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中军司马统计出来的数据,江川笑得跟一只成功偷到鸡的狐狸,感觉自己这次的仗才算没有白打。

    别人打一仗,打出一个侯爵来恐怕都高兴的找不到北了,可这位江大人却是现实主义者,光有虚名没有好处的事情那是不能干的。

    刘基看着这份数据,也是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一高兴差点把自己最为得意的三缕美须给薅下来。

    只是他主持民政,看到只有五千石粮食的时候很有些失望。

    “军师啊,做人要知足常乐。能有五千石粮食就不错了。人家袁督师这个运输大队长本来以为打咱们就跟出门旅游一样简单,能带五千石粮食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你还指望人家把大同的粮仓都给带上出门啊?”

    江川看着刘基的样子,哈哈大笑着揶揄道。

    刘基听见运输大队长这个词,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跟着江川一起大笑起来。

    可不是么,袁崇焕这次带来的人和物资基本上全给了江川,可不是妥妥的运输大队长吗?

    江川此时都有点想哼几句:“没有枪,没有炮,自有那袁督师给我们送……”来表达一下此时的愉快心情。

    大明老皇帝太抠门,给了自己一个侯爵和五千两银子,以及几套衣服就想让自己白白给他守辽东,这算盘打的太精,自己自然只能想办法找补。看来看去,袁崇焕当这个冤大头最合适了。

    “冉武,你记着,回头派人去找大同总兵李永年要五千石粮草,还有两百匹绢丝,这可都是皇帝圣旨上说要给的。他要是不给,那就告诉他我会亲自带人去取的。我江家军的债可不是那么好欠的。”

    江川忽然想起这茬了,转头对旁边的冉武吩咐道。

    “末将一定如数要回咱们的东西,要是他李永年敢少一粒粮食,一尺绢丝,末将就抢了他们粮仓,劫了他们府库。”

    冉武领命大声道。

    “哈哈哈,不错,不错。学会过日子了。对嘛,这就对了。咱们这家大业大的,以后人越来越多,都要学会过日子。你们几个都好好跟着冉武学学,别只知道往出霍霍,也得学着往家里面捞啊。”江川哈哈大笑,又指着山甲几人教育道。

    山甲几人齐声道:“末将记着了!”

    大军缓缓前行,再过十里差不多就到了二龙谷谷口了。

    一队黑甲骑兵向着大队人马奔驰而来,前哨人马验过腰牌之后放行,然后向着江川这边奔了过来。

    来到江川面前时,为首的骑兵百夫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禀侯爷,白山将军已经带着百姓在谷口迎接大军凯旋。”

第六十四章 正名天下() 
班师大军还没回到二龙谷,江川就老远看见谷口前面的平地上挤满了乌泱泱的人群。几乎整个谷中能出动的百姓都跑出来观看大军班师的盛况。

    一队精骑向着大军疾驰而来,正是留守大将白山带着人前来迎接江川一行。

    “白山恭迎主公得胜班师!”白山策马来到江川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锵然说道。

    “免礼。”江川此刻心情愉快,见谁都是一副笑脸,真可谓应了那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了,虽然初冬的寒风吹在脸上,却依然没有冻僵他脸上的笑容。

    “主公,末将为您前面导行。”白山高声叫道,然后翻身上马,带着身后百名精骑奔到了大军最前面作为前导,缓缓的向谷口人群之中走去。

    待接近了谷口人群,白山高声叫道:“武安侯,辽南总兵得胜班师,百姓回避。”

    身后百名骑兵也跟着同声高叫起来:“武安侯,辽南总兵得胜班师,百姓回避!”

    一百人一起发出的呼喝声让本来熙熙攘攘的人群慢慢安静了下来,向两边纷纷退去,把通行的道路让了开来。百姓们一个个都用敬畏和好奇的目光看着这支缓缓行来的大军。

    上一次百姓们看到如此过规模的江家军大队人马还是在大败清军之后。

    这一次却是在大败明军之后,因此让很多百姓心中感叹不已,心中更是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因为这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

    对于明军,尤其还是屡战屡败的大明边军,这些老百姓是没有多少感情的。毕竟这个时候的明军可不讲什么军民鱼水情,经常出来巡逻作战的时候还不时的骚扰一下百姓。

    这种军队自然得不到百姓的拥护。

    有很多后来归附的百姓没有见过如此盛大的军容,一个个都凝神屏息,紧张又好奇的看着那从自己面前走过的黑衣黑甲严肃冷峻,威武不凡的士兵,以及他们胯下那高大雄壮,鬃毛飘扬的战马,不断的嘴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无形之中,上次因为刑杀七百人事件引起的人心波动也渐渐被镇压了下去。

