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西风独自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里西风独自凉-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沿,从现在开始你是管事的,杜重副管事,明天大早你们将人和料都带到游城主的锻造营,图纸我今晚会画好,到时你跟杜重分发下去。”百里凉道,同时跟徐禄招呼了一声,留下了孙沿清点人数和材料,带着杜重朝龙飞的院子走去。

    “六堂主,我……”杜重讷讷的欲言又止。

    “朱眉苑是你的妻子吧,我是丁小柔的哥哥丁小百,两位婆婆提起过你,所以,杜大哥就当我是自己人,有什么尽管说。”百里凉道。

    “原来是这样……”杜重放松了不少。

    百里凉又问了一些锻造上的问题,他曾跟戈凤共事过,多少懂一点,见杜重对答如流,很是在行,心想果然没看错人。

    对于游悬来说,鸿帮仅是合作的对象,就算徐袖嫁给了游悬,也改变不了徐海的身份。守完了图州城,徐海应该另有打算,虽然徐海面上没明说。

    百里凉作为鸿帮的六堂主,自是要为鸿帮着想,杜重是个人才,为人又能信得过,笼络过来为鸿帮所用再是自然不过。

    什么时候他也学会耍手段了,百里凉笑着摇了摇头。

    “老爷子是个敏感的人,你别提造弩机的事,陪着他吃饭就行。”老爷子自然指的是龙飞,百里凉对杜重道。

    “图州城守住了,我可以回家吗?”杜重忽然道。

    百里凉没想到杜重有此一问,愣了半晌,最后只好道:“当然,你想回去自然放你回去。”

    “小兄弟,你别笑话,我答应了小柔她娘要一辈子守着她跟孩子,我能留下不被征兵,动用了不少的关系,钱财也都耗尽了,我杜重这一世为人,前半辈子稀里糊涂,直到遇到眉苑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次守图州城,我义不容辞,但城守完了,希望六堂主看在小柔的面子上,不要留我,当然,若平日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只要不出城,我一定竭力相助!”杜重像变了一个人,口齿伶俐的说了一通话。

    “你……”轮到百里凉口结了。

    “我不能看见人多,人一多说话就不利索,见笑了!”杜重摸着后脑勺。

    百里凉想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果然花开百样,人有百种,同时也为杜重对朱眉苑的情义而感动,他对杜重点了一下头。

    龙飞听到百里凉来了,重重的哼了一声。刚好饭菜也送了来,送饭菜的李奇见人多,不等百里凉吩咐,忙又回去加餐。

    “这位是?”沈渡没见过杜重。

    杜重便自我介绍了一番。

    “你就是杜重,闻名已久!我最佩服的第一是戈凤,第二便是杜重,杜先生,你还记你打的第一把菜刀不,就是我娘托人买的,杜先生那时候应该十四岁不到,我娘说能打出那样的菜刀实在是个天才!”沈渡兴奋不已。

    “太……太夸我了,都说东翁西戈,我哪能做第二。”杜重又红了脸。

    “一点都不带夸的,我爹曾见过东翁打制的东西,说太取巧,比不上西戈用心,杜先生就不同,巧中带着精致,用的是十分的心思,只是甘愿埋没在市井,所以比不上东翁的名气。杜先生,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拜你为师,不知……”沈渡也红了脸。

    百里凉看着两个脸红的大男人十分有趣,也不插话。

    “收徒弟没问题,先前也有几个徒弟,都被征兵征走了。”杜重很爽快。

    沈渡当即跪下磕了三个头,借着桌上的酒就行了拜师礼。

    “哼,你小子要抛下我不管了,滚,都滚!”龙飞听见,跳了起来。

    “龙叔,我哪能不管你,放心吧,只要有空我一定来陪着您!”沈渡忙道。

    “你都有师父了,还要我这个老头子做什么?除非……你也拜我做师父,我才能相信你!”龙飞脸红脖子粗道。

    “是师父,徒弟给您磕头了。”沈渡朝杜重眨了下眼睛,顺着龙飞的意思跪下去咚咚的磕了三个头。

    “这还差不多!”龙飞这才消了气,重新坐了下去。

    百里凉看着苦笑,龙飞果然是老而还童了,简直像个孩子一般,起初当沈渡是徐海派来的细作,现在又来跟人家抢徒弟,不知他唱的哪一出。

    两个师父兴致都高,喝了不少的酒,从言谈中,杜重原来极有见识,龙飞学富五车,问了很多刁钻的问题,百里凉一无所知,杜重却是对答如流。

    “你说说看,这文威王何以最后亡了国?”龙飞拈须问。

    “文威王刚愎自用,虽有一肚子才学和抱负,却听不见臣下的话,他的国就是被他自己给玩死的。当时,图州城危在旦夕,他不听大臣的话,一个月之内连换了六个主将,图州不失守才怪,图州一失手,西北咽喉就被敌方给掐住了,想不亡天都帮不了。”杜重道。

