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雯也有些傻眼吃惊,没想到江川竟然如此直言不讳,回过神来回眼去看自家小姐,看她的样子,哪里还不知道她心中早已经是喜悦幸福了。

    祁萱脸上虽笑,但是心中却也是羡慕不已,忽然也有点为自己伤感起来。

    江川看白锦绣的样子,知道她定然又误会了自己的话。不过这也是他要的效果。他说的宝贝既可以理解为白锦绣的能力很强,领导的黑冰台很重要。也可以理解为白锦绣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如同珍宝。

    不过男女之事,本来就不易说的清楚,也不宜说清楚,含糊一点也好,免得大家尴尬。

    祁萱帮着两女披上大氅和斗篷,一瞬间,两女一个清冷高洁,如高山雪莲;一个娇小可爱,如平原牡丹,人与衣服相得益彰,看的江川目不暇接,赏心悦目不已。

    江川又说笑打趣了一阵,说的几女都是脸色红红,喜笑颜颜,看着江川的眼神一个个都是水汪汪的。

    …………

    大明景润二十七年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

    这一天,江家军全体停训三日,新兵营中家属在谷中的也都放假回了家中和家人团聚一起过年。

    江家军高层所有人则是都聚在了武安侯府。

    江川在武安侯府开了午宴,言简意赅的表彰了手下诸位文武的功劳,并且当众赏赐了众人。

    刘基为唯一的文臣也是被江川最为看重的属下,所以赏赐最重。

    冉武,白山,山甲等人也都各有赏赐。白牧,李翦也都受到赏赐。

    白锦绣也因为创立领导黑冰台建立大功而受到了重伤。

    就连祁萱和颜斋和小雯也都有赏赐。

    众人人人有赏,个个开心喜悦。午宴自然又是李大嘴掌厨,大家兴高采烈,又是过年,自然是人人欢喜,再有李永年送来的洞香春美酒助兴,这顿饭吃的众人都有些微醺了。

    若不是祁萱提醒晚上大家还要在天上人间正式吃年夜饭,估计众人都还会继续喝下去的。

    吃完午饭之后,颜斋带着一群下人燃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了山谷,带来的浓浓过年的氛围。

    硝烟散尽之后,祁萱又带着一群侍女在几个院子里到处贴对联,贴红纸,几乎是每一个门上都贴上了对联。

    对联当然都是刘基写的,这么多对联写的刘基揉着手腕直喊酸痛。

    鞭炮一响,对联一贴,整个侯府里的节日气氛一下子出来了。天气虽然很清冷,可是却也挡不住每个人脸上挂着的喜气。

    小厮们手脚麻利的忙来忙去,侍女们说说笑笑的捧着各式点心器物来回布置,就连一向铁面淡漠的亲卫们脸上也有了些许笑意。

    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山谷之中灯火通明。北方过年的习俗,除夕之夜家家要点长明灯,甚至各处窗台之上都要点灯,俗称发灯,意为辞旧迎新,亮亮堂堂迎接新年。

    侯府之中也是一片灯火透亮。

    下人侍女们也都分别开了几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吃开了年夜饭,彼此互相说着吉祥话,预祝新年快乐。

    过节期间,江川也允许大家喝酒。不过颜斋也是个有分寸的人,场面都控制着,不会出现那种喝醉一地的情况。

    而江川和刘基一干首领亲近则在天上人间的雅间之内开了两席,男人一席,女人一席,吃起了年夜饭。

    酒菜上桌,满目珍馐,江川举杯起身扫视一圈众人,大家都安静了下来,目光看向江川。

    “诸位,今夜过后,明日就是新的一年。希望明年的除夕夜我们能在盛京再次欢聚,不醉不归,我敬大家!”

    众人大为振奋,齐齐起身举杯大声道:“盛京聚首,不醉不归!”

    手臂如林,觥筹交错,功绩已成过去,新的辉煌篇章即将展开。

第一百二十五章 袁崇焕之死() 
大明景润二十八年春天发生了几件震动天下的大事。

    第一件就是在位二十八年的老皇帝姬正德终于一病不起,奄奄一息了。而此时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首的两支流寇军队势力却是如火如荼一般的席卷中原大地,所到之处官兵节节败退,无数城池均被攻破。

    李自成占据西安府,自称大顺王,后又挥兵东进,出汉中,击湖光。在袭破襄阳城之后在军师牛献策的提议下自立为帝,建国大顺,自称大顺皇帝,年号大胜,当年即为大胜元年。

    在襄阳称帝之后,李自成大封百官,昭告天下,一时轰轰烈烈,风头无俩,天下为之震动。

    几乎在同时,张献忠带兵攻入四川,一路势如破竹,攻入成都,杀灭成都官绅百姓数万人,以血腥手段震慑天府之国。

    后又在义子孙可望的建议之下对于俘虏的三万多大明官兵全部处以断手之刑后释放,其残暴之名更是随着这些溃兵流传蜀中,人心惊惶,无不以张献忠为惧,其名在蜀中可止小儿夜啼。小儿夜啼,只要大人说一句“黄胡子来抓你了”,小儿立刻惊惧止啼,其凶名之盛可见一斑。

