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综闻言又是愣住了,啥?啥玩意儿?秦王的嫡长子?呃……好像就是受封的江陵王啊,唉呀妈呀,赶紧赔罪。

    忙是上前拜道:“末将录事参军李综见过殿下,嘿嘿,不知者不罪,还是殿下恕某家眼拙之罪”。

    李破军都快说不出话来了,这哪冒出来这么一个逗逼啊,不过,李破军倒是没有生气,直下座拱手说道:“末将右武卫中郎将李破军见过李录事”。

    李综一愣,继而忙说道,“呃,有礼,有礼了”。不伦不类的还礼扶起了李破军,又是摸索着下巴说道:“殿下你不一样啊”。

    李破军好奇问道:“噢?不知何处不一样”。

    “别家勋贵子弟来军中混混资历都是高傲得下巴都翘到天上去了,更别说着军服,行军礼了,一个二个跟个大老爷似的,殿下你却不一样,嗯,还有一股子说不出的军人风范,不愧太子殿下之子”。说罢直给李破军喝彩。

    李破军一愣,继而一个立正说道:“此乃军人本职”。

    李综一愣,继而眼中闪过神采,上了坐。

    徐庆这才给李破军介绍道:“李中郎,这位便是右武卫录事参军李综,早年便跟随尉迟大将军,多立战功,为人甚是豪迈不羁,哼,说白了,他就是无礼的莽夫一个”。说着直对李综一瞪眼。

    李破军又是一愣,李综却是直点指着徐庆说道:“好啊你,徐书生,竟然在李中郎面前败坏某家名声,某家何时无礼了,再说这军营乃是杀敌建功的地儿,要恁多俗礼干甚,李中郎,你说是吧”。

    李破军拍拍头,有点迷糊,这特么尉迟老黑手底下都是些什么活宝啊。

第二百九十四章:突厥来袭(六)() 
综294。突厥来袭(六)

    三人言笑罢了,徐庆便直对李综说道:“大将军拨给李中郎一千精锐了,嗯,依你所看,拨哪一部合适?”

    李综一愣,直问道:“你确定是一千精锐?”

    徐庆闻言没好气的将手令递给他,“大将军手令在此,自己看去”。

    “你,你又不是不知道,某家不识字,给某能看出个甚,你说是便是的”。说罢又将手令递回去了,说罢直摩挲着下巴的虬髯。

    这回李破军特么又愣住了,我天,身为一卫录事参军居然不识字,嗯,原以为他即使是个武夫最起码也是识字明理的,看这样子,那应该就是个纯粹的赳赳武夫了,要知道录事参军可是主管监察的,掌弹劾纠察,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的,结果这却是个不识字的武夫,真是醉了。

    不过看这李综的模样倒不是个浑人,或许只是不识字,有着其他的能耐吧,毕竟尉迟老黑应该不会这么不靠谱的,李世民更不会这么不靠谱的。

    李综喃喃道:“精锐可就难得调了,咱右武卫精锐也不过一万人,都是整编制,可怎的调出一千来呢”。

    徐庆闻言也是好似一怔,直说道:“估计他们怕是宁愿挨板子也是不肯抽人的”。

    二人沉思半晌,估计是在想到底该从哪儿抽调出一千精锐来,可是好半天,二人还是没想出来了,李破军好奇的直问道:“抽调精锐可是为难了?”

    李综抬起头回答无奈道:“可不是,好教李中郎晓得,咱这右武卫内府常备军共三万余人,外府掌管着各地几十个车骑府,然而内府总和精锐却不过万人,所谓精锐皆是百战犹生的汉子,那是少之又少,各军将军都尉都是当成了宝贝疙瘩,又怎舍得被抽调啊”。

    李破军听了也是明白了,这种事在军队里很常见,精锐在军队里都是深受领导喜爱的,怎么舍得被抽走啊,那可是自己所部的主力啊。

    嗯?不过精锐……李破军回神一想,这些精锐都是百战的老兵油子,估计是桀骜不驯了,毕竟难得管理,都已经定型了,而李破军这一部三千人,他却是想按照他的方法来训练的,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十七八岁的青壮,最好训练了。一想想他用那些法子训练出精兵来,李破军就有点兴奋。

    这么一想,李破军就决定了,不全部要那一千精锐,得换掉别的好处来。

    李破军眉头一挑说道:“二位,末将不过新从军,许多地方犹自不熟悉,掌管这一千精锐,着实惭愧,唯恐力有不逮,免得二位为难,诸将不舍,末将便不要精锐一千也罢,只需给我三百如何?”。

