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明-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吃过早饭,便准备收拾东西,重新起航。

    昨晚靠岸的地方距离目的地还是很远的。

    吴凤的目的地就是后世的基隆港。

    台湾后世有两大港口,高雄和基隆。

    高雄港是台湾最大的天然良港,位于台湾省西南海岸,扼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交汇之要冲,地理条件优良,港湾形势天成,港域辽阔,腹地广大,气候温和,临海有狭长沙洲,为港湾的天然防波堤。

    高雄港后世承担台湾进出口货物的一半以上,为台湾最大的对外开放门户和货物集散中心以及台湾省第一大国际贸易港,为吞吐量超亿吨的世界大港之一。

    明永历十八年(1664年),高雄划入明朝万年州治下。

    现在那里的海港优势已经被海贼发现,那里是海鲨团的一处通达南洋的重要中转站。

    但是基隆港还未被开发,那里现在还是原住民凯达格兰族的居住地。

    自己现在要去抢地盘。

    昨晚扎营的海岸处地势平坦,河道密布,应该还是在台西平原上,这里土地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这是一处未来的鱼米之乡。

    吴凤看着这片土地,眼里很是火热,他很希望可以在这里建立基地,培养势力,但是这里离澎湖太近,往南应该就会有汉人的村落。

    自己的落脚点实在不能被人察觉。

第十二章 起家之地() 
吴凤看着这片土地,眼里很是火热,他很希望可以在这里建立基地,培养势力,但是这里离澎湖太近,往南应该就会有汉人的村落。

    自己的落脚点实在不能被人察觉。

    上船沿着海岸线继续往东北方向走,远远的可以看看巍峨的山崖了,这是平原快到尽头了。

    行了数个时辰,中午都过了,终于看到了山崖的尽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草原荒地。

    吴凤在另一个世界曾经因为兴趣爱好,了解过台湾的历史和地理,但是也只是大概,并不如专门研究台湾的人。

    但是那些知识也是可以派上大作用的,就是凭着对台湾的熟悉,吴凤准备将其做为自己起家的地方。

    吴凤看看这,就知道,桃园到了。

    历史上荷治及明郑时期,桃园一带均未有大规模之开发,因此桃园地区直至清雍正年间,仍为原住民栖居聚集之所。

    当时桃园这一大片草原荒地称为“虎茅庄“,虎茅庄即“粗劣野草丛生之地“,取其“茅草如虎伤人“之意。

    桃园地区最早的正式辟地纪录为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大规模屯垦之始则起于1737年(乾隆二年),广东客家移民薛启隆率众自台南入垦桃园地区,拓垦范围东自龟仑岭(龟山),西达崁仔脚(内坜),北起南崁,南至霄里一带。后有移民于此遍植桃树,桃花齐开时节,花海如云,乃改称“桃仔园“,此为桃园市市名之由来。

    但是现在并没有片片桃林,有的只有荒芜的草原,这野草终年没人清理,长的是又高又密,其高度已经快接近1米7,人藏在里面,很难被发现。

    现在这里还是原住民的猎场。

    桃园到了,那么台北也就不远了。

    这台湾真是一座宝岛啊,把它占下,自己的霸业可图!

    现在台西和台南都被海鲨团掌握,但是他们并没有深入这台湾岛里边,而自己的机会就来了,台北和台东可以被自己用来作为龙兴之所,虽然自己占不到台湾最大的高雄港,但是有基隆港也不错。

    基隆港去倭国、琉球很方便,但是如果要去浙江的话可能要绕点远,但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样可以顺道绕过海鲨团的势力范围。

    现在自己主要的目标就是先要确立基地,然后拐一些人口发展自己的基业,给自己种足够的粮食。

    在台湾岛上的原住民过的都是采摘和鱼猎,以及少量耕种的生活,但是如果自己想要大量的发展人口,并把这里经营的好,是需要大量粮食,需要大规模开荒种粮才行。

    现在自己手里的人还是太少了,但是只要把地方确定下来,在出动船队去萨摩,去朝鲜,去明国北方沿岸掠夺人口,拐卖人口这都是十分方便的事。

    而且自己现在手里的兵力还是太少,只有300多精锐武士,还是需要扩编一下,以防应对不测。

    而且军队里的都是倭人,现在需要大量的汉人参军,毕竟吴凤虽然是混血,但也是个汉人。之前在海鲨团,招募汉人很容易被安排进奸细,所以小心为妙,并未有汉人士卒。

    现在岛上的原住民生性都是比较彪悍的,他们应该现在还有出草的习俗,自己可以送礼物交好一些部落。

    从那些部落里的募集到兵丁,为自己扩军做一些准备,这也十分方便。

    台湾岛山林密布,如果有当地人参军的话,会更方便自己掌握整个台湾岛。

    看了看天色,大约是下午三点多钟,自己是整个船队一起运动,已经把正好是借着风速,已经把速度开到最大,但还是行动不如单纯的单船速度快,按照天色和路边的景色来看,傍晚的时刻可以赶到台北那里的出海口。

