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他公子爷兴奋的各回各家,至于回家之后于父辈如此交涉便自有其法子了。

    李崇义要回王府了,李孝恭作为李渊堂侄子,自起兵来纵横四地,平定南方,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自是甚得帝心,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都是对这位堂兄甚为尊敬的,其王府也自是豪华奢遮,紧挨着宫城的永昌坊,注意是挨着宫城,而不是皇城,距东宫仅一墙之隔,因此李破军倒是与李崇义顺路的。

    二人一路交谈,李破军又是发现这位堂兄几月不见,光是谈吐便是上一个层次了,更加稳重了,对话也更加谨慎了,越来越像那位皇伯了,或许是最近一年来,皇家发生了太多的事儿了吧,从李世民兄弟激烈相争到残杀,也确实令这些宗室感到了惶恐。

    途径平康,崇仁二坊之时,却是路过了一家大商铺,上书郑记粮行,一个小厮模样的人急急忙忙的摘下一个门板跑出来将门一侧的一个小木板换下来了。

    李破军等人被动静吸引一看,那小厮已经插上了门板,门板旁边挂的木牌上写:“今日粮价,斗米四十钱”。

第三百三十五章:多愁的小秋儿() 
335。多愁的小秋儿

    李破军见了一愣,四十钱?怎的这般贵了,还没等他说话,一旁的李崇义便是脸色阴沉的说道:“殿下,我今日午时路过,见得才是斗米三十钱文的,而前几日方才不到三十钱”。

    语气甚为愤恨的模样。

    李破军听了顿时眼睛一眯,好似闪着厉色,涨价涨得这么快……虽是灾荒年,米粮稀少珍贵,但是也不至于涨得这般快吧,都快是平常时节的好几倍乃至十几倍了,这就是典型的发国难财了,过不了多久,突厥就要打来了,这个时候还在想着发国难财,可恶至极啊,如同明末晋商一样,给那些金钱鼠野猪皮贩卖禁止出口的物品,其行径与卖国无异。

    李崇义接着说道:“这郑记粮行,是荥阳郑氏的”。

    李破军听了眼睛厉色一闪,呢喃道:“郑家?我还说谁能在此间盘下偌大粮店,又敢这般放肆提价,原来又是那帮子蛀虫”。

    这地段挨着皇城,又在平康崇仁两个繁华大坊临街,肯定是黄金地段无疑了,这么大的粮行若是没点地位怎能在这开呢,要是五姓七望之家就不稀奇了。

    李破军这话也没避着李崇义,李崇义听了一愣,蛀虫?继而也是明白了,诧异的看了看李破军。

    李破军直说道:“崇义,你明日就来购粮,若是有人提价,尽管报我名号,我倒要看看这等蛀虫是不是这么嚣张”。

    李崇义又是一愣,继而点点头,李破军见了,直眼神唏嘘的看着远处的最后余晖,慢慢信马由缰的说道:“兄长,你我皆是皇家中人,这天下其实是由两个人掌控的,你可知是哪两个人”。

    李崇义听的大吃一惊,忙看向李破军,“殿下慎言”,继而低低说道:“这天下自是由当今圣人一人掌控的”。

    李破军听了却是摇摇头,“这天下是由圣人和老百姓掌控的”。

    李崇义愕然,继而也是明白了,松一口气也是点点头。

    李破军说道:“我李家是这天下的主人,如今那些世家圈地欺民,隐瞒人口税赋不说,更是在各自宗族之人俨然一个小国王了,所谓千年世家,百年王朝,相信兄长也是知道的,这些世家如今便是在吸我李家血,如同那蛀虫一般在啃咬我李家的屋基顶梁啊”。

    李崇义听了默然,想来应是明白了,直一言不发的紧跟着李破军,以行动表明了一切,李破军称他兄长,口称咱李家,他自是明白的。

    李破军见状也是拍拍李崇义肩膀,直说道:“明日施粥可要用心了,人心可用啊”。

    说罢便是一拍马直奔宫中而去了,独留李崇义一个人静立马上,眼神灼灼的看向李破军远去的背影,忽的,唰的一下抬起右手五指并拢斜指太阳穴行了一个礼。

    李破军回到宫中,在贴心小秋儿的服侍下洗浴换衣,好不舒适。

    小秋儿忽的说道:“郎君,等过几天陛下登基大典过了,正式册封下来了,咱们是不是就要搬去东宫住了呀?”

    李破军正摸着头上胎记出神,听了直点点头,挑眉问道:“是啊,怎么了?”

    小秋儿情绪似乎有点低落,直揪着衣角嗫嗫道:“那应该就会有很多宫女太监服侍您了……”。说着一脸好似失去了宝物一样的心疼模样。

    李破军一愣,继而一笑,上前揉了揉小秋儿的发髻,挑眉笑问道:“小丫头在担心什么?嗯?莫非是怕那些美女宫女们把你的郎君给抢跑啦?”

