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明-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身自由,充作牲畜,留着带走。

    这些朝鲜军中,那十几名弓箭手是极为重要的资源,自己这边弓箭手还是不多,手下的武士之中擅长使用弓箭的还是太少。

    弓箭手可是技术工种,需要数年的时间,不断的练习,优秀的弓箭手绝对是极为吃香的存在,无论怎么样,这些溃军之中的那十几名弓箭手,吴凤这边,都要把他们吃下,所以他们一定都要剃发,而且一定要带走。

    吴凤所说的剃头,可不是后来清军入关所留的金钱鼠尾辫,而是光头,就是和尚头。

    可是想法定了,现在有问题,该怎么剃呢?

    剃头这玩意儿可得有专门的剃头匠。

    现在这时候哪有什么剃头匠之说,剃头匠是在后来清军入关,实行剃发令,那个时候要将头发全部剃光,只留下一个铜钱大小的头发皮,头发编成小辫,像是老鼠尾巴。

    那时候,才有了这一项职业。

第二百一十一章 选锋军() 
    现在这时候哪有什么剃头匠之说,剃头匠是在后来清军入关,实行剃发令,那个时候要将头发全部剃光,只留下一个铜钱大小的头发皮,头发编成小辫,像是老鼠尾巴。

    那时候,才有了这一项职业。

    现在,在东亚这个时候,也只是在倭国,或者是在北方那边的草原才会有,因为倭国那边的武士要留月带头,额上以及头顶的头发剃掉,这是要专门的匠人来做的。

    北方草原民族,自古以来有剃头的习惯,所以部落里面,也会有会剃头的人存在,可是现在,在朝鲜这边,是没有剃头匠的,也只有寺院之中的,才会有一位或者两位的和尚会剃头这项手艺。

    剃头这是个手艺活,需要热水,热毛巾,还有又快又短的小刀子,现在这时候上哪去找?

    所以现在,叭叭说了半天,发现这个不好用。

    但是这个决定已经定下了,吴凤已经决定,要逐渐的开始流行短发或光头,因为留着发髻实在是不方便,而且在炎热的地带作战,十分容易中暑,很容易捂出痱子和虱子,对卫生情况,疾病的传染,也都有不利的影响。

    以及,头上的头发太多,一旦头部受伤,有头发的遮挡,很难对伤口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包扎。

    自己现在手下的人,包含很多的国家的人,倭国武士本来就有剃头的习惯,这事也方便说,主要就是明人和朝鲜人,他们可能会对此有很大的意见。

    但是,吴凤打算主要是在军中实行这些策略,自己以身作则,应该还是好说的,吴凤的头发虽然留得又漂亮又飘逸,但是战斗起来还是十分的不方便。

    而且,这个其实也并非是强制,但是自己的地盘儿必竟是在基隆,以后的主要的发展方向,东南亚这边也是重点,那边十分炎热,留短发或光头,更加的方便作战,留着发髻,实在是太过闷热、麻烦。

    当然,如果以后要往北方占领地盘,冬天寒冷的时候留着头发,当然也是有好处的。

    现在这个时候居然没法对俘虏剃发,那么最简单的就是拿刀子把他们发髻割下来,让他们散着头发。

    这头发散下来之后,比后世搞摇滚的人的头发还能稍短一点,在吴凤看来,十分自然。

    但是跟朝鲜人站在一起,显得却有点格格不入,一个个都很有可能觉得这个人是个疯子,这么多人,这就有点与众不同,大家就会情不自禁的隔离他们,而且手上有刀枪,那么朝鲜军就会认为,他们要么是北方的蛮子,要么就是南方渡海而来的倭寇,无论是哪一个,他们的人头都是值钱的玩意。

    都会快速的砍掉他们的人头,回去充作军功,领取赏银。

    这个打算根本就不需要藏着掖着,直接将这些溃军和这些船夫聚集起来,然后,单独列到一个小空场那边,然后用木板随便拼个台子,让郑熏钧大声的告诉他们,当家的准备接收他们,加入自己的体系,但是现在对他们不放心,需要他们按照规矩纳个投名状。

    这投名状纳起来,简单的很,先将发髻剪了,然后回去以后,剃掉头发,向当家的表示投诚之心,向官军表示反抗之心。

    并且,在说完这些空话之后,郑熏钧接着跟他们就讲了一下,如今这么贫苦,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官府对他们的压榨。