    占据成都之后张献忠也学着李自成建国称帝,以四川全境为全部国境,建立大西国,自称大西皇帝,年号大威,以当年为大威元年,意在与李自成的大胜元年叫板。

    李自成和张献忠相继称帝的消息传到北京,本已经奄奄一息的大明皇帝姬正德又惊又怒,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去见先帝去了。

    皇帝驾崩,让大明这座本已经摇摇欲坠的大厦震荡的更加猛烈了。

    先帝遗诏以太子姬思远继承大统,成为大明帝国第二十八任皇帝。

    年轻的皇帝姬思远刚刚料理完先帝的大葬,还没来得及审视自己屁股下的至尊宝座,就传来了大顺皇帝李自成亲率三十万大军向北进发,准备围攻京城的消息。

    姬思远惊慌不已,急招朝廷文武大臣前来商议。

    还没商议出结果,又有一道诡异却又听起来煞有介事的消息在朝堂之中流传起来:“原兵部尚书,三边总督,东阁大学士袁崇焕勾结逆贼李自成,故意在战场之上败退,让朝堂损兵折将,导致先帝病倒,李自成张献忠逆贼坐大,大明半壁江山沦陷贼首。如今逆贼李自成下旨封袁崇焕为丞相,龙图阁大学生,总领朝政,并亲率三十万大军围攻京城,救出袁崇焕。”

    这则消息不知从何而起,但是一经流出,就被无数各有用心的人不停的传递起来。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新皇帝姬思远的耳中。

    小皇帝早在当太子之时就对袁崇焕很是不满。如今流言甚嚣尘上,群情汹汹,朝廷上已经出现了不杀袁崇焕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告慰先帝的声音,并且这些声音正在汇聚成一股难以抵挡的浪潮。

    即使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此事子虚乌有,很有可能是李自成逆贼为了除掉袁崇焕所设的离间之计,但是这些声音却在那些声势浩大的杀袁崇焕的浪潮之中很快就镇压淹没,一点浪花都没有翻起。

    煌煌大明,此时满朝文武尽都是落井下石之辈,没有一人去向皇帝说明这流言其中的荒谬不实之处,全都跟随风潮,要么上书要求立即处死袁崇焕以正视听,要么沉默以对,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到了此刻,立志要做孤臣的袁崇焕彻底的成了真正的孤臣,满朝文武无一人为他说话,几户都等着看他何时去死。

    年轻气盛的皇帝面对着满朝文武的义正辞严,面对着大顺军三十万的赫赫军威,终于发出他作为皇帝的第一道威严却残酷无比的旨意。

    “袁崇焕身为国之栋梁,朝廷重臣,却辜负君父厚爱,丢城弃地,损兵折将,致使大明社稷震动,百姓涂炭,实在罪大恶极,三日后在菜市口以剐刑傑之。”

    小皇帝也知道流言虚妄不实,如果以此来定袁崇焕的罪,不仅袁崇焕会不服,恐怕也难堵天下悠悠之口。

    因此急于显示自己赫赫君威的小皇帝以兵败之罪加于袁崇焕之身,以使后人不给自己带上昏君之名。

    圣旨一出,天下哗然。没想到消失了一千多年的剐刑竟然再次现世,而且竟然要用在被先帝倚为大明柱石的袁崇焕身上,人人大惊,不知新皇为何如此痛恨袁氏。

    就是那些喊着要处斩袁崇焕的文武大臣也都被新皇的狠辣残酷所愕然,一时满朝寂然无声。

    袁崇焕在狱中听完了宣旨太监宣读的圣旨之后,惨然大笑三声道:“天下败兵失地者众,唯有我袁崇焕一人获罪,竟然有幸受以剐刑,罢!罢!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一众狱卒及传旨太监无不黯然落泪,心中不忿者甚众。

    三日后,袁崇焕临刑之前,整理衣冠向着皇宫的方向恭恭敬敬行了三跪九叩大礼,最后一次行臣子之礼,然后从容赴刑场受刑。

    袁崇焕被割三千多刀,历经三日才最终咽气,观刑百姓无一不骇然惊恐,许多人一边干呕一边落泪。

    袁氏死后,京城有义士冒死收集其碎肉尸块数百收敛,偷偷葬于城外郊野处。为避人耳目,不敢立碑,只以一青松立于其坟头。

    李自成北上途中,听闻袁崇焕被大明皇帝施以剐刑,吸一口气道:“姬小儿如此狠毒,吾不及也。”说完又放声大笑,当夜大宴群臣,以庆祝大明最后一个顶梁柱消失,从此以后兵锋所指将所向披靡。

