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听了也是点点头,如此背主更是弑主小人,走到何处都是被人看不起的。

    “你们说罗艺会接受王君廓吗?”李破军饶有兴趣的问道。

    众将闻言,也是都是脸露有趣的模样,“末将倒也曾与罗艺见过几面,其性格亦是桀骜乖张,罗王二人这点倒是颇为相似,这二人相处倒也是有趣”。翟长孙直捻须笑道。

    众人闻言都是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

    长安,太极殿,正是早朝时间,李世民端坐大殿,满脸笑意,而朝中众臣都是一副议论纷纷的热闹模样。

    就在刚才,李世民当堂公布了李破军

    连破幽州两县,败敌上万的战绩,顿时朝臣便是一阵哗然。

    “陛下,太子殿下此举甚是不妥,太子身为国之储君,一国之本,所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堂堂岂可以身犯险,请陛下速速召回太子殿下,责其安心用学”。当朝侍御史张玄素出班朗声奏道,只见张玄素约摸三十左右年纪,身材挺拔,下颔短须,双目炯炯有神,整个人显得很是精神,正直人生最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这个张玄素也是很有名,乃是唐初有名的谏臣,张玄素年轻的时候担任景城县户曹,窦建德攻破景城的时候,擒拿了一众官员,张玄素自也在其中,即将被杀的时候,全城千余百姓竟是主动不顾姓名为张玄素请命,窦建德见此忙是将张玄素放出,一番考校过后发现张玄素很是有才,任命他为治书侍御史和黄门侍郎,所以这张玄素这人确实了得。

    张玄素身为御史,御史是干嘛的?说白了就是挑刺的,李破军堂堂太子不好好的老实读书学习,学习治国,跑去那么危险的地方浪,他身为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御史岂能放过,自是要上谏的。

    但是李破军被弹劾了,尽管这个弹劾是很有道理的,是附和礼法的,张玄素用词也很少客气,但是李破军岂能就这么被弹劾了,那岂不是很没面子,虽是李破军不在此地,但是他有狗腿子啊,呃…不是他有“同党”啊。

    侍御史张玄素话音落下,群臣议论纷纷,李世民也是不生气,直是微笑的捻须看着,曾经李破军说过一句话,李世民很是赞同,群臣积极,群策群力,江山社稷才是兴旺,若是群臣都是哑口无言,那不是君主昏庸无道就是江山彻底没救了,所以看着群臣积极踊跃的议论着,李世民心里是高兴的。

    这时,左边中间出来一名中年文士,直挥袖朗声说道:“张御史此言本官不敢苟同,太子殿下固然贵为国本,但是我朝以武立国,陛下及太上皇率群臣披荆斩棘数载方平天下,何等艰辛,太子殿下生于安乐,岂能长于安乐,若不严加磨练何以能继任陛下大统,今太子殿下年不过十余岁,却敢于率三千孤军一日千里下沧州,两日破二城,败敌上万,扬我朝廷天威,震慑叛逆,何等威风,直追陛下当年风范,实我朝之幸也”。

    这人朗声说道,说罢群臣又是一阵哗然,这人便是当朝弘文馆大学士褚亮,说起褚亮可能很多人不甚熟悉,但是他的儿子却是如雷贯耳的,他的儿子便是大书法家褚遂良。褚亮聪敏好学,善属文,甚得李世民器重,是弘文馆十八学士之一,也是天策府旧人,根正苗红的李世民派系的人。

    不愧是专业作文的人,朗声一番说辞,说的义正言辞,掷地有声的,再配合那一副名士风范,自有一番风度,甚是惹人信服,褚亮说罢自又是迎来与李破军相亲近的人的积极附和,但是总有抬杠的人的,纵使是太子殿下也不行,不畏权势的人总是有的。

    这不,魏征就是当朝典型的不畏权势的代表了,只见得魏征捻须出班,直铿然说道:“哼,无论如何,太子领军犯险实为不妥,还请陛下速将太子召回,严加训斥”。

    魏征话音落下,满堂人面色皆是微变,李世民也是眼皮子一耷,这就是不爽的意思了。

    文武百官闻言也都是面色各异,看向魏征都是一副无奈模样,这魏征当真是不怕死啊,须知刚过易折啊。

    魏征说话却是太过激进了,不似先前张玄素说话那般柔和,毕竟是说出来就是惹人不爽的,纵观历朝历代恐怕也是只有李世民这般胸怀大度之人方能忍受他吧。

    魏征身后的一个身材瘦削,尖瘦脸的文士也是面带

    隐忧的拉了拉魏征衣袖,直低声说道:“魏大夫莫要激切”。

    魏征眼睛一瞥,见得是这人,却是直将衣袖一摆,摆脱了那人的拉扯,那瘦削文士脸色微红,眼中闪过一丝隐藏的只有自己知道的厉芒,这瘦约文士赫然便是许敬宗了。

    “太子殿下忧心国事,立下如此殊大功劳,怎的到了魏大夫这里,还好似犯了过错一般,便是太子犯了过错,自有太子之师教导,魏大夫何以能以臣议君?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不可大喜召回,战事紧急不由人,长安不知幽州具体战况,莽撞召回,若将陷太子于险境,还陛下请慎重”。这时,只见一身着圆领长袍之人出班指着魏征厉声说道,而后又是向李世民请道。