    小秋儿闻言小脸一红,忙是扭到一旁,嗫嚅道:“郎君又在瞎说”。

    李破军见状心中也是一暖,这十几年来,都是小秋儿在身旁服侍着,跟小秋儿在一起的时间比跟父母的时间还多些,虽说小秋儿比李破军大上了那么个三四岁,一直跟个小姐姐一样的照顾李破军,李破军心中也都是记挂着。

    又是揉揉那可爱的发髻说道:“放心吧,我身边服侍的人再多,也不会赶跑你的”。

    小秋儿闻言小眼睛一睁,惊喜道:“真哒?郎君可不能骗我”

    。

    “自然,毕竟只有你最熟悉我,比如,我现在要干什么,你就知道了,而别人不一定知道还要我费口舌吩咐”。说着李破军直取下了锦袍披上。

    小秋儿见了一跳说道:“郎君要出去,婢子来掌灯去喊憨娃子”。说着蹦蹦跳跳的去了侧间护卫值班的地方喊了睡的呼啦啦的史进,将一盏点亮的宫灯交给他。

    李破军见了一笑,便是带着一众护卫径自去往了丽正殿找李世民去了。

    如今李世民虽是已经接诏成了皇帝,确实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正式登基,所以还是住在了东宫,只等明日一早太史局的傅奕那老头给出黄道吉日就可以举行登基大典了,想到傅奕,李破军也是心中一动,想起早晨早朝时那老头的举动太可疑了,依李破军对心理学的了解,肯定是有鬼的。没有鬼的话那老头不至于那样。

    直一回头对阿玖说道:“你明儿找个人去把太史局傅奕这个人给我打探一下,各种资料越详细越好,隐秘一点,别让人家发觉了”。

    阿玖应允着。

    不一会儿,李破军便是来到了丽正殿,跟大殿之外守卫的李君羡打过招呼,走到殿门口,却是听到里面很是热闹一般,难道还召集了大臣在这开会吗。

    李破军当然是不敢在门口偷听的,当即跟一守卫说了一声,护卫进去禀报了,继而便听到李世民那爽朗的笑声,“虎奴来啦,进来吧”。

    李破军听了眉头一挑,虎奴?继而直接进去了,进去便是吓了一跳,里面不下八九个大臣分为两列安坐着,房杜长孙,宇文士及,韦挺,魏征,刘政会,王珪等等一干主要文臣都在,只是没有武将,像尉迟程秦侯等人都不在,应该是商议政事了。

    李破军上前弯身拜道:“孩儿见过父亲”。李世民直一挥手,“起来吧,到这儿来坐着,以后无需通报,径自进来便是”。

第三百三十六章:父子交心(一)() 
336。

    父子交心(一)

    李破军听得李世民的吩咐一愣,继而眼波流转又是一拜,便是朝着长孙无忌拜道:“见过舅舅”。又是朝着房杜等一干文臣团团一礼。

    便是去李世民身下一侧坐下。

    众人一番见礼罢了,心里也是微微一惊,陛下何以对太子殿下这般厚爱,商议国事的地方称其乳名,更是恩准其随意入内。当然房杜长孙几人不在此列,他们心里或多或少明白李世民的心思。

    李世民笑着说道:“虎奴啊,方才我们可是正在讨论你的,刚好你就来了,哈哈”。

    李破军一怔,疑惑道:“讨论我?”

    李世民没回答,长孙无忌拍拍肚子笑道:“我等正在讨论你那防蝗三策呢”。

    李破军眉头一挑,“防蝗三策?”

    李世民抚须叹道:“关内以及西凉旱势不减,更兼得蝗虫大肆爆发,这求急之奏一波接一波的,愁煞人了”。

    房玄龄接着说道:“臣等观殿下之防蝗三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皆是有理有据,故而在此商酌一二,以适当推行下去”。

    李世民闻言也是笑了,直说道:“虎奴,你这回却是立了大一功了,回头要何奖赏尽管跟为父说来,哈哈”。

    众臣闻言眼中也是讶色一闪,这可真是深得帝心啊。

    李破军直拜道:“孩儿能为父分忧一二,儿之幸也”。

    继而又是问道:“不知父亲要将这防蝗之策如何推行下去?”

