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世唐人-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门李世民径直往主坐一坐,吩咐李破军安坐于前。

    “虎奴,你可知为父叫你来何事?”

    李破军暗地翻个白眼“好像每个长辈唤小辈谈话都是以这个开头的,刚刚才说过不知何事,现在还非得拿这个开头”。

    “孩儿不知,请父亲明说”

    。尽管暗自吐槽,但李破军只得恭谨回道。

    只听李世民叹然一声说道:“虎奴啊,父亲知道你自小聪慧,浑然不像一个小童”。

    李破军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下,继续恭谨的听下去。

    “这一切看来也只能归结你心智早开吧,奈何尚年幼,要是再大点就可以帮为父分担了”。说到这李世民好似疲倦不已,心气低落。

    李破军一听这语气再一看李世民脸色,心里有点疑惑,“父亲好像有什么难事啊,意志这么低沉,这可不像我以往那英姿勃发的老爹啊”。

    于是赶紧关切问道:“父亲可是有何难事,不防告诉孩儿,常言道“上阵父子兵”,孩儿年岁虽小,但亦自此不弱于古之甘罗,项囊,说不定能解父亲之忧”。

    说完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李世民看见三岁儿子这么豪气也是一扫颓然。

    “好,我儿如此豪气英雄了得”。

    说完又是低皱眉头,说道:“若是外事告诉你也无妨,可是此等内事告知你一孩童反倒不美”。

    李破军闻言一愣。“内事?不是外事,难道是家事?可是父亲母亲感情一向好的不得了啊,能有什么事,对了,难道是与爷爷或者是那几位叔伯的事,嗯,一定是这样了”。李破军想到了他老爹和李建成的争斗,这也是内事家事,俗话说“大人打架不关小孩事儿”,李世民说不定是顾及这才犹豫不决的。

    “有何事父亲不防直言,不管外事内事能阻挡我们家的事都要解决”。李破军这话也表明了立场,就是阻挡他一家脚步的人都要解决掉。

    李世民闻言沉默了,没想到自家孩儿如此狠辣,不过还好是对外人。否则……

    想到此就对李破军说:“虎奴你能如此想法还是好的,对待敌人一定不要心软,但对待自己人不要太过很辣,否则必将众叛亲离”

    。

    李破军当然知道,这也是他的一向原则。

    李世民顿了一下就继续说下去。

    “

    相信以你的聪慧也能感觉到,如今与你伯父家已是矛盾激化,你伯父如今已是容我不得,生怕我夺权谋位,但这李家家业以我李世民功劳为最,要我放弃我如何甘心,如今即将东征王世充,这王世充乃是一世之雄,想要一时剪灭谈何容易,我就怕等我出征之时你们会受到诘难。”

    李破军听到是这事儿,不由辗转一笑,受到诘难是肯定的,但是肯定不会受到生命威胁,想他李世民征战在外,这时候怎么也不可能对他的家眷动手。

    李世民征战在外的时候一直都是长孙无垢内外打点,内交好李渊后宫,外结诸将家眷,为李世民稳定了内部。

    想到这,李破军安慰说:“父亲请安心,我与母亲受到诘难是可能的,但是肯定不会受到生命危险,伯父也不会如此狠辣如此不智的,就算受到诘难我与母亲忍一忍就过去了,大丈夫不拘小节,想当年勾践能受尝粪牵马之辱,孩儿难道还不能忍受小小为难吗?”

    李世民听到李破军的话心结一松,开始还是很欣慰的,后来听到小小年纪便自此一代君主勾践,闻言眉头一皱,心思急转,但想到李破军乃是自己嫡长子加上如今处境也就释然。

    李破军不知道他的话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他这番话要让帝王听到了可是会猜疑的,辛亏李世民如今还没成功,也是幸亏是嫡长子,要知道皇位可是不论亲疏的。

    李世民也没深想,想到李破军的安慰心底的忧虑也散去一大半了,是啊,依照自己那位大哥的脾性,应该是不会下杀手的。

    但还是又不放心就细心吩咐道:“虽说如此,但一旦有难立刻劝你母亲离开,到时你母亲自会安排。”

    李破军自是应允。

    “父亲何日出征?”。

    “明日整军,应是后日出发”。

    “那洛阳王世充孩儿也听别人说过,此人略有能耐,洛阳又是不弱于长安的天下坚城,望父亲一定重视不要轻敌冒进”。

    李世民哈哈一笑,“为父征战几年自然知道,倒还不需要你这小子提点”。

    李破军谄媚添着脸拍马屁

    “那是那是,父亲神威无敌,孩儿这也是小狗逮耗子——瞎操心嘛”。

    李世民也被插科打诨逗笑了,刚刚因李破军野心的话语猜忌和临战的忧虑也浑然不见了。

    又是一阵谈笑,李破军满怀心事的回去了,只等李世民东征,再面对来自于那位亲爱的伯父的暗箭阴招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第十九章:舅甥论东征,军营赠父诗() 
19。舅甥论东征,军营赠父诗

