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老四活了多少岁,可是见多了城破之后军队劫掠百姓的,虽说唐军一向名声很好,但是赵老四始终不相信这些当兵的。

    队正闻言忙是摆手说道:“不会的,老丈放心,我们唐军军令森严,但有欺压百姓的,那可是严惩不贷的”。队正急的面色发窘忙是摆手解释着,万一这老汉说自己被他欺负了,那他可就玩完了。

    赵老四见状这才大喜,“唐军真是仁义啊,军爷,这、这几个胡饼莫要嫌弃,老朽这就、这就去告诉街坊四邻”。说着赵老四忍痛拿出几个热腾腾的胡饼递给队正。

    队正见状脸色一变,直肃然说道:“老丈还请快快收起,我唐军是朝廷官军,岂能剥削百姓,收拿百姓财务,若是我这搬做了,少不得要被打板子更或者要被杀头的”。

    赵老四见得队正严肃也是吓得收起手来,心里那是感慨万分,活了一辈子,第一次见这么仁义的兵啊,还是唐国好啊。

    赵老四回去就是一一拍开街坊四邻的门,叙说着方才的遭遇,街坊四邻本是不信,可是他们坊间有个落魄的秀才,这时也是说道:“大唐是为中原正统,定不会做出屠戮平民这等暴行的”,读书人是受尊敬的,老百姓不明白什么正统不正统,听得这秀才这般说也是拉着秀才去看那布告了。

    类似于这样的情况正在朔方全城各个坊间发生着,到了午间,广贴布告的效果就是很明显了,由于战争而不敢出门的朔方百姓纷纷出门,弹冠相庆,拿出家中所剩无几的胡饼,鸡子,果酒等等食物出门庆祝,过往的唐军将士被百姓的热情深深感动了,绕是军令如山,不得接受百姓馈赠,但是怀中被百姓强塞的食物,也是让唐军觉得重若万钧。

    “大将军,民心已经彻底安定了,百姓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将士们虽是谨遵军令,却也是挡不住朔方百姓的热情啊”。朱成眼圈乌黑,面色憔悴,这是熬夜熬的,李破军麾下文官仅他一人,可是累得他团团转,但是既然朱成累成这般模样,却也是兴奋的很。

    李破军听了也是慨然一叹,直说道:“朔方百姓苦梁久矣”。

    房遗爱也是从怀中掏出一个鸡子(鸡蛋),直说道:“那位阿婆都瘦的皮包骨头了,还是把这鸡子给了我,她都没得吃了”。

    李破军听了眉头一皱,继而直看向朱成,“我们还有多少军粮?”

    朱成闻言略一思索直说道:“军中粮草还够一月可用,梁师都临逃之前烧毁了大半存粮,现在城中只有粮草八万石左右”。

    “全部拿出来设棚施粥,我军仅留半月粮草”,李破军听了毫不犹豫的摆手说道。

    众将听了一惊,朱成忙是说道:“大将军,接下来还要征讨绥州,若是仅留半月粮草,若是绥州战事不利……”。

    “破釜沉舟,半月之内,必须剿灭伪梁”。李破军打断朱成的话,又是说道:“今朔方百姓箪食壶浆迎接我们,我们亦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为安抚使,此乃份内之责,取纸笔来,本将向圣人奏捷”。

    众将听了也是应着,这才半个月就拿下了整个夏州,破了朔方,接下来再半个月他们相信一定能够平定绥州的,对于将粮食分给百姓,他们也是毫无异议,特别是房遗爱,这个二愣子在那个老大娘硬塞给他一个捂着热热的鸡蛋之时,早就是感动的一塌糊涂了。

    接下来两日,整编了朔方降兵,将梁师都强征的数万军队全部解散了,只留了两万大军,各自打散了编制重组,让梁洛仁统领,镇守朔方。

    对此苏定方等人本是大力反对的,梁洛仁才刚刚投降的,虽然看似忠心可嘉,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岂能将这得之不易的朔方城又交给他镇守,万一梁洛仁有二心怎么办,可是李破军力排众议,坚持让梁洛仁镇守,只是军中多了一个副将麻通。

    与此同时,长安城那是热闹的很,贩夫走卒,平民官吏都是奔走相告,坊市之中弹冠相庆,因为早间又是传来捷报。

    太子殿下已经攻破了伪梁都城朔方城,只可惜伪梁皇帝梁师都逃窜,不过大家都知道,都城朔方一灭,伪梁就只剩绥州几个小城,伪梁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才半个月,太子殿下就是长驱直入,连破宁朔,定襄数城,直破了敌军都城,人们更是听说官军入城之时,朔方百姓喜极而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对此长安百姓那是极为自豪的,国家荣誉感爆棚了。

第八百二十五章:疯了的著作郎() 
825。疯了的著作郎

    太极殿上,李世民捧着捷报哈哈大笑,久久不能平复,直笑道:“太子已破朔方,梁师都如丧家之犬仓皇出逃,已不足为虑”。

    众臣也是面露欣喜,纷纷恭贺,只是也有少许人眼神之中带着隐晦的阴翳,却是隐藏的很深。

    只不过李世民笑罢了接下来又是一脸忧色,直举着手表一道奏表说道:“太子请求拨粮三万石,玄胤,可能够调拨?”