    那里沙滩平坦,方便扎营,可以在那里休息一晚。

    当然休息一晚或是连夜赶路,具体的情况,要看有没有人发现自己,因为按记载来说的话,现在那里应该已经有了汉人的村落。

    如果有了汉人的村落,那么自己要做的就是将整个汉人村落全部迁走。

    自己是沿海而行,一旦被他们发现,海鲨团之后询问他们,肯定会暴露自己的行踪。

    他们虽然可能以为自己是顺路,接着往北走,去萨摩,但不免有一种可能性,他们会接着顺着海岸线走,可能会摸到基隆港。

    那么自己的目的地也就会暴露,对自己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现在身为海贼,再加上吴凤生性薄凉,对人命并没有后世的高价值的观念,对人命并没有多少的在意,常年在海上厮杀,人命对他来说不值一提。

    他关注的只有自己的利益和自己整个团队的发展,自己整个团伙以后的未来,这个才是主要的。

    这是一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这是马丁第一天穿越过来接受了吴凤的记忆的时候,认清的事实,并且接受的事实。

    昨天缴获的那艘鹰船被派为前哨,行驶在最前头做探哨之用,远观是否有船或别的威胁,如果有的话立刻旗语报信。

    整支船队借着风力迅速的向目的地前行。

    在靠近傍晚的时候,前面岸边的景色已经变掉了,荒原慢慢的减少,山丘慢慢的多了起来,吴凤知道就快到台北的那片入海口了。

    这个时候前面突然有旗语传来,发现了人烟。

    吴凤命令鹰船在靠近岸边游阁,监视他们,船队加快速度,跟上去观察具体情况。

    吴凤座下的安宅船与鹰船汇合的时候,吴凤也看到了那人烟,那是个小村子,离近了看其实就是一个小渔村。

    约有四五户人家,岸边停着点点的小渔船,以供出海捕鱼,沙滩上还有很多的晒着的渔网,看那些房屋的建设都是砍下的树枝堆架起来,然后裹上海泥,茅草铺顶在加一层海泥压实,这应该是个汉人的小村落。

第十三章 夺人() 
约有四五户人家,岸边停着点点的小渔船,以供出海捕鱼,沙滩上还有很多的晒着的渔网,看那些房屋的建设都是砍下的树枝堆架起来,然后裹上海泥,茅草铺顶在加一层海泥压实,这应该是个汉人的小村落。

    这个渔村的位置实在是太要命了,他们正是靠着入海口处,任何经过的船只都会被他们发现,自己在这条路上要尽量的隐藏自己的行踪,现在被他们看见了。

    单眼李已经被自己干掉了,依吴凤对吴平的了解,这位老船主一定会派更多的探索船出来找寻他们的下落。

    他们一定会顺着海岸找到这里,接着会去问这些渔民,自己的行踪就无法得到隐藏,所以为安全起见,所有的人都要带走。

    这种事肯定不用自己干啊,对吧,吩咐一声就行了。

    吴凤也没墨迹,转脸对南中信吩咐道。

    “你带着50个人下船,坐着小船把他们一点点的运到后面的那些商船上,告诉那帮渔民他们必须跟我们走,让他们自己收拾东西,然后你们再搜一遍,看是否由遗漏,绝对不能有一人不走。

    如果他们有人敢不走,就拿刀逼他走,如果有人敢炸刺,剁了他的头,给他们看,然后把尸体剁碎了,喂鱼。

    告诉大家,如果对方很老实,不要杀他们,也不要为猥亵妇女,更不能掠夺的财物,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我自有财物赐下,听懂了吗?”

    “奥。”

    吴凤还是要提醒他们的,自己手下的武士能征善战,武艺也都不错,但是这几年跟随自己打家劫舍,军纪还是挺乱的。

    因为吴凤打家劫舍,每次只要劫了船,船上的人很少会留活口,男人基本上就全部杀光,割破喉咙扔进海里,女的呢,就是赏给弟兄们,弟兄们发泄过之后,也是扔海里喂鱼。

    吴凤早已知道自己成年就要自立门户,自己不能收留太多的平民,在海上,妇女一旦开口留下一个,后面的就都要留下,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割掉喉咙算了,只有个别的、有特殊情况的会被留下,绝大部分女人第二天就被做掉了,不要影响到大家的工作热情嘛。