    这些消息从京城传到辽东江川耳中的时候,辽东大地上也已经是春暖花开,满目青翠了。

    经过了半年多的蛰伏,江家军已经完成了再一轮的扩军整编整训,全军兵力已经达到了七万之多。

    而七万大军也被江川分成了左中右三军,其中左军两万人,冉武为主将;中军三万人,江川亲领;右军两万人,白山为主将,山甲副将。

    另有一万守备军镇守二龙谷基地,由军师刘基率领镇守基地。

    三军全部为步骑混编,可作为独立战役单元作战。而中军则包含有军医营,神机营,工程营等辎重技术兵种。

    七万大军浩浩荡荡逶迤而出,兵分三路,向北而去,兵锋直指辽阳城。

第一百二十六章 内忧外患的满清() 
按照出征之前的布置,三路大军各有任务。其中,冉武的左军将停驻在广宁至辽阳的官道上,阻截从广宁出来的清军援军。

    而白山的右军则布置在盖州至辽阳的官道上,阻截从盖州出来的清军援军。

    江川的中军为攻击辽阳的主力大军,将会以最猛烈的攻势攻击辽阳,争取一鼓作气拿下辽阳。

    如今镇守辽阳的正是清军镶黄旗大将费扬古,以及他手下攻击两万多的满蒙汉士兵。

    江家军来势凶猛迅速,等到辽阳清军发现之时,江家军前锋骑兵已经到了辽阳城五十里外了。

    军情被汇报到了费扬古跟前,费扬古大急。

    他不能不急。若是搁在一年前甚至一年前的时候,他绝对有信心依靠手底下这两万人马守住辽阳城,甚至还能出城反击,重创敌军。

    可是现在却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从这个江家军横空出世之后,清军就连连败北,损兵折将,不仅连公主丢了,而且还损失了猛将鳌拜和岳托这两员战功赫赫的大将,整个满洲八旗折损精锐都在一万多人以上,汉蒙八旗更是损失惨重。

    这种从努尔哈赤起兵以后从来没有过的惨败一下子让势头正猛,高歌猛进的满清过如同兜头被人打了一记闷棍一般半年了还没缓过神来。

    要说,还是满清立国时间太短,底蕴太浅,所以能享受胜利,却无法承受如此大败的后果。

    屋漏偏遭连夜雨,江家军的不断胜利也引起了满清内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爆发。

    譬如蒙古的林丹汗就起兵反叛,虽然最后被镇压了,可是也让满清的国力再一次得到了削弱。

    几乎与此同时,朝鲜半岛上的三国也开始蠢蠢欲动,故意拖延推诿清国规定要缴纳的各种钱粮物资女子财帛等,甚至还发生了朝鲜百姓当街殴打清国使者的事情。

    皇太极焦头烂额,只能派了多尔衮率领一支人马坐镇朝鲜半岛,震慑朝鲜三国。

    如此种种,让满清本就不多的兵力被分散在各处,无法集中起来打打仗。

    可是这些算起来还都算是外患,尚且不足以动摇清国的根基。

    最严重的事情则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一向身体健壮的皇太极终于一病不起。

    这生病的原因既有因为清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也有蒙古和朝鲜三国的不老实的原因,还有忧心最疼爱的女儿雅图被江家军俘虏的因素。

    但是最直接的原因却是因为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宸妃海兰珠的骤然病逝。

    海兰珠跟布木布泰都是蒙古科尔沁部的女子,算起来两人都是表姐妹关系。海兰珠聪颖温柔,善解人意,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女人。

    皇太极曾经说过,海兰珠是上苍赐给自己最宝贵的珍宝,可见对其多么宠爱。

    海兰珠在去年冬天的时候忽然患上了天花。

    在这个时代,换上了天花,对于所有医生来说基本就是属于束手无策的事情,能不能活下来也只有看自己的命硬不硬了。

    很显然,海兰珠的命薄,没有扛过去,最终香消玉殒,撒手人寰了。

    海兰珠之死给本就郁结心中的皇太极沉重的打击,在茶饭不思三天之后终于一病不起了。

    前几日,从盛京传来消息,皇太极病重,所有接到消息的满清贵族都匆匆赶回盛京去了。

    皇太极一旦驾崩,则关系着下一任的皇帝是谁担任的问题。这对于那些有希望登上帝位的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对于那些没有希望称帝的人也是一个重新站队,可以立下从龙之功的好机会。

    因此,原先镇守辽阳的多铎赶回来盛京,镇守朝鲜的多尔衮也赶回了盛京。带兵震慑蒙古各部的皇太极长子豪格也赶回了盛京。

    整个盛京表面上看起来一片平静,可是私下却已经是暗流涌动,剑拔弩张的局面了。

    满清立国不久,努尔哈赤死的的时候还是采取的选举制,由四大贝勒和八个小贝勒一起选举新任大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