    “你们说的……我都听不懂啊。”沈渡嗫嘘道。

    百里凉同感,简直不明白龙飞和杜重在说的什么。

    “文威王是六百年前大傥的亡国之君,大傥就在现今西北六路一带,当时图州还不是我们大洲的疆土,而是归属大傥国。那时的天下,东有大洲,西南有理御国,南方有行壁国,最有势力的算是理御国,理御国以象兵为名,横行西南,势力渐渐上移,一直打到了图州。文威王本来是个文武全才,平生爱国爱民,颇受百姓拥戴,只可惜他太自负同时还有些妇人之仁,所以把自己的国给玩完了。”

    “能仔细给我们讲讲吗?”沈渡追问道。

    “这说起来就话长了。”杜重喝了一口酒。

    “我来讲。”龙飞清了清嗓子。

第84章 文威王与蛮镇() 
文威王出生便为太子,他自小聪颖好学,文攻武略无所不通,三十岁时继位,继位后用三年时间改革朝政,前朝沉疴尽除,又花了十年时间发展生产,使得国泰民安,物资丰饶,大傥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以现今的蛮镇为中心,形成西北特有的经济文化纽带,富裕如当今的大都。

    “蛮镇?”百里凉脱口质疑,蛮镇怎么看也不像曾经产生过繁荣。

    “没错,当时的蛮镇叫宁州,往南延伸到大列国北部,往北则包括蛮河周边的百草村、龙家村等村落,我们龙家村内至今都有座文威王庙!”龙飞道。

    “不像啊,蛮镇四周寸草不生,只有黄沙和土坷垃,当年怎么……”

    “听我慢慢说。”龙飞清了清嗓子,接过沈渡递上的一杯酒。

    大傥国富饶后,文威王也未耽于享乐,孜孜不倦发展国力,文威王什么都好,只有一点,事无巨细必要插手,不肯放权给臣子,这既拖垮了他自己的身子,也同时让跟随他十几年的老臣们暗中都有怨言,加上刚登基时那三年的改革曾得罪过不少前朝的官僚,暗中便有一股不安分的势力在酝酿涌动,那股势力的头子叫章递,曾因为拉党营私被文威王第一个下刀斩在受刑台上,不过,死在受刑台的是章递找的一个替身,真正的章递一直躲在暗处等待时机。

    章递等了十几年,终于被他等到了一个机会,西南理御国派使臣来递新君国函,章递暗中收买了使臣,并跟着去了理御国,当时理御国新君继位,急于取得国民的认同,在听了一番章递的言辞后,决心向北扩大疆土攻打大傥。

    与此同时,大傥的太子早已等不及做皇帝,章递在朝中埋伏的势力便乘机与太子勾结,趁着文威王身体不适,怂恿太子拿到了兵权,本来章递打算借着理御国的兵力与太子里应外合,太子却心急的很,兵权一到手,立即发动了政变,妄图将文威王从皇位上赶下来,当太子控制住了局面,冲进文威王寝宫之时,却发生了意外,太子过于兴奋,竟在进宫门时重重的摔了一跤,脑袋磕在香炉上,一命呜呼。

    太子作乱,文威王怒火攻心,而太子的意外身亡,又让一向疼爱太子的文威王伤心不已,他宽宥了一应协助太子作乱的官员和兵将,同时更加变得多疑,谁也不信任。

    很快,理御国与大傥开战,原本无论从兵力还是物资上理御国比不上大傥,但因章递熟悉大傥地形,同时又有内应,加上理御国的象兵过于勇猛,很快理御国打到了宁州,远在都城的文威王亲自率兵镇守宁州,与理御国胶着了半年。图州在宁州的北边,章递见宁州久攻不下,便献策从东南方向绕道,先行攻打图州,图州拿下了,宁州便成了孤城,到时候文威王外不得援兵,困也要被困死。

    当时驻守图州的州主是太子的岳父,图州正十万火急,文威王第一个令箭却是更换州主,新州主刚上任,文威王得知那人曾参与太子逼宫,再次换任,如此这般,因各种原因,文威王连换了图州六任主将。主将的频繁更替,使得军令难以下行,与此同时都城里与章递有内应的官员起了兵变,所有拥护文威王的官员悉数被杀,文威王的后宫也一个不留杀的干干净净。

    图州很快失守,宁州果然成了孤城,外不得援手,内里粮草难继,都城也沦陷了,文威王眼见大势已去,谁知理御国的兵却反而败退。原来,东边的大洲见大傥乱成一锅粥,早有扩张野心的大洲皇帝乘机西扩,一路打到了图州,理御国久已兵乏,哪里是大洲的对手,很快落荒而逃。

