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整个县衙早已经空无一人,人都逃得干干净净了。

    白牧迎了出来,将江川迎接县衙大堂,待江川坐定之后这才禀报道:“禀主公,辽阳府库和粮草都安然无恙。末将带人赶到的时候一伙衙役正准备放火烧粮,让末将全给杀了。”

    听到府库和粮仓无恙,江川这才安心,点头笑道:“府库和粮草安然无恙,咱们这仗就算没有白打。本帅给你记上一功。不过现在你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白牧挺身道:“请主公吩咐!”

    江川起身来回踱了一圈后沉声道:“第一,关闭四面城门,派人继续肃清城内残敌,对于不降者格杀勿论。将俘虏全部关押到城北的兵营,封存兵器库和兵营粮仓。第二,发布安民告示,告诉辽阳老百姓就说我江川又回来了。这次回来就不会再走了,让大家安心。第三,派人搜捕这辽阳县衙的官员和小吏,这些人暂时还有用。”

    白牧一一记下,领命出去了。

    白牧刚走,骑兵千夫长赵锋又兴冲冲的走进来道:“禀告主公,所有逃出城的清军溃兵已经清剿完毕,斩首三千多级,俘虏六千七百多人。另外,冉武将军派人来报,他率左军主力一个时辰后就会赶到辽阳。白山将军也派人来报,盖州鞑子派出的两万援军已经全军覆没,白山将军将派人押送俘虏来辽阳,自己则带人去盖州,看看有无机会取了盖州。”

    江川闻言大喜,这一仗可以说是收获远远大于当初的期望。原本他只想着拿下辽阳即可,没想到冉武和白山竟然先后全灭了鞑子广宁和盖州的援军,这简直可以算是意外之喜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后整顿() 
冉武带着左军主力回来的同时,也押送着一万多名清军俘虏一起回来。

    这些俘虏全部被关在了清军在城北的兵营之中,而江川将江家军的大营就扎在旁边。

    三天过后,城中所有的清军余孽基本上已经全部被肃清了。有些清兵躲在老百姓家中,也被百姓给举报给了江家军。

    上一次江川在辽阳城施粥放饭,立木为信的事情辽阳的百姓还记忆犹深,很多人的熟人朋友甚至族人都有跟随江川而去的。

    所以这一次老百姓们知道是江川带兵打回来了,虽然谈不上箪食壶浆沿路相迎,但是却也人心很快的安定了下来,没有太大的人心动荡。

    当然,江川还是发扬老传统,一方面安排军队组成许多巡逻小队在城中大街小巷日夜巡逻,一方面剿灭那些躲起来的清军残兵,一方面震慑那些想趁着动乱而浑水摸鱼的不法之徒。

    同时,约束军纪,江川下令凡是有胆敢骚扰百姓者不仅本人当即斩首,其所在部队从上到下也要受到牵连。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那些从明军转变过来的士兵而言,对于要塞基地嫡系士兵来说根本不存在问题,江川的一句话就足够了。哪怕是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也不会多说一句话。

    为了纠察监督军纪,江川还派出各级将领带着人组成了纠察队到处巡逻,发现违纪士兵可以先斩后奏。

    当然,经过了几个月的新兵营训练,这些明军转化过来的士兵绝大多数也都改掉了原本在明军之中沾染的坏习气,敢于顶风犯事的人还是极少数。

    在这种种强力手段之下,辽阳城的秩序第二天就开始恢复,到了第三天就基本全部恢复了,各个商家店铺也都陆续开业,百姓也都大着胆子上街了。各种沿街叫卖的声音以及熙攘吵闹的人群,都在表明这个新收复的城池开始恢复了秩序。

    百姓们心中虽然还有各种疑虑畏惧,但是这都是时间问题。时间久了,民心就会彻底安定下来。

    对内安定民心,对外的警戒和防御同时也在进行。

    虽然江川和冉武商议之后,认为鞑子从盖州和广宁再次出兵重新夺回辽阳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必要的防范还是要做的。

    所以,斥候营的数百名斥候在两个方向上轮流侦察,主力部队每天都有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在随时待命。

    同时,冉武也在组织人手修补在攻城时被损毁的城墙。人手的问题,在江家军开出了一日两餐管饱,且每日还有工钱拿的条件下,应者如云,许多百姓争着报名,都因此发生了好多起争斗事件。

    以往清军要是需要百姓们干什么活,都是直接用鞭子和刀枪跟你说话,什么时候还有这种有饭吃有活干的好事,这种事大家就是抢破头也要抢啊。

    修城墙需要的人手有限,不可能需要这么多人。江川和冉武商量了一下,干脆再招募了一群百姓在城东和城南郊外二十里之外分别再修建一个永久型的大型军营,以为将来驻扎更多的军队而提前准备。

