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明-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菱锥状的枪头可以破开坚甲,杀伤力、穿透力也强,用这种梭枪,在与蛮子作战之后,军士们对它很满意,之后制式就全改成这个了。

    但是,就是因为老是跟蛮子打仗,除了这梭枪,李氏还从这些蛮子身上学到了另一项事物,不,其实不能算是学到,应该是又将那事物重新拿起来了。

    关外的蛮子生产力低下,工艺也十分的差,刀枪兵器打造的都十分粗糙,铁料是有,也没那些技艺精湛的工匠给打造刀枪。

    关内的精良兵器、甲胄在关外卖出的价钱,那可都是天价,可惜这边防自有条例,不准允许铁、盐、军械流出,就算是有一些文人大阀、商人大家有走私的团队,而一次走私又能输出多少呢?

    运的最多的也就是盐铁,毕竟他们走私出去的军械,太容易被人查到。

    铁料到了,就得自己去打造,打造技艺又不够精湛,那么就打造一些钝器,比如狼牙棒、长斧、铁骨朵、短锤这一类技艺要求不是那么精湛的兵器,尤其是骨朵、短锤之类,这锤头和骨朵就是用净铁都可以,或者用那些杂铁都可以,因为这些东西,只要有个模具,然后将铁融化了,注入到模具之中,在其变得坚硬之后,砸开模具,将让锤头和骨朵拿出来,安上个木棍就成了。

    而且这钝器,重量不小,砸到人身上,杀伤力很强,只要落在人头上,颅骨必碎,颅骨一碎,脑出血,必死无疑。

    身上被这种钝器所击,基本上,一下就能使人丧失战斗力。

    在古时候,两人如果对决,面前摆着两样兵器,一把刀,一把骨朵。

    真正有经验的,懂这里面门道儿的人,指定拿骨朵。

    而没有经验的,没杀过人的,肯定第一时间去拿刀。

    这刀跟这骨朵真的是相差太大了。

    这刀剑砍在人身上,有很多人身中数刀依然死不了,甚至这肚子被扎透了,肠子流了出来,有的人心狠,能把这肠子围着肚子转几圈当腰带使,然后接着拿刀往前冲都行。

    可是要是让他肚子上中一骨朵,指定直接就趴着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开盾!杀!() 
    在古时候,两人如果对决,面前摆着两样兵器,一把刀,一把骨朵。

    真正有经验的,懂这里面门道儿的人,指定拿骨朵。

    而没有经验的,没杀过人的,肯定第一时间去拿刀。

    这刀跟这骨朵真的是相差太大了。

    这刀剑砍在人身上,有很多人身中数刀依然死不了,甚至这肚子被扎透了,肠子流了出来,有的人心狠,能把这肠子围着肚子转几圈当腰带使,然后接着拿刀往前冲都行。

    可是要是让他肚子上中一骨朵,指定直接就趴着了。

    这钝器发展的高速时期就是宋朝那个时代,那个时候,宋军跟北方异族连年征战,所面对的周围的这些国家,都有非常强力的骑兵,辽国的铁林军,西夏的铁鹞子,以及更为大家后世所熟知的金国的铁浮屠、拐子马。

    这些骑兵全是铁甲重骑,也就是甲骑具装,人马皆穿重甲,冲击力极强,这甲都是冷锻甲,这种冷锻甲的防护力太强了,刀剑根本就砍不进,而且箭镞破不了防,枪只能扎进去一点点,或者是直接扎的方向不对,顺着甲片擦着火星就划开了,这种情况下,只能靠钝器了。

    长锤、斧子、铁鞭、铁锏这种钝器打在人身上,就算是身穿着重甲,表面上看没事,但是冲击力直接能将皮肤下的肌肉给击烂,造成内伤。

    而内伤比外伤更为致命。

    宋国周围的这些异族国家对上宋军有的时候也很无奈,因为宋国的甲比他们国家的甲胄还重,宋军的步人甲那简直就可以说是傲视东亚,这是宋人为了对抗异族的甲骑具装,特意打造出来的。

    宋军砍不破对方的甲,这群异族骑兵也砍不动宋军的步人甲,所以双方都逐渐的开始大规模的装备钝器。

    宋军多用大锤、大斧、长铁锏、铁鞭,而异族骑兵,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多用短锤、骨朵。

    后来的蒙古骑兵,无论装备如何,都是人手一把短锤、骨朵。

    在宋之后,元朝灭亡,明朝建立,随着时间不断的推进,以及火器的发明,这甲胄变得轻薄,刀枪破甲也就变得容易,而且各国披甲率也很低。

    在正规军伍之中,钝器运用的也就少了。

    辽东李氏的家丁,武器装备皆随明军一样,他们自然很少配备钝器。

    但是他们对战蛮子的时候,却吃着点亏。

    蛮子的骨朵、短锤倒还能应付,但是对方有一招,往往在对战之时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那就是飞锤。

