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明-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凤施施然的踱着步子走进这座还算宽敞的旅社。

    没想到这家旅社前段是餐社,这样也好,吃点东西,让手下的弟兄们解解乏,少喝一点酒也行,但不能多饮。

    走进门后大概扫视了一下,里面坐的人还不少,基本上看起来没有本地人的装束,穿着看起来全是外国人,嗯,看起来主要是红夷人、安南人,还有明人和少许的朝鲜人,倭人没看到。

    大家也基本上都是海上商团的人,有些像护卫的大多穿着劲装,但没几个人穿着盔甲,大多都是身背武器用于防身。

    其实在这首里城城下町像吴凤的手下这样全是身披铁甲的,还真没有。

    商船上的水手和护卫大多就是身披纸甲或者是皮甲,而且很多都是不穿甲胄。

    而海贼呢,也是如此,只不过披甲率高一些,毕竟是要拿命博前程的。

    但也是大多穿着皮甲。

    其实披甲作战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很多人比较习惯跳荡作战,你需要跳荡到对方的船上,然后近身肉搏,一旦你穿着甲胄吧,你行动时会稍慢一点,如果对方有远程火力,很容易被对方瞄准。

    但是如果在陆地上,陆地上的一些佣兵,那基本上有能力的都会给自己准备盔甲,因为陆地上情况可不跟海上一样,海上海浪汹涌,船只呢会跟随海浪不规律摇晃,跳荡的时候万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海里,而如果穿着甲胄,那肯定就特别容易往下沉,尤其是如果穿铁甲的话,那基本就是在作死,虽然披甲对保护自己很有效。

    所以像吴凤这种武士全披铁甲的情况真是罕见之极。

    其实吴凤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之前主要的敌人是海鲨团里的人,自己是常年住在岛上,他们动手的地点最有可能也是岛上,那在岛上作战,兵甲就至关重要,所以,吴凤竭尽所能,给所有的武士披上了铁甲。

    而在出海的劫船跳荡的时候,可以把笼手、甲裙和胫甲取下来嘛,这样还有保护性,动作还保留着灵活性。

    但是在陆地上是可以不考虑这些的,不批甲,战死的几率太大了,所以陆地上的士兵基本都会披甲。

    现在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商船上的一些护卫和商团的老爷们,他们当然很少会批甲,最多就是腰上佩着武器,配着火枪,就这些而已。

    吴凤大略看了看,没发现有雇佣兵的存在,也没发现有几个值得注目的。

    看来要招兵买马,还是得去伢市那边。

    在吴凤站定之时,在柜台后面的老板已经低头,微微鞠躬,已经开始在打招呼,“欢迎这位客官,您请往里走,里边有座位。”

    琉球人基本上说的都是琉球语,但是因为他们距离倭国很近,然后再加上常年跟中原王朝有朝贡的关系,所以很多人都会说日语、闽南语和福州话。

    因为来这里的明国商人很多就是福建那边的,而且之前还有闽人三十六姓搬过来,所以除了他们派出朝贡的官员,会说一些大明的官话,剩下的平头百姓大概说的就是福州话和闽南土语。

    他看到吴凤一行都是倭人打扮,那就直接就用日语打招呼,而在这时站的稍远的老板娘也快步走过来,微微鞠躬,然后用日语说道:“这位客官,欢迎来到我们小店,请问您一共是多少位呢?”

    吴凤看了看她。

    这老板娘约是40多岁,穿着样式非常普遍的青色宽袍大袖的长衫,这衣服跟男士和服很像,脚上也只是简单的穿的白袜,然后穿木屐,头上倒是并没戴帽子,而是非常简单的用青色帕巾包了头。

    说来也奇怪,琉球这里无论男女,这穿身上的衣服都一样,只是颜色、花纹的话有些变化,尺寸是根据身材定做而已。

    琉球国的人的身材、身高跟倭人很像,都是并不高,基本上像东南亚以及各个群岛的人身高都不高,皮肤呢也是根据从赤道往北,皮肤从油黑慢慢的变得白净。

    老板娘呢,身高也只有1米5左右,其实这种身高也可以了,因为老板那身高目测一下,也是只有1米5。

    老板娘长得也不算白净,但是因为常年只是在店里面管事,所以也并未晒得很黑,身材很圆润,这倒显得挺富态。

    脸圆圆的,倒是并没有40多岁妇女的脸上那些稍微显现的皱纹,眼睛并不大,又非常的爱笑,一笑,那眼睛就成了一条缝,更是看不见了。

    吴凤知道在外还是要和气点,又不是要杀人,就微微笑了笑,表达了下善意。

    “我们21个人,有做够的座位吗?”