    在江川的设想之中,辽阳城既然掌握在了手中,这将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江家军在辽东的新基地和政治中心。

    在此兴建大型军营,就很有必要了。没有足够多的军队驻扎,就不能保证辽阳的安稳。

    当然,修补城墙和建设新军营这件事不用江川具体操心,有冉武监督,工程营牵头具体安排,技术活都是工程营的人来干,这些百姓们也都是打打下手做一些力气活。

    通过招募这些百姓既能加快建设速度,还能解放人手,最重要的是还能迅速的让这些百姓安心下来。

    那些吃到饱饭和拿到工钱的百姓们口口相传之下,大家都知道武安侯仁义爱民,江家军是仁义威武之师,绝对不骚扰百姓,简直堪比当年的岳家军,百姓们心中的疑虑畏惧也在快速消失,甚至出现了有百姓主动拿着吃喝饭食在家门给送给巡逻的士兵的事情。

    一项项的事情布置了下去,自有下面的各个将领在监督执行。江川此时又来到了辽阳府库,查看府库之中的银钱存量。

    “回禀侯爷,府库之中的银钱财帛已经清点完毕,共计有银一万三千二百四十八两;另有鞑子所铸的天聪通宝钱五千六百一十三贯,以及各类布匹丝帛共计三百二十匹。另外,还有生铁锭五千三百斤。”

    中军司马牧毅拿着一个小本子在江川面前汇报着他清点的府库存货数目。

    天聪通宝?江川稍微一想,想起了天聪是皇太极的年号,没想到满清竟然都已经开始铸币发现自己的货币了。

    发行货币?这个念头忽然在江川脑子之中蹦了出来。要建立自己的政权,稳定健康的金融秩序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自己铸币然后在统治区域内发行。

    不过铸币却是个技术活,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的。最少江川目前是没有能力办到的。看来只能寄希望于系统升级之后了。

    想来系统升级之后应该会出现不少的新单位,到时候希望会有铸币厂。辽东现在的货币很是杂乱,既有直接用银子的,也有用银票的,也有用大明景润通宝的,还有用鞑子的天聪通宝的,甚至就连大明前几任皇帝在位时发行的大钱还在少量流通。

    这些大钱款式不一,质地不一,甚至还可能有不法之徒存在造假的可能。

    不知道自己拿下辽南三城能不能满足系统十万声望值和十万金的升级条件,希望不要让人失望,江川默默的想到。

    “侯爷,侯爷。”直到被牧毅唤醒,江川才回过神来,“哦,你接着说。”

    牧毅略尴尬的道:“侯爷,属下已经说完了。”

    “哦,说完了?那好,你暂时负责府库的管理。凡是出入库的物资你都需要进行登记检查。你拟一个章程出来拿给我看。”江川点点头道。

    牧毅道:“属下遵命!”

    正打算去粮仓那边去看看的时候,白牧带着几个人走了进来禀告道:“主公,末将从俘虏嘴中得到了一件重大消息。”

    江川心中一动道:“回县衙说。”说完向外走去,白牧紧紧跟上。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传捷报() 
回到辽阳县衙原本的县令签押房之后,白牧这才将自己从俘虏口中得到的消息一一禀报给了江川。

    江川手指在桌上有节奏的敲击着,沉吟了片刻道:“难怪辽阳城中没有大鱼,原来是因为皇太极病重了,都跑回去抢夺皇位去,这事情就有意思了。”

    白牧道:“那些俘虏是这么说的。末将为了确认这个消息,特意多审问了好几个俘虏中的鞑子将领,都是一样的说法。”

    江川琢磨着这个消息,忽然想到他前世看过的一些史料。皇太极病重之后,没有立下遗嘱传位给谁就一命呜呼了。他死之后,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豪格,多尔衮等人为了皇位剑拔弩张,差点大动干戈。

    后来多尔衮因为跟永福宫庄妃的私情或者说出自于政治上的妥协考虑,提议立庄妃的儿子,也就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六岁的福临为帝。

    这个提议既符合拥戴豪格的两黄旗的大臣拥立皇子的初衷,也表明了多尔衮自己不参与争夺皇位,最终双方都妥协了,接受了这个提议。

    而且多尔衮还提议郑亲王济尔哈朗和自己一同辅政,也没有大权独揽,所以最后满清贵族都被迫接受了这个提议,多尔衮至此成为了满清国的实际权力掌控者。

    当然,这是原本历史上的事情。可是在这个似是而非的时空,历史还会不会这么发展就不知道了,毕竟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

    不说别的,原本历史上的极力拥戴豪格继位的两黄旗大臣鳌拜都已经死在了自己手下,多尔衮的兄弟多铎也败在了自己手中,这些因素会不会影响到争夺皇位双方的实力对比,以至于影响到皇位的走向呢?

