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5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好也是吃早饭之时,早朝足有近两个时辰,此时正是肚饿,李破军自是应着,王敬忠麻溜的端来了酒菜,爷俩就着简单的酒菜对酌。

    “阿耶,我始终认为将突厥军民分散于北境安置,这是个很糟糕的法子”。李破军嘬着一根鸡翅说道。

    李世民听了眉头一挑,“忧患意识这么强?”手中筷子不停,口中嚼着他最爱的酸笋。

    “倒不是忧患意识,只是咱们好不容易把东突厥打趴下,现在却是对其啥都不干,就让它继续生活在北部草原,着实有些憋屈了,这说明咱们除了一些战利品之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捞到嘛,突厥照样存在,只不过是有都督府统辖,只不过没了可汗而已,一旦有朝一日,都督府势力衰微,而突厥中出了一个强势人物,必将生乱的”。李破军继续吃着鸡翅道。

    “那你想怎么着?将其全部坑杀?那可是百万人”。李世民听了毫无波动,一翻眼睛直说道。

    “咋可能,杀了多可惜,那可全都是劳力啊,阿耶你对岭南怎么看?”李破军放下只剩骨架的鸡翅膀一脚阴谋的说道。

    “岭南?”李世民对于李破军的脑回路一向有些跟不上,“岭南之地土地广阔,海运便利,物产丰饶,但是多大山毒瘴,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且岭南多是世袭家族,却是不易管理啊”。李世民简单的说了一下岭南,同时也是喟叹,对于岭南也是很头疼,这么一大块丰饶之地,却是难以管理。

    。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开凿关道() 
1155开凿关道

    岭南现在就是整个岭南道了,大唐对于岭南的统一是和平手段的,并没有经历过战火,当年盘踞岭南的任瑰,冯盎等人见得大唐统一在即,也是识趣的主动归附了,使得岭南免遭战火,对于这一点还是很有功的,但是这样子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各种势力都保存延续下来了。

    唐初为了招抚这些盘踞岭南的势力,都是极力安抚的,只要求不反叛就行,只要你表示你是大唐的领土就行,为了安抚当地实力,特地设置了许多总管府都督府,要知道总管府/都督府的权力是很大的,督几州的军政大权,完全就是当地的土皇帝了,军政一把抓,而且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发布政令甚至都不用请奏朝廷的,朝廷政令也是下达不了岭南各地。

    由此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半独立王国势力,此如桂州总管李袭志,高州总管冯盎,钦州总管宁长真等等势力,实行的怀抚政策导致岭南一地在政区设置上形成了九大都府(总管府)——广府、循府、南康府、高府、桂府、钦府等等,而且这些都府都是很自然的成了世袭的,此如钦州大总管宁猛力死后,其子宁长真继任,高州大总管冯盎死后,其子冯智戣接任,完全就成了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家族势力了。

    为此李世民登基以来也是做了许多手段,此如强势罢废一两个都府,取消都府总管的职权,派遣官员执政等等,温水煮青蛙的当时削弱岭南实力,但是李世民的强势却是激起了越州刺史宁道明等人的数次叛乱,派人去攻打打到一半他就又投降了,嗯,老大我是闹着玩的别当真,要是在中原,这肯定得直接给你剿灭了,造反叛乱这玩意儿还能闹着玩儿?但是一来他表示认错了二来大山过不去,这怎么能不让李世民头疼。

    要管他吧,他就给你蹦跶,给你找不痛快,你去打他吧又是山高路远,来去不易,武力平定岭南那是需要花费无数的人力物力。不管他吧,岭南名义上统一了,但实际上混乱着各自独立,这让皇权之上的皇帝陛下怎么能容忍,因此,一提到岭南,李世民就是不爽。

    李世民直将筷子放下,眉头紧皱,“岭南之地,自秦始皇遣任嚣、赵佗等人率五十万秦军南下平定以来,就是混乱不堪,当地僚任俚帅都是不服王化,三天两头的叛乱,动则杀官自治,绕是朝廷的羁縻政策如何怀抚,他也是不感恩德,着实可恶”。说着李世民那是气的不行。

    李破军听得也是了然,也是成竹在胸的笑道“在孩儿看来,若要解决岭南,并非难事”。

    李世民听了就是不爽,眉头一拧直啐道“狂言妄语!”

