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5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松赞干布慷慨才雄,骁武绝人,富有英略,通达工艺、历算和文学,自幼习骑射、击剑和武技,自十岁起,便是西南高原上有名的勇士。五岁便能背诵吐蕃赞普世系,熟知历史英雄传说,长于诗歌创作,才华横溢,其文韬武略,可谓全才。”

    说到这李破军似乎也是对这位未曾谋面的高原英主有了些许向往,松赞干布之名,绝对不是吹的,是可以并肩秦皇汉武一样的雄主。

    “相传松赞干布之父朗日论赞十分重视松赞干布在品德节操方面的培养,专门在所有部落里挑选道德高尚、行为端正、诚实友善的人与松赞干布为友,松赞干布自幼便是与这些君子游戏成长。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个环境里长大的松赞干布也是品质高尚,其虽为王子,但为人诚善,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常与奴隶戏耍而全无王子娇贵,甚得人心。

    其继位后,肃清吏治,整顿军队,制定推广统一文字,大力发展农牧业,学习汉人耕种技术,将牧业为主的高原民族转为农牧业结合,一边牛羊成群,一边青稞丰收。另外制定统一“**令”,将各部落统一法令,草创了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阶品级,这些制度在我们看来虽然简陋至极,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在夷狄之地却是开天辟地的进步。

    如此发展三年,这些尚不完善的制度就让松赞干布国力大涨,一举荡平达波、工布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李破军手里紧握着茶杯,指关节都有些发白,这些有些是前世的记忆,有些是搜集来的讯息,但是毫无疑问,目前为止,松赞干布是唯一一个让李破军感到有压力的人。

    “试问这样一个人,诸公还有什么理由去轻视他呢?需知骄兵必败,老虎抓兔子亦用全力啊。昔日两晋灾祸,历历在目,前车之鉴不可疏忽啊”。李破军也是摇头叹道。

    李破军的叹息声幽幽回荡在大殿,满堂寂静。

    不知李世民,似乎众臣都被李破军给唬住了,魏征等人微张着嘴,颇为惊愕的看着神情慎重的李破军。

    “殿、殿下,那吐蕃……果真是这般情况?”

    一直打着瞌睡的老臣高士廉也是惊愕的睁眼看着李破军,看那神色,也是有些警惕了。

    “舅公如若不信,尽可去查”,李破军笃定的点点头。

    见得李破军这般模样,众臣这下子终于收起了轻视。

    房玄龄脸色一阵泛红,低头颔首退下,他身为宰相,却是对他国情况并不清楚,甚至还一度轻视,自是让他羞赧惭愧。

    太子既然这样说,那自然就是真的了,既然是真的,那松赞干布还真是不可小觑,夷狄一向是反复无常的,你若强大,他便归附,你一衰弱,他就翻脸。

    这些道理不用谁说,在座的重臣都是明白的,如果不是太子点醒众人,那将贻害无穷啊,一想起两晋灾祸,众臣不寒而栗,一旦那样,那他们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良久,李世民终于开口了,见得气氛沉闷,似乎被李破军无限吹捧的松赞干布吓到了,让这群大唐栋梁倍感压力,李世民好似不在意的摆手一笑。

    “哈哈,众位这是怎么了?被松赞干布一小儿吓着了不成?绕他是绝色雄才,我大唐是比他差还是怎的?

    吐蕃地不过千里,民不过百万,我大唐有万里之地,千万之众,十倍于它。其余钱粮、兵甲弓马殷实,良将如雨,谋臣似云,区区吐蕃,再来十个亦是不惧,诸卿何故闻之色变而不敢言语啊?”

    李世民声音洪亮,在大殿里回响着,甚为豪迈,足以壮怂人胆气,何况在座的那一位是怂人,善谋的房玄龄,善断的杜如晦,善政的长孙无垢,善战的李靖……

    无不都是不世出的英雄人物,怎么可能会怂,方才一时色变不言语,也是被惊愕到了,也是在思略着对策,故而气势低沉,现在听见李世民的话,都是精神一震,哄然下座,齐声呼喝道:“臣等不肖,大唐万胜”。

    当然,这里的“不肖”并不是不孝顺的意思,而是自称没有才能的意思,出自蔺相如门客,乃是自谦之语。朝堂上某臣若是被皇帝批评业务能力不行的时候,就会拜罪道“臣不肖……”。

    李破军也是被这群年过四五十的臣子给震撼到了,这股子气势,真不是盖的。

    见得众臣还是如此风范不减当年,李世民也是甚为满意,捋须直道:“依诸卿看来,对于吐蕃,我大唐该做如何应对啊?”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房玄龄出言道:“论起吐蕃,在场只有太子殿下最为熟悉,臣等不敢妄言,还请殿下示下”。

    李世民点点头,看向李破军,“太子你的意见是什么?”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一个出兵的引子() 
1215。一个出兵的引子

