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混账东西,都不检查一番便放行出城,其中若是有……将其拿下,待我禀明陛下之后再处置”。说着城门校尉亦是怒不可遏,也不敢多说,只是心中隐隐猜测到了什么,吩咐左右将那放行的守卫看押了,便是急急上马,直奔皇宫去了。

    皇宫之中,梁师都正在擦拭着长枪,摸着腰间宝剑,一顿,继而便是取下宝剑,递给梁大,“去大丞相府,将朕佩剑赐予大丞相,予其先斩后奏,便宜行事之权”。

    梁大一愣,眼里有些惊骇,要知道这佩剑乃是一把古之名剑啊,来头可是不小,其名曰“大梁氏剑”,乃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梁武帝萧衍让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所铸造的13口镇国神剑其中的一把,陶弘景乃是道教茅山派的代表人物,是上清派的宗师,擅长医药,炼丹,冶炼,铸剑的水平那是相当的高的,著有一本《刀剑录》收录古今名剑。

    《剑记》中记载:“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剑十三口,以象闰月”,《水经注》中亦有记载,“梁国多沼,时池中出神剑,至令其民像而作之,号大梁氏剑”。

    这“大梁氏剑”是镇梁朝国运的,当年梁师都得到这“大梁氏剑”,可是高兴不已的,时刻配在身上,以期达到梁武帝“退北魏,诛东昏,兴梁国”的伟大功绩,可见梁师都对这把大梁氏剑的看重了,在梁国,这把“大梁氏剑”亦是梁国的天子剑了,象征着梁师都的命令的。

    此刻梁师都却是将这把时刻佩戴在身侧的“大梁氏剑”赐予陆季览,梁大怎能不吃惊。

    梁大恭恭敬敬的接过剑来,正欲转身,忽的,侍卫急匆匆的进来,“启禀陛下,北门城门校尉闫栋求见,说有紧急情况报告”。

    梁师都本来被这侍卫急匆匆的进来惹得有些恼怒的,可是一听紧急情况,又是城门校尉,也是忍住了倒是分得清轻重,直说道:“传他进来,至于你……去城头驻防吧”。

    侍卫听得一愣,心里一咯噔,只得悲戚拜道:“是,陛下”。要知道作为皇帝的守卫不仅仅是饷银待遇好,而且也是很安全的,就像是中/央警卫团的一样,可是这一下子却是被贬去城头作战了,这待遇可是天差地别的。

    “末将城门校尉闫栋拜见陛下,陛下万安”。闫栋一进门便是纳头便拜谁都知道,陛下最重尊卑了,态度必须得恭敬了。

    “嗯,闫栋,你有何紧急情况啊?”梁师都很满意闫栋这谦卑态度。

    “陛下,方才大丞相夫人说是出城祭奠亡父,硬闯城门出城去了,可是末将知晓,大丞相夫人父亲张太公身体康健,尚在城平,而且车架也未经检查,末将觉得此事必有蹊跷,有必要禀报陛下”。闫栋低着头,拱手恭敬说道。

    梁师都听罢便是惊愕了,举茶杯的手僵在空中,愣住了。

    继而便是一把把杯子摔掉,“混账,朕说过紧关城门不可开城,尔等拿朕的命令当儿戏不成,来人呐,将这个不听命令的混账东西给朕斩了”。梁师都反应过来之后顿觉不妙,当即就是大怒,指着闫栋喝道,话音落下,门外侍卫便是冲进来一把押住闫栋往外面拖。

    “啊,陛下,陛下,末将冤枉啊,末将未曾开城啊,只是手底下士卒实不敢拦截大丞相府车架啊……陛下,末将冤枉啊,末将……陛下……”。闫栋大惊,实在是没想到,他这细心的禀报,竟是果真报告出大问题来了,而且还给自己带来了致命灾祸。

    “梁大,速领人围住大丞相府,一只苍蝇都不能出入,梁四,传令城平郡守,捉拿张举一家,全家拿进大牢”。梁师都怒不可遏的一把夺过梁大手中的“大梁氏剑”,直面色狰狞的吼道。

    待得梁大走后,梁师都一人走在殿中踱步,眼神阴翳,面色阴沉,踱步许久,嘴里也是喃喃说道:“陆季览啊陆季览,朕以国士待你,可是从未有负的……”。

    唐营,守卫森严,来往巡逻不决,营门两侧,精壮的唐军站的笔直,手持长枪,在烈日下一动也不动,尽管脸色汗滴如注。

    一辆马车真是嘎吱嘎吱的向着唐营疾驰而去,远在百步之外,便是唐军巡逻骑上前拦住。

    “来者何人?此乃大唐军营,不得靠近”。巡逻骑一横长枪,不卑不亢的朗声说道。

    车内的陆夫人闻言看向失魂落魄的陆季览,“怎么?这种场合还要我一个女流之辈出面不成?”