    大军在白山的引导下集中在谷口前面的空地,按照各营抽出一半人马的比例,排列成了一个个的黑色方阵。

    其余人马则押解着缴获的各类武器物资粮草以及明军俘虏直接入谷。

    很快,在空地上列出了九个黑色的方阵,犹如九片黑黝黝的松林,不动如山,散发着浓烈的威武肃杀之气。

    在空地正中央已经搭建起了一座约莫一丈高的木头高台,高台上面三面巨大的旗帜正迎着初冬的寒风猎猎作响,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这三面大旗,第一面是红底金字的江家军军旗,旗帜上面绣着一只虎啸山岗的金虎,当然是简易型的虎。

    第二面则同样是红底金字,上面绣着“武安侯江”四个金色大字。

    第三面旗帜依然是红底金字,上面绣着“辽南总兵江”五个金色大字。

    后两面旗帜都是留守二龙谷的白山接到消息之后让人连夜赶制出来的。

    今天这个架势不是要搞什么献俘大会,毕竟这些明军俘虏不同于鞑子俘虏,这些人以后江川都是要吸收同化的,其中精锐的优秀的士兵将领江川都是打算补充入军中的。

    今天这个仪式,也是刘基提的建议。

    之前的江家军虽然屡败鞑子,但是毕竟从出身来说是野路子。用江川前世的名词来解释就是属于游击队,不是正规军。

    一支游击队,你就是战斗力再厉害,让别人一听,也不免发出一声鼻音来,毕竟听着都不大气,都不上档次。

    大明如今虽然说摇摇欲坠,风雨飘摇,但是人家架子毕竟还在那里摆着,两百多年的统治,在百姓们心中大明还依然是正统的代名词。

    这也是为啥满清立国几十年了,大明百姓说起来还把他们叫做鞑子,没有几个人称呼清军或者清国,这就是这种中原王朝的正统心理在起作用。

    江川要想日后招揽更多的人才,收拢更多的百姓,必须得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分。

    这个名分目前没法自己挣,只能从大明皇帝那里要。有了这个名分,以后无论干什么都是名正言顺的。

    譬如原本的历史上,李自成就是再厉害,建立了大顺国,当了皇帝,在很多人心中他还是一个土包子,一个流寇头子,这种标签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摘掉。

    南明小朝廷就算再孱弱,再怂包,那在一般人心中也是中原王朝的正统政权,这就是法统和名分的重要了。

    江川在辽东折腾了这么久,一来的确是真心打鞑子,二来为的就是这么一个正统名义。

    就跟春秋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要想自立为国或者其国君想要称王,就必须得到周天子的册封。即使当时的周王室已经成了一个象征意义的摆设了,那也需要走这个过场。

    没有周王室的册封,你这个诸侯国就是强盛,在别人眼中也是沐猴而冠。

    当然这其中的手段也大不一样。有的诸侯国国力实在弱小,也想学别人称王,结果周王室不答应,他就各种威胁讹诈,逼迫周天子册封他。譬如那个出了一个成了后世两千多年笑话的宋襄公的宋国,后来的国君称王就是这样的。还有一个方圆只有几百里山地的中山国称王也是如此,都成了当时的笑话,还最终被大国所灭。

    而有些诸侯国则是因为国力强盛起来,让天下瞩目,周天子主动派人去劝说其国君称王,比如说秦国。秦孝公和商鞅二十年变法之后,秦国国力迅速强大,让山东六国忌惮不已。

    秦孝公死后,其子嬴驷即位成为国君。两年后,周天子和山东六国亲自派使臣前去秦国劝说嬴稷称王,是为秦惠文王。

    你的实力到了,你要是不称王,别人称王都不好意思了,还怕成了你的靶子。

    江川也是如此,就是要拼命的打出一片天地,一片威风,让大明皇帝主动给自己封爵授官,给自己一个正儿八经的名义。

    现在,他做到了。

    所以,今天的这个仪式其实就是一个正名仪式,向天下宣布我江川,江家军将以一个全新的身份正式登上了逐鹿天下的舞台。

第六十五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一千名银甲铁卫全身重甲,腰悬长剑,列成两列而行,向着高台蹡蹡而去。

    当头两人走到一条用石灰划出的白线前,忽然站定,然后啪的一声转向,变成了相对而立。其后两名铁卫又向前迈出五步然后同样立定,转向,相向而立。

    后面的银甲铁卫们也是同样的动作,每隔五步就有两人站定转向,相向而立,一千名银甲铁卫在短短时间内在高台正前方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铁甲通道。