    户部尚书戴胄闻言面色一苦,脸色一阵纠结,似乎考虑了一阵,继而也是出班咬牙说道:“臣必竭力调度,三天之内,定可送粮去朔方”。说着话戴胄也是眉头紧拧,似乎很是为难。

    现今国事唯艰,连续两年的关内大旱差点被激起民变来,国库穷的一批,哪有多余的钱粮啊,不过戴胄是个明事理的人,前线缺粮,也不用多说,咬牙应着了,不管咋的,从牙缝里抠些四处拆借也要攒出三万石粮的。

    李世民见此也是面露不忍,心中感动,温言安抚道:“玄胤辛苦你了”。

    “臣之本分,不敢言劳”戴胄见状大受感动,直是拜道。

    好一副君臣相谐,上德下贤的场面,可是偏偏就有人来破坏了。

    “陛下,梁贼盘踞朔方城多年,定是存粮积钱无数,太子殿下攻破朔方城,理应钱粮无数,还要上交国库才是,缘何还要向朝廷索要钱粮,另外,臣听闻太子殿下将军粮皆散于百姓,方才致使军中无粮,军中粮草何等重要,太子此举实乃兵家大忌啊”。

    众人听得这话,皆是一惊,好大的胆子啊,定眼看去,此人位列文官的中间靠前的位置,官位不低,乃是从五品,这人正是弘文馆学士,著作郎萧德言,众臣皆是惊诧的看着萧德言,这个往死里不温不火的著作郎今日是怎的回事,为何在这种场合去反驳陛下,诋毁太子呢,真是不智啊,这著作郎疯了吧。

    果然,萧德言话音落下,李世民的脸便是一阴,还没有说话,太子詹事于志宁就是跳出来愤愤不平道:“朔方百姓饱受梁贼欺压,路有饿殍遍地,听闻王师入城,却仍是箪食壶浆迎接,朔方百姓如此拥戴我大唐,我大唐岂能让其寒心,太子殿下为免百姓担食提浆以致自家无粮,将军粮设棚施粥,稳定民心,何等仁义,大有陛下之风范,何错之有”。

    于志宁身为东宫属官,虽是和李破军不太亲近,但是一心为主却是真的。

    听得于志宁的话,众臣亦是点头附和,那萧德言见得于志宁这个大佬出面了,本是有些虚的,但是继而一咬牙又是说道:“征战在外,却是献出了军粮,难保军心不稳,太子殿下这是置征战于儿戏”。

    萧德言这句话说罢就明着要和太子殿下抬杠了,众臣眼中皆是恍惚不定,识相的早已经低头沉默不语了,而却是有人勃然大怒。

    “我呸,狗屁不通的玩意儿,你懂个屁的军事啊,太子殿下平幽燕,破朔方,年纪虽小,战绩赫赫,不比你这个只会唁唁犬吠的穷酸儒会用兵吗,此乃破釜沉舟之计也,便是俺老程这个大老粗都明白,全军将士得知军粮无多,百姓无粮,定是奋勇向前,敢不用命,定是不需要数日便可擒杀了梁师都那厮。你懂个屁啊还在这儿妄谈兵事,论起兵书来,俺老程都比你这个穷酸儒背的多”。

    程妖精直拍案跳脚,指着萧德言好一通泼头盖脸的大骂,唾沫星子飞溅四射,直骂的萧德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眼神不由得有些飘忽,但是继而又是想说什么。

    李世民却是一拍龙案,“知节坐下说话”。

    程咬金愤愤坐下,还朝萧德言扬了扬拳头,一脸威胁之色,反正朝堂之人,这老妖精,就没他不敢的。

    “萧学士,你可知太子此行出征向朝廷索取了多少粮草?”李世民眼神烁烁,似乎看透了萧德言。

    萧德言被李世民这眼神盯得有些不自在,扭捏了一下直说道:“臣、臣不知,只是上万大军出征,所费粮草定是巨大的”。

    “呵呵,玄胤,你告诉他”,李世民闻言嘴角一挑,呵呵一声,直说道。

    戴胄此时也是面色古怪的看了看萧德言,继而昂首朗声说道:“太子出征,未取一石粮草”。

    众臣闻言除了早就知晓的几人之外,皆是一惊,北伐梁国没要一石粮草,这怎么可能啊!

