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代善旁边的济尔哈朗也随口敷衍着,脸色却不太好看。

    只是这些人里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派兵出城去主动袭击敌人的建议,好像从广宁城外大会战之后满清国的将领们一下子都变得谨慎了起来。

    在上头的督促斥骂之下,城中的守军刚刚松懈下来的精神又重新紧张起来,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城下江家军的三座大营的动静。

    不光是江家军驻守的南城墙的守军凝神戒备,就连其他三个方向的守军也都重新打起了精神,一双双眼睛紧张的看着城外,生怕那支强悍的让人不可思议的江家军突然从自己面前冒出来。

    可饶是这样,代善却依然没有向城外派出一个人去侦察一番。

    他们现在唯一做的就是等待江家军主动攻城,或者换句话说叫等死。

    可是一连三天,江家军的三座营寨依然没有动静,依然没有一点攻城的迹象。

    这下子,城中清军的神经再也绷不住了,鼓起的士气和戒备心重新开始流失。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这一天天的提心吊胆的就等着另一只靴子落下来,可是人就偏偏不落,这不是想把人搞成神经衰弱嘛。

    面对这种情况,刚刚尝到重新掌权滋味的代善终于急了,急忙召集有资格议事的贵族将领们一起议事。

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堂内讧() 
一群人商议了半日,吵闹了半日,最终也没有商议出个所以然来。

    有人说这是敌人在玩空城计,这营寨之中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兵马了,营寨外巡逻的兵马其实都是幌子。

    敌人的主力早就偷偷的藏起来了,准备趁着己方不备的时候从其他方向攻城。

    也有人说敌人都藏在营寨中,就是故意示弱,让己方轻敌,然后派兵偷营,到时候伏兵进出,再杀一个措施不及。

    这两种说法都各有一群人支持,双方互相不能说服,一个个扯着嗓子在皇宫大殿上吵了起来,吵得面红耳赤,依然互不相让。

    坐在上面的代善和济尔哈朗两个人沉着脸不说话,皇位上坐着的小皇帝福临被吵架的场面下的小脸苍白,紧紧闭着嘴唇,不敢说一句话,眼眶之中眼泪都快出来了。

    皇位后面有一道悬着珠帘的小隔间,里面依稀是一个女人的身影。

    双方吵了半天,也没个结果,代善和济尔哈朗还是不说话,场面乱的跟菜市场一样。

    这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冻结了这些喧闹。

    “到底是什么情况,派一小队人马出去一探不就知道了,何须吵来吵去的。”

    这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正是从那道珠帘后面传出来的。

    这道声音不大也不小,但是却足以让大殿中所有人的人都听得清楚。

    所有人都停了下来,一起看向珠帘后面的人影,眼神之中的含义各个不同,但是每双眼睛之中都有些惊讶。

    显然是大家都没想到她会在大殿上议事的时候开口说话。

    “太后娘娘,所言有理。”济尔哈朗起身对着珠帘后面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行礼了。

    这个女人正是小皇帝福临的生母,原来皇太极的妃子,永福宫庄妃,也就是历史上被传的很厉害的那个孝庄皇太后。

    也就是被江川俘虏的那个满清公主雅图的生母布木布泰。

    她跟得了天花死去的宸妃海兰珠都是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女人,两人还算是表姐妹,一起嫁给了皇太极,这也是一种用来结盟的手段。

    布木布泰为了儿子当上皇帝,不惜以委身多尔衮为代价,终于让自己的儿子登上了皇位。

    可是没想到虽然自己儿子成了皇帝,自己也子凭母贵成了太后。

    可是她发现,一切都跟自己当初想象的大不一样。

    布木布泰是个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她对权力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渴望。本以为儿子成了皇帝,外朝还有多尔衮的辅助,自己这个皇太后定然会在朝中有很大的话语权。

    可是没想到,多尔衮自己其实内心也是想当皇帝的,他虽然迫于形势推举了福临当皇帝,可是他的内心是想当不甘心的。

    而且他也瞧不上一个小娃娃和一个女人的能耐,因此一当上辅政王就迅速的显示出了独裁的迹象,甚至连跟他一起辅政的济尔哈朗都不太当回事了,更别说布木布泰和一个六岁的小皇帝了。