第六百一十五章:忠义臣子罗艺() 
    615

    忠义臣子罗艺

    众臣看去,这人却是当朝侍中高士廉,宰相大人说话了,这分量可是不轻的,顿时,便是迎来了一阵阵附和,包括长孙无忌等人也是随之附和。

    只见得长孙无忌朗声说道:“陛下,如今王君廓退守幽州,而太子殿下身为幽州,我等若不知具体战况,莽然召回,胡乱指挥,乱了太子殿下计策,恐陷太子殿下于险境,此举便好似那军中二主的监军一般,实为不智,望陛下圣裁”。

    一向以老狐狸著称的长孙无忌在涉及自己外甥的时候可是丝毫不含糊,直露出了自己那尖锐的“獠牙”,而众臣听了也都是点头附和,不仅仅是因为长孙无忌的威望,更是因为长孙无忌说的有理,众臣都是从乱世走过来的,多多少少略通军事,自是知晓监军之害的,一军统帅需要接受监军监督,统帅监军同级,甚至监军代表着皇帝地位更甚一筹,而监军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简单说,就是啥都不知道胡乱指挥,这样不败才怪呢。

    宇文士及这时脸色数变,他心中忧心独子宇文禅师的安危,本就是心焦,本来按照他的本意自然就是快点将太子召回才好,这样自己的独苗也回来了,但是理智告诉他,这样做,不仅是危险,而且最重要的是,也失去了立功的机会,宇文屹立数朝而不倒,虽有其底蕴,但是隋末之乱后,宇文化及宇文智及那两脉都是完犊子了,只有他宇文士及这一脉独自强撑着,宇文家欲要中兴,只能看宇文禅师这位仅存的宇文家嫡系了。

    当即宇文士及便是出班怒斥道:“军机之事何劳魏大夫上心,兵者,国之大事,魏大夫不懂军事,何故枉论”。

    一向温和如同谦谦君子一般的宇文士及忽的爆发,却是唬的朝中众臣一愣,要知道自从宇文家另外那两位大佬倒台后,宇文士及已经很是“猥琐”了,平日里一向温和待人的,今日却是怼着魏征的鼻子怒斥了,真是不得不令人惊诧。

    魏征见状脸色一红,正欲反驳,却是发现宇文士及所言并不无道理,他魏征是议政大夫,却是不管军事的,何况魏征也是自知,他的确不通军事,难道…贸然召回太子,真的危险?魏征也不知,所以魏征理亏的退后了,这便是魏征除了不畏强权敢于直谏的另外一个优点了,知道自己理亏自己错了,那便认了,你要骂便骂,因为我错了那就挨着,但是我若是对的,那便据理力争,杀了我也是不服的。

    见得魏征退后,宇文士及也是恢复了气度对着李世民悠然一拜便是下去了。

    自始至终,李世民都没有说一句话,这时,李世民也不得不说了,毕竟需要他做定夺了,“前线战事紧急,贸然召回太子却是不妥,然太子不容有失,诸公且看,该如何作为啊?”

    众臣听了,也都是各自议着,房玄龄直出班拜道:“陛下,今王君廓退守幽州,已成冢中枯骨,臣料定不出一月,幽燕之乱可定矣,陛下可令太原,易州,燕州,三方威压,时时策应,太子可无忧矣”。

    众人闻言也都是附和,眼下里也唯有这个方法最为妥当了,李世民也是点头应道,“那便令三方主注意策应吧,退朝”。

    燕州城里,城池正中心,便是燕州刺史府,亦是燕王王府,此时,王府中堂,罗艺手捧着一封锦帛,面色古怪,半晌,直将锦帛扔在地上,嘴角一挑,嗤笑道:“那王君廓竟是杀了李瑗,欲要投我,哈哈”。

    堂中众将官见状满脸诧异,一文士上前拾起锦帛,细细看来,也是一脸古怪,传的众人看了,众将官都是很惊讶。

    “王爷,这王君廓弑主来投,可见王爷威望啊,哈哈,王爷大事定成,属下先行恭贺王爷了”。堂中自是会有机灵的人忙是一个马屁就是拍上去。

    罗艺听得此话嘴角一挑,皮笑肉不笑的笑了笑。

    “王爷,这王君廓……不知你是否打算收下?”堂中一位长须的身着褐色长袍文士捻须说道。

    上首安坐的罗艺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眼中泛过一丝丝厉色,若有所思。

    堂中先前说话拍马屁的那武将听了却是急急的说道:“怎的不接受?那王君廓好歹也是成名名将,望名来投,岂有不接之礼啊”。

    “哼”罗艺冷哼一声拍在案桌上,嘴角一挑,直厉声说道:“接受他再来弑主吗?”