    听得李世民询问,李破军这才收起神色,肃然铿声道:“打”。

    一个字,言简意赅,掷地有声,然而李世民以及众人听得却是眉头直骤,无人应声,明早就看得出来众人对李破军这说法很不赞同。

    也许是担心李破军太过尴尬,舅舅长孙无忌咳嗽了一声,正欲说话,李破军又是说道:“这个打,并非是灭。吐蕃人不同于天竺,骠国等异国,吐蕃人乃羌人分支,羌人亦是炎黄之后,同为华夏族人,我们汉人与吐蕃人骨子里流淌的都是炎黄血脉,炎黄子孙理应和睦共存,所以我建议,出兵吐蕃,将其正式纳入华夏版图,实行羁糜之策。”

    听得李破军的话,众人也是微微一惊,李世民更是吃惊问道:“吐蕃人亦是炎黄苗裔?”

    “这是自然,吐蕃人最早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活,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人共有六部,如今吐蕃赞普一脉便是雅鲁藏布江南岸的雅隆部落首领,据汉文史记载,吐蕃人乃西羌人之分支,西羌乃是出自三苗,乃是羌族别支,而众所周知,羌族亦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对待吐蕃不可像对待异国外族一样,还需将其统一,共同发展”。

    李破军很是笃定的说道,吐蕃人就是藏族的古称,藏族自然不是“外人”了。

    听得李破军这般说,众人虽然是不明白李破军为什么对这些夷狄这么清楚,但是也没有怀疑真实性。

    说到这,问题又回到了之前,只见得房玄龄也是拧着眉头说道:“还请玄成说的那个问题,如今吐蕃未有半点不臣之心,断不可贸然功伐”。

    众人都是微微点头附和,面对房玄龄的这个问题,李破军却是不慌不忙,因为他知道,大唐与吐蕃之间有个引子是时候登场了,这个引子就是吐谷浑。

    吐谷浑是个人名,他是西晋时期鲜卑首领慕容涉归之庶长子,其弟慕容继承了首领之位,而慕容的儿子就是前燕太祖慕容。

    慕容涉归分家业的时候将一千七百户人口分给他,然而父亲慕容涉归死后,吐谷浑和弟弟慕容两个部落之间的马匹经常撕斗,马在草原上放养着碰面了打架这是很正常的,毕竟草原烈马的性子很暴。

    但是弟弟慕容却是不乐意了,口出怨言,“咱爹死的时候分家,目的就是为了区别咱们兄弟俩的家业,奈何你不跟我隔远一点,导致咱两家的马这样打架”。

    吐谷浑是哥哥,没有跟弟弟慕容争夺首领之位已经是宽容大度了,现在听见弟弟这么无理取闹也是怒了,“马就是一个畜生,撕斗打架这是天性,你怎么迁怒到了人的身上,想要我隔你远一点很容易,我这就走,去隔你的万里之远的地方”。

    一怒之下吐谷浑也是倍有骨气,说走就走,竟是带着族人披荆斩棘、一路西迁,愣是从辽东慕容部落族地迁移到了西北祁连山一代,相距万里之遥。

    吐谷浑走后,弟弟慕容也是很后悔,大概是想起了哥哥对他的好,自责自己的小肚量把兄长气走了,鲜卑称兄长为“阿干”,慕容作“阿干之歌”,日夜歌唱,郁郁而终。

    鲜卑夷狄之地,未有教化,能有这般感人的兄友弟恭的情意,着实是一段佳话。

    吐谷浑到了祁连山一带之后,凭借着勇武和智慧很快就统治了西北地区的羌、氐等部落,建立了国家政权,到了其孙叶延首领时期,正式定祖名为国名。

    这样的一个国家还是很有点渊源的,吐谷浑现在的国王名叫慕容伏允,若是李破军没有记错的话,就是这个慕容伏允很跳,完全没有先祖慕容吐谷浑的智慧,时不时就来挑衅大唐,最后落得一个儿子投降,自己自缢的下场。

    心念及此,李破军也是忽的问道:“不知吐谷浑最近有何动向?”

    众人早已经习惯了李破军的思维跳跃,听得发问,鸿胪寺卿唐俭回道:“三日前,吐谷浑使者方才抵京,献上了今年的贡品,只是……”。

    李破军听得眉头一挑,“只是什么?”

    “只是贡品相比于往年,却是减少了三成”。

    “什么?夷狄小国,好大的胆子,何敢如此不敬?”

    “未经允许,伏允何敢减少贡品?”

    听得唐俭的话,众臣也是有些惊怒。

    毕竟这确实是很无礼的事,吐谷浑作为附属国,每年朝贡的贡品都是定额的,只要宗主国发话才可以改动,作为附属国,吐谷浑怎敢单方面减少贡品,这明显就是对大唐的敬畏减少了嘛。

    李破军听了却是一笑,果然,历史的发展还是依旧如故,并没有出现偏差,从减少贡品,再到劫掠边境,吐谷浑一次又一次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李世民却是看见了李破军这一抹浅笑,好奇问道:“你笑什么?”