    李世民却是没有回答这个直问道:“依你奏折中所言,蝗虫当真不食大豆?要知灾区的米麦粟黍皆是大受其害啊”。

    李破军听了直说道:“真不食,孩儿曾在西凉见过,米麦皆受其害,独有大豆存之,大豆味腥且硬,蝗虫不食,故而孩儿请父亲下令灾区官府拨豆种给灾民,立即播种,如今六七月间正可播种,不出二三月便可收之以为食,以解饥灾”。

    众人听了,略有所思,魏征出言道:“殿下所言,我等皆未务农之经历,也不知其是否如是,还请陛下经户部司农研查之后,再下政令”。

    李破军听了眉头一皱,但是也没有说什么,这也是很正常,毕竟他也是纸上谈兵的,都是从前世见闻得来的,也没有实践过,也不知真假,如果贸然下令,万一出了差错就完蛋了。

    当即也是一拱手说道:“魏詹事言之有理,还请父亲遣专业人士调研过后再下政令,只是务必迅速,这七月一过,气候逆转便是不适耕种大豆了”。

    众人一听,纷纷都是对李破军露出佩服的颜色,这魏征可是一向喜欢怼李破军的,这回出言更是对李破军的功绩略带攻击,只是见得李破军从大局着想没有反驳反而赞同,也是佩服李破军的心胸。

    魏征也是方正脸一扯,眼睛神采一闪,直对李破军郑重一拱手。

    李世民见了眼中也是笑意不掩,直点头道:“我儿言之有理,明日早朝便着令户部及司农着手调查,务必三日内出结果”。

    众臣闻言,纷纷拜道:“圣上英明”。李破军也是跟着拜了。

    只是李世民抚须哈哈笑道:“还请我儿之功劳”。

    众臣闻言一震,这么明显的抬太子?只是也随着李世民所言向李破军拜道:“太子殿下英明”。

    李破军一愣,继而坦然受之了。

    李世民见得李破军天黑前来,似有所言,便是挥手说道:“此间事既了,便早些回去安歇吧”。说罢又是忙说道:“且等等”。众臣不解的顿住看向李世民,只见李世民跟身旁的老仆说道:“老福,去把前几日辽东进献的老参分分”。老仆应命而去了。

    李世民笑说道:“这灾年连米粮都是稀少,这老参放着也是放着,诸公操劳国事辛苦,且拿回去吃了补补身子”。

    众臣听了,心中大暖,忙是齐齐下拜道:“多谢陛下赏赐”。言语虽短,但那弯身之姿,语气之诚,脸色之肃,皆是透露出了几位大臣的心中的激动与感动。

    李破军见了也是大叹李世民的厉害,这人心收的毫不掩饰毫不作伪,偏偏这套还就是管用。

    等众位大臣走了,李世民喝了一杯茶水,直向后一靠,瘫躺在背靠上,李破军见了自觉的过去给李老二捏肩去了。

    李世民眼皮子也不抬的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直说道:“如何?”

    虽是只有两个字,但是李破军却是知道他问的是什么,也不避开,直说道:“父亲英明”。

    李世民呵呵笑了两声,“学着点”。

    李破军手一顿,继而一笑接着按摩,“孩儿晓得”。

    “说吧。来找老子又要干甚?”李世民忽的一瞪眼说道。

    李破军闻言一愣,继而苦笑道:“难道孩儿每次来就没好事的吗?”

    “难道不是吗?那次不是来这不是求这求那的”。李世民没好气的说道。

    李破军一噎,继而直说道:“孩儿今来是想问问孩儿这额头抹带是否可以摘掉了,每日戴着着实烦闷,直把这颗大好头颅给箍傻了”。

    李世民听了忽的睁开眼睛,就这么倒看着李破军,李破军看着李世民那双精光慑人的眼睛直盯着他,也是有些怵的慌。

    “你且摘下来”。

    李破军听了停下手来,一把扯掉这孙猴子头上紧箍一般的抹带。

    继而李世民一双虎奴直盯着李破军头上那条狰狞的九爪金龙,其色如火,其形甚威。

    李世民眼睛一凝,口中呢喃:“九爪金龙”。

    李破军闻言心中也是一咯噔,李世民忽的伸出手抚摸了几下,继而闭上了眼睛。

    李破军愣愣的,心中有些后悔,是不是太莽撞了,毕竟这事在这个时代可是不小的啊。

    半晌,在李破军的忐忑中,李世民睁开眼笑道:“想摘便摘了吧,毕竟也不是甚见不得人的”。

    李破军闻言松口气,继而目光坚定的直说道:“父亲,如今这大唐唯你独尊,父亲是帝皇,孩儿为储君,此正乃天命所归也,再天经地义不过,孩儿这印记若在前隋时或许几月前显露或许是灾祸,但在如今,父亲已位列帝皇,孩儿便可堂堂正正,无所畏惧的以正示人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父子交心(二)() 
337。

    父子交心(二)

    李世民听了李破军的话,眼中精光一闪,直坐起身来,目光闪烁道:“以正示人……不错”。

    继而拍拍身前龙案笑道:“待为父百年归去以后,此位合该归你,正是天经地义也”。

    李破军听了忙是惶恐拜道:“孩儿惶恐,父亲言重了”。

    李世民笑道:“不用这般,世间谁人不死,秦皇汉武,皆求长生,如今安在?所谓长生皆乃荒谬之言也。我父子二人先后掌天下之权,便是这天命所归,我儿有此天命印记,实乃天授也,自当以正示人,以……贞观者,哈哈,天授也,天授予之,焉能不取?哈哈”。说罢大笑,眼中笑意毫不显示,直拉过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