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5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破军欣然应着,心中只觉得李世民善于用人不是虚传呐,要知道修撰《忠奸录》可是一项不容有瑕疵的功作,要知道谁家祖上没出个把混蛋呢,要是自家祖上有人入了奸佞榜那就完蛋了,同时,也都希望自家祖上有人能够进去忠贤榜啊,若是祖上有人是朝廷钦定的忠贤,那说出去也是倍有面子啊。

    所以说这编撰工作不能够带着私心去,而李世民派遣的三人,魏征,萧瑀,孔颖达,三个人无一不是赫赫有名的硬骨头铮臣,他们或许有点私心为自己谋名,但是不可能接受他人贿赂的。

    待得《忠奸录》之事定下了,又回到了之前的议题,《氏族志》的编撰问题,现在《忠奸录》一出,《氏族志》的光芒反而不那么显眼了,毕竟《氏族志》是为了对付世家的,而《忠奸录》的意义可是大多了。

    。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可为良娣() 
1189可为良娣

    听到李世民提起《氏族志》的编撰,众臣都是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房玄龄也是如此,他们虽然忠心为国,但是修订《氏族志》这事儿多多少少都是得罪士族的,既然是提出这事的房玄龄也是不想去编撰,任务繁杂,耗时耗力,谁不想去干这个的。

    李世民也了解众臣心思,倒也没有生气,趋利避害,人知常情罢了。

    看了一圈,李世民的目光放在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臣身上,正是当朝侍中高俭,高俭是北齐皇室之后,父亲是北齐乐安王高劢,祖父是北齐清河王高岳,叔祖父是北齐神武帝高欢,帝胄之后,不属于任何地域的世家,而且妻子也是普通的鲜卑族人,跟士族没有沾亲带故,是长孙无垢的舅父,是李世民的亲信外戚,是值得信赖的。

    当即李世民便是看着打瞌睡的高俭温声道“士廉公,此事便有劳你如何?”

    高士廉闻言一怔,眼皮子微张,露出一双精明的眸子,略微一想,人老成精的高士廉就是相通了此中关节,欣然应着。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想了想又是说道“另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从旁协助,权力协助士廉公完成《氏族志》的编撰”。

    众臣自是纷纷应着。

    李破军看着房杜高魏等人都是恭敬应着,对李世民的安排没有半点异议,李破军也是佩服得很,知人善任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此如编撰《氏族志》的用人,其中就大有学问,不能用跟世家沾亲带故之人,更不能用世家之人,为首的高士廉是如此,协助的令狐韦岑更是如此。

    韦挺是关中京兆韦氏之人,韦氏也是关中士族,但是入唐后关中士族皆已没落,韦挺跟《氏族志》所对付的山东士族没有关联。

    岑文本是邓州岑氏之人,岑文本祖父是西梁的吏部尚书岑善方,祖上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舞阴侯、征南大将军岑彭,妥妥的名门之后,在当地岑氏也是有名的豪族,但不是上流的世家,跟山东士族也无关联,

    还有令狐德棻出身西凉敦煌豪门,博涉经史,少有文名,二十四正史之一的《周书》就是他编撰的,令狐家虽然在西凉那块地是名门豪族,但却不被中原氏族放在眼里,特别是高傲的山东士族,尤其看不清这等偏远之地的士子,认为他们受胡人影响太深,比不上中原正统,所以令狐德棻更不会跟山东士族有所暧昧了。

    李世民用这三个人协助高士廉编撰《氏族志》,看似是随口之间的吩咐,可是一会儿功夫里,李世民便将朝中众臣的才能,家世等各个方面过滤了一遍,才选出这三个才干卓越,人品正直又跟山东士族没有沾亲带故的人来,由不得李破军这政治菜鸟不佩服。

    待得此事定后,众臣散去,李破军却是留了下来。

    李世民看着李破军的眼神很是满意,放松心神,斜躺在座上,点头道“不错,你小子鬼点子果然多,嗯……不算是鬼点子了,似今日之《氏族志》、《忠奸录》还有英烈祠已是国之大计了”。

    难得李世民夸奖一次,李破军也是咧开嘴摆摆手谦虚道“此乃小道耳,不值一提,比不上阿耶治政之英明”。

    “别假了,倒杯茶来”。李世民嘴角一扯,指了指一旁的茶壶道。

    待得李破军倒完茶坐下,李世民瞥着他道“说吧,还有什么事。”

    “阿耶你怎么知道……”。

    “没事你会留下来舔着脸笑?”

    …………

    李破军满头黑线,竟是无话可说。

    酝酿了一下,李破军罕见的扭捏了一下,灌了口茶水,直道“郑丽婉可不可以做太子妃?”

    噗……

    李世民一口茶水竟是喷了出来,瞪眼看着李破军,满是诧异。

    胡乱用袖口擦了擦嘴角,李世民哈哈大笑,“怎么?你小子终于动心了?”