    布木布泰心中很失望,但是她知道必须隐忍,继续讨好多尔衮,否则她们母子估计连命都保不住。

    只是万万没想到多尔衮亲率大军出征的第一仗就是一场大败,自己也重伤昏迷。朝中局势迅速被代善把控,连济尔哈朗都快成了一个摆设了。

    这个时候的布木布泰更不敢轻举妄动了,安安心心的当一个木偶。

    今天这个朝会,代善派人把她们母子请来其实就是当一个象征而已,她心里非常的清楚。

    只是她听了半天,终于忍受不了下面的嘈杂和那些贵族将领们的愚蠢颟顸,这才开口打断了他们的争吵。

    济尔哈朗表态,布木布泰有些惊讶,也有些欣喜,急忙在珠帘后面向着济尔哈朗点了点头算是回礼。

    只有代善依然不说话,吧嗒吧嗒的抽着手中的水烟袋,猛吸了一口后吐出一道烟圈慢悠悠的道:“这是朝廷军议大事,太后还请自重,不要随便插话的好。”

    代善本来就跟皇太极和多尔衮都有仇,如今大权在握,怎么可能对布木布泰好脸色。

    这句话一下子让布木布泰脸色涨红,就好像被人狠狠的抽了一巴掌一样愣在珠帘后面,一双大眼睛死死盯着老代善的背影,说不清是愤怒还是吃惊。

    她终于明白代善把她们母子请到大殿上并非是尊重,而是要拿羞辱她来强调自己的权威,心中一下子充满了愤恨,死死的咬着红润饱满的嘴唇,恨不得一口咬死代善。

    但是她最终什么都没做,片刻后声音平淡的道:“哀家一时失言,还请礼亲王,郑亲王和诸位王公大臣见谅。”

    殿中所有人都惊疑不定的看看代善,又看向珠帘后面的那道影子,一时间面面相觑,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这时候,六岁的小皇帝福临终于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代善黑着脸站了起来,把烟袋锅子在靴底上磕了两下,任凭烟灰落在一尘不染的大理石地面上,冷哼了一声不紧不慢的道:“哭什么,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朝廷商议军国大事的地方,不是让女人插嘴,让小孩子乱哭的地方。要哭,回后面哭去。”

    代善的话让下面的王公大臣都惊呆了,大家都愣愣的看着这位满脸褶子的礼亲王,不知道他怎么会突然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

    上面那两位毕竟名义还是一国之君和皇太后啊,代善刚才的话就跟训斥自己的府中的女人和孩子一样的口气,这焉能让人不吃惊。

    代善的话把小皇帝福临吓得一下子止了,哭声好像忽然被卡在了喉咙,小脸煞白,胆怯的一抽一抽的扭头看向珠帘后面的布木布泰。

    “礼亲王,哀家是先帝遗孀,当今皇太后,福临是当今大清国皇帝,你身为臣子,怎么可以说如此无君无父的悖逆之言,你到底要做什么?”

    珠帘背后的布木布泰终于忍不住了,掀开珠帘冲了出去,一把将福临搂在怀里,盯着代善,脸色涨红的怒斥道。

    代善冷哼一声,缓缓将手中的烟袋锅子插在腰间的玉带里,正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大殿外面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

    “报!敌人驱使了数千名大清百姓开始攻城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盛京城外,今日再也不是一片安静了。

    江家军的三座大营营门大开,一队队黑衣黑甲的军马从中隆隆开出,在南城外开始列阵,并且向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派出了警戒的骑兵。

    而在这些沉寂了三日的军马前面一群穿着左衽袍服,头脑上光秃秃,留着女真人金钱鼠尾小辫的人群却分外显眼。

    这些人当中男女老少全部都有,一眼看过去约莫有数千人之多,黑压压的一片。在身后的刀枪弓箭驱赶之下正一步一步缓慢的向着盛京南面城墙蠕动而去。

    人群之中哭喊叫骂声一片,有的对着身后的士兵叫骂,有的则对着城头上观望的清军哭喊求救,整个人群充斥着一股恐惧夹在着愤怒的情绪。

    胡宗宪端坐在被中军团团护卫的云车之上,云车旁边的红底金字的主帅大纛正在风中飞卷翻腾。

    胡宗宪面色凝重,用手中的单筒千里镜观察着城头上的境况。在镜头之中,城墙上的清军显然被这突然的一幕给乱了阵脚。

    有人指着城下大声叫骂,有人向后飞奔去报信,但是更多的人却是凑在一起议论低语,人心顷刻间骚动起来了。

    看到这一幕,他嘴角边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楼梯声沓沓作响,然后狄青的和冉武的声音响了起来:“狄青,冉武参见大帅。”

    胡宗宪放下千里镜,起身离座,面对二人笑道:“二位将军来了。一切可都安排妥当?”