    什么意思?就是直接将这短锤、骨朵当标枪使,这玩意儿杀伤力可不比梭枪弱,而且打造起来比那梭枪还简单,杀伤力还强,打在人身上吐血就倒,打在脑袋上,脑袋都有可能被打碎了。

    而且这飞锤是统称,其实能扔的东西有的是,短斧、骨朵、短锤,标枪也经常用。

    这飞锤过来,要是能及时的反应过来,一侧身子让过去倒还好,或者是反应过来及时举起盾牌,用盾牌挡住这一飞锤,但是这飞锤,锤沉力猛,不管是短锤还是骨朵砸在盾牌上,估计你这盾牌之后的臂骨断定了,能不能治好真是够呛,但是这种情况还不是最差的,你又是没反应过来,只要是击中你,就算身上披着坚甲,但只要是正中要害,必死无疑而如果是击中四肢体和不重要的器官,能活,恐怕也废了。

    这飞锤真的是有点儿防都防不住,就像刚刚说的,就算是速度快躲过去,左右和身后都没人吗?后面的弟兄的乡党,他的家人能放过你吗?

    所以每次跟蛮子对战,这种亏吃得太多,李氏的家丁镇压蛮族,同样也将这蛮子的这一手飞锤学了来。

    所以现在这行进的大部队之中,盾牌手除了排在最前的,保持整个部队前面防御的盾牌手没有别的动作,而稍微靠后一些的盾牌手,直接从背后的背囊取出梭枪,或将腰间腰带上别着的短斧、骨朵拿了出来,准备一会儿就给这群兔崽子来个猛的。

    计划打算的是挺好,部队也在不断的往前进,家伙事也都拿了出来,刀枪手里握的紧紧的,随时准备再靠近一点,就打开盾阵,大家一冲而出,直接冲锋。

    甲士也已经做好了浴血作战的准备。

    对面的贼人突然停下,组成盾阵,估计也是仗着自己有藤牌,他们的甲胄不多,一会儿得好好教教他们做人。

    可惜呀,这边想的挺好,对面的海沙团中也在准备着。

    前面的一排藤牌手也是一样不动,后面的弟兄们都在排列阵型。

    时间还是太短,拿下的那几艘李氏的战船上的甲胄拿出来,只来得及披上皮甲的身甲,这披膊都来不及穿,带上铁盔就直接跑了出来。

    铁甲穿起来太麻烦,需要人帮忙,没那功夫,留下几人在那慢悠悠的穿铁甲,剩下的人赶紧提上家伙事儿出去帮忙。

    ……

    双方相近。

    距离已经到了15步。

    这个距离可以冲锋了。

    一名头目在盾牌之后大喝了一声:“开盾!杀!”

    喝令一下,前面的盾阵立刻向两边分开。

    这空隙一露,数十名甲士手持长兵,打头阵。

    他们走得不快,身穿皮甲和镶铁皮甲的军士跟在他们身后除了盾阵,然后从两边绕过他们。

    绕过他们之后,一帮人猛然加速,冲锋。

    “杀!”军士们高声叫喊,然后感觉热血冲头,一个个迈开步子,挥舞兵器,向面前的盾阵撞去。

    现在要冲的快些,借着冲力撞在贼人的盾牌上,自己这一身肉,再加上冲力,贼人的盾阵在牢固,也能撞出个口子。

    冲在最前的人战死的可能性太大,但是这帮家丁平日里钱粮给的足,各种打赏不断,李氏用银子、酒、女人把他们喂得饱饱的,家里还分有田产,受伤了有人医治,残废了有钱粮补贴,战死了也有抚恤,家中老幼有人照料。

    这些换来了这些的家丁的舍命相随,平日作战悍不畏死。

    现在要冲阵,没人后退,一个个奋勇当先,先战个痛快。

    一个个手里都沾过血,现在要和敌人撞上,都兴奋的很,一个个大声呼叫,脸上表情狰狞,疯狂可憎!

    他们冲得极快,现在离盾阵只有数步远,再有一息就要撞上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撤盾,一排铳口() 
    现在要冲阵,没人后退,一个个奋勇当先,先战个痛快。

    一个个手里都沾过血,现在要和敌人撞上,都兴奋的很,一个个大声呼叫,脸上表情狰狞,疯狂可憎!

    他们冲得极快,现在离盾阵只有数步远,再有一息就要撞上了!

    ‘快了!要撞上了!’看着面前那盾阵,现在靠得很近,眼神好的,那藤牌怎么编的,这藤条的走势都看得清清楚楚!

