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5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次公达(翟长孙)留守,这回该到你了,修文也别郁闷,下次一定带上你,毕竟留守工作亦是重中之重”。李破军拍了拍梁百武的肩膀,温声宽慰道。

    梁百武跟随他数年,虽说能力中等,没有表现特突出,但一直任劳任怨,从未出过差错,也算是劳苦功高了,对于老班底,李破军可从不会忽视,他不是喜新厌旧的人,绕是薛仁贵、席君买等新秀出众,但也不会抛弃“老人”。

    梁百武见得李破军如此宽慰他,自是感动,连声应下。

    “此次,除长史朱成、将军梁百武、录事参军长史涣、兵曹参军宇文禅师、仓曹参军李崇义、之外,其余将官,明日午时,随军出征,不得延误”。

    李破军思虑一下,留下了这五个人。

    朱成一介文士,总览全军文事的大管家,几次随军出战,受尽了苦头,这一次去吐谷浑那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区,还是不要带他去为好;

    梁百武要留守训练预备役,山庄也必须要有一人主持大局;

    长孙涣一次战场都没上过虽然这段日子也是积极训练,但是李破军还真怕这个表兄初次上阵有什么闪失;

    宇文禅师上次去打突厥就是受了重伤,养伤月余方才痊愈,又是郧国公宇文士及唯一的嫡子,要是小命出了差错,估计宇文士及得埋怨死李破军;

    至于李崇义更是河间郡王李孝恭嫡长子,将来那是要袭封郡王的小王爷,前几次战争,李破军也没让他去。

    李破军命令一下,朱成、梁百武和宇文禅师三人到没说什么,长孙涣和李崇义却是不愿了。

    “大将军,末将亦是神策军中人,此次征战为何不带上我?”长孙涣瞪大了眼睛满是不服的叫道,似乎自己受了很大屈辱一般。

    李崇义也是拜道:“大将军,末将请战。前番数次征战末将便未参加,心中甚憾,此次请大将军务必将末将带上”。

    见得二人反应,李破军也是头疼,一个是表兄,一个堂哥,着实难办。

    “长孙涣你从未上过战场,又是文士,还是不去为好”,李破军看着一脸不服的长孙涣说道。

    “朱长史亦是文士,却也参过战,从未上过战场又如何,谁都有个第一次,末将这段时间日夜锻炼,身体素质已不弱于普通军士,为何不可参战?”一听李破军这话,骨子里不服输的长孙二公子就是傲娇了,非要去不可。

    李破军一看也是怒了,好心当成驴肝肺,若是此去战场出了差错,舅舅舅母岂不是要埋怨死我,当即沉脸喝道:“若无几分本事,去了战场亦拖累,此番征战吐谷浑,路途艰险,你说你不弱于普通军士,且先去围着校场跑个数十圈再来说话”。

    “跑就跑,末将要让大将军看看,末将不是纨绔窝囊废”。长孙涣一瞪眼睛便是气呼呼的跑出去了。

    “哼,简直目无军令”,见得长孙涣这样傲娇,说去跑就去跑,李破军也是气的不行。

    众将低着头也不敢随意插话,毕竟这是人家表兄弟之间的事情。

    见得李破军生气,李崇义也是脸色微尬,看了看李破军脸色,只得温声道:“末将知道大将军乃是为了末将着想,但末将身为皇室子弟,绝无可能坐享安乐,父辈人的荣耀只是属于他们的,我们的荣耀还需自己来夺取,希望大将军能够体谅末将心意。

    大将军若是担心家父意见,也大不可不必担心,晚间末将自去向家父请命,相信家父不会阻拦”。

    听得堂哥的真诚话语,李破军也是有些纠结,只得说道:“兄长你是郡王世子,岂能以身犯险啊?”

    李崇义不像别人,他是王室嫡长子,是可以继承爵位的,就像宇文禅师也一样,可以继承父辈爵位,而房二杜二等人的爵位就得靠自己争取了。当然,李震这个搞情报的英国公世子是个例外,毕竟他不上战场。

    李崇义闻言笑了,“大将军以太子之尊,尚且亲上战场,末将不过一藩王世子,又有何尊贵,即便身死疆场,且身下尚有二胞弟,仍可父母膝前尽孝,也无遗憾,还请大将军了了末将心愿”。

    “罢了,兄长你既想建功,我也阻拦不得,只要河间王叔没有意见,我也无不可”。看见堂兄执拗,李破军也不愿多说了,当着众将的面,再多拒绝也不好,免得他们有异样心思。

    当晚,食堂加餐,每人加肉赐酒,来了一个出征前的狂欢大聚餐,不少心思灵活的将士已经猜到了大概,也是暗自兴奋。

    昔日,天色大亮,神策军早早地就整装完毕,甲胄兵器擦拭一新,战马洗的干干净净,每个将士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临近午时,李破军终于出现了,一身甲胄,威武不凡。