    他们的动作干净利索又不失威武霸气,队列整齐划一,看的围观百姓人人心中澎湃不已。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解放军阅兵时候,在阅兵道旁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名身姿挺立如松的士兵,每个人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模一样。这就是阅兵时候的标兵,是用来让受阅方阵参考步速和位置所有的。

    铁卫的动作就跟这些标兵们就位时的动作如出一辙。

    一千名铁卫就位之后,江川一身戎装,血红色斗篷披风在身后飞扬招展,在刘基,冉武,白山,山甲等人的簇拥下策马从铁甲通道之中向着高台缓缓行去。

    看见江川出现,围观的百姓之中顿时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有叫江大人,有叫将军的,也有叫侯爷的,还有叫总兵大人的,反正叫什么的都有,场面一下子很是沸腾。

    江川则骑在马上如同首长阅兵一样,带着微笑不住的对着两侧欢呼的百姓们挥手示意,就差说一句“同志们好”了。

    原来被万众瞩目,夹道欢呼的感觉真的很爽啊,这就是权力的滋味,无数人为了或大或小的权力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不择手段,这种感觉真是让人迷醉。

    江川这一瞬间的确有种飘飘然如同行走在云端的感觉。

    他忽然在想,自己现在才混成了一个小小的侯爵,不知道日后若是一统天下,登上了皇位,接受文武百官,天下万民山呼万岁的场面时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还能有今日这般心境吗?

    虽然知道前路艰险,还有无数的礁石暗流,刀光剑影,阳谋诡计要去面对,可是江川还是让自己这一刻彻底放松心境,享受这一份荣光,他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江川的回应让百姓们欢呼的声音更加高亢起来,整个场面变得炽热激奋,让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受到了感染,女人脸色绯红,心意荡漾。男儿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孩子欢呼雀跃,老人喜极而泣。

    人群被这种热烈的气氛迅速的传染了,虽然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欢呼,为什么而来流泪,但是就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在这种热烈的欢呼包围之中,江川终于走到了高台前面。

    白牧走到马前,牵住江川的坐骑,江川身子轻轻一跃,就从马上飘落地上,整个动作潇洒漂亮,又引起了一阵欢呼之声。

    白牧牵走坐骑,在李翦的引导之下,江川一行人从高台左侧的木质台阶上缓缓而上,登上了高台之上。

    高台的右侧则是一字排开的九面牛皮大鼓,每面牛皮大鼓的前面都站着一名红巾包头,孔武有力的鼓手。

    大鼓的旁边挺立着九名号角手,每人手中都抱着一支又粗又长的牛角长号。

    随着江川等人登上高台站定之后,白山则高叫一声:“起!”

    九支牛角号瞬时呜呜吹响起来,苍凉悠远的号角声顷刻间向四野蔓延开来,在这初冬的狂野之中荡漾蔓延,让所有人的心中都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一种肃穆之情,百姓们的欢呼喧闹声慢慢的安静了下来,一双双目光都紧紧盯着高台上的那道身影。

    半晌后,人群彻底安静了下来之后,九面牛皮大鼓又咚咚咚的擂响起来。那强劲的鼓声以一种特别的节奏响起,好像在引动每个人的心脏一样,让人们的心跳都加快了许多,随时有种要跃出胸腔的感觉。

    九声鼓响之后,终于平静下来,四野无声,全场肃穆,所以的焦点都集中在了高台之上,只有不断刮过的北风将高台上的三面大旗吹得噼啪作响,尤其是江家军那面的战旗上那只金色猛虎在风中睥睨扬威。

    刘基上前一步,展开手中的圣旨,扫视一圈台下四周,朗声道:“全军将士,诸位百姓,我家主公江川起于微末,却心怀天下,仁心爱民,散尽家财,组建义军,只为驱逐满清鞑子,杀尽天下为恶之人,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让诸位能够安居乐业。自成军以来,与鞑子大战数次,解大同之危,灭鞑子炮队,克坚城辽阳,大败多铎,车裂鳌拜,功绩累累,声威赫赫,使鞑子闻之色变,龟缩不出,不敢南犯。使百姓闻之雀跃,箪食壶浆,夹道相迎,实乃大仁大义之大英雄,大豪杰也。

    今大明皇帝闻我家主公之功绩,感我家主公之大义,特封我家主公江川为武安侯爵位,并领辽南总兵之职,以赏我家主公之功,以安辽东百姓之心。今有圣旨在此,刘基特为诸位宣示,望诸位周知,从今往后共聚武安侯麾下,万众一心,驱逐鞑虏,共建辽东安乐之土而齐心协力,戮力一众。”

    刘基这番话说的字正腔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