    那武将闻言脸色一变,忙是拜下,瑟瑟发抖,直哆嗦拜道:“属下不敢”。

    罗艺脸色狠戾之色一闪而过,八角胡子一挑,直朗声说道:“王君廓不过一山贼盗匪,反复无常,三番四次背主,本王视之如草芥,收之何用,本王忠于建成太子,方才起义军正名,岂能接受如此反复小人”。

    众将闻言皆是一愣,继而忙是拜下,“王爷高义,实乃忠义之士也”。拍马屁的好话便好似那不要钱一样,唰唰唰的向罗艺砸去,罗艺直昂着头颅,八角胡子一抖一抖的,看似很是受用一般。

    而堂中众将心里想的是什么,便是不知道了,只是真的全堂之人都是忠于罗艺之人吗?那可未必。

    先前说的话的那褐色长袍文士低下着头颅,眼睛里闪过一丝神采,似是不屑?似是嘲笑?神采一闪而过,等到抬起头来,又是一副忠心为主的模样,他便是燕州录事参军赵慈皓。

    而堂下众将中也是有一中年将军,身材修长,眼睛里亦是闪烁着莫名光彩,他是校尉杨岌。

    “诸将听令,一旦发现王君廓进入燕州,立马拿下,提来见我”。罗艺朗声喝道。

    堂中众人面对如同皇帝一般的罗艺的号令,自是忙不迭应着。

    “啪啪”

    ,空荡的甘露殿里又是响起了两声掌声,自不是喝彩的掌声,只见得李世民背手立于窗前,看着窗外白云悠悠,而掌声落下,便是一道黑影落在李世民身旁,一动也不动。

第六百一十六章:昌州总兵傅文昶() 
    616

    昌州总兵傅文昶

    那黑影落到李世民身旁默默的一行礼躬身,李世民头也没回,直说道:“燕州安排是否妥当了?”

    那黑影闻言直躬身答道:“已经安排好了,一文一武,随时待命”。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眉头一挑,背手望窗外,语气莫名,直叹道:“这场闹剧,该结束了,通知他们,寻机动手吧”。

    黑影闻言一震,直问道:“是否取其性命?”

    李世民眉头一挑,“不杀留之何用”。

    黑影听了默默应着了,李世民一摆手,黑影便是咻的一下隐去了。

    两人这么简短的几句话,便是决定了幽燕之地的结局了。

    不一会儿,一骑绝尘从皇宫一小门出去,直奔幽燕之地。

    “呵呵,罗艺”。空荡的大殿里回荡着一声浅笑,李世民拂衣便向后殿走去了。

    幽州,雍奴城,军府大堂之中,李破军端坐上首,李震等一干将领分坐两列,放眼看去,也是济济一堂的将官。

    “景阳,把昌州的情况给诸位说说”。

    李破军抬手向李震说道。

    李震闻言应着,向宇文禅师索过地图,打开铺好,直指着地图上昌州说道:“昌州乃幽州大城,城高四丈余,共有东南西北西南等五门,竟有望楼,门楼,角楼,女墙等俱全,城高墙厚,实为坚城。

    守将名为傅文昶,是一名儒将,通晓兵法,是王君廓昔日旧友,被李瑗封为昌州总兵,其麾下有一猛将名曰麻通,是前隋开河督都护麻叔谋族子,使一大刀,甚是勇猛,昌州约拥兵一万,骑军不知几何”。

    李震都不用看稿子,直接脱口便是将昌州的大概情况给说明了,应该是私底下做了一番准备的,但是李破军似乎是并不满意,皱着眉头,直说道:“就这?还有没?”

    李震一愣,直答道:“没了,探子回报的就这些了”。

    “那傅麻二人的性格特点呢?为人呢?”李破军直问道。

    李震又是一愣,直嗫嗫问道:“这些重要吗?”

    “怎么不重要?若是知道敌将性格为人,也好由之定计,须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若是知道敌将性格弱点,何愁不破敌”。李破军一挑眉头脱口说道。

    李震等人闻言想了想也都是点头应是,李震张张嘴,只得说道:“时间紧急,暂时只有这些了,大将军放心,末将马上安排”。

    李破军点点头,直问道:“以后我给你一份探子应该探查的清单,莫要再这般糊涂行事了,罢了,你让探子好生隐在昌州城里,勿要妄动,莫要引起注意,届时我自有妙用”。

    李震闻言自是忙应着。

    “你们对这昌州城有什么看法?”李破军直敲着案桌问道,这标准性的敲桌动作便是李破军正在思考的标志了。

    众将闻言也都是各自思略起来了,但总归是有不用脑子思考的,“大将军,直接领军上吧,到时候交战一举都将他们斩杀了,不就破城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