    不过,江川并不在意这个皇位是谁来坐,多尔衮也好,豪格也罢,或者是小屁孩福临来当这个皇帝,对他来说没有多大区别。

    因为满清注定是要被他的江家军铁蹄碾碎到历史尘埃当中的。

    他现在想的问题是如果那些俘虏说的消息确实的话,那么现在整个满清贵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皇位的归属上,因此导致了盛京重兵云集,那么必然外围空虚。

    既然如此,现在正是夺取盖州和广宁的好机会。否则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到时候一旦皇位归属明确,满清内部稳定下来,必然会加强盖州和广宁的防御,到时候再想攻取就不那么容易了。

    只不过自己刚刚拿下辽阳,如果要继续进攻盖州和广宁的话兵力却有点单薄。因为一方面要分出一部分兵力来防守辽阳,看守俘虏以及那些仍然心向鞑子的不安分者,这就导致了可以出征的兵力不会太多。

    二来,在进攻辽阳的时候红衣大炮的炮弹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要想攻打广宁和辽阳就势必要用传统的攻城方式了,那样的话伤亡太大,恐怕会对刚改编过来没多久的明军士兵士气产生影响,更严重的是会削弱己方的实力,一旦鞑子发动反攻,那就有些麻烦了。

    可是如此绝佳的时机如果不把握住,江川实在不甘心。

    他需要找个人商量一下,最好的人选自然是刘基。只是刘基此时却在二龙谷基地之中。

    江川抬起头对白牧道:“你亲自带人回二龙谷接军师来辽阳,然后你留下镇守二龙谷,让其他人送军师过来,要快。你手头如果有事情的话去找冉武交接一下,交接完成后马上出发。”

    白牧抱拳领命,转身大步离去了。

    辽阳既然已经在手,以后的许多战略布置就要围绕着辽阳来进行的,各种重心也要逐渐的从二龙谷要辽阳转移。

    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跟刘基商量,而且民事方面的事情都需要刘基来操持,这些都不是江川所擅长的,也是他懒得去做的。

    想来想去,还是手头的人才太少的缘故,否则的话也不会接来一个就要回去一个了。

    而且攻克了辽阳,并不代表整个区域都被征服了。辽阳城周围还有很多村寨甚至部落聚居地,甚至还有一些当地人建造的土城,这些地方都尚未归化,还需要逐一的去收服。

    如何收服,武力征服还是用绥靖之法暂时稳住。

    另外,如今是春天,正是耕田播种的时机,农耕之事怎么安排?这些都需要有人来商量然后制定章程。

    用武力打下一个地方简单,要想治理好,长久的占据赢得当地民心这才是真正困难的事情。

    想到这些,江川就觉得头大。

    所以他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代那么多的昏君了,实在是因为当个明君实在不是一般的辛苦。自己现在说起来真正的城池也就辽阳一个,皇帝那可是管着天下数百上千的城池,那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是更多如牛毛。

    虽然说有各级官吏帮忙分担,但是大主意还得自己来拿啊。一个不慎,下面的人就把经给念歪了,皇帝和朝廷的好意善心到了下面最后就变成了苛政暴政了。

    所以这也是很多皇帝即位之初还是有道明君奋发向上的样子,可是没几年就开始偷懒摸鱼,慢慢变成昏君的主要原因,当个好皇帝实在太累人了。

    不过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再累也得硬着头皮撑下去。

    又坐着想了一会,江川这才起身走出了签押房,看着湛蓝的天空,呼吸了一口纯天然无污染的绝对新鲜空气,心情舒畅了许多。

    沉稳有节奏的脚步声传来,江川不用回头就知道这是军令官李翦来了,一转身果然李翦向自己走过来。

    “看你的样子,可是有好消息?是不是白山那边又有捷报了?”江川看着满脸喜气的李翦笑着问道。

    “主公英明,正是白山将军那边传来捷报。”李翦笑着道,然后把手中的一封战报递给了江川。

    江川拆开一看,正是白山亲笔写就的战报,快速扫了一遍后心情大好。

    原来白山带着右军去了盖州城后发现盖州也是城防森严,无法下手,于是在派人在盖州附近侦察一番后有了主意。

    在盖州附近有很多蒙古人或者满人的村寨,这些村寨都远离盖州城。当然每个村寨当中都有满人或者蒙古人保长统治着数百名不等的汉人奴隶,这些汉人奴隶被分配到每个满人或者蒙古人的家里给他们当奴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