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一听,气氛不由得有些沉重,刘文静二人更是脸色一震。

    疟疾,这大家都知道的,十之八九会丧命,几乎全靠个人气运和身体硬抗,这时候可没氯喹和伯喹这等化学提炼药物来杀病菌的。

    李世民闻言也是脸色一苦,大业未成,难道就要殒命于床榻之上乎,苦也。

    军医又说:“此时正值盛夏,飞虫爬虫甚多,军中将士聚集,最易得此疟疾”。

    李世民闻言一震,“肇仁(刘文静的字),开山,你们赶紧整顿军中,注意卫生,饮食等情况,一旦发现病者即刻隔离”。这时候还不忘军中急事,不愧为一代君主。

    刘文静二人自是遵命,又向医匠问治疗之法,请务必治好秦王。

    军医脸色沉重说道:“此病药石之效甚微,小人也只能开些方子缓解,此外还需王爷注意保暖,纵然是发热期间浑身燥热发汗也不可着凉,饮食需得食用粥水等流食,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卫生,每日擦身,帐内通风,地面处理干燥。”

    几个亲兵赶紧记下。

    这时刘文静又说道:“身体要紧,还请秦王入岐州城修养”。军医,殷开山也是赞同。

    李世民沉思片刻,“不可,如今大军交战在即,主帅不可轻动,尔等注意保密,不可透露风声,我自帐内不出即可,每日军务公文照常送来,切记不可露出异常”。

    刘文静二人再跑劝阻无效,也就同意了。

    众人退出帐内,独李世民一人怅然,“不行,大业未成,长安尚有观音婢虎奴等候,本王岂能枯死病榻”。人一旦有了精气神,那浑身气势就起来了。

    次日,公文送来了,李世民强忍着不适批阅,因为疟疾是需要隔离的,因此刘文静遥站在屏风前说道:“秦王殿下,薛举军已经准备进攻高庶城了,我军还如何备战,还请秦王示下”。

    李世民闭目思索良久,“如今敌势不明,我又卧病不起,最好还是闭关不出,坚壁清野,薛举远道而来,粮草供应定是困难,我军处于主位,只要坚守不出便处于不败之地”。说完又补充道:“就如同年前王世充一般”。王世充就是坚守不出才对付的李世民大军的。

    刘文静应允退下。李世民闭目睡去了。他心想刘殷二人都是智谋能战之人,自己又有所交代,定然不会出事的,可没想到世事总是出人意料。

    过了几日,大军驻扎在岐州与高庶之间,高庶正受薛军进攻,大军也只是对高庶进行援助,以保高庶不失。

    薛举父子正对着高庶强攻不已,脾气暴躁的薛仁杲骂道:“这唐军主帅李世民也是个马上王爷,怎么这般胆小,至今不出城一战,甚是可恼啊”。

    薛举年纪毕竟大,经历世事沉浮,心气比较沉稳。

    “情况似乎有些不对,这高庶城至今只有援军,李世民帅旗还未出现过,探子报来说岐州之外有一只大军驻扎未动,只是没见帅旗,李世民应是在岐州城外的大军之中”。

    说完又低声说道:“只是这李世民在岐州外不动是为何呢”。

    脾气烈的薛仁杲说道:“父王,不管他动不动了,给孩儿一只侧旅,孩儿今日拿下他高庶城,进逼岐州,到时候不怕他动不动”。

    薛举沉思片刻,点头同意了。有着霸王之勇后来又自称西秦霸王的薛仁杲兴奋的去点兵了。

    在英勇不凡的霸王薛仁杲的带领下,如狼似虎的西秦军猛攻,高庶城压力更大了,得亏了后面李世民大军的源源不断的大军援助。

    可是这却急坏了刘文静等八大总兵,此次出征都是抱着立功的心来的,大唐初立,正是需要军功来升官发财的好时机,可是如今前方大军交战正酣,我们却在这儿闭营不出又算怎么回事。

    于是八个总兵大人聚在一起商量了,在立功心切的心态催促下,又兼前线不断到来的求援急报,几人早就忘了李世民的嘱托,最终资格最老,勋位最高的刘文静和殷开山一拍板,发兵。

    于是几人瞒着李世民尽打大军开往高庶,病榻上的李世民未曾出帐,亲兵也不干兵事,全然不知,祸事就这样来了。

    高庶城上

    随着军号声,薛军不断的冲上城头,又被后面涌上来唐军逼下去,惨烈的杀伐不断进行着。

    残破的唐军旗帜在城头飘摇,似乎随时就可以

    倒下来。

    终于,天色晚了,一阵鸣金声传来,薛军缓缓退去了。

    活下来的唐军摊坐一地,有些士兵面色一松,似乎在庆幸着自己还活着。

    走上城头的刘文静看见这惨烈的场景也是眉头紧皱,没想到薛军进攻这般猛烈,看来这场仗难打了。

    次日,随着军号声响,薛举父子来到高庶城头,急先锋一样的薛仁杲出列骂道:“缩头小儿李世民,枉为一国王爷,有胆量的出城一战”。

    唐军气势为之一滞,这就是阵前骂将的作用,可壮我军声威,可弱低落气势。

    刘文静正在城头,看到这一幕,也不心急,毕竟是智谋之士,虽不懂兵,但也不是凡人。

    出列近城垛高声喊道:“呵,好大的口气,无知贼寇,前番我家秦王打得你父子二人如仓皇之犬落荒而逃,此时早已是没了兴趣,区区小贼也敢妄称天子,我刘文静一介文士便足以将你父子枭首献与吾皇”。