    “哈哈,阿耶别恼怒,你听我细细道来”见得李世民少有的这些如同孩童一样恼怒,李破军也是笑了。

    “在我看来,岭南之所以统而不能治,无非是就是三个原因。其一,山高路远,道阻且长,交通不便,不利于沟通交流。其二,岭南多土人,幽居深山,不学经史,不服王化。其三,岭南辖境,地域辽阔,东起浙闵,西至云桂,北达荆楚,南抵交趾,如此大的疆域里的汉人却是寥寥无几,汉人少而多僚越人,这就是根基瘦弱而枝叶肥大。有此三条,岭南统而不治也实属正常了,只要解决了此三条,岭南可定”。李破军颇有诸葛亮隆中对的感觉,只是诸葛亮手里拿的是羽扇,风度翩翩,而他手里拿着的是鸡腿,满嘴流油。

    李世民听了倒是没反驳,点点头嗯了一声便是淡淡说道“说的倒是容易,此三条有识之士都知道,然而呢?有没有实用的措施,只会夸夸其谈却是无用的”。

    李破军被李世民的话给噎着了,一言不合就是受教育了。

    “阿耶别这么怼我啊,既然有脸说出来,我就有对策的”,李破军直苦笑说道。

    “说说看”,李世民仍是对此并无兴趣,尽管他很相信李破军,但毕竟自秦赵佗以来,历经两汉两晋,无数能人智士都拿岭南这块没办法。

    这地方就是一块滚刀肉,归附你吧,他又听宣布不听调,你说话我听着但是我就是不行动,搞急眼了就直接反叛了,反正隔着五岭大山,又打不过来,这地方就是这么磨人,五岭险阻就是天然屏障,任你中原风云变动,我岭南都是独居世外。谁得了天下我就归附谁,继续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见得李世民这么不重视的模样,李破军也是来劲了。

    “其一,道路的问题,就是我刚才提及的突厥民众安置的问题。自古以来,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以及大庾岭以南的大片地域被称作岭南,此五岭就是秦朝任嚣赵佗的五十万秦军南下行军路线上的重要战略驻地,一般去往岭南也从此五岭经过,五岭的连绵大山,有的不仅是丰富的资源,更有高山密林、毒虫猛兽以及那令人生畏的瘴疠之气,《水经注》记载五岭者,天地以隔其外。所以岭南一直是世外桃源……”。李破军坐直了身躯,滔滔说着,然而说着说着李世民摆摆手指着一旁摞成堆的奏本打断道“说重点,这还一堆奏疏呢”。

    李破军一噎,只得结束了他的铺垫,“五岭的山虽多,但是并不大,只是连绵成片的,而且这群山大多都是并列排列,崇山峻岭间多有平坦丘陵,形成沟通南北的孔道,岭南之地降雨丰足,水网密布,多以孔道相连,可水陆并行,经过研究我发现,可由大江入赣江,经大庾岭进去岭南,大庾岭上有秦筑的横浦关、阳山关和湟鸡谷关三关,地理位置十分显眼,其中最为雄峻的关口就是横浦关,横浦关就在梅岭之上,梅岭山势嗟峨,层峦叠嶂,而且形状扁长,也就是说从此处入岭南,距离最短,仅有百多里,并且此地本就有古时关道,所以我想开凿梅岭通道,在此遭出一条沟通南北的通道”。

    李破军终于说出了他的意图,开凿梅岭关道,也就是闻名于世的梅关古道。

    。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占城稻的诱惑() 
1156占城稻的诱惑

    听得李破军的话,李世民一怔,坐直了身子瞪眼问道“开山修路?”

    “正是,只要道路通了,岭南就跑不出朝廷的手掌心了”。李破军笃定的点头道。

    “胡闹,开山修路那得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如今四夷未定国库空虚,哪有国力去做如此大的工程,不见隋开运河的教训吗,劳民伤财,是会动摇国基的”。李世民粗眉一挑,直呵斥道,看样子是对开山修路很是不感冒,毕竟五岭大山太吓人了,自古以来也只有那么几条孔道进去,而这几条孔道毫无疑问的被岭南势力控制在手里了,不从山间平坦孔道过的话那就只能翻山越岭了。

    李破军听了忙是说道“阿耶别急啊,我没说征大唐的徭役啊”。

    “不征大唐的,嗯?你是说征调突厥人去开山修路?”李世民也是明白了李破军的意思。

    “是啊,那百万突厥人陈列在大唐北境,绵延数千里,想想就阔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旦突厥骤起反难,那我大唐北疆将无宁日,所以不如将他们征调去南方修路,大唐的官道经过隋末数年战乱,多有破损,正是需要修复的时候,道路不通则经济不兴,修路沟通四方迫在眉睫,而突厥军民正好是个劳力”。李破军也是一脸兴奋的说着。

    李世民听了也是沉默了,捻着胡须想着,只是嘀咕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有道理。只是如此行事,却是有失仁义了……”。

    “啊呀,要个屁的仁义啊,要那不被人记着好的假仁假义还不如捞点实际的。此举一举两得岂不是很好,又不伤我大唐百姓,相反大唐百姓会很振奋的。只要阿耶圣旨一下,说明只要肯去修路,就管饭吃,然后工作满两年就可以加入大唐籍贯,生活在中原,那些突厥人说不定还感恩戴德呢,如有不从的话也简单,大唐的刀锋尚未生锈,战马未放南山,战胜国总该是要有些好处的”。李破军听得李世民说什么仁义也是急眼了,直一脸不屑的啐着,说得李世民直瞪眼,好小子,敢说朕假仁假义的,你是普天之下头一个!