    徐庆二人听了一愣,什么?不要一千精锐?有这么好的事儿,看见李破军诚恳的表情不像是说笑。继而都是大喜,直说道:“多谢李中郎体谅,三百精锐定可抽调”。心里都是在赞叹,江陵王殿下不愧是秦王之子,明事理,懂规矩。

    这一千精锐若是李破军执尉迟恭的手令非要索要,那肯定是能要到手的,毕竟军令如山,他二人再是为难也是要去抽调的,只不过这样一来,他二人得罪诸将不说,还要担心着这一千精锐分到这个十几岁的小娃娃手里会不会败掉,糟蹋了。

    结果如今李破军自己主动不要了,那可真是万事大吉了,也为李破军有着“自知之明”而感到佩服,更加敬佩这位小殿下了。

    一千精锐有点多了,事难办,然而区区三百人还是好办的,拿着大将军手令去呵斥一番,一府抽个几十人,还是好办的。

    不过接下来李破军又是说道:“不过,我可以只要三百精锐,然而补给得要按照一千人的标准来给予,如何?”

    这回徐庆二人愣住了,你只有三百精锐,你干嘛要一千人的补给啊,这得浪费多少啊。

    李破军自是不能说着给士卒高军饷之类的了,眼睛一转,说道:“二位应知,末将只有三百人,其余两千七百人都有新募,末将一无资历,二无战绩,若要最快收拢军心,掌控全府,只能此法”。

    徐庆二人对视一眼,李综直大手一挥说道:“也罢,便按照一千精锐的补给给你,要是李中郎非要一千精锐的话,这些都是你应得的,多谢李中郎体谅了”。徐庆也是点点头赞同了。

    李综转过话题说道:“李中郎初从军,可知我卫军制?”

    李破军直点头说道:“末将知晓”。

    李综看了看李破军,又是说道:“某家还是给李中郎讲解一番,以免出了差错”。

    李破军闻言点点头,拱手说道:“唠叨李录事了”。同时心里也是暗赞道,就凭这份谨慎仔细,这人也不是表面上那么粗矿的。

    直见李综咳嗽一声说道:“我卫所辖各车骑府(后改为折冲府)一般管辖兵员八百人至一千五百人不等,李中郎此乃特批新增,一府共三千人,名为一府,实为两府。

    而一般一府设车骑将军一人(后改为折冲都尉),所以李中郎可设两名车骑将军,车骑将军各有两名果毅都尉为副;府下辖团,每团兵员200人,设校尉为主官;团下辖2旅,每旅兵员100人,设旅帅为主官;旅下辖2队,每队兵员50人,设队正为主官;队下辖5火,每火兵员10人,设火长。再者由于李中郎此府乃新增,各部军职都是空置,你均可自行任命。如何?李中郎可还有何疑问?”

    李破军听的仔细,李综所说的跟他了解的相差无几,当即点点头,“末将明白了,多谢李录事解惑”。

    李综哈哈笑道:“此乃某家本职,何须道谢”。说罢了李综又是问道:“不知李中郎明日可来营中当值?”

    徐庆接话一皱眉道:“若是李中郎事务繁忙不便前来点卯当值,可让一车骑将军待为行事,我等自行去禀报大将军,料想大将军应是应允的”。

    李破军闻言眉头一皱,在这俩人心里面,看来还是以为我这位小王爷只是来军营里来镀金混资历的啊。

第二百九十五章:突厥来袭(七)() 
他295。突厥来袭(七)

    不过李破军也不气愤,毕竟像他这样的年轻勋贵之子来军队里大部分都是镀金混资历的,来军营出操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甚至很多人都只是在军营里挂了职,根本就没来过军营,挂个空职位好几年,却是从来没来过军营的,也是很正常,徐庆二人会如此想也是难怪。

    李破军当即拱手坚决说道:“不用了,末将既来军营就职岂能不点卯当值,如此一来,置军法于何处?”

    李破军话一出口,徐庆二人一愣,很是诧异,徐庆挑着眉头疑惑问道:“李中郎的意思是今后要来当值?”

    李综也是直看向李破军,很是不解的模样。

    李破军有点无语了,一拍脑袋,无奈的反问道:“末将可是军中之人?”

    二人一愣,继而各自回道。

    “自然是的”。“当然是的”。

    “那末将既是军人,为何又能不受军法管制呢?若只是因为末将身份特殊,便置军法于不顾,那军法又有何用?军中无戏言,岂能是玩闹之所”。李破军直正色说道。

    二人听的一愣一愣的,继而纷纷是无奈,我特么这是为你着想好吧,你还一套一套的。

    只听得李破军顿顿又是说道:“还要唠叨李录事遣人为末将安排住所,末将以后便住在营中了。”

    二人听的怔怔的,啥玩意儿?就住在军营里了?哎呦我的小祖宗哎,军营里可是没东宫那么的优越条件啊,没那么些山珍海味的啊。

    徐庆嗫嗫的说道:“呃……这个,李中郎,营中条件简陋,你看……”。

    “徐长史所言差矣,我军将士住得末将何以就住不得,还有,诚恳的请二位勿要将末将当成来玩耍的膏粱子弟了。末将受太子殿下之命从军,岂能儿戏?”李破军只打断徐庆的话头,严肃的直说了,俺不是来搞笑的,我是来真的从军的!