    已经不需要战前训话,神策军的精神面貌远超呼李破军的想象。

    李破军一马当先,全军上了天秀峰。

    天秀峰,山巅有一座高大的祠堂,俯视整个护龙山庄,那就是神策军勇烈祠,里面供奉着每一名牺牲的神策军将士。

    行至山腰,李破军止步了,情绪也有些低沉,面前一座圆顶的大冢,冢前一个雄骏威武的马雕,扬起右前蹄,抬起左后蹄,做驰奔状,身上的毛发都雕刻得异常清晰,头顶竟有一小撮毛发,李破军知道,那撮毛是金黄色的,当年他还经常揪……

    玉顶马已不在了,摸了摸胯下这癞痢卷发的墨麒麟,看着那马雕,李破军竟有一种负罪感……

    “大将军,吉时快到了……”。身侧张文低声提醒道,这出征时刻,大将军若是失态可是不好。

    李破军回过神来,摇头一笑,上了山巅。

    宰杀猪牛羊三牲,热血洒在神策军四营军旗之上。

    将张文准备的拗口祭文甩在一边,李破军高举香火。

    “神策牺牲的将士们,本将大唐太子李破军,来祭拜你们了,西北蛮夷吐谷浑,犯我天威,洮州羌人,藐视国法,今领兵讨之,将士们在天之灵,也当护佑我军得胜归来,也当护佑我兄弟袍泽平安归来”。

    简单的几句话,祭祀仪式便算是完成了,至于什么武圣军神、山神河伯,李破军通通没有祭拜,倒不是搞什么无神论,关键是觉得没必要。

    仪式罢了,李破军转身,面对着山下肃穆静立的八千将士,一拔腰间宝剑:“传我号令,全军出征”。

    大唐贞观七年二月初三日,在雄壮鸣耳的号角声中,李破军终于踏上平定洮州羌乱、西征吐谷浑的征程。

    大雪纷飞,地上的积雪已经没过了人的脚踝,走路已是颇为困难,而这草原里多有鼠兔等动物打的小洞,被积雪覆盖着,战马也是有一脚没一脚小心翼翼的走着。

    寒风呼啸,直吹的脸颊生疼,苏定方已经在这个恶劣的天气里行军整整一天了

    “李总管,天色渐黑,我军疲惫,距离曼头山已不远了,为保万一,还是先寻避风去处暂歇吧”。

    苏定方赶上前几步,跟李大亮说道。

    李靖将大军分为南北两部,侯君集和李道宗从西南进击,而李靖自己亲率李大亮薛万彻薛万钧苏定方等人从西北进击,为了贯彻分兵突进,全歼吐谷浑的目的,又在中途分兵,李靖亲率薛万彻兄弟俩朝西海方向的库山进攻,而李大亮则率苏定方、契何力向更

    北的曼头山进攻。

    苏定方就是这样被分到了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的麾下。

    眼下天色渐晚,越来越靠近曼头山了,而将士们也是极为疲乏,所以苏定方觉得不能再进军了,再往前走,若是碰上了吐谷浑兵马,以眼下这长途跋涉的疲敝之师,恐怕是有去无回。

    李大亮虽然性子刚正,脾气很硬,但并不代表他是个不听劝的人,相反李大亮文武双全,谨慎多谋,听了苏定方的话,也是停下脚步,眯眼看了看远处蒙蒙天色中的山脉,那曼头山虽然在视线中,却是望山跑死马啊。

    “契将军,你觉得苏将军所言如何?”

    李大亮没有立即回话,反而问了这支偏师的另一名副将突厥铁勒人契何力。

    契何力一怔,没想到李总管竟是问他,微愣一下,也是回道:“眼下状况,士兵疲惫,战马乏力,确实不能再走了”。

    见得两名副将都是如此说,而且李大亮本人也是极为谨慎,也是点头吩咐道:“传我将令,寻避风山凹处扎营”。说罢又是喝道:“苏将军领二百斥候巡逻方圆十里,契将军负责扎营”。

    二人自是应着,苏定方领了二百斥候翻身上马,来到周围十里探查。

    刚刚翻过一座山头,苏定方迎着山头凛冽的寒风,眯着眼极目远望,只见得到处都是白茫茫的雪域,一阵花白,在落日的余晖的映照下,还有几分闪眼。

    苏定方眨了眨眼睛,不敢盯着一个地方仔细看,因为据本地向导说,在雪原上如果用眼过度就会被刺得生疼,乃至流泪、红肿,导致视线模糊,严重的甚至会短暂失明。

    正在这时,身后一名斥候忽的惊叫一声,手指着山头另一个方向,“将军你看,那?那是什么?”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斥候遭遇战() 
1230。斥候遭遇战

    听见斥候惊呼,苏定方忙是凝目望去,只见得茫茫一片白色的雪原中,似乎有几点别样的色彩在飞快的移动着。

    “将军,那是吐谷浑斥候,约有百来人,正在向我们这个方向冲开”。术业有专攻,斥候毕竟是精挑细选的,目力和经验什么的比苏定方这个统兵将领要强。

    苏定方一听毫不迟疑,立马持兵喝道:“全体退下山坡,在此埋伏”。说着手一指旁边亲兵,“你速去禀告李总管,发现百余敌军斥候,请求轻骑前来围歼此敌”。亲兵领命从一侧回去了。