    还好,吴凤平时对自家手下的武士都是不吝赏赐,而且提供甲胄,所以武士们对他都十分的尊敬,敢为之效死。

    再加上吴凤练兵很严厉,因为他深知海上战斗虽然说是靠的是个人勇,但是严格的军纪也是有很大的增强作用的,而且不可能永远都在海上走,像以前去浙江港口,上岸出售葬赃物,在路上跟明军打起来,也多亏是明军武备松弛,战斗力弱,要不然自己的这帮只注重个人武力的武士很容易就被敌人的用军阵给打败了。

    所以吴凤练兵,很注重自己命令的威严性,任何人敢质疑或违反,轻则鞭刑杖罚,重则直接杀头。

    麾下的武士听到命令之后,也明白了主公的意思,也没人敢去尝试违抗军令的后果。

    数十人乘坐数只小舟,驶向渔村。

    渔村的人远远的看到这支明显的带着倭国特色的船队,心中也很是不安。

    他们都是福建的船民,因苛政逃到这里的,这海上的海贼的恶名他们当然听过,而这倭寇的凶名更是让人闻之胆寒。

    现在这帮强盗乘舟而来,必定不是什么好事。

    大家都在收拾东西准备逃往山里。

    但是这入海口都是河沙堆积而成,沙地绵软,一脚踩上去,便会莫入其中,直掩住脚踝,行动不易。

    现在又是举家而走,老弱妇孺行动本就缓慢,现在又走在这滩涂上,更是难行。

    村里青壮看到如此情形,便自发留下殿后,这渔村里的壮力还能凑出十几个,一个个都把藏在家里的弓箭、短刀找了出来,准备拼死掩护老弱离开。

    在大明初期,大明律明确规定,民间只有卫所军户家中可用有兵甲,非军户是不能藏的,凡藏兵器者,便已盗兵器之罪论处,而要是藏铁甲3副以上便要杀头,那个时候这条令还算执行严苛。

    但是明中期之后,这些条令便好似已无执行可能,民间的甲胄还算是禁着的,但是兵器已无禁的事情。

    弓箭更是在民间普及。

    这弓箭虽然赶不上军队里的,但也是民间人家自己能做的最好的了,皆是小稍弓的样式,弓力也不弱,弓力约有50磅左右,可抛射百步。

    这帮人从福建逃来这里,手上也是有些本事的,皆是能开弓,能打能拼的血性汉子。

第十四章 人命如草芥() 
这帮人从福建逃来这里,手上也是有些本事的,皆是能开弓,能打能拼的血性汉子。

    他们一帮人在一中年汉子带领之下在岸边,一字排开,这汉子从背后箭囊中抽出一枝箭,对对距离,弯弓搭箭,便一松手,放箭出去。

    看到一枝箭飞来,南中信并未惊慌,十分从容右侧身子,往前轻移,身子微蹲,左手握住刀鞘,右手握住刀把,猛然一抽刀。

    抽向那支箭,将其抽飞。

    这枝箭抛射而至,岸边海风太大,居然还可射至眼前,可见这汉子的箭术极为高超,但是他身边的那些青壮年基本上没几个人的弓箭水平能跟他相提并论。

    刚刚只是射了一箭,来看一下抛射的距离能不能到,也算是校射的一种。

    而他看过这一箭的结果之后,重新弯弓搭箭,而旁边的青壮也按照他的手势跟着举弓,在同一角度下准备好。

    然后在这中年汉子的一声命令下,就是一起松开弓弦将箭镞抛射过去。

    现在小船距离岸边已不足百步,所以抛射的距离正好可达,前面的几艘船皆是插中箭镞,还有不少落入水中,只有一两枝箭射中武士。

    但是这么远的距离箭镞威力已经不强,而且武士基本都穿铁甲,甲胄关键部位全有铁甲防护,所以就一两枝射中了,也只会擦出一抹火星飞了过去,或者直接在铁甲上撞个小坑,反弹了出去。

    而因为是抛射,那中年汉子的箭术也得不到最大的展现,他虽然射中了,但是却根本破不了甲,除非他能在这么远的距离,还能射中敌人的眼睛和喉咙这样的致命部位。

    而且在这个距离上,铁炮已经能发挥作用了。

    铁炮的杀伤距离为200米,合成此时的步数便为300步。

    其有效的杀伤距离50米,也就是75步。

    现在即将就要进入铁炮有效的杀伤距离了,南中信已经命令各舟上的手持铁炮的武士准备,可准备击发射杀敌军。

    南中信撇了一眼射中船舷的箭镞,微微咧嘴一笑。

    二十杆铁炮将准星牢牢的对准岸上那帮不断射箭的渔民,南中信环顾了一下周围的武士,大喝:“开火!”

    “砰砰……”沉闷的铁炮声响过。

    十数枚铅弹飞速的朝那些渔民砸了过去。

    那中年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