    上回说道

    世民忧虑阋墙事

    破军聪慧解父忧

    李破军刚细心安慰了李世民不要忧虑出征后的事,要知道此时李世民手握重兵而且唐军强敌环饲,李建成这个时候对李世民家眷下手是极其不明智的,李建成还没那么傻,他的决策参谋也没那么傻,何况是有魏征这等牛人辅佐,更是不可能了。

    与李世民谈话过后李破军就独自回院了,回到房里的他无聊极了。

    他本来想到去这长安城里玩玩,奈何他现在才三岁,他父母是不可能同意的独自外出的,除非有大人陪伴,此刻李破军心里最想的就是快快长大了,这样他就可以早点彻底融入这个世界,如今年岁还小却只能吃喝玩乐。

    正当李破军闲极无聊想研习一下《太公兵书》的时候,阿正过来给他解闷了。

    “小郎君,听说舅爷过来了,这时在夫人哪儿呢”。

    李破军一听,“嗯,舅舅来了,他可一般不来的啊”。

    想到这个舅舅,李破军也是阴阴一笑,这个老狐狸舅舅能力可不一般,必须将他绑在自己战车上。

    于是对阿正说:“走,咱们去母亲哪儿”。

    两人到了李世民夫妇的院里,李破军也不通报就直接进去了,这样反倒显得亲切,去找自己母亲还需要通报那太生分了,而李世民夫妇也对比不以为然。

    一进院门,就听见一阵谈笑声,这大宅以前原是前朝大员的家宅,李家起兵后清理一批旧隋官员,这宅院也就分配给了李世民。而李世民夫妇这一院子正是个好住处,此时正值深秋,院里一株大梧桐,梧桐叶金黄一片,树下一石桌,石桌围四石凳,桌上放着时节果鲜,而长孙无忌兄妹正面对而坐。

    李破军快步上前就拜见母亲后,就对长孙无忌嬉笑行礼道:“虎奴见过舅舅,舅舅好久不来,虎奴可甚是想念呐”。

    说完上前就坐在石凳上,显得于礼格格不合,但是看那长孙无忌圆嘟嘟的脸上满是笑意,肥肚子也哆嗦不停,显然是不在意的。

    “你这虎小子,你就是这样想念我的吗”。

    “那是,我天天就盼着舅舅来呢,不信你问阿正,我可是天天念叨”。阿正在一旁本来直打瞌睡,听到这话忙忙点头不迭。

    “再者看来,舅舅也是好的很啊,这一个肚子都有一个我这么重了,越来越大了”。

    说完嬉皮笑脸的上前拍着长孙无忌的大肚子。

    长孙无垢也被逗乐了,长孙无垢从小与长孙无忌就是相依为命,长孙无忌对于她来说是亦父亦兄,感情自是好的很,此时见儿子和哥哥亲热也是高兴不已。

    “你这孩子,看来还真得给你找个师傅了,不然都成小皮猴儿了”。

    笑闹过后,李破军就埋怨道:“这么长时间也不见舅舅来一回,这回来可是有何事?”

    长孙无忌一听后笑着抚着那胖胖下巴上寥寥几根胡须。

    “怎的没事舅舅就不能来啦”。笑过后。

    又说道:“相信你也知道,你父亲即将出征,我也将随军待命,这回来不是看看你母亲和你这个小神童吗”。

    李破军一想也是的,即将出征也是当来看看唯一的亲人。

    这时母亲又担忧的嘱咐。“兄长你与二哥都是初次出关作战,听闻那王世充也是厉害人物,可千万要小心,你要劝住二哥切记不可让他亲自冲锋”。

    长孙无忌自是安慰不停,又满怀感慨,妹子自小明智,可一涉及二郎就急了。

    李破军也是对母亲安慰不已,恋爱中的女人啊总是不理智的。

    李破军看着舅舅那肥嘟嘟的脸又说道:“舅舅对于这次东征可有什么看法?”

    长孙无忌对李破军这么关心时事也不意外,毕竟这些亲近人士都早知道李破军聪慧不同于寻常孩童。

    “此次讨打王世充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王世充乃是中原枭雄,比关中宵小强多了”。