    章递见国已亡,他的目的也达到了,自刎在图州城。

    大傥最后只剩下一个宁州城,大洲皇帝也不杀他,一个圣旨传到,让文威王接任宁州州主,从皇帝到州主,文威王哪里受得了这个气,当然不肯就任,大洲皇帝也不恼,又一道圣旨命令拆城,于是两个月之内好好的一座宁州城被拆的七零八落,城内的人也因此纷纷离去,曾经的繁华转眼变成了断壁残垣,就是城墙也被推倒,满目狼籍。

    大傥亡国,极大多数大傥的百姓不服大洲的管制,既然大傥的皇帝还在,便有不少曾经的大傥子民暗中组织起反抗大洲的义军,义军暗中联络文威王,约定日期举事,这本是极好的契机,文威王却不同意,劝义军解散,并让他们好好过日子,国已亡人力难以回天。然而义军并未解散,仍然奋勇反抗大洲的统治,只是力量有限,最后俱被残忍的镇压。

    既然文威王不肯就任宁州州主,宁州城又已拆,宁州便被划入另外三个州接管,只剩下中间一块地界留着给文威王居住。接管的三个州分别是图州,孟州,潢州,大洲皇帝分别派往这三个州的州主是三个柳姓亲兄弟,柳氏三兄弟一个比一个凶猛,苛待三州的百姓,弄得怨声载道,百姓们又无力反抗,最后都把气出在文威王头上。百姓们认为文威王这样懦弱的亡国君,根本不配享用人间的草木食粮,便将文威王居住地方周边的树木一砍而空,树木砍光了便拔草,长一根拔一根,树根草根都不留,三州百姓人多力量大,几十年下来,竟使得那方圆几十里地面变得寸草难生,又经了五六百年,最后成了一片黄沙之地。

    “正因此才形成了今日的蛮镇?”百里凉倒吸一口气。

    “正是!”龙飞点头。

    “我觉得……文威王真冤,他可是为百姓好才劝散义军,打战可没好事。”沈渡小声道。

    “打你个小人志短!”龙飞挥出一掌,可惜他眼睛看不见打空了,“当时义军的规模可不小,若把握契机复国能有七八成的把握!”

    “没错,加上文威王随身携带了不少的财宝,经费上不成问题。”杜重道,“传说文威王最好收集各种金玉宝贝,出行也让人带着,他的房间到了晚上都不用点灯也亮如白昼,因为他有一箱子的夜明珠!”

    “夜明珠?还是一箱子!真的假的,我活这么大一颗都未见过!”沈渡道。

    “我也是听的野史。”

    “师父,跟我讲讲吧。”沈渡情绪高涨。

    “野史说文威王到宁州时带了几大车的宝贝,加上宁州本就富裕,文威王镇守宁州的半年多,当地官员上贡的财宝更是数不胜数!在宁州,文威王一直住着州官的府邸,相传那名州官富可敌国,宁州城被拆,他与文威王后半辈子都呆在宅子中足不出户,那些钱财自然也未外流。”杜重一边说,一边扒拉着饭菜,说到激动处,干脆放下碗筷,口若悬河起来,“很多人都打过州官府邸钱财的主意,不过,文威王手下有百名亲卫军,个个猛如虎牛无人敢靠近!那笔钱财后头说是埋了起来,至于埋在何处就不得而知了。”

    “这么说,蛮镇藏有财宝的事并非空穴来风了?”百里凉道,他想起了霍广。

    “当然,有说已经被人挖走了,也有的说还留在蛮镇,倒是从未听说蛮镇上出过什么大富的人,要我说,那些财宝应该还在蛮镇。”

    “哦?”

    “文威王死后,跟随他的部下就在蛮镇落地生根了,此后几百年,那些后代们甘愿清贫,以制造和贩卖陶罐求生也不肯离开蛮镇,我想应该是世代有所守护,守护之物自然是那一批宝藏了。”

    “妄自忖度!”龙飞不屑道,“有钱财早被取出来了,一朝一代人,六百年啊,我是不信能守那么久!”

    “您老说的对,我就是忖度来着。”杜重顺着龙飞的意,呵呵笑。

    吃过了饭,百里凉带杜重回他的院子,让杜重帮忙铺纸磨墨,他一边绘制图纸,一边询问杜重关于蛮镇他还知道些什么。

    “六堂主,您也对宝藏感兴趣?……看着不像。”杜重道。

    “杜大哥,不瞒你,我曾在蛮镇上呆过一段日子。”百里凉便无所隐瞒的将当日蛮镇上发生的事都说了,包括大列王妃的那番说辞。

    “哦?竟然有这种事!简直……丧心病狂!樊教竟把一个镇子的人都给屠了,这些人还是人吗!”杜重义愤填膺。

    “你也知道樊教?”

    “知道的不多,小的时候教我的夫子爱说些野史和江湖上的事,听得多了自然有了印象。樊教源自南粤国,夫子说了不少樊教骇人的教规,想不到他们会跑来西北,更想不到那些人会做出这种事。十几年前,我还曾去过蛮镇,现在才知道我见过的那些人个个都是刽子手,可怕可怕!”杜重摇着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