    萧德言也是傻眼了,继而直说道:“不可能……”。

    还没说罢,李世民第一次打断了朝臣的说话,直说道:“太子出征所花粮草,皆其自备,如何?萧学士可还要说太子索取无度吗?”李世民阴沉脸色的低声喝道。

    萧德言见状已是吓得脸色苍白,哪里还敢多说,只是嗫嗫说道:“臣不敢”,说着悄悄退下了,倒也是聪明。

    李世民深深地瞥了一眼萧德言,又似乎不经意间看了看其身前神神叨叨的杜楚客,眼中流光烁烁,

    众臣再一次见到了李世民对太子不遗余力的维护。

    李世民而后又是看向杜如晦,直说道:“克明还需辛苦一下,尽快选出夏州属官”。

    杜如晦出班应着,而后李世民巡视了一下殿中百官,大袖一挥,直接自顾自的说了一声“退朝”,说罢直接甩袖走了。

    明眼人都是看得出来,陛下的心情不好了,方才明明看着太子捷报都是喜不自胜的,此刻却是愠怒非常感谢至于为何如此,不少人都是隐晦了瞥了瞥萧德言,那眼神,有人不解,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似乎琢磨到了什么。

    杜如晦身子已是大有好转,至少起身的时候都不需要身边的房玄龄搀一把了,下朝之后,起身向周边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几人告辞一下便是急急退出大殿下。

    停在大道上,杜如晦看着来来往往的官民,眼中带着隐忧,这时,一辆车架近前。

    “兄长何故在此停候啊?”一个人方正颇有威仪的声音响起,那人掀开车门帘看着路边站着的杜如晦,一脸关切的问道。

    这人正是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官职是越王府长史。

第八百二十六章:杜家兄弟() 
826。杜家兄弟

    现在的越王就是李泰,今年开年来李泰从李渊封的卫王改封了越王,受封扬州大都督和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等十六州军事,更兼扬州刺史,督婺、泉、台等六州,封地多大二十二州,和历史上一模一样,李泰所受的恩宠还是冠绝诸王,令李破军都是羡慕的很。

    李破军是太子储君自是没有封地的,所以是缺钱花的,当了太子比他当江陵王时还穷,当初身为江陵王之时,还受封幽州大都督,还督北方九州的事儿,每年收的税收就可以抵上多少个英雄楼了。

    由此可见李泰现在的富庶,这么大的家业自是需要人管理的,而杜楚客就是管理越州府家业的人,还带着教导监督李泰的任务。

    杜如晦眼光唏嘘的看着这个风姿昂然的弟弟,眼神显露关爱,也是和煦一笑,道:“特在此等候吾弟”。

    看着兄长面色红润,气色好了很多,不再是以往那般病秧秧的蔫样了,杜楚客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甚至都不由自觉的感谢了为兄长寻医的李破军。

    “兄长可是有事?来,请上车架,去弟家中详谈,弟家中最近来了个新庖厨,最善做兄长喜爱的那道冷淘,以往弟还觉得这面食冷吃不美,如今这大热天的吃着冷淘却是别有风味的,还是兄长……”。杜楚客方才心念念的朝廷只事,心情不好,此时见得兄长在此等他,也是高兴,直乐呵呵的掀开车帘伸出手来邀请杜如晦。

    这冷淘是一种很常见的面食吃法,就是用槐叶汁和面粉做成的面条,将面条煮熟之后,装入陶罐中密封,在放进冷水进浸着,凉透了再捞起来拌上一些菽菜,蘸着豉汁吃。

    要是李破军在这,保证要惊呼,这不就是凉面吗,没错,这冷淘就是唐朝时候的凉面,也可以叫冷面。

    杜如晦兄弟二人都是极重感情的,绕是二人都已经是年过不惑,但是兄弟情谊仍在。想当年,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和李世民兵戎相见,得知杜如晦在唐营的地位,就逮捕了杜楚客和其叔父杜淹。

    杜楚客有骨气不投降,杜淹却是早就与杜如晦不合有过节,便投降了王世充,并且告密说杜如晦还有一个哥哥隐藏在城中,王世充逮捕了杜如晦的哥哥将其加害了,杜淹这老家伙身为叔父可是够狠心,又是进谗言,让王世充囚禁了杜楚客,不给杜楚客饮食,差点将杜楚客活活饿死。

    后来王世充被李世民剿灭了,论罪杜淹肯定是要被处死的,可是杜楚客却是哭求杜如晦向秦王求情,设法营救叔父杜淹,杜如晦恨杜淹将他哥哥害死,又与秦王为敌,自是不肯,结果杜楚客就说了那一番让他名传天下的一番话。

    “叔已杀大兄,今兄又结恨弃叔,一门之内,相杀而尽,岂不痛哉”。

    杜如晦听得这句话痛哭流涕,很是感动,抛下老脸去向李世民求情,请求宽恕杜淹,杜如晦的面子肯定是有的李世民不仅宽恕了杜淹,还加以重用,先后任了天策府兵曹参事,文学馆学士,现任御史大夫,爵封郡公。

    所以说杜家兄弟的感情是肯定不假的。

    杜如晦见得弟弟如此盛情邀请,甚至还记得他最是喜爱吃冷淘,也是心中温热,摆手一笑:“冷淘就不吃了,改日再去,为兄在此等候是想要告诉你一句话”。说着杜如晦也是面色肃然,眼**光,很是严肃。二人的兄弟感情让杜如晦不忍心也不可能看到弟弟越陷越深。

    杜楚客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