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6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唐打的是灭国之战。

    按照以前中原王朝的惯例,对于慕容伏允这样挑起反叛战争的首领,十有八九都是直接斩杀或者囚禁了,然后另立新首领,死或者终生被囚,都不是慕容伏允想要的。

    此时,落魄如仓惶之犬一样逃回来的天柱王残部也是波云诡谲,逃回来的一万余人主要是白宁王和白玉王所部,这两人原本就不是天柱王的亲信铁杆。

    在赤海大战中,天柱王本来还要近两万人马,若不是被苏定方一箭射落马下,还有一战之力的,但是天柱王一落马,白宁王和白玉王两人见状不妙,第一反应就是溜,这溜得最快的二人也是带回来兵马最多的,各有数千人。

    回了伏俟城,二人也是心里各有打算,因为天柱王已经被擒,他们没了主子,而城内却是已经有了三个主子。

    按道理说应该只有慕容伏允这个可汗一个主子的,为什么会有三个主子呢,因为慕容伏允不省人事,说不得那一天就要归西了。

    而慕容伏允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太子尊王,是慕容伏允的长子,也就是法理上的可汗继承人,尊王是实打实的鲜卑人,是慕容伏允与另一名吐谷浑贵族女子所生的。

    而另一个次子就是大宁王慕容顺,慕容顺的母亲光化公主是隋朝公主,是汉家女子,所以慕容顺骨子里有一半的汉人血统,而且他还在长安作为人质上十年,自童年被遣为人质后,都是在长安长大的,受汉化很深,所以一直不受天柱王的喜爱。

    天柱王就趁着慕容顺在长安为质的时候,力劝慕容伏允立尊王为太子,天柱王到底是执掌吐谷浑权柄的人物,自然如他所愿,尊王成为了太子。

    如今伏俟城内也是分成了三个势力,有忠于慕容伏允的立场坚定,就等着伏允醒来;有支持太子尊王的,只等伏允一死,就拥立尊王为可汗。

    但也有亲近大唐的,或是被大唐兵锋震慑的,来支持这个亲汉的大宁王慕容顺的,白宁王就是这样想的。

    “白玉王,现在唐军不日就将来攻打伏俟城,不如你我一同拥立大宁王,大宁王在唐国长安多年,识得众多唐国权贵,而且又有一半汉家血统,我们投奔大宁王,唐军一定不会为难我们的”。白宁王如是劝道。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青海湖畔,绿草如茵() 
1284。青海湖畔,绿草如茵

    可以说白宁王的想法是自保的最好方法,然而白玉王却是并不这么想,直嚷嚷道:“慕容顺不过一汉家杂种,如何做得我吐谷浑可汗,按照法理,太子尊王才是可汗第一继承人,自当拥立尊王,届时再与唐军议和,也能保全部落”。

    “你?”听得白玉王这样说,白宁王不由得怒了,“若不是尊王怯弱,不敢去唐国迎亲,何至于召开灾祸,天柱王和尊王都是吐谷浑的罪人”。

    说着白宁王义愤填膺,“我吐谷浑本来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族人生活富足,无忧无虑,都是天柱王这匹夫倒行逆施,只知吞并部落,一味地征战,这才让我吐谷浑汗国血流成河,你看那沿途被烧毁的牧草,损失了数十上百万的牛羊马匹,这个冬天又不知道要死了多少族人,白玉王你难道还没有体会吗?”

    白玉王听得默然,正在二人说话间,一名亲卫急急上前,直道:“报大王,白玉王,大宁王麾下大宝王尼落罗正在率军攻击太子尊王府邸”。

    白宁王二人闻言一惊,白宁王也是惊愕道:“大宁王竟有这般魄力?”

    白玉王也是站起来踱步,紧紧扶着腰间弯刀,“兴许是大宝王自作主张,他一直对天柱王很不满,天柱王支持尊王为太子,如今天柱王一死,大宝王自是无所畏惧了”。

    白宁王也坐不住了,噌的起身,直道:“不行,这功劳不能让大宝王独享了,这尊王就是投名状了”,说罢手扶弯刀,直视白玉王,“本王要去支援大宝王,一举擒杀尊王,拥立大宁王,白玉王,你有何打算?”