    苏定方又命令两名斥候队正,“你二人各率本部人马在前方左右两翼,待我厮杀,即来包围这伙敌军”。

    两名队正各领本队五伙共计五十人,前去前方山凹两翼埋伏。

    只要这百余敌军斥候越过这个山坡,就会发现山坡一侧有些苏定方领着百人,而前方左右各有五十人,如此三方夹击,二百唐军精锐斥候夹击百余吐谷浑斥候,应当是必胜无疑的,何况苏定方已派人前去通知李大亮了,届时只要缠住这群敌军斥候,待得唐军轻骑一来,便可全歼之,达到隐匿偷袭曼头山的军事目的。

    说话间,苏定方将地上厚厚的积雪扫开,耳朵贴在冰凉的草地上,已经能够感受得到大地的微微震动,那名经验老到的斥候也是如此一听,便是低声道:“不足五百步”。

    苏定方微微点头,安抚着胯下马匹,握紧了长枪。

    马蹄声已经依稀听得见了,敌军马上就要越过眼前这个山坡来到跟前了,马蹄哒哒,在风啸雪飘的草原上很容易听见了。

    然而就在马蹄声渐近的时候,却是突兀停止了,苏定方手不由自觉的一紧,“他们停下了”,斥候细声道。

    与此同时,山坡另一侧,百余吐谷浑骑兵斥候却是驻马了。

    “阿律归,怎么回事?为何不走了?”吐谷浑骑兵队伍中,有一人似乎是领头的。

    看见前方领路的人忽的驻马,并且下马在地上俯身看着什么,伸着头耸动着鼻子好像在闻着什么。

    忽的,那名叫阿律归的吐谷浑斥候惊叫一声,“这里,在这里,郎中,这里有几粒马粪,而且刚刚拉出来不久,嗯,还是热的”。阿律归指着一旁落了薄薄一层积雪的几粒马粪叫道,还双手碰起闻了闻,竟还是热乎的。

    那之前说话的吐谷浑郎中闻言,也是一惊,翻身下马,前去查看。

    吐谷浑是鲜卑人所建的国家政权,鲜卑人多次在中原建国(诸如前燕、后燕、西燕等慕容氏诸燕国;北魏西魏代国等拓拔氏诸魏国;南凉秃发氏;西秦乞伏氏等等),学习汉人文化和制度,所以吐谷浑也是学习汉家王朝制定了王、公、仆射(即国相)、将军等官职,郎中就是吐谷浑的中低阶官职,类似于大唐的都尉或许校尉。

    苏定方脸色一肃,迎着风,他们似乎能够听见山坡另一侧依稀有人说话。是不是被发现了苏定方心底暗自猜想。

    不行,不能够这样等下去,若是敌军派一个人到山坡顶来一看便看见他们了,他们竟是驻马了,没有一口气冲过这个山坡,伏击看来是不成了。

    苏定方当机立断,细声传令道:“全体都有,噤声,随我慢慢上到坡顶”。

    百余斥候跟随苏定方小心翼翼的驱动着战马,慢慢上到山坡。

    呼啸寒风中,微微一探头,正是看见坡正中间好大一群吐谷浑人,前头几个还下马在地上蹲着说着什么,时不时还左右探望。

    苏定方忙是缩过头来,暗道好理会,敌军停在坡中间,自己居高临下冲杀下去,可以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取下弓箭,张弓搭箭,正欲射杀那下马的为首之人,忽的,身后竟是有一匹战马打了一个响鼻。

    好一个苏定方,丝毫不迟疑,在战马打响鼻的一瞬间就知道暴露了,当即探身,略一看便是松开弓弦。

    “杀”只一个字,苏定方翻身上马,拍马冲了下去,身后百余唐军相随,一场斥候遭遇战爆发了。

    只见得那一支箭矢在寒风飞雪中急射而去,吐谷浑人本就是善岐能射的鲜卑人,怎能听不见弓弦之声,当即大惊,还没来得及反应,只听得那名领军郎中惨叫一声,踉跄倒地。

    “郎中”吐谷浑斥候阿律归只来得及惊叫一声,便是见得雪中闪亮的一点枪尖急刺而来,好一个阿律归,不愧是吐谷浑精锐斥候,当即翻身一滚,不仅躲过了这一枪,竟还顺着山坡滚了下去。

    “砰~”一枪未中,苏定方仅仅瞥了一眼那滚下山坡的阿律归,也不收枪,顺势一挥,那枪头便是拍在了一旁急忙打马的吐谷浑斥候的脑袋上,顿时,红的白的爆裂开来。

    上百唐军居高临下,冲杀下来,先是手中长枪刺出,刺刀十余人,而后勒马转身,近战胶着之后,便是挂上长枪,抽出马侧悬挂的横刀,或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