    就在大家准备在近一点,就将身子侧一点,准备用肩膀为撞锤撞在藤牌上。

    但是,眼前的盾阵变了。

    两排藤牌,上面的一排动了。

    这排藤牌突然向后一撤,然后藤牌手持盾,右脚向后一撤,顺势蹲下。

    这盾阵一变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这盾阵一变露出的东西。

    露出一群人,这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这群人穿甲持兵也在意料之中,关键是这群人之前的那排人。

    这排人皆是身着布衣,并不着甲,腰间绑有一带,这布带极宽,是白麻布缝制,在前腰上缝着9个小口袋,这口袋里面装着一根短竹管,这管子裁的大小相同,内里装着火药,一管药量正好是一次射击所需的量,这管口用竹塞塞紧,避免火药防潮。

    这布带在腰后系紧。

    腰部左侧还有个皮袋子。

    这袋子不大,呈方形,比手巴掌大些,袋口用粗皮绳系紧,绳子延长,系在布带上。

    这皮袋里装着12枚铅弹,每枚中15到16两。

    右腰布带上系着一个牛角,牛角尾部用蜡封死,角部开口与内腔相通,有木塞封口。

    牛角内置火药。

    这牛角内装的火药是用来装在火铳火门处的。

    介绍完这些装备,大家应该也就猜到了,他们是火枪手。

    这排人皆是左手在前,手持一杆叉架,尾部架在地上,头部乃是双股叉,正好将右手持着的沉重的斑鸠铳架在上面,以固定枪身,方便瞄准。

    这叉架没那么高,所以瞄准的时候需要微弓着身子。

    火绳早已在刚刚就点燃,铳弹、火药也已装填完毕。

    现在盾牌撤露出来的就是这一排人和这一排枪口,现在冲得最近的李氏军士距离他们不过数步之远,而这斑鸠铳有效距离达400码(360米),150米仍可击穿轻甲和木板。

    16两重的铅子,打中人,恐怕这半拉身子都得没了。

    一共15门斑鸠铳,这斑鸠铳仿制的就是西班牙的重型火绳枪,这是滑膛枪。

    滑膛枪的特点大家应该也都知道,那就是准头不好。

    但是现在距离只有几步,也就是不到十米,这个距离再加上枪已架好,从容瞄准,根本就不可能放空枪。

    现在对方冲近,眼神儿好的,能明显的看到冲过来的人的面部表情,能看到那发皱的皮肤和狰狞的嘴脸,就连额头上的汗滴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15名铁炮手身上虽然不穿甲,但其实都穿有一件湖蓝色的锦衣,他们都是吴水清的手下。

    海鲨团总堂地处澎湖,那里跟红夷人交流密切,红夷人的火枪火炮被他们学去了很多。

    他们装备了不少火绳枪和壕镜打造的斑鸠铳,听到前方弟兄进攻受挫,特调15门斑鸠铳来援。

    15名火枪手背后站着一名头目,这人上穿一件湖蓝色锦衣,外罩一件皮甲,手中拿着一把腰刀,看着冲过来的敌人,大喝一声,“开铳!”

    刚喝完,就听到耳边传来“砰!砰!……”一阵枪声。

    然后眼前就根本看不到人了。

    这火枪射击,黑火药点燃,会产生大片大片的白雾,将火枪手和后面人的视线给阻挡,他们根本就看不到面前到底是什么情况。

    但是前面的盾牌手却并未迟疑,之前在这斑鸠铳运到之后,便就已经定下计划,先等敌人冲进,然后撤盾、开铳,在斑鸠铳开完后的一息间,盾阵要重新合上,准备面对对方的冲阵。

    计划早已定下,再加上海鲨团中条例明确,军队对命令的执行十分严苛,如有人不听命令,格杀勿论。

    这条条例,无论是在海鲨团总堂,还是在许朝光、林道乾这两位大佬麾下的船队中都是实行无误的,所以两排盾牌手中后面蹲着的那一排人在听完耳边传来的开铳声之后,没有任何的迟疑,只等一瞬,便立刻站起,重新将盾阵摆好,此时盾阵又变成了上下两排。

    一名李氏军士身穿镶铁皮甲,手持一杆大棒,这人长的身材高壮,腿很长,走的也就快,他正冲在最前。

    这人是在李氏家丁中也算是老人,为李氏征战沙场已有三年之久,别以为他们这群家丁平日里全是在府中训练享福。

    李氏根基地处铁岭,铁岭那个时候可不像后世那么安稳,那时距离女真各部极近,所以平日里跟蛮子交战极多。

    一年之内,时常出营作战,他对阵过野人女真的那些身材高壮,身穿布衣,赤裸上身,披头散发,满头皆是小辫,面目狰狞,手持石斧与大棒,携短弓与骨箭,对战犹如群兽,不知排阵,只是用蛮力直冲而上的死兵巴图鲁。

    也对阵过海西女真的那些身材矮瘦,罗圈腿,身骑快马,身着皮甲,剃头,头顶和头颅两侧留有金钱鼠尾辫,手持骑弓轻箭,擅骑射而不擅冲阵的马甲兵。

    还对阵过建州女真那些身材矮壮,身着皮衣或皮甲,剃头,后脑留有金钱鼠尾辫,手持长稍大弓重箭,携大枪宽斧,擅长步射冲阵的步甲兵。

    做家丁三年,身上伤疤留有不下四处,差点送命的时候也经历过不少,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