    现在话说开了,白玉王也必须表态了,如果不支持大宁王的话那就是敌对了,说不定就在这屋子里二人就要火并了。

    白玉王脸色变换,良久,在白宁王的逼视中,也是叹道:“事已至此,本王还有得选择吗?自是同去”。

    白宁王大喜,当即与白玉王一道,清点兵马,直向太子尊王府邸奔去。

    青海湖畔,看着这一片广阔的原野,李破军只觉得心胸都为之开阔了,不远处就是那颗草原上的明珠——青海湖。

    天柱王虽是一路逃遁,一路焚烧,但是青海湖周边河流众多,隔断了火焰,并没能够烧遍整片草原。

    “大帅,你见过的大海吗?浩浩荡荡的大海”。李破军坐在马上,看着蓝天白云,与一旁的李靖聊道。

    李靖哈哈一笑,颇为爽朗,捻须笑道:“老夫昔日受命为岭南道安抚大使,领桂州总管,特许承制拜授,携大军自桂州南巡,南抵越州钦州,却是见过大海的,着实广阔”。看起来颇为得意,也是对那段岁月甚是怀念。

    也是,这年代的人别说见过海了,许多人甚至一生都没有出过州县,李靖南征北战,大江南北都去过,也着实算得上见识多广了。

    “怎么?殿下也曾见过海洋?”李靖又是反问道。

    “我当然……”。李破军差点说漏嘴了,继而摇头一笑,“魏武有言,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海洋的壮阔恢宏,我虽没有亲眼见过,却也是神往已久啊”。

    大海他当然见过,前世的时候五大洋都去过,但是这一世好像真没去过,毕竟他作为太子,一言一行都是被人注意的,自己去过哪里别人都是知道的。

    不过李靖却是笑道:“那真是可惜了,前两年殿下前去江南推行盐法,应该去海边一观的”。

    李破军一怔,江南盐帮,那次去海安伏击海上飞好像确实见过大海的,不由得一尬。

    众人驰骋在青海湖畔,看着这绿草如茵的广阔草原,还有那碧波荡漾的青海湖,众人心里也是极为开怀,那些将士更是忍不住的奔走欢呼起来,生于中原的士兵们哪里见过这等风景,那广阔无边的青海湖,一眼看不到头,这在他们就是大海了,也不负西海之名。

    正值五月仲夏,雪山上的雪水消融,河流湖泊里水源丰沛,草长莺飞的季节里青海湖畔可谓是风景独秀,清澈的湖水里还看得见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奔驰的大军呼啸而过,鱼儿也是丝毫不为所动。

    “大帅,如此景致,且稍歇一下吧”,李破军向前面的李靖喊道,打马赶上直说道:“连月的征战将士身心俱疲,如此景致,你看弟兄们多年开怀,不如歇息一会儿,且让将士放松放松,也利于缓解心理压力”。

    李靖放缓马速,“心理压力?”挑眉惊奇道,看了看这景致,也是笑道:“确实,如此景色着实心胸开怀,也罢,正好罚了,就在此歇息半日”。

    大帅将领一下,全军欢呼雀跃,将士们都是跳下马来,跑到湖边去戏水,更有的士兵从没见过如此绿茵,在冒着绿伢的草地里打滚奔跑,连月征战的疲惫,紧绷的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放松。

    房遗爱等人也是欢呼不已,噌噌的卸了甲胄就跳进湖边戏水,房二这憨货一个猛子扎进湖里,呲溜一声喝下一口水,却是连声咳嗽,噗噗噗的把水吐了个一干二净,“啊呸呸,这……这水怎么是咸的啊?”

    “我的乖乖,这么多水都是咸的,这得倒多少盐进去啊”。杜二也是吧唧嘴惊诧道。

    岸边的李破军听得哭笑不得,没文化真可怕啊,只听得李靖也是惊奇道:“如此大湖,竟是咸水,天地之造化,果然鬼斧神工啊,老夫昔日见过洞庭湖,鄱阳湖,亦是广阔大湖,但那湖水却是淡水”。

    李破军闻言也是笑道:“我曾在古书之中读到过,昔日这天下本都是海洋的,这方天地都是海水汹涌,后来地质变迁,大地上升,而海水下降,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格局,所以说大地上的水本来都是咸水,只是其他的湖泊河流是流动流通的,只是这西海地形特殊,周边高山围塞,由一个外泄湖变成了闭塞湖,此地又干燥炎热,湖水蒸发之速度远甚于湖水注入量,盐分不断积累,所以如今的西海就是一个咸水湖泊了,而且面积越来越小,北魏时周有千里,至我大唐,已不足八百里了”。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大九州说,海心仙岛() 
1285。大九州说,海心仙岛

    听得李破军的科普,李靖等人也是震惊不已。

    “这…大地原来都是海洋?”绕是李靖学识渊博,也是惊讶的很,“那这么说这方天地原来岂不是被海水填充着?”

    李破军也不想在这方面深入科普,毕竟说深了他自己也不懂,“大帅可知邹子之大九州说?”