    二人见此也是相视一眼不知道说什么,李综顿了顿说道:“李中郎,今日天色已晚,三百精锐估计已经难以选调了,营房也要从新规划,时间已是来不及了,不如,你明日再来,明日定可给你安排妥当,如何?”

    李破军闻言,透过帐帘缝隙一看,天色确实渐晚了,反正也不赶时间,便是点头起身直接告辞了。

    “既是如此,那便麻烦徐长史和李录事了,末将告辞了”。“李中郎慢走”。李破军拱手道别了带着史进二人李正掀开帐帘让在一旁。

    李破军刚一抬步,又是一顿,回头直对徐庆二人又说道:“二位将军,末将在营中只是右武卫中郎将李破军,切记”。

    二人一愣,再看李破军已经走远了。

    徐庆二人又是各自坐下,愁眉不已,半晌,李综道:“你说,江陵王殿下居然要在军中住下,这可就难办啦?咱们这营地能有啥好住处啊,嗯,更没有皇宫里那些山珍海味啊,你说这可怎生安排是好?”。

    徐庆闻言回过神来,直对李综喝道:“安排?安排个甚,按照标准来便是的,腾出一间瓦屋就好”。

    李综一愣,“呃……是不是太简陋了,人家,人家可是太子殿下的嫡长子啊”。

    “说你浑你还不信,没听见李中郎说啊,在这军营里他只是右武卫中郎将,不可特殊待遇,我想,应该是太子殿下如此严加管教的”。徐庆摩挲着下巴上的几髯山羊须说道。

    李综还是兀自说道:“那要是……”。

    “要是啥要是的,就这么办了,甭说太子殿下不会怪罪,即便是太子妃心疼爱子怪罪下来那也是江陵王自己说要的,怪不到咱头上”。徐庆粗鲁的打断了他,直说道

    说罢了又是起身说道:“快去办吧,说不得明儿一早这位小殿下真就会来了”。

    二人风风火火的去给李破军抽调三百精锐,安排营房等一应用度去了,都是二人亲自操办。都没敢让仓曹胄曹等各曹参军插手。

    而李破军又是穿着宽松的铠甲骑着玉顶马悠悠的回了宜秋宫,话说李破军身上这套铠甲可是大大的有名,他身上这套只有两个光板板一样的铠甲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明光铠。

    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

    在这个时候,魏晋时期流行的两当铠已经被淘汰,而在汉末晋初出现的明光铠便是成为了唐军装备的最主要的铠甲,名列《唐六典》的甲制之首。明光铠除了继承了两当铠的优点以外又对铠甲进行了改进,比如:加了披膊,膝裙和对头盔也进行了改进,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以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明光铠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李破军百无聊奈的直弹着胸前的那片光不溜秋反着光的圆形护心镜,唱道:“铠甲啊铠甲,穿上你又不能上阵杀敌,我们还是回去吧,回去吧;铠甲啊铠甲,穿上你人家以为我是去闹着玩儿的,我们还是回去吧,回去吧”。

    身后的史进倒是没有反应,只是觉得郎君一直跟那副铠甲说话,好奇怪啊,而李正便是憋着笑,不知道该说啥了。

    一路穿过学士进出的翰林院,路过崇文殿,刚刚进了宜秋宫宫门,便是听见一大群孩子的嬉闹声,李破军一拍脑门,好吧,那群小鬼又来了,可是,他总不能回头就走吧,于是硬着头皮打马进去了。

    一进宜秋宫,李破军一看头就大了,满满当当七八个孩子,为首的赫然便是李泰,李恪几个,一看,李承乾正在一旁的秋千上悠哉悠哉的晃悠着呢。

    一见李破军回来了,一群熊孩子哗啦一下冲上前来大兄大兄的叫着。

第二百九十六章:突厥来袭(八)() 
紧296突厥来袭(八)

    李破军见得熊孩子围上来了。赶紧翻身下马,要是马惊了就不好了,上前一把抱起一个步履瞒珊很是瘦弱的小女孩。

    这是李破军的三妹,名唤李蓉儿,她母亲只是秦王府一个无名的小丫鬟,生下她来便死了,没有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