    这云车上面的空间也颇大,站立十来个人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三人在上面也不显拥挤。

    “大帅放心,一切都已经按照您吩咐的安排好了。”狄青道。

    “之前鞑子攻打二龙谷本寨的时候就曾经驱赶大明百姓攻城,这次咱们也让鞑子尝尝这种滋味。”冉武沉声道。

    “不错,主公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以为很是在理。主公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满清的崛起就是依靠的对我们汉人的烧杀抢掠来壮大的,这些女真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享受到了这种野蛮崛起带来的好处。

    他们住的房子,穿的衣物,用的器具,吃的粮食,无一不带着汉人的血泪。如今满清这座大树即将倾倒,这些女真人当然也必须跟着付出该有的代价。”

    胡宗宪听他二人说完,沉声说道。

    “大帅说的极是,这也应了主公曾经说过的他们家乡的一句俚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冉武接着道。

    “这话有意思,虽然听着粗鄙了一些,但是话糙理不糙,种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狄青点头赞道。

    “我们用了三天时间,清理了盛京周围所有鞑子村寨堡垒,没有了这些据点,这盛京就是一座孤岛,只好由我们予取予夺了。现在我们把菜摆上来了,就看鞑子吃不吃了。”胡宗宪道。

    “这菜他们必须吃,而且还得和着眼泪往下吞。不管他们怎么吃,咱们是都是没有损失的。”狄青笑道。

    “不错,只要我们在这边把鞑子的注意力全给吸引了,已经利用伪装昨夜成功转移到了另外三个城门外的神机营就会趁机开火。到时候三面全是我们的炮火,鞑子必然会乱了分寸,搞不清楚哪边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届时就是我们趁乱取胜的时候了。”胡宗宪点头沉声道。

    “大帅这计策绝妙,我们先用三天时间拔除了盛京周围的鞑子威胁,又用空城计把鞑子吓唬住不敢出城,而且还避开了鞑子锐气正盛的时候。一会再给他搞个四面开花,鞑子若是上当,调兵去其他方向,我们就从南面趁机攻城。

    如果鞑子不上当,依然重兵防守南城,那也没关系,咱们就把其他三个方向的佯攻随时变成主攻,让鞑子疲于奔命,看看他么能支撑多久。”冉武接着道。

    “上次多尔衮重伤,如今生死不明。城内掌权的就剩下那个济尔哈朗了。不过我听说这个人冲锋陷阵还行,但是却不是那种能够充当中流砥柱的人。以他的能力和性格,必然会拉上一个人跟他一起主持国政。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被皇太极和多尔衮架空的代善了。

    一旦这个代善掌权,老资历的他肯定会大权独揽,那么济尔哈朗必然会被排挤。这两个人有了矛盾,也就代表着满清内部已经分成了两派。如今在我们的压力之下,他们还能暂时保持一致,若是我们能够利用他们这个矛盾,打一派拉一派,从而分化他们,让他们自己起内讧,这样我们破城的速度也就会大大加快了。二位以为如何?”狄青忽然说道。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们几人出征前就已经通过俘虏的嘴中了解了满清贵族之间的各种事情,所以狄青才会对满清内部的情况如此了解。

    狄青能够成为一代名将,能够成为贤良祠供奉的先贤之一,不是光懂得冲锋陷阵的,他的智谋也是十分出色的。

    他根据掌握到的情况稍微一分析,就将事情的真相推测了一个差不多,的确很是不凡。

    “狄将军分析的很有道理。如今我们大军兵临城下,鞑子内部才能暂时摒弃矛盾,一致对外。如果我们给他们的压力变小,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会增大,那就是我们的机会了。只是有个问题,我们如何能够让鞑子之间的矛盾加速激化。”冉武点头赞同道。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给他们更大的压力。”胡宗宪忽然道。

    “大帅的意思是先猛攻一番,让鞑子感受到真正的压力之后,他们的士气就会迅速流失,我们到时候再趁机分化,他们内部的矛盾就会激化,那时候我们的机会就到了。”狄青眼前一亮道。

    “不错,正是如此。所以,我们先猛攻三日。三日之后再按狄青将军所言行事。”胡宗宪摸着长髯微笑道。

    “这就叫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大帅和狄将军两位果然是主公看重的大才,冉武佩服。”一旁的冉武有种的抱拳佩服道。

    “哈哈,冉武将军切莫自谦。你是先行者,我们是后来人,若非你辅佐主公在辽东站稳了脚跟,我这个大帅也当不了啊。”胡宗宪爽朗的笑了起来。

    狄青也笑着道:“冉武老弟你就不要谦虚了。我们同在主公帐下效力,可不要再讲这些客气话了。既然事情已经计议停当,咱们就该下去忙活了。”

    冉武也是大笑起来,两人向胡宗宪告辞之后下了云车向各自的指挥位置而去。

    苍凉的牛角号呜呜吹响,紧接着战鼓也被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