    陆季览听了嘴角一扯,无奈的看了一眼仿佛逃出生天的夫人,心里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悲戚整理了一下衣冠,掀开车帘。

    “我乃大梁大丞相陆季览,前来拜会唐国太子殿下,劳烦通禀”。陆季览拱手一礼,亦是昂首说道,气度不凡。

    巡逻骑闻言大惊,下意识的挺起了手中长枪,继而又是放下枪来,直拱手说道:“还请陆丞相稍待,某这便去禀告大将军”。说罢巡逻骑调转马头,打马而去。

    陆季览靠在车辕上,看着如同整齐森严的唐营,阵阵失神。

第八百四十一章:正正之旗,如山似塔() 
841。正正之旗,如山似塔

    “报…启禀大将军,营外有一车架,其人自称是伪梁大丞相陆季览,求见大将军”。巡逻骑直纵马冲到营门,禀告道。在军中,也只有斥候巡逻骑能够纵马了,其余人等便是主帅自己亦是不可以纵马的。

    李破军闻言一惊,继而便是大喜,直拍手道:“连环计成了……擂鼓聚将,有请陆丞相,不,本将亲自去迎,大开营门”。

    陆季览来了,肯定就是归附的,对于陆季览这样的一国宰相之才,李破军自是非常欣赏的,另外,大丞相陆季览都已经归附了,绥德城何愁不破。

    鼓声渐起,众将很快来得中军大帐。

    “诸位,梁国大丞相陆季览来访,若本将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前来归附的,陆丞相乃大才,不可怠慢,诸位随我亲迎”。李破军直兴奋说道。

    众将听了也是大喜,尽管有些蒙圈,陆季览为什么会来,但是现在人家就是来了,连梁国大丞相都归附了,梁国何愁不破呢。

    轰隆隆的战鼓作响,唐营营门大开,左右神策将士威武雄壮,侍立左右。

    车架内陆夫人见状心里一咯噔,“怎…怎么动兵了,莫非唐国太子要加害我等不成?”到底是女流,见得唐军甲胄鲜明,兵器闪闪,一片肃杀,陆夫人也是逛了,可别兴致勃勃的来归附唐国,人家却是不要你一刀给你砍了那就完犊子了。

    陆季览眉头一挑,眼神捉摸的摇了摇头,“他们没有道理这么做”。

    “你这老家伙,打仗还有什么道理,你看那些唐军为何一脸淡漠,看似来者不善啊”。陆夫人伸出头来看着肃杀面无表情的神策将士也是心里惶惶。

    “唐国太子定不会如此,若是不分青红皂白便将我斩杀,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陆季览闻言面色肃然,直笃定的说道。

    陆夫人听得脸色诧异,看向陆季览,眼神烁烁,貌似又是看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风流士子。

    哗啦啦,又是一队甲士持兵出营,分列左右,紧紧护住,而后跟着一众将官,为首的正是一身白袍的李破军。

    陆季览远远的看见便是眼睛一亮,暗叹一声,好一个少年郎君,忙是下了车架。

    “哈哈,早闻陆丞相才干无双,乃朔方国士,今得一见,果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啊”。李破军老远的就迎了上来朗声笑道。

    走至跟前,陆季览定睛一看,只见得来人十余岁年纪,俊郎绝美,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一身素白袍,额缠白玉带,头发简单的一根蓝布条扎起,未佩玉环,腰间一把古朴长剑,看似放荡不拘,但踏飒而来的气势,和那眼中流烁的精光让人实不敢小觑。

    陆季览也忙是拱手还礼道:“外臣梁国大丞相陆季览,见过唐国太子殿下”。

    这个时候刚刚见面,陆季览自然还是以梁国大臣的身份拜见的。

    “陆丞相有礼了,来,请进营中一叙”。见得陆季览自称外臣,态度虽然谦恭但是保持距离,李破军也是嘴角微微勾起,侧身让过笑着道。

    “殿下请”。陆季览落后李破军一个身位跟在身后一同进营了。

    进得营中,军士林立,兵甲鲜明,整个营寨整齐肃杀,无一丝脏乱,井井有条。

    一队巡逻哨走过,整齐划一,连地上跺出的脚印都是一致,留下阵阵甲胄磕碰声远去,陆季览看着地上那走过的脚印错愕失神。

    李破军见状展颜一笑,“陆丞相且看,我这大营如何?”

    陆季览闻言环视一圈,面色肃然,直点头道:“正正之旗,济济跄跄”。

    李破军听了很是满意,陆季览给予的这两个词汇就给了唐营很高的评价了。

    正正之旗是指那排列整齐的唐军大旗,强盛整肃的军队,济济跄跄就是说唐营庄严整齐,行动规范了。

    李破军又是指着那站列守卫的兵士,笑道:“陆丞相观我唐军将士如何?”

    陆季览闻言这下就是梗住了,看着那精神奕奕,雄壮威严的唐军将士,陆季览心中那自是很佩服的,可是又岂能夸奖敌军军队呢,他现在可还是外臣呢,但是奈何话头已经被李破军把住了,不得不回答了。

    好半天,陆季览方才说出“英挺凛然,如山似塔”这句评语。

    李破军听后更是觉得满意了,将其带进中军大帐,各自安坐,又是问道:“那陆丞相觉得如今梁军可有胜算?”