    以及现在官军是什么德性?自己只要剪掉发髻,剃了头,落到官军的手里,只会被当作倭寇或者是北方蛮子,砍掉人头,没别的路可以走。

    这年头,不只是明国的边军和卫所军会做杀良冒功的的事,全世界的国家都会有这种情况,而大家心里,对官军是什么情况心知肚明。

    这个时候后路啥的都没了,而且人家说的也干脆,现在这个时候要嘛,剪掉发髻,向当家的表明自己投诚,要么现在砍掉你的人头。

    周围围在一起的铁林军全部都是按住刀枪,这群人主要如果有谁不开眼就直接杀掉他们。

    这些朝鲜驻防军,不用多说,全都是普通百姓,因为在朝鲜这边,贱民是无法充当捕快和成为参军的,只有在爆发战争的时候被拽走充作民夫,去修建工事、运送物资和充当炮灰。

    而船工里面,有将近一半,是贱民,他们平时干的活跟大家一样多,但是他们的能拿到的酬劳却是普通百姓的一半左右。

    但这没办法,人家就直接就说,你是贱民,就不能给你那么多的钱,自己也没办法。

    生下来成了贱民,男人去当农奴和做工匠,女人只有做婢女、妓女这几条路可以走。

    郑熏钧先是说完了之所以让他们剃了头发,是为了让他们纳投名状。

    然后就跟他们说,一旦纳了名状,以后能得到什么待遇,纳了投名状,这些人就会全部被编入选锋军之中。

    选锋军是吴凤刚刚组建的一营士兵,营中的主官就是由之前招募的那些代立军头目充当。

    选锋军主要是由这些俘虏以及这些镇民里的贱民壮丁组成。

    他们的职责其实说白了就是打前锋,以及,作战严酷的时候充作敢死队。

    但是待遇还是有的,弟兄们都是没有军饷的,军队管自己吃住。

    有家人的会给每家五亩土地,如果是单身汉子,五亩土地就记在账上,等以后成家可以分配,或是有亲戚可以先给亲戚耕种,自己收些租子。

    如果你,作战勇猛,则赏银、升迁全在眼前,没人克扣,没人使绊子。

    平时作战的缴获也有自己的份,想要银子财货,就要努力出战,出去拼。

    要是人战死了,有安家银30两,以后家人自有铁林军奉养照顾,孩子照顾培养到成年。

    但若是成了逃军,也要斩首,全家贬为奴隶,去工厂、矿区劳作至死。

    说前道后,说的清楚,大家也都知道自己没别的路可走,只能听从,而且自己的命也不值钱,要是真能拿命换来自己家人的活路,也能一搏。

    再加上周围正虎视眈眈看着他们的铁林军,很多汉子手上的刀枪的血都没擦,这殷红也是让人心直跳。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片院落() 
    

    说前道后,说的清楚,大家也都知道自己没别的路可走,只能听从,而且自己的命也不值钱,要是真能拿命换来自己家人的活路,也能一搏。

    再加上周围正虎视眈眈看着他们的铁林军,很多汉子手上的刀枪的血都没擦,这殷红也是让人心直跳。

    面对周围的这群虎狼,没有人会傻不拉叽的摇头。

    所有人都忙不迭的快速点头,表示自己愿意加入选锋军之中,为吴凤效死。

    于是,选锋军迎来了64名战兵,58名辅兵。

    之前的俘虏的那58名船工,他们只能当辅兵,平日里,做一些辅助的活,比如建造寨子、行营,平日做饭、喂马。

    作战的时候如果有甲胄,就帮战兵披甲,平日里擦拭军械等等这些杂物。

    这些人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经历过系统的训练,指望他们上战场杀敌,纯属扯犊子,就只能拿他们用来做辅兵,平时作战的时候壮壮声威,在前面的充当炮灰,打顺风战的时候,一起在后面追击。

    还活着的朝鲜军中的原来那名主官的亲卫身上的纸甲都被夺精光了,而那名主官身上穿着的那件棉甲,现在正套在斩下主官人头的那大汉身上,这棉甲打造的时候都会有一点点大,很少会有那种,十分贴切的,这样是方便在棉甲之内,接着穿甲,以及平时穿着的时候稍微大一点,会更舒适一些。

    这大汉的身材比那名主官的身高要高很多,膀大腰圆,身材粗壮很多,穿上棉甲,十分的合适。

    这些人既然已经从了自己这边,那么投名状就要赶紧纳一下。

    周围的军士从腰间掏出短刀,快步上前,这些俘虏一个个的或跪或蹲或坐在地上,左手一拉发髻,右手短刀往前一滑便可。

    手轻轻往前一滑,发髻就直接被划掉了,划掉之后,本来束着的头发立马往下一散,散了一头,有些不伦不类,很有后世的摇滚范儿。

    割发髻是特别简单的事,不用一会儿工夫,这些新入的战兵、辅兵的发髻都被割了下来,之后就要发家伙。

    之前缴获得到的军械又重新发到了他们手里。

    只是还活着的亲卫身上的纸甲不见了,被人给脱走了。

    这些人已经纳了投名状,就算是自己人,那么那些在空场中央的镇民就交给他们看管了。

    西归浦是个小镇子,里面是有一些大户的,这些人家里也没有足够的护卫力量,家里面只有些佃户、仆人,他们依靠的就是官府,官军已经被全部消灭,对他们来说,他们所依靠的,就没了。

    保长家被迅速破掉,家里的人被拉来这里,家中被洗劫一空,保长这老头好好的蹲在空场上,想想自己今天的遭遇,看着自己的家人,心中很是悲痛,自己的儿子刚刚在阻挡这些闯进门的强盗时被一刀剁翻了。

    而他只有这一个儿子,剩下的就是一群孤儿寡母和自己,自己这些人能做什么呢?