    “可是战国齐国阴阳家、五行创始人之邹子?”李靖也是好奇道,“邹子之五德终始说,老夫倒是略知一二,一如秦之水德,汉之火德,晋之金德,隋之火德,我大唐代隋乃是土德。却是不知这大九州说是何学说?”。

    李破军也怕李靖深问,起身笑道:“邹子认为,中国这方天地乃是天下的一部分,是为天下八十一州居其一分耳,还有另外八个和中国九州相同的州,而每一州必有海洋相围,源于海洋,具体理论,太过深奥了,我却也是仅知皮毛”。

    “邹子号称谈天衍,对于“天”可谓知之最深者,殿下学究天人,老夫佩服”,李靖也是听得晕晕乎乎的,摇头叹道。

    “你看这青海湖边,水草丰美,天高云淡,气候温和,最是适合放牧居住,而且周边洼地,土地肥沃,也可以耕种,更兼土地平坦,大可以筑城而居”,说着李破军面露鄙夷之色,摇头嗤笑道:“可笑朝中那些穷酸腐儒还在说吐谷浑苦寒之地,环境恶劣,不宜生存,不足以重视,着实可笑,不知他们到了此地,见了这番景色,会是何等脸色?”

    “是啊,此地乃是上好的牧场,土地平坦广阔,又有水源,如若开发,将是一个塞上江南啊”。李靖也是附和道,谨慎的他倒是对于文臣没有什么吐槽。

    一旁的段志玄却是笑道,“兴许他们来了还会吟诗作赋,感慨一番呢”。

    “某家南征北战数十年,再没见过比这里更好的马场了”,高甑生也是眺望着青海湖畔直道,“在这里跑马却是要比在朝中看那些文臣叽叽歪歪舒坦的多”。

    李破军又是指着远处湖中那若隐若现的一处湖心岛,直道:“你们看那,那便是海心山,又叫龙驹岛,那里才是人间仙境,岛上怪石嶙峋,沙洲点点,绿草如茵,淡水清泉,生长有别处没有的优良牧草。

    吐谷浑牧民常在冬季水面封冻之时,挑选体高膘肥的牝马赶去海心山,到翌年开春,便能与龙马交配,生下龙驹,矫健非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海骢”。

    众将听闻,都是一惊,纷纷手搭凉棚,眺望海心岛,都是惊叹。

    “早有青海骢之传闻,却不想亲眼所见了”,李靖也是慨叹道,“只是这草原之上又无船只,不能一窥此仙境,着实遗憾”。

    “娘的,这吐谷浑可真是个好地方,有这样的草场和湖泊,还有海心山这等仙岛,比之中原也是丝毫不差啊”,高甑生直嚷嚷道,“回头那个缺心眼的要是再说吐谷浑苦寒,某家定要捉他来此看看,惊呆他的狗眼”。

    众人也是被高甑生这莽夫的话都笑了,执失思力也是唏嘘道:“当年吐谷浑先祖慕容吐谷浑被其弟前燕武宣帝慕容相逼,从辽东不远万里西迁来此地,却也是因祸得福了,这里可是比辽东好多了,辽东那才是苦寒之地啊”。

    执失思力也不愧是东突厥为数不多的智者,也是学识渊博,一口就道出了吐谷浑的来历,虽是胡将,但比之高甑生这两眼懵圈的汉家莽夫有知识多了。

    李破军听了却是摇头一笑,直道:“辽东却也不是苦寒之地啊”。辽东也就是辽河以东,广义上是包括东三省、蒙古、俄罗斯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大部分地区,辽东自古便被认为苦寒之地,然而李破军却是知道那片黑土地的潜力。

    众将听了太子殿下又有与众不同的论调,也是惊异,辽东苦寒,气候恶劣,这是千百年来所周知的啊。

    “辽东之地在许久以前本是草甸、草场和森林覆盖的,后来气候严寒,植被剥落腐蚀,长年累月下来,便累积成一层厚厚的腐殖质,就像是农人将朽木腐叶堆在田地里增肥一样,由此可见这辽东土地的肥沃,这厚厚的腐殖质土地我且称之为黑土地。

    黑土地性状好,肥力高,是一种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比之中原的红壤、稻壤这些强多了”。

    李靖闻言,也是不可思议,他倒是第一次听说这辽东的黑土地,直问道:“若这…黑土地如此肥沃,那为何没见辽东的汉民种植?”

    李破军听了也是无奈,直道:“土地确实肥沃,但也别忘了辽东的气候啊,其气候严寒,日照时间短,而且霜冻期漫长,经常暴风雨雪,一般的农作物却是难以存活的,除非……”。

    “除非什么?”李靖眼睛一亮,忙是追问道。

    李破军摇头一笑,“没什么,现在是实现不了了……”。

    见得李破军讳莫如深,说一半留一半的,李靖也没多问,只有李破军心底知道,玉米和土豆这些耐寒高产的作物是想而不可得的,那是在遥远的美洲,按照大唐如今的航海技术,想要远渡重洋去美洲是基本不可能的。

    看来有必要专注一下航海技术了,好像是有个龙骨船的,只是李破军也是只知其表,更深次的也是不清楚,但他相信,百姓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只要李破军刻意加以引导,迟早有一天会达到比前世更高的水平的。

    到了用饭的时候,李破军见的湖边肆意游动的鱼儿,也是灵机一动,直道:“大帅,这回有口福了”。说罢拿起一旁兵士的长矛,走向湖边。

    看着众将一脸懵,李破军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