    陆季览闻言脸色一黯然,直长叹一声,“断无胜算”。

    说罢之后,陆季览抬起头来,似乎是不甘心话题一直被李破军把在手中了,直撇嘴嗤笑道:“殿下这一招阳谋,只一封书信,便可使外臣自绝于梁国,外臣甚是佩服啊”。

    李破军听了自是听得懂,但是面上却是装着糊涂,打着哈哈挑眉问道:“阳谋?什么阳谋?噢,你说书信啊,令郎陆郎君为人至孝,请求我体谅他的一番孝心,为其传信,我也就应了,怎的,莫非其中有何不妥?”

    陆季览闻言一噎,差点没梗死,这……这是唐国太子殿下?怎的这般无赖啊,陆季览也是那不要面皮的李破军没辙,只得一脸吃了翔一样的表情,嗫嗫说道:“自、自无不妥”。

    “嗯,那就好我还担心好心做了坏事呢,那陆丞相此来可有何事?”李破军悠然的说道,心里暗笑,小样儿,你来归附我,自是不能让你占了主动。

    听得李破军的的话,陆季览脸色愕然,心想着我来的意思你还不懂吗?就是你一手造成的你还在这儿给我装蒜!看着李破军那好似真的不知道的神情,陆季览都想要一鞋底子拍过去,当真是阴险无耻的太子殿下。

    这种场合你不应该是学那皇叔刘备一般,礼贤下士的劝我归附,然后我三辞拜谢,而后再勉为其难的答应你吗,你特么不按剧本出牌啊。

    陆季览脸皮子直哆嗦,看着面色如常的李破军,良久,陆季览方才认命般的一叹,起身拜道:“外臣仰慕大唐久矣,今以半老残躯之身请求归附,还请殿下接纳”,说罢陆季览牙关紧咬,面色悲戚,似乎抽空了全身气力。

第八百四十二章:狗急跳墙() 
842。狗急跳墙

    李破军听得陆季览终于开口了,也是哈哈一笑,起身下座扶起陆季览,“陆丞相弃暗投明,可喜可贺啊,来来,陆丞相请坐”。说罢转身吩咐陈康说道:“吩咐下去,烹牛宰羊,庆祝陆丞相归朝”。

    陆季览目瞪口呆,看着前后态度大不一样的李破军也是咋舌日瞠目,继而也是微微摇头苦笑,这个殿下,虽是小小年纪却是并不简单啊,只简单的一个态度就让陆季览自己说出归附,平白掉了身价。

    绥德城,大丞相府,“将大丞相府全部包围,任何人不得出入”。梁大率军一来到陆府之外便是喝道,引得过往之人纷纷侧目。

    “你们,你们这是作甚,知不知道这是大丞相府,你……”。陆府守卫尚且不知道陆季览已经偷偷从后门溜了,惊怒的指着梁大等人喝道。

    “滚开,禁卫军封陛下旨意,包围大丞相府”梁大一脚踹翻那守卫,闯进门去,进门便喝道:“大丞相何在?…大丞相何在?”然而连问了三遍,还是无人回应,因为往日里管事的管家都已经随陆季览跑了,府中仅剩一些奴仆了,哪里知道主人在不在。

    禁卫军进去搜了一个遍,“报大统领,不见大丞相踪影,大丞相夫人以及管家亦不在,府中贵重金银皆已不在”。

    梁大闻言终于千年不变的僵尸脸动容了,惊呼一声,“大丞相当真投敌了……”。

    而后便是翻身上马,直喝道:“丞相府所有人等,尽皆下狱”。说罢便是打马回了皇宫。

    “陛下,大丞相以及其夫人、管家已经出城了”。梁大急急匆匆的回了皇宫便朝梁师都报道。

    梁师都一身甲胄,正在擦拭大梁氏剑,闻言手中动作一顿,继而又是继续擦拭起来了。

    见得梁师都这模样,梁大一愣,还以为是没听呢,不然怎么是这反应,又是说道:“陛下,大丞相……”。

    “朕知道了,下去集合禁卫军,尽取府库金银,城头待命”。梁师都眼皮子一抬,打断了梁大的话,直说道。

    梁大又是一愣,诧异的看了看梁师都,还是应着下去了。

    殿中仅剩梁师都一人,看着手中大梁氏剑,想起在半个时辰之前,自己还想要将剑赐予给他,梁师都嘴角一扯。

    “朕,真的错了吗?”梁师都又是拿起身旁长枪,看着流光烁烁的枪尖呢喃道。

    李正宝,冯端,辛獠儿,刘旻,张举,刘兰,梁洛仁,张格,杜冲……太多太多,昔日的梁国也是盛极一时,北联突厥,南抗大唐,十余年来稳坐河套,他梁师都在隋末反王中是率先起义的一批人,更是天下诸雄中坚持到最后的一位反王,名留青史是必然的,但是现在梁师都却是有些狐疑了,为什么他会越混越差,甚至比不过那仅仅凭借一个小小太原起家的李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