    话中所说的李世民前番打得薛举父子落荒而逃,正是李渊起兵之时,薛举父子也正当起兵,想和李渊抢占扶风,结果被李世民打得落花流水,听到李世民就逃,被一路撵得狼狈不已。

    这正是薛仁杲的痛处,此刻被在两军阵前说出来,一向要强性子烈的他脸上更是火辣辣的。哇呀呀的领着大军就攻城了。

    攻了大半天,由于刘文静等精锐之师的到来,高庶城可谓实力大增。

    薛举要看伤亡越来越大,就鸣金收兵了,气的薛仁杲一阵大叫。

    刘文静看见薛仁杲如此冲动容易激怒,也就大笑道:“如此莽夫纵是他大军翻倍也是不足为惧”,然而却没意识到他犯了兵家大忌,那就是轻敌,正所谓骄兵必败,很快,就会出现结果了。

    过了几日,薛军扔是每日攻城不缀,大有年前李唐征洛阳的战局之势。

    这天,老谋深算的薛举敲着案桌对这薛仁杲说道:“这几日,你连番攻城,表现得急迫不已,恐怕那刘文静早已把你当做无脑莽夫,明日你便继续攻城,然后便装作兵力不继诈败逃往城外十里浅水原,那刘文静必定轻敌出关追来。朕亲帅大军埋伏于浅水原之上,待唐军一来,须臾可灭之”。

    原来浅水原地理位置位于高庶城南,泾水北,为泾水河谷东西的必经之道,且浅水原地势高昂平坦,无论是控制通道,还是屯兵都是绝佳之地,自浅水原冲下可一往无前。

    这时薛仁杲咋舌了,“原来父皇早就定计啊,为何不告诉儿臣,儿臣还纳闷为什么父皇一直没有指示,儿臣才一味强攻的”。说完哈哈一笑一拍脑瓜子,莽夫之气尽显于颜表。

    薛举也是无奈,这儿子勇力有余,然而却是一介莽夫啊,自己就是看在年岁俞高,才急于与李唐一争高下的,否则百年之后,这莽汉不知要如何维持这偌大基业啊。

    摇头不语,只吩咐明日依计而行。

    薛仁杲莽汉别的不知,只知从命,自是应允。

    次日,薛仁杲依计而行,先是猛攻,而后假装兵力不继,城头薛军越来越少,就鸣金退兵跑了。

    果然刘文静见此,大喊道:“将士们,薛贼无兵了,传令,出城追击”。

    城门一开,唐军呼啦啦的撵上去了,似乎要把几日来不断挨打的怒气发泄出来。

    十里路很快,很快到了浅水原之下,薛军凌乱的从浅水原高地下跑过,后面唐军依然穷追不舍,殷开山作为武将自是随军追击,看到那两侧高高的黄土峁,心中有所悸动,刚想着是否有埋伏,大军缓慢通过。

    可是已经晚了,唐军已经涌入了通道内,一声号响,薛军呼啦啦的从两侧冲下。

    殷开山不由得心中一苦,忙令大军组织阵型御敌,可是凌乱的唐军已经难以组织了,败局已定。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第三十八章:高庶城陷落,刘文静兵败() 
38。高庶城陷落,刘文静兵败

    上回说道

    李世民临阵病倒

    刘文静违令出兵

    号角一响,这薛举兵簇拥从浅水原上冲下,熟知兵事的殷开山当即知道,败局已定了,措不及防之下在此次地势中伏,敌军又是精锐,怎能不败,只见黄土壑见的唐军慌乱无措的四处跑着,绕是训练有素的精兵此刻也是慌神,两边如狼似虎的薛军在老而弥坚的薛举的率领下,嗷嗷叫的砍杀着唐军。

    时值下午,太阳已经徐徐落下了,然而屠戮还在继续,空气中充满了血腥味道,每一秒都有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化为乌有。

    原本是优良通道的塬道中,此刻尽是刺鼻腥味的鲜血,支离破碎的尸体和残破武器旗帜。

    两军将士此刻已是分不清什么是武器,什么是畏惧,绕是仓皇惊恐的唐军此刻也爆发了关中男儿的血性,刀剑卷了,武器断了,血红的手,锋利的牙安,一切能利用的,都是迫不及待的将对手撕碎。