    长孙无忌说到这也萧索不已,这恐怕是他辅佐李世民这两年来最困难的一次了。

    “原来舅舅也对这次东征不看好,父亲也是这么说的”。李破军想了想顿道“我看兵书上说对待坚城强敌不可贪攻急进,需要缓慢图之,不知舅舅有何不同见解”。

    长孙无忌对李破军说出这番话倒是有些差异,但还是依着脑中想法说道:“虎奴此言甚是有理,那洛阳乃是天下数一数二坚城,肯定是不能强攻的”。

    话一落定,李破军又说道:“既然不能强攻的,那就只能巧取了”。

    长孙无忌闻言点头赞赏不已。

    说着正起兴,门口一阵喧哗,李世民满脸笑意的走进来,一进来发现树下的三人挑眉一笑。“今儿一家人都到齐了啊,晚宴好好聚聚,刚好明日出征”。

    一家几人又在树下谈论风雅,晚宴又是一阵热闹气氛。

    次日,李世民一身戎装的出发了,临走李破军苦苦哀求带他一起去看看,说是要看看大军风采,亲自送父出征,李世民见劝阻不过,只得让李破军跟着去了。

    李破军换了一身新衣,虽说年纪虽小稚气未脱但浑身英气勃发,特别是额头上一领麒麟金抹带,既可束发又挡住了龙形印记,更是显得上天宠儿一般,好一个英雄小少年。

    李破军年纪太小不能独自骑马就让随身家将李铁抱在马上,一路上也看尽了长安风光。

    很快到了点兵调将的时候,李破军看着台上英气逼人满身戎装的李世民,羡慕不已,一心只盼得自己快快长大。

    出征事宜准备好了,随着李世民号令一出,令旗一挥,大军呼啦啦的行出军营,尘土飞扬,盔甲磕碰,战马嘶鸣,激得李破军热血沸腾。

    李世民回到营帐,吩咐各将各司其职,看到李破军小小身影在案牍后面就肃然吩咐道:“虎奴,你即刻随李铁回家,不可闹事”。

    李破军也知道此乃军营,不能儿戏,立刻恢复了军人本性,一立正。

    “是”。

    李破军想到将士出征壮观,忍不住雄姿英发,对李世民高声道:“孩儿祝父亲大军早日得胜凯旋,特作诗一首,父亲且听”。

    说完昂首踏步吟道:“关外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雄军鏖战洛阳城,已报生擒王世充”。

    李世民一听李破军要作诗,立刻来兴趣了,他本身就是喜爱文雅之人,自家孩儿才华横溢更是喜不自胜。

    于是静心听,听完拍掌大赞,这诗不仅描绘了大军之威壮,更有好寓意,实在振奋人心。

    这诗自然是脸色已厚毫无廉耻的盗诗贼文坛大盗李破军剽窃的,改自王昌龄的《从军行》,诗境恢弘,词藻简练。

    李世民赞赏不已,令随军书记记下来了。转身吩咐李铁速带李破军回城,李破军昂扬的兴致被打断了,但也无法反抗,乖乖的随李铁回去了。

    李世民率十万大军踏上了出关东征的道路,而李破军也即将面对长安城波谲云诡的局势和随时而来的暗箭阴招。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第二十章:破军初出府,买簪尽孝心() 
20。破军初出府,买簪尽孝心

    上回说道

    舅甥高论东征事

    父子军营赠诗别

    话说李破军在军营剽窃了一首诗后,就念念不舍的随着李铁回府了。

    回到府中,李破军又是无聊至极,想了很久就去缠着长孙无垢了,说是府中无聊的很,想去外面走走,长孙无垢初时还不同意,只等李破军说了一大堆道理,说什么小孩子闷就了就会变傻会得那什么抑郁症,长孙无垢也不知是真是假,但却是经不住李破军的死缠烂打,就同意了。

    但是临走却不断吩咐李铁带卫士看好他,又嘱咐阿正秋儿一路跟随,总之就是一万个不放心这么点小孩子上街。

    李破军此时满满的都是上街游览长安城的事,也就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的听着长孙无垢的嘱咐。

    终于走了,李破军飞也似的跑着,后面阿正秋儿和李铁一队卫士赶紧跑上去跟着。

    出了秦国公府,面前就是一道大街,但是街上却并无李破军所想的喧闹的闹市,只有行色匆匆的行人与来来往往的马车,而且衣着新鲜。

    这让李破军疑惑不已,为何没有想象中的闹市呢?难道闹市不在这?别说还真让李破军猜对了。

    “阿正,为何这儿没有闹市商铺?”。

    阿正听到这,笑笑说道:“小郎君不知,咱这秦国公府这坊附近是没有市井的,你且看那处,就是皇城,国公府靠近皇城乃是极其尊贵的位置,城东各坊皆是达官贵人所居,周围是不可能有坊市的”。

    李破军闻言顺着阿正所指的那地方一看,果然,高墙黄瓦,好大一片望不见边的建筑,应该是皇城无疑了,想到日后将有机会进去这宏伟的皇城,还能主宰这片伟大的土地,李破军又一是一阵激动。

    呃……貌似现在想那么多有点早了。

    回头问道,“那热闹的坊市在哪里?嗯,比如酒楼,商铺这些”。

    “小郎君,热闹的市井在城西呢,全城最大的酒楼布铺米行等都在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