    “孩儿在笑吐谷浑这是在作死,我猜接下来吐谷浑还会做出更加过激的行为”。李破军自信的笑道,又是朝唐俭说道:“茂约公,还请鸿胪寺好生款待吐谷浑使者,如同往日一般,送其回国,就当是大唐对其减少贡品一事毫无异议一样”。

    听得李破军说罢,房玄龄眼睛一亮,直说道:“殿下这是在骄其心?吐谷浑日益壮大,比之吐蕃有过之而无不及,前隋时期便是屡次劫掠边境,武德年间亦有多次冲突,由此可见,吐谷浑难以安分,现在减少贡品便是如此,慕容伏允若是见得他减少了贡品而大唐却对他毫无责备,想必其心更傲,定会做出不敬不忠之事,届时,再行出兵,而吐蕃又与吐谷浑关联甚多,顺便再纳了吐蕃”。

    “正是,房相所言,与我不谋而合,开疆扩土,不过如此了”。听得房玄龄的精彩分析,李破军欣然拍掌赞道。

    李世民这时也是有些意动,眼里闪烁着亮光,开疆拓土,这四个字对君王的诱惑力那无疑是巨大的,这可是赫赫功绩啊。

    昔日,秦始皇派任嚣、赵佗开发了岭南,汉武帝遣卫青、霍去病夺取了河套,这都是名垂千古的赫赫武功啊,若是他李世民收取了西南高原,这功绩……李世民吧唧吧唧嘴,看向堂中,吩咐一声,“按照太子说的办”,便是兴冲冲的招呼李破军来了后殿。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山雨欲来() 
1216。山雨欲来

    一来到甘露殿后殿,李世民风风火火的坐下,灌了一口茶水,瞪向李破军直道:“说吧?怎么回事?”

    李破军正打算坐下,闻言一怔,讶异不解,“什么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对吐蕃感兴趣了?”李世民很是认真的看向李破军问道,他虽然对李破军的话没有怀疑,但也很是不解,因为他知道,李破军是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没有好处,李破军是不会冒头的。

    李破军闻言苦笑,直道:“阿耶,不是我对吐蕃感兴趣,而且咱们要被人家给惦记了。现在的吐蕃就好比是越国,而我大唐便是吴国,松赞干布正在卧薪尝胆的谋划着,惦记着大唐的富饶土地呢”。

    “放肆!”

    李破军一说罢,李世民便是怒目拍桌喝道,配合那威严的面容和慑人的气势,着实有些吓人。

    李破军这才反应过来,忙摆手道:“孩儿这只是打个比如……”。心底却是苦笑,只是比如?不见得,历史上的吐蕃不也是如同越国一样吗,同样的蛰伏,同样的翻身了。吐蕃虽然没有灭了大唐,但也是攻破了国都。

    但是这些,李破军是不敢说出来的,说出来也没人信。就像是在后世,你跑出去对人说:过不了几年,某非洲小国会攻进美帝华盛顿一样,一样的惹人笑话,不说你疯了才怪。

    “松赞干布,当年随使进贡的时候我也见过,确实挺机灵的,不过……真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李世民摩挲着胡须嘀咕着,又是抬头问道:“比之你…如何?”

    李破军面色一愣,估摸了一下,自己有着前世的记忆,今生也学习了兵书战策,自问不弱于人,但是李破军也不敢小瞧了古人的智慧,特别是这位高原上的传奇君主,当即也是面色沉重的道:“伯仲之间吧”。

    听得李破军的这个回答,李世民眼睛一鼓,也是笑了,指点着李破军笑道:“你这小子,先前将那松赞干布吹捧得甚是了得,现在又来一个伯仲之间,当真是自卖自夸啊”。

    “虽是不能轻视对手,但也不能妄自菲薄不是”。李破军舔着脸笑道,而后又是破有深意的点头道:“伟大的圣人教导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也是这个道理啊”。

    李世民听得一怔,嘀咕了一遍,便是欣喜拍手道:“全局层面上要有必胜信念,不可胆怯;而在具体作战上不可轻敌,审慎决策。大善,此言当真是必胜之道,可为兵家至理”。

    说罢之后,李世民看向李破军,颇为好奇问道:“此乃至理名言,我怎未曾听说过,是哪位先贤圣人说的?”

    听得这话,李破军一阵尴尬,伟大领袖说的当然是至理名言,只是先贤圣人这……只得胡诌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位伟大的领袖,人们将他比作红太阳……”。

    好不容易糊弄过去,李破军赶忙转移话题,直道:“阿耶你信不信,不仅仅是吐蕃,吐谷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