    傍晚了,天色已暗,远远望去,早已分不清是夕阳还是鲜血染红了大地。

    殷开山等几位总兵匆忙带着残兵跑回高庶城,他们将士十之五六皆殁于此,人人皆是面色颓然。

    活下来的将士似乎在庆幸,几位总兵则是面色更苦。

    偷偷瞒着李世民违抗军令出兵,胜了倒是还好,可如今却是打败,几位总兵此刻皆是默默无言,直打马往高庶城而去,后面薛军已经收获战果而去了,没有再追来,只是不知那几万阵亡军卒不知要被如何处理了,要知道那薛举父子二人可是魔王啊。

    此刻就剩城中刘文静的三万大军了,带出来的五万军士只剩几千了,此罪大矣。

    临近高庶城了,殷开山刚想派人叫门,其余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终于回来了。

    这时一总兵高呼道:“诸位且慢,你们看高庶城,为何城外还有烟火,且城头无我军将士驻守?”

    。

    几位总兵副将一看,果然,心下想到,若说这烟火是先前薛贼攻城遗留的倒还能解释,那为何大军交战期间,城头反而无驻军呢。

    众人已成惊弓之鸟,殷开山等连连下令戒备。

    忽然,城头一声梆子响,出来一列人,城下的殷开山等人定睛一看,大吃一惊,原来城头的人是薛举军衣甲,难道高庶城陷了吗,不是还有刘文静的三万大军吗。

    这是城头人说话了,“哆,城下唐军,高庶城已被我家晋阳占了,本想还一锅端了尔等,却不成想尔等这般胆小,不敢叫城”。说完城楼上一阵大笑。

    “哈哈,本王视尔等为鼠犬也”。正是那薛军晋王,也就是西秦皇帝的二儿子薛仁越。

    殷开山等人与众将士气的七窍生烟,奈何形式不由人,殷开山作为勋位最高,大将军职位,当即下令撤。

    几千败军朝岐州方向而去了,要看这刘文静三万大军算是完了,十万大军只剩留守岐州城外的李世民所部了。

    ……

    话说这李世民自刘文静等人私自出兵第二日就觉得情况不对了,虽是在帐中不出,但每日战鼓声减少,刘文静等几位总兵也未曾来汇报军务,甚是可疑。

    于是李世民让亲兵前去打探,结果亲兵出外打探一番回复了一条又惊又怒的消息——八大总兵出兵了。

    “哼,匹夫,气煞本王了,本王下令不得出兵,紧守城池不失,不过几日薛军粮草必缺,如此贸然出兵,胜负难料,若是战败要尔等好看”。一掌拍在案桌上,震得竹简公文落了一地,亲兵也不敢触霉头去捡。

    李世民此时可是震怒异常,自前年出兵受挫之后,他用兵可是稳得多了,即使难赢也不会如上次那番,奈何八大总兵自以为是,立功心切不停军令。

    震怒后的李世民大汗淋漓,也不知是担忧战局还是被刘文静他们气到了,竟然是精神奕奕的。

    一天后,自觉身体好转的李世民召开军医看望,得到的结果令他大喜。

    李世民的疟疾之兵在军医的医治和自身身体毅力的结合下,竟然熬过去了。

    李世民心间一松,阴霾尽散,病好了身体无恙了就好,就有继续打拼的本钱了。

    想到身体好了,本想立即带兵前去高庶,亲临战局的,结果被军医阻止了,疟疾刚好,容易再犯,最好还是修养几日,以确保无恙。

    李世民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却担心大业未成身先死,只好听从军医嘱咐继续修养。

    两日过后,自觉身体大好的李世民正式出帐,点兵点将,准备出兵高庶,去接应八大总兵,八大总兵还挺有能耐的,带走了军中十之八九战将,只剩一些副将先锋。

    “将士们,我军将士正在前方与敌人厮杀,我们在此休整多日,岂能落后于人”。顿了顿,

    “兵发高庶,生擒薛贼”。

    “兵发高庶,生擒薛贼,兵发高庶,生擒薛贼……”这两万唐军在这儿闲置多日,就闲疯了,这会儿终于要出兵了,想到立功之机,想到能补贴点儿家用,想到家中年迈的老母和嗷嗷待哺的孩儿,这群关中汉子提起刀剑,士气昂扬。

    李世民看到了军心可用,也是大慰。

    “出发”。

    兵一过万,无涯无岸。

    浩浩荡荡的两万唐军兵发高庶了。

    两地不过一日路程,正值中午,李世民刚一下令埋锅起灶,将士们纷纷高兴的执行下去了,这年头入伍的都是穷腿子,为不被饿死才来当兵的,当然也有强征的。

    一个优秀的统帅时时刻刻都有注意军情的,斥候随时会派着。y

    这不,远处飞奔来一匹马,唐军士兵赶紧警戒,一看是己方斥候又坐下了。

    那斥候直接奔到李世民身边,“秉大帅,五里外出现一支败军,大约四五千人,打的旗号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