    不过说着的李世民也是被李破军的话给诱惑到了,既可以修路沟通四方,还可以永久的削弱突厥,确实是一举两得啊,不过他当中表明要善待突厥,现在又要强征突厥人去南方的深山里修路的话,李世民有点拉不下这个脸。

    李破军看着老爹犹豫不决的脸色,心底也是暗笑,这是好处还不够啊,当即又是说道“阿耶,你可是小瞧了岭南的资源啊”。说着也是装模作样的摇头叹息。

    李世民眉头一皱,“有话就说”。

    “呃……阿耶,在我看来,岭南之地,简直就是宝库啊,你看,岭南北边靠山,山里面的药材木材这些暂且不提,南边靠着大海,海里面可尽是宝贝啊,海鲜鱼获这都是小的,那无尽的海盐可是了不得啊,还有那靠海的优良码头,海运便利,可通往林邑、水陆两真腊,吕宋,骠国,诸濮,伽没路,金耳天竺,遮楼其等国,海运的发达让来往商业极其的发达,那真是暴利啊。

    拿下岭南,先开盐场晒海盐,然后鼓励改进海船通海运,远扬各国,用我们的丝绸瓷器等生活武器去换取他们的金银宝器,到时候国库还能穷了吗,简直是赚翻了啊”。李破军越说越兴奋,作为前瞻者,远洋贸易的好处简直是令人无法忽视。

    “哼,居然拿钱财来诱惑我,区区金银之物便是让你如此兴奋,在我看来,那远洋贸易还不如一个海盐对我有吸引”,睿智如李世民岂能看不出来李破军是想着使劲诱惑他,诱起李世民对岭南的兴趣。

    “不不不,岂止是金银啊,还有一种作物简直是宝物啊,我知道占城国有一种稻谷,姑且称之为占城稻吧,这占城稻性早熟,耐寒,粒细,而且还高产,这占城稻也叫早稻,也就是说成熟的早,在江南江淮荆楚等遍稻之地可以配合晚稻一起成为双季稻,一年收浑两次粮食,在岭南,崖州等气候炎热之地,甚至可以三季稻,这可是一年收获三次粮食啊,只要将占城稻引进来大唐,那必定是粮食大丰收啊”。李破军终于将猛料说出来了,他就不信,占城稻一出,李世民还能淡定。

    果然,一听得这话,李世民一脸震惊的站了起来,瞪着眼睛问道“当真有此稻谷?”

    “有,绝对有,这种稻谷现在只有占城国有,也就是林邑国,只要派人去取就行”。李破军信誓旦旦的点头道。

    历史上占城稻是在北宋真宗年间传入江淮闵浙之地,后来扩大到江南荆楚,粮食产量大增。

    占城原本是汉时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东汉永和年间,象林县功曹之子区逵杀县令,自号为王,建立占城国,又名林邑国,延续至今,大唐称之为林邑。

    李世民脸色变换,背手踱步,看得出来,甚为激动,忽的转身指着李破军说道“若属实,虎奴你功德无量”。

    说罢便是回头喝道“来人,宣鸿胪寺卿唐俭,工部尚书段纶,速来觐见”。门口的王敬忠心思细听清了李世民言语中的急切,忙不跌的跑去传召了。

    李破军也是惊异,起身问道“阿耶这就要行动了吗?”

    “若真有这种宝物,莫说使突厥修路,便是让我顶着千古骂名屠尽突厥人也可以,民以食为天,只要有了这种稻谷,何愁天下不定,大唐不兴啊”。李世民越想越是激动,又是拉着李破军问这问那。

    奈何李破军也是半瓶水晃荡的,知道的不多,好在不多时,在皇城当值的唐段二人就来了。

    二人上前来见礼罢了,李世民点点头,李破军则是忙还礼,“见过姑丈,茂约公有礼了”。

    姑丈就是段纶了,纪国公段纶的妻子是李世民的妹妹高密公主,李破军可不得叫段纶姑丈嘛。

    说起这位姑丈李破军也是挺佩服的,段纶的父亲段文振是隋朝的兵部尚书和尚书右仆射,那是出将入相的大人物,段纶就是正儿八经的官二代的,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习文练武,也是当时唐国公世子李建成的挚友,李建成很是欣赏段纶,就将自己的妹妹高密公主介绍给了段纶。

    后来李渊起兵,段纶自费招募了一万军士响应,当时巴蜀还没平定,李渊就封段纶为益州大总管,段纶马到成功,成功的将巴蜀之地纳入了大唐版图,平定了巴蜀蛮人的数次叛乱,整个巴蜀之地,全归段纶管辖,掌握一切军政大权,官员由段纶任命,这就是相当于巴蜀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