    “有的,您请跟我来。”说完,这老板娘就转身领着吴凤往里面走去。

    这家旅社看来很有实力,位置很大,客人都是坐在靠门的地方,在餐社里面还有很多的空桌。

    这屋子从外面看来虽然说是倭国的建筑风格,但其实里面的桌椅摆设是明国的风格。

    因为按倭国的建筑风格来说的话,屋子里面一般都是榻榻米,然后上面摆个特别矮的小桌子,那大家如果去吃饭,就得脱了鞋,然后上榻榻米,围桌盘腿坐下才行,太不方便了。

    而且很多外国人不喜欢这种坐的方式。

    所里这里的桌椅都是明国的风格,高桌子,圆凳子,收拾起来方便,搬起来也方便。

    吴凤自己坐了一桌,剩下的武士们,五人一桌,正好四面坐在吴凤的周围,都从腰间把刀连鞘拔出靠在大腿边,一旦有事故,直接抽刀就杀,方便极了。

第二十二章 消息() 
吴凤自己坐了一桌,剩下的武士们,五人一桌,正好四面坐在吴凤的周围,都从腰间把刀连鞘拔出靠在大腿边,一旦有事故,直接抽刀就杀,方便极了。

    吴凤询问了一下这里能做的菜式,最多的就是海鲜,还有一些猪肉、鸡肉和牛肉,没有羊肉,但有狗肉,不过狗肉的菜式只有狗肉煲。

    狗又名黄耳,古代称地羊,列六畜之一。

    狗肉味道醇厚,芳香四溢,有的地方也叫香肉,与羊肉同为冬令进补的佳品。

    吴凤原来在那个年代,家乡就素有吃狗肉的习惯,冬日吃口狗肉,浑身冒汗。

    现在听到这家小店有狗肉卖,当时就来了兴趣。

    要了一个,又问了问别的菜式。

    老板娘也是笑眯眯的回答。

    原来这家店的大厨是外来人,琉球人自古这餐食就没那么讲究,食物做得也不精致,口味不多,也就是炖、烤、煮三样,调味料也没啥,只知道加盐。

    饭食这样做当然就不能引来多的客人,所以几年前重新休整餐社之后,花重金从闽人居住的村落请来了一位汉人厨子,又招募了数名琉球厨子来做帮厨。

    这饭食的味道才有所改观,这里做的食物主要的味道还是明人的口味,在这很受人欢迎。

    而这汉人厨子做的最地道的就是这狗肉煲。

    今天正杀了一条狗,来的也巧。

    别的菜式大多是福州菜。

    吴凤听了听,就给自己要了一份狗肉煲、一份红糟鸡,还有一份小炒青菜,一小坛自酿的米酒。

    另四张桌子,每桌都是一份狗肉煲、一大份炖鸡,一大份煎鱼,还有一大份炒青菜,一坛约两斤的米酒。

    饭食过会再上。

    饭食上桌,武士们并没有动筷子,而是静静的等着吴凤的动作。

    吴凤看看他们,说道:“现在是中午,大家就稍微喝一点,等到了晚餐的时候,大家在多喝一点吧。”

    “奥。”武士们点头低声应道。

    吴凤看了看自己面前的狗肉煲,看着这狗肉红润的色泽,不禁口中生津,胃口大开,先倒了一杯酒,抿一口开开胃。

    然后动筷子,夹起一块,放进嘴里慢慢的嚼了一下,满口回香。

    他动筷子之后,周围的武士才跟着动了筷子。

    吴凤边吃边在听一下周围客商的谈话,希望可以得到一些消息,酒馆可以说是得到消息最方便的地方。

    这些客商在交流时,都是用本国的土语在说话。

    吴凤这么多年的海上生活,也只会说日语、朝鲜语以及大明的官话和闽南语。

    他并不会说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只会说英语。

    但是现在在南洋的这些红夷人都不是英国人,所以语言上是个问题。

    不过还好,其余的那些客商在用本国语言在交流的时候,他倒是还能听个大概。

    吴凤把听到的这个消息整理了整理,大概就是大明浙江那边,五峰船主的旧部分裂了,现在正在打来打去,而且还跟南洋一霸海鲨团现在正在相互厮杀,抢夺浙江到倭国的那条特别富庶的海上商路。

    结果,因为他们之间的厮杀,现在从倭国到浙江的商路时断时续,而且出发的时候很多商船要集中在一起,要雇佣很多护卫,多备武器,才会有点保障,如果船少的话,基本上很难活着到达倭国。

    朝鲜那边嘛,好像在朝鲜中部山区里面一股山贼势力现在风头正劲,就是朝鲜的智异山的山贼,他们好像跟朝鲜南部的海贼势力现在有了交集,海贼团那边出现了一部分并不擅长海战,但是陆战超猛的家伙,这应该就是从这智异山出来的。