    李破军两世为人,也没经过这事,但是好歹说出口了,也是笑道“郑娘子冰雪聪明,孩儿确实喜爱”。

    “好,终于开窍了,你阿娘要知道肯定欢喜的很,不过……”。

    “不过什么?”李破军心口一提,凑上问道。

    “若是往常还行,毕竟郑氏嫡女,可如今她不过一戴罪之身,为太子妃恐怕不妥”。李世民拿着一块手帕擦着衣服上的水渍道。

    李破军听了一急,却是又听得李世民压压手道“别急,做不了太子妃,做个良娣还是没有问题的”。

    良娣……李破军一愣,继而也是明白了,良娣就是侧妃了。

    想到这,李破军也是直吧唧嘴,说起来这封建时代的贵族真是牲口啊,一个个的三妻四妾。

    这太子妃就是正妻,而良娣就是侧妃,也就是平妻了,总共有两位,也就是最高级的妾了。东宫太子除了有一位正妻太子妃,两位平妻良娣侧妃之外,还有正四品的良媛六位,正五品的承徽十位,正七品的昭训有十六位,正九品的奉仪二十四位,总共五十九名妻妾。

    李破军想想就是头大,这简直就是牲口啊,用得着五十九位妻妾吗,这还是明媒正娶的,还不包括那些养在东宫的侍女等等,都是太子的“人”,封建时代真是太“xg”福了。

    揉揉眉头,李破军不由得头大,侧妃的话也不知道郑丽婉愿不愿意,怕是她受委屈了。

    见得李破军的表情,李世民也知道他的想法,直笑道“要知道她是逆贼郑玄毅之妹,本该处死,如今一跃成为正三品良娣,还有何委屈?”

    李破军一听这话,也只得应着,“那安远堂之人阿耶打算如何处置?”

    李世民没回话,在一侧的一堆奏疏里翻了翻,抽出一本折子递给他。

    李破军打开一看,也是笑了,原来大理寺已经做好审判了,首逆郑玄毅处死,其父郑仁基,其弟郑敞等一干安远堂族人尽皆流放岭南,其中却是没有郑丽婉这个郑氏嫡女的名字,显然是大理寺的人懂事,故意摘掉她了。

    对此李破军也甚是满意,心满意足的回宫了。

    。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建神像,铸跪像() 
1190建神像,铸跪像

    翌日,一大早,李破军方才起身,正在练武,忽闻孔颖达、岑文本和令狐德棻联袂而至。

    李破军微愣一下,也是笑了,这三人倒真是急性子,昨晚才颁发旨意,今日一早便来了,这工作效率还真的不是一般的高。

    放下大戟,直道:“请三位光天殿稍待,我去洗浴换衣便来”。

    他这一身臭汗的要是去见这三人,孔颖达身为老师要是不教训他才怪呢。

    不多时,李破军换了一身素白长袍,整理好衣冠,快步来到光天殿,只见得三人正是坐着高谈阔论,旁边宫女奉着茶水。

    “哈哈,三位说什么这么高兴呢,让我也听听”,李破军阔步进殿笑道。

    三人都是煲学之士,恪守礼制,见得李破军来了,忙是起身行礼。

    “见过孔师,孔师安坐。景仁公(岑文本字)、德棻公,有礼了”,李破军也是和煦站着微扶孔颖达与三人见礼。

    这三人在士林里颇有声望,都是高洁之士,最小的令狐德棻也年近半百了,又是当朝大臣,李破军若是不见礼那就真是不懂事了。

    各自落座,奉上茗茶。

    “殿下,老臣已接到圣人旨意,奉命编撰《忠奸录》,但老臣愚钝,一时不知从何入手,还请殿下指明纲领?”岑文本坐下便是拱手问道。

    “知道诸公此来,定是为了《忠奸录》一事,诸公工作效率之高,办公之勤,着实可敬啊”,李破军也是笑道。

    “臣等愿闻其详”。

    “前汉有中行说、卫律身为汉人,却为匈奴效力,迫害汉民,魏晋以来,更是无数汉家子弟背节效力于四夷,甘为胡虏走狗,我前番从征东突厥之时,亦是看见突厥阵型之中多有汉人为其效力,实在可悲可恨,我有感于此,才决定编修《忠奸录》。

