,满清小皇帝和太后都成了俘虏,满清的两个辅政王一个引火自焚了,一个被杀了,满清鞑子彻底完蛋了!”

    “主子,这些都是武安侯,辽东总兵江川带着他的兵干下的。您看,奴婢手上捧着的这个就是武安侯给主子您送来的,满清鞑子皇帝的玉玺啊!”

    皇帝姬思远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急步走到魏忠贤跟前,把那个锦盒打开,那方九龙大印一下子就暴露在众人面前。

    所有的大臣都把目光盯住了那个九龙金印,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的惊愕,也许还带着一丝羡慕。

    姬思远的手有点颤抖,他捧着那方九龙金印上下端详着,半晌后终于呵呵的笑了起来,最后笑得整个人的身子都颤了起来。

    “好,好,好!灭国之功,灭国之功啊!老天到底有眼,不绝我大明江山啊!朕的江山有救了,朕也不用当亡国之君了……”

    皇帝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高亢起来,捧着那方九龙玉玺在地上走来走去,一会哭一会笑,感觉整个人都有点不正常了。

    他出身皇家,自然看得出来这玉玺是如假包换的玉玺,不管是制作工艺还是用料大小和造型和自己的“皇帝之宝”都不相上下,显然不会是赝品的。

    看着皇帝如此激动,跪在地上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但是却有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不过这一刻,他们心中都记住了江川这个名字,都打算回去之后让人打听关于这个人的消息。

    谁都看得出来,这位爷是要发达了,真正的发达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明白,这乱世之中,这些手中有兵又能打的实力派才是最值得拉拢的。

    他们要想继续当这大明的官,就得在外有一个强力的盟友互相声援。

    看着皇帝高兴的样子,魏忠贤不失时机的进言道:“主子,武安侯简直就是上天派给陛下的福将啊。辽东被鞑子占了几十年,兴风作浪,无人能挡。

    可是武安侯才一年不到的时间就给鞑子灭了国,他们的皇帝和太后都成了阶下囚,就连鞑子皇帝的玉玺都摆在了主子面前。奴婢以为,这就是大明列祖列宗在护佑主子,让武安侯拱卫大明天下,辅佐主子您中兴大明呢!武安侯可是真正的忠臣义士啊!”

    皇帝闻言连连点头,大声道:“你说得对,对于那些奸臣朕要严惩,对于江川这种忠臣,朕要好好的奖赏。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朕赏罚分明,愿意当忠臣的,朕绝对不会负他。不愿意的,朕就要他后悔。魏忠贤,你说,朕该给江川什么封赏?”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明皇帝的隐秘心思()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可加封异姓王?() 
廷议开始了,一面屏风将西暖阁隔成了内外两间。

    外面的七个大臣和五大太监相对而立,在屏风后面却坐着一个隐隐约约的人影。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屏风后面的人影,没有一个人先开口说话,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

    半晌,屏风后面终于传出来了一声清越的钟声,所有人都是精神一震。

    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先开口了:“诸位,那现在就开始议吧。想必诸位都知道,今天皇上叫咱们来是为了议一议如何封赏武安侯,辽南总兵江川在辽东屡胜满清鞑子,攻破鞑子盛京。俘虏满清皇帝和太后这件泼天功劳的。这件事如何办的漂亮,既不能失了朝廷体面,也不会寒了功臣之心,也能让天下人领会朝廷的法度和气度。大家都来说说吧。”

    魏忠贤一开口,这事情就已经算是定了调子。

    能够站在这里的人都不傻,他们都知道魏忠贤的话代表的是谁的意思。

    但是不傻并不代表着就要赞同司礼监的意见。

    大明朝从中叶以后就开始党争不断,朝廷之中各个党派互相攻击。浙党攻击楚党,楚党攻击苏党。外廷攻击内廷,纷乱不断,党争不断。

    而且这种党争越到后来越严重。

    有人的敌人就有斗争,朝廷更是不例外,更是斗争的重灾区,这是避免不了的。

    一开始皇帝还乐见其成,臣子们之间有了争斗,皇帝就好从中渔利,可以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去更好的控制臣子们。

    这种党争一开始还算是就事论事,可是越到后来越荒诞,最后就是为了攻击而攻击。双方攻击对方的角度从公事上上升到个人私德,甚至很多人开始挖坟,就连对手父辈甚至祖辈身上的丑事错事都成了他们攻击对方的借口。

    党争越演越烈,最终变成了一个长在大明江山这座巨人身上的一个巨大的毒瘤,既然割不掉,只能继续承受越来越严重的痛苦。

    到了最后,朝中的外廷大臣们形成了一个集团,以江南的东林书院为基地在朝中,在地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清流集团——东林党。

    在东林党的人眼中,只要不加入东林党的就是奸佞,小人,奸臣。

    东林党人为了出名,为了他们所谓的正人君子盈朝的愿景,跟疯狗一样,只要跟他们意见不合的都会被他们疯狂攻击。

    被他们攻击的人除了没有加入东林党的官员之外,司礼监就是最大的一个对象了。

    这种情况到了如今,更是愈演愈烈。

    双方见了面虽然都拱手问好,可是心中却都恨不得把对方全部弄死才好。

    而周云逸其实就是东林党的一个骨干分子,更是东林党魁首顾玄武的弟子。

    当今皇帝当太子的时候就对东林党很是不爽,东林党自然也对他没有好感。如今他当了皇帝,心中早就立志要把东林党收拾干净。

    东林党也在防着皇帝下黑手,所以腊月二十九打死了周云逸的事情表面上看是皇帝因为周云逸诽谤君父,但是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皇帝在向东林党下战书。

    周云逸的死的确激起了东林党的愤怒,在东林党魁首顾玄武的策划之下,东林党筹划着准备要发动一波反击。

    只是在京城之中暗流涌动的时候,袁崇焕的惨死让东林党人看到了新皇帝的狠毒,都有些害怕了。

    他们沽名钓誉是不错,可是没人想去死,而且像袁崇焕那样去死。

    所以那场所谓的反击风波最终不了了之。

    只可惜锦衣卫和东厂毕竟不是摆设,东林党的筹划传到了皇帝的耳中,这让皇帝对于东林党更加的痛恨了。

    再加上周云逸的事情,在皇帝心中东林党甚至比起李自成更可恶更值得痛恨了。

    这更加坚定了他收拾东林党的决心。

    只可惜形势变化太快,李自成兵锋锐利,各地沦陷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在这种糜烂的局势下,他更是没有了铲除东林党的机会。

    所以,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