    辽东的东珠和皮毛现在在南洋的销路极好,那边的各部女真现在还算安宁,大家虽然也都是在打来打去,但是在辽东诸卫的震慑下,倒也没有太大的乱子。

    东珠的产量今年不大,好像是辽东去年的冬天比往年又更冷了,冬天来的早了将近一个月,晚走了近两个月,导致东珠和人参这方面的药材的出产就少了很多。

    浙江那边丝绸和瓷器的销路还是依然特别的好,但是出海的商队损失有点大,所以跟南洋那边交易的缺口正在扩大,宁波制造局好像正有意向改掉一部分农田,改为桑田,让桑户加大丝绸的出产。

    去年倭国尾张国有一大名异军突起,名叫织田信长,打了一场桶狭间之战,大败今川家,今川义元被讨取。

    不知道这位突然而起的大名会如何搅动倭国这战国纷立的时局,大家都对他很感兴趣,不过也只是讨论而已,毕竟尾张那边的商路也不近,通商还是九州那边方便一些。

    南洋那边大城和洪沙瓦底正打得火热,大城现在是一败再败,这事在未来好像拍了一个系列电影,马丁当初还追过呢,所以他知道在日后纳黎宣王子长大之后,大城就崛起了,不过这还有十几年呢,现在才是嘉靖40年(1561年),他现在才6岁,大城要起来,还要等着呢。

    红夷人好像派遣了大量的雇佣军,在那里像是要支持一方政权,立下一个据点,不过这样的话,正好他们对火药兵器这方面的需求会加大,一旦在那里有了据点,那么商品的需求也会加大,很多的客商都在讨论是否再看一下局势,然后今年的下半年把生意往南洋靠一下。

    红夷人之间也分不同的派系,好像有个叫什么卡斯蒂利亚,跟叫葡萄牙的好像打起来了,在马六甲外好像几个月前有一场大海战,南洋的局势也在风云变幻啊。

    其余的倒没什么更有用的消息了。

    能在餐社得到这些消息,吴凤感觉此行最起码没有白来吃顿饭。

    边吃,吴凤便在脑中分析,这些信息里面对自己有用的。

    跟自己息息相关的朝鲜商路是自己之前的一个重要的财富来源,朝鲜的弓手也是比较有名的,吴凤也想去招募一些弓手。

    朝鲜人的弓箭类似明朝的小梢弓,但是更短,蓄力更多,射速也极快。

第二十三章 分析形势() 
跟自己息息相关的朝鲜商路是自己之前的一个重要的财富来源,朝鲜的弓手也是比较有名的,吴凤也想去招募一些弓手。

    朝鲜人的弓箭类似明朝的小梢弓,但是更短,蓄力更多,射速也极快。

    朝鲜人射箭好是有历史渊源的。古代中国对于四野边民,称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朝鲜半岛属于东夷的大范畴,“夷”这个字在《说文》上的解释就是一个人持着一张弓。《后汉书·东夷传》说“乐浪,檀弓出其地。”明代朝鲜人所写的《朝鲜史略》上有这样的记载:高丽恭愍王与倭寇对阵时,曾于200多步外(大约150米)引弓毙敌。

    朝鲜山多地少,森林茂密,自古就有射猎的习俗。朝鲜弓是一种复合反曲弓,不同于中国和日本弓,尺寸小,但反曲非常大,射速很大。他们独特的片箭箭身短小,轻巧,飞得远。

    后来朝鲜半岛的西方传教士也称赞说“朝鲜人力大无比、擅长使用弓和箭,他们的弓箭象土耳其箭那样非常小巧。”

    朝鲜的山民自古在山林里长大,上山猎虎,跳涧猎鹿,其弓箭真的是十分的犀利。

    朝鲜在历史上给吴峰最大的一个印象就是军队里面的最有用的两个兵种就是朝鲜弓手和朝鲜的僧兵。

    朝鲜的僧兵其实是义勇军,是在国家须抵御外侮时,政府临时征召有武艺的僧人组成军队,性质与日本寺院之拥兵自重迥然不同。

    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在全国共募得有武艺的僧兵8000人,由年过7旬的西山大师休静统帅,在清州、平壤、开城之役中,战斗力较强的僧兵都作为朝鲜军主力和日本军血战。

    弓手在民间还是能招募到,但是僧兵这是想招都没地啊。

    智异山上的山贼,吴凤倒是听说过,这听说的来源主要就是后世韩国拍的两部电影,其中有一部说的就是他们,正好引发了吴凤对他们的兴趣,看来在手头上的事忙完之后,抽空去趟朝鲜那边会会那边的海贼团,顺道招募一些弓手。

    辽东跟自己现在倒是关系不大,女真诸部现在正打得火热呢。

    努尔哈赤现在刚两岁,要崛起还早着呢,现在他们倒是没有多少造反的心,他们被辽东明军压得死死的。

    女真人现在也是穷苦的很,倒也是极好的兵源。

    吴凤对自己现在的基地的看法,说句实话,倒不是很满意。

    如果自己的基地是在虾夷地(北海道),那一块地方现在基本上是三不管的地界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