    《忠奸录》尽列三皇五帝以来的忠贤与奸佞,所谓忠贤,诸如姜尚,诸葛亮等名贤;所谓奸佞,诸如赵高,黄皓之流。更有汉奸者,乃取“背汉之奸细”之意,如中行说,卫律之辈。

    或忠或奸,皆书其姓名,录其故事,使之流传后世,咸使闻之,让忠贤流芳百世,受万世敬仰,供后人学之。让奸佞遗臭万年,遭世人唾骂,为后来者诫……”。

    听得李破军详细的说完之后,三人都是惊叹不已。

    昨晚的甘露殿议事,这三人未曾在座,接到旨意,编撰《忠奸录》的时候还有些不解,所以才一大早联袂而来询问。

    现在明白了李破军的意思,三人都是饱学之士,自然知道《忠奸录》的意义何等重大,纷纷拜服。

    “殿下此举真乃绝妙,臣等定全力以赴,务必编撰好此等传世之著”。三人纷纷拜道表态。

    李破军听了却是笑道:“这还没完呢”。

    “臣等洗耳恭听”。

    李破军两眼一翻,不愧是学问家,三人说话都是一样的。

    “除了《忠奸录》,圣人还下令建造英烈祠,供奉我朝阵亡的英烈英灵。诸公还要选出十名忠臣良将,铸神像供于英烈祠,接受香火血食。另外选出十名奸佞,以生铁铸造,使其跪于英烈祠外,供人踢打唾弃”。

    李破军盈盈笑着说道。

    然而三人听完,都是吃了一惊,忠臣良将接受供奉这倒是没什么,诸如诸葛丞相,关云长等人在民间早有祠堂祭祀,汉高祖的三杰十八功侯,汉光武帝的云台阁二十八将,汉宣帝的麒麟阁十一功臣等等,早有这样的事情,之后的大唐也会有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十哲七十二将等等,所以对于这类建祠设像之事并不奇怪。

    只是对于铸跪像一事有些背脊发凉,跪在英烈祠前接受万人踢打唾弃,这堪称最狠的刑罚了,孔颖达等人想想就觉得阔怕。

    但是也觉得此举甚为解气,像那中行说之流能够有如此下场,真是解气啊。

    三人纷纷应着。

    李破军见状也是心里一动,直道:“选出的名单先不要公布,交由我跟圣人裁断”。

    三人一愣,孔颖达眉头微皱,他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李破军这样做明显就是有些私心,或者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但是也无可奈何,这《忠奸录》本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任务,而是一个带着政治色彩的任务,孔颖达不是腐儒,也只得应着。

    “殿下,不知编撰之地在何处?臣等还需征调国子监,秘书监等同僚相助,需要场地颇大啊”。令狐德棻长着一脸的络腮胡,活像个粗莽武夫,但是知道令狐德棻的人都知道,令狐德棻可谓是饱学名士,一身学问可称宗师,这粗狂长相只是生长在西凉之地,胡汉混杂的原因。

    听得令狐德棻的话,李世民眉头微皱,想了想,直道:“崇文殿闲置甚久,宫室颇多,编书之地就选在崇文殿吧,而且隔着崇文馆也近,可就近征崇文馆学士学子相助”。

    一听李破军的话,孔颖达便是眉头一皱,直喝道:“不可,崇文殿乃储君读书学习之所,臣等身为臣子,岂可占之”。

    李破军闻言无语,只得好声说道:“孔师,崇文殿空置甚久,每天皆由崇文馆学士当值,空置宫室不知凡几,而我自出蒙之后,一年半载也不见得去一次,如何不可作为编书之地”。

    崇文殿就是东宫太子读书学习的地方,挨着一侧的崇文馆,崇文馆就是隶属于东宫太子的学宫,掌管东宫经籍图书,教授皇家学生,而崇文殿就是太子专属的“书房”了,常有崇文馆学生当值,是属于储君的私有地方,拿出来供人编书,确实有失礼度,也难怪孔颖达反驳了。

    不过见得李破军这么说,孔颖达也非是不知变通之人,当即也就应下了。

    《氏族志》,《忠奸录》还有英烈祠一经朝廷颁旨,天下皆惊,这三样每一个都是惊人的,除却只顾温饱的普通百姓,所有的世家,官员,还有士子都是被牵动了心思。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大唐英烈,永垂不朽() 
1191。大唐英烈,永垂不朽

    随着时间的发酵,《氏族志》等三事愈发的轰轰烈烈了,可谓是天下瞩目,世家可谓是焦头烂额,又要担心《氏族志》将其家族给贬低了,又要担心自家某位混蛋祖先入选了《忠奸录》的奸佞榜。

    但是一番接触试探之后,一众世家这才发现,无论是负责《氏族志》的高士廉,还是负责《忠奸录》的李破军,孔颖达等人,都是油盐难进的角色。

    高士廉本来不会如此的,他人老成精,不会随意的得罪任何一方人,本来心底打算和稀泥的,将事务交由韦挺几人就好。

    结果当夜里,高士廉接到了一封信,是太子李破军给他的。

    拆开看罢,便是惊起了一身冷汗。

    李破军记得这段历史,高士廉编撰《氏族志》之时和稀泥,最后迷迷糊糊的将山东崔氏列为了第一等,崔家族长崔民干成为了第一等的士人,完全没有领会李世民下令编撰《氏族志》的根本意图。

    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