    镇子里面的镇民和那些官军都好收拾,可是还有另外一种人,之前说了,现在镇子一破,所有人都是吴凤的财产,但有些例外,那就是镇子里面的那些商人。

    西归浦怎么说也是济州岛的一处重要港口,还是有很多的商家每年会在这里做买卖的,上传卸货的。

    这西归浦北边的地方有一大片一大片的仓库,这就是朝鲜一些大海商的货栈。

    西归浦这边的保长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地主,他当然没有钱来雇佣武士来护卫自己,但是这些货栈的主人就不一样了。

    这些人非富即贵,很多人都是朝鲜的两班贵族,他们手下有的是人为他卖命,而那些人,死多少都无所谓,因为命不值钱。

    他们有钱可以雇人,伢市上人名有的时候还没一头畜生贵,有钱,命就不值钱。

    所以这里每家货栈都有几名几十名不等的护卫武士,他们的穿着打扮,也跟周围那些镇民和这里的驻防军有所不同,他们就是身着劲装,身上穿的棉衣更好一点,头戴棉帽,手持长枪、弓箭、环刀,粮食酒肉也够,各个吃的都是面有油光。

    平日无事,出去以后仗着自己手中有刀,常常欺辱百姓,驻防军也不愿意得罪这些来这里做买卖的大户,毕竟平日里收到的孝敬也不少,所以也就任着他们。

    欺辱百姓的事没少做,老百姓恨他们,也怕他们。

    这些家伙不是什么好东西,也算是一股不小的武装力量。

    而且这货栈,为了防贼防盗,墙高院深,所有的院墙有两米高,这在朝鲜来说,已经相当高了,而且墙下有巡逻队四处闲逛,明哨暗哨不等,想渗透进去,很是棘手。

    这些护卫手上的功夫也是不错。

    而且平日里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练习武技、箭术,他们拿的就是这份钱,武艺才是最重要的本事,本事有了,主家才会给自己足够的粮食和钱。

    听到了港口传来的钟声,知道了有寇来袭,这里的商家自然也就合在一起,所有的护卫相互协作。

    每一家的货栈主管都是聪明人,知道合成一股力才能御敌,也才能有最大的用处,如果分出一股极其容易被贼寇拿下,自己每家的人不多,单独对上贼寇恐怕会损失惨重,而且自己的商货也会有很大的损失,等到主家来问责的时候,自己这帮人难辞其咎。

    所以为了我们大家自己,大家合起来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镇子拿下来了,有几个兄弟们看到这边有一群院子,感觉是大户,有油水,就来这边探查,结果刚到这,离着院落还挺远,正走着,“咻!”直接一箭射中了肩膀,这只是警告,如果再往前走,这箭射中的就是喉咙了。

    中间的兄弟也硬气,胳膊射穿了,咬咬牙,直接一把将箭拔了出来,然后又看了看张弓射箭与自己的距离,就知道,射箭的人是好弓手,而且,朝鲜人本来就是擅长弓术,不知道这一片院子里面有多少个弓手,自己莽撞往前就是找死。

    赶紧带着弟兄们去向吴凤禀报,吴凤这边正在查验西归浦内的粮仓、银仓,结果听到手下的弟兄的报告,对此十分感兴趣,带着手下的铁甲武士来到这一片院落。

第二百一十三章 休整() 
    

    中间的兄弟也硬气,胳膊射穿了,咬咬牙,直接一把将箭拔了出来,然后又看了看张弓射箭与自己的距离,就知道,射箭的人是好弓手,而且,朝鲜人本来就是擅长弓术,不知道这一片院子里面有多少个弓手,自己莽撞往前就是找死。

    赶紧带着弟兄们去向吴凤禀报,吴凤这边正在查验西归浦内的粮仓、银仓,结果听到手下的弟兄的报告,对此十分感兴趣,带着手下的铁甲武士来到这一片院落。

    走着走着,下雪了,是小雪。

    雪花很小,轻飘飘的,吴凤抬头看了看天,天色有些昏沉。

    一行人到了镇子北边,这